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急性心肌梗塞可以合并各种心律失常,特别是发病最初48h内的快速心律失常和室颤,是急性心肌梗塞的主要死亡原因。急性心肌梗塞并进展性房室传导阻滞临床较难控制,死亡率高。本院近两年来共收治急性心肌梗塞病人28例,心律失常发病率较高,其中以窦速、窦缓、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为多见。现将最近治疗的较复杂的进展性房室传导阻滞2例典型心电图变化分析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 病例1 男,62岁。以“胸闷、胸痛、气促4d”为主诉入院。既往体健。入院查体;T36.5℃,P120次/min,R30次/ 相似文献
6.
大电极胸壁表面起搏(Externalnoninvasive temporary cardiac pacing,Zoll-NTP)是一种无创性紧急临时起搏法,国内应用较少。兹将本院应用 Zoll-NTP 成功抢救洋地黄中毒所致Ⅲ°AVB 1例报告于下。1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86岁,因脑血栓形成于1990年10月9日收住监护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合并房室传导阻滞(AVB)的临床意义。方法:对近年来收治的148例AMI中合并AVB的31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AMI合并AVB的发生率为20.9%,AMI下壁组AVB发生率(31.3%)显著高于AMI前壁组AVB发生率(15.3%)(P<0.01);AMI合并AVB者死亡、休克、Ⅲ度心衰发生率分别为29%、32.3%、38.7%,AMI不合并AVB者死亡、休克、Ⅲ度心衰发生率分别为11.1%、15.4%、15.4%,AMI合并AVB者死亡、休克、Ⅲ并心衰发生率均显著高于AMI不合并AVB者(分别为P<0.025,P<0.05,P<0.005)。结论:AMI并发AVB以下(后)壁多见,AVB是影响AMI近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采用非创伤性心电监测法监测243例Q波型心肌梗塞病人AVB的发生率和药物反应及演变,其中41例病人发生AVB,按发生的不同时期分为早发组和晚发组。结果提示,急性心肌梗塞病人AVB早发组比晚发组病情较轻,部分病人药物治疗有效,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9.
小儿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结小儿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治经验.[方法]对1994年1月~2004年1月间我科收治的20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小儿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病儿中,男14例,女6例,年龄在3天~13岁,平均5.2岁.心率缓慢是共有的主要表现,5例有晕厥发作.病因中心肌炎引起者8例,先天性6例,心脏外科手术后引起2例,风湿病引起2例,新生儿败血症、结核性脑膜炎各1例.后天性者进行对因、护心治疗,均静脉用过阿托品或异丙肾上腺素等治疗,12例可提高心率.3例用临时起搏器治疗,其中1例需改用永久性起搏器,共3例安装了永久性起搏器,随访结果良好.[结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预后与病因、病情严重程度和及时诊治有关.药物无效而心率太慢或有阿斯综合征者应及时安装心脏起搏器. 相似文献
10.
11.
Ⅲ°房室传导阻滞(Ⅲ°AVB)是一种严重而致命性的心律失常,尤其是发生在急性心肌梗死(AM1)的早期,为心血管内科的常见急症,其发生率为2%~10%。本组30例均为AMI合并Ⅲ°AVB同时伴血液动力学改变,经药物治疗无效,后用临时起搏器治疗者。现将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效果分析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为6例急性心肌梗塞(AMI)并发高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病人进行了心脏起搏治疗,其中5例在X线下行右心室心尖部心内膜起搏,1例在床边盲插起搏。结果6例起搏治疗均有效,症状明显缓解,其中2例病情稳定后撤除起搏器,2例安置永久起搏器,工作良好,2例因梗塞范围的扩大,起搏后死于泵衰竭,文中同时讨论了起搏治疗AMI的适应证等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心脏起搏治疗对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Ⅲ度AVB)患者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 分别对20例Ⅲ度AVB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抽取静脉血备用,另对15例行临时心脏起搏治疗者分别于心脏起搏治疗前及起搏治疗24h后抽静脉血备用;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患者血浆BNP浓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Ⅲ度AVB患者血浆BNP浓度为(115±23)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14)pg/mL(P<0.01);15例行临时心脏起搏治疗者,起搏24h后血浆BNP浓度(40±13 Pg/mL)较起搏治疗前(103±17 pg/mL)明显降低(P<0.01),但仍未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结论 心脏起搏治疗可使Ⅲ度AVB患者 已升高的血浆BNP浓度明显降低,并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恢复改善相一致.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88例急性心肌梗塞(AMI)并发心脏传导阻滞的临床经过,显示AMI并发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为14.15%,并发房室传导阻滞(AVB)发生率为12.22%;其阻滞类型与梗塞部位有关;AVB经过多短暂,束支传导阻滞多不易恢复;对于AVB的治疗,一般不主张起搏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患者右心房起搏比例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置入双腔起搏器的Ⅲ度AVB患者146例,按术后1年随访时程控仪获取的右心房起搏比例分为≥50%组(A组)66例和<50%组(B组)80例,比较两组术后性别、年龄、合并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电图起搏QRS波时限、心房高频事件及经胸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RAD、LVDd、RVD、LVEF、AMV、ATV及NT-proBNP的差异,以对数NT-proBNP为应变量拟和多元线性模型,探讨NT-proBNP与右心房起搏比例的关系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术后两组在性别、年龄、合并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电图起搏QRS波时限、心房高频事件及经胸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RAD、RVD、LVDd、LVEF、AMV及AT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LAD与A组比较显著减少[(32.1±4.7)mm vs(36.4±3.5)mm,P<0.05],血清NT-proBNP与A组比较显著减少[(231.5±86.7)pg/ml vs(318.4±67.8)pg/mL,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NT-proBNP的因素为高右心房起搏比例(P<0.01)。结论在Ⅲ度AVB起搏器置入患者中,血清NT-proBNP水平可随右心房起搏比例增多而升高,右心房起搏比例增多对患者的心功能可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左束支起搏(left bundle branch pacing, LBBP)和右室心尖部起搏(right ventricular apical pacing, RVAP)治疗老年房室传导阻滞(atrioventricular block, AVB)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6月因AVB于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256例患者(≥65岁)的临床资料,根据起搏方式将患者分为RVAP组(n=121)和LBBP组(n=135)。比较两组起搏方式的临床疗效。
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的起搏参数(阈值、感知和阻抗)在术中、术后7d、术后1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LBBP组患者术后QRS波群时限明显缩短(均P<0.001)。术后1年随访中,与RVAP组相比,LBBP组起搏术式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如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NT-proBNP表达水平(均P<0.05)。此外,LBBP组和RVAP组相比,并发症发生率和起搏器依赖患者比例无显著差异(均P>0.05),但LBBP患者术后1年内再住院率显著降低(P=0.004)。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LBBP起搏术式与老年AVB患者的再住院率有关(全部进入模式P=0.014,向前逐步回归模式P=0.010)。Kaplan-Meier累积事件曲线的比较显示RVAP和LBBP的累积再住院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3)。ROC曲线分析也揭示了不同起搏术式对老年AVB患者的再住院率有预测价值(P=0.011,AUC=0.703,灵敏度=0.857,特异度=0.550)。
结论与传统RVAP相比,LBBP起搏术式治疗老年AVB患者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患者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行右室间隔起搏和右室心尖部起搏对起搏参数、心脏功能、QRS波的影响。方法:将35例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随机分两组,一组患者行右室间隔起搏,一组行传统右室心尖部起搏。分析两组起搏参数、QRS波形态宽度、及随访18个月心功能(EF值)变化。结果:右室间隔起搏和心尖部起搏阈值、电极阻抗、感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RS波宽度分别为:(152±28)ms、(123±22)ms,12个月时随访心脏超声的EF值分别为:室间隔起搏术前61.65±4.53,术后62.11±3.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尖起搏术前60.94±3.81,术后56.15±4.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右室间隔部起搏的双室同步性好于右室心尖部起搏,远期对心功能影响减小。 相似文献
18.
32例老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淑荷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8,17(2):56-57
32例老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临床分析朱淑荷(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合肥230031)关键词: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冠心病中图法分类号:R541.76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又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是各种心脏病的重要并发症,严重威胁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可以危及生... 相似文献
19.
病例介绍 患者 ,女性 ,32岁 ,双下肢无力 ,行走困难 14小时于2 0 0 1年 10月 2 8日入院。检查 :血压 110 / 70mmHg ,T36 .6℃ ,心率 10 0次 /分 ,律齐 ,心音低钝 ,无病理性杂音 ,两肺正常 ,肝脾未触及 ,关节无红肿及压痛。检查血K+3mmol/L。临床诊断 :周期性麻痹。既住史 :甲亢。入院时心电图检查 (图 1)示各导联P波顺现 ,P P、R R间期匀齐 ,频率 12 5次 /分 ,P R间期 0 .2 4秒 ,呈TP融合 ,QRS呈室上性 ,RV5=2 .9mv ,STⅠ、Ⅱ、aVL、V3、V5呈下垂型下移 0 .0 5~0 .1mv ,STaVR抬高 0 .0 5mv … 相似文献
20.
起搏治疗间歇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17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 2 0 0 1年 4月— 2 0 0 3年 12月收治间歇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AVB)患者 17例 ,予永久起搏治疗 ,并长期随访 ,以探讨间歇性三度AVB的病因及单纯右室起搏治疗的价值。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均经心电图 (ECG)、Holter或床边心电监护证实有三度AVB发作。其中男 10例 ,女 7例。年龄 5 2~ 85岁 ,平均 6 9.5岁。高血压病 13例 ,糖尿病 2例 ,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 (主动脉瓣狭窄 ) 1例 ,无基础心脏病 3例。心功能 (NYHA分级 )均为 0~ 1级。 17例患者均出现严重血液动力学改变 ,反复晕厥 16例 ,单纯黑朦 1例。术前超声心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