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L1椎体楔形截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矫治胸腰段脊柱后凸畸形的效果。方法56例胸腰段后凸畸形患者,均行经后路L1椎体截骨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全部采用单节段截骨。结果本组平均手术时间3.7(2.8~4.6)h,术中平均出血量1980(700—3600)ml。术后后凸角由手术前平均54.5°矫正到16.5°,矫正角度38°。随访6~72个月,其间畸形矫正无明显丢失,除2例出现下肢麻痹外,其余均未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L1椎体楔形截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矫治脊柱后凸畸形固定可靠,矫形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后路经椎弓根椎体椎间隙楔形截骨治疗创伤后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1-01-2014-01共22例创伤后胸腰椎骨折脊柱后凸畸形患者采用改良PSO截骨矫形技术治疗,所有患者均有严重的胸腰区慢性疼痛,VAS评分≥7分,无神经功能障碍。结果 1例术中发生硬膜撕裂,无神经血管损伤。在Cobb角,VAS评分和ODI评分方面,术后两次测量结果较之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病例截骨面均骨性愈合。结论 经椎弓根椎体椎间隙楔形截骨矫正创伤后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截骨面融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胸腰段陈旧性骨折伴后凸畸形经椎弓根截骨矫形策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胸腰段骨折如初期处理不当可致该段脊柱迟发性后凸畸形,从而致患者腰背痛甚至产生神经脊髓受压症状:双下肢麻木、行走不稳、大小便障碍。脊柱后凸畸形较大、症状较重者需行截骨矫形术。经椎弓根椎体或椎间隙截骨可有效地矫正患者脊柱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经后路胸膜外松解胸椎间隙联合顶椎区楔形截骨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矫正术治疗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安全性和早期临床效果.方法 2004年3月至2007年6月,对14例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凸患者行手术治疗.男6例,女8例;年龄15-31岁,平均22.1岁.其巾特发性7例,先天性6例,神经纤维瘤病l例.术前侧凸Cobb角81°~139°,平均111.2°;后凸57°~165°,平均85.8°.所有患者均行一期经后路胸膜外松解椎间隙联合顶椎区楔形截骨,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矫止及植骨融合术.结果 平均松解椎间隙5.1个,椎体截骨平均2.3个,手术时问7.2~14.1 h,平均9.2 h.术中出血量1500~6100 ml,平均3970 ml.无神经损伤,2例术中胸膜破裂,1例术后并发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所有患者经过7~31个月随访,平均12.7个月,术后侧凸Cobb角15°~71°,平均31.3°,矫正率71.9%;后凸22°~48°,平均34.9°,矫正率59.3%.结论 经后路胸膜外松解胸椎间隙节省了前路经胸的于术时间,创伤小,对心肺干扰小,降低了风险,改善了脊柱柔韧性.顶椎区凸侧三柱楔形截骨,依靠凹侧保留的椎间纤维环、黄韧带及肋椎关节作为稳定铰链,手术较伞脊椎切除术简便、安全.对重度僵硬性弧形脊柱侧后凸用单一的截骨术难以达到三维矫正,后路椎间隙松解联合顶椎区楔形截骨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崮定矫正能获得良好的脊柱三维矫正.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后入路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治疗胸腰段创伤性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脊柱外科2011-03-2015-05收治的26例脊柱胸腰段创伤性后凸畸形患者,全部采用后路经椎弓根椎体截骨矫形、神经减压,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和植骨融合手术治疗,并进行回顾性分析,观测术前、术后初期(3天内)、末次随访(术后1年左右)时胸腰段Cobb角、腰背痛VAS评分、下腰痛JOA评分以及脊髓神经损伤ASIA分级情况。结果 2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3.8个月,术后下腰痛JOA评分、腰背痛VAS评分及后凸畸形均有明显改善。术前胸腰段后凸畸形Cobb角为28~58°、平均(40.28±5.66)°,术后2~10°、平均(6.12±3.76)°,平均畸形矫正率86.2%,下腰痛JOA评分标准术前评定为(10.38±1.56)分,术后评定为(22.76±2.23)分,腰背痛VAS评分术前5~8分,平均(6.72±0.33)分,术后2~4分,平均(2.93±0.64)分,以上指标与术前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神经功能ASIA分级:6例C级5例改善至E级,1例为D级,16例D级15例改善至E级,1例仍为D级;至末次随访,Cobb角矫正丢失角度不明显(1~3°),平均(1.85±0.68)°,平均矫正丢失率3.8%,与术后初期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截骨面均于术后6个月左右骨性愈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假关节形成、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后路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治疗脊柱胸腰段创伤性后凸畸形,可重建胸腰段矢状面生理曲度,获得满意的后凸畸形矫正和神经减压,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椎弓根"蛋壳"技术单椎体截骨治疗脊柱角状后凸畸形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对2005年8月至2008年9月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一期后路经椎弓根"蛋壳"技术单椎体楔形截骨治疗17例脊柱角状后凸畸形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男11例,女6例;年龄26~58岁,平均42.3岁;其中创伤后胸腰椎后n畸形14例,陈旧性结核脊柱后凸畸形3例;后凸Cobb角32°~63°,平均45.1°±17.3°;矢状面平衡距离12.5~19.0 cm,平均(16.5±2.8)cm.8例患者术前有神经系统症状,Frankel分级:c级3例,D级5例.结果 手术时间160~230 min(平均185 min),术中出血800~1450 mL(平均1150 mL),术后患者未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加重,无伤口感染,所有患者腰背部疼痛、外观及后凸畸形均明显改善.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8~33个月).8例术后神经功能均恢复正常.患者术后及末次随访时脊柱后凸Cobb角(9.2°±7.9°)及矢状面平衡[(7.5±2.4)cm]与术前比较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患者矫正无明显丢失.结论 一期后路经椎弓根"蛋壳"技术单椎体截骨是治疗轻中度脊柱角状后凸畸形安全有效的方法.该技术矫正后凸畸形效果满意,腰背部疼痛及神经功能改善明显,可使脊髓和神经根充分减压(360°减压),同时最大程度地避免了脊髓、神经根和椎体侧前方血管的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胸腰椎骨折术后迟发性后凸畸彤的临床特征,探讨后路截骨矫形的术式选择并总结疗效.方法 胸腰椎骨折术后迟发性后凸畸形患者27例,男22例,女5例;年龄24~52岁,平均34岁:后凸畸形Cobb角36°~72°,平均48°.10例采用后路经关节突"V"型截骨术,17例采用后路经椎弓根椎体截骨脊柱缩短术.结果 胸腰椎骨折术后迟发性后凸畸形危险因素为初次后路手术未行植骨融合、初次手术未满意恢复骨折椎体的高度及固定节段过度撑开.经关节突"V"型截骨术后矢状面的纠正平均为24°(14°~43°),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后矢状面的纠正平均为40°(17°~44°);末次随访时经关节突"V"型截骨平均矫正丢失5°,经椎弓根椎体截骨平均矫正丢失3°;26例(96.2%)实现骨性融合,经关节突"V"型截骨术出现1例假关节(3.8%).结论 胸腰椎骨折术后迟发性后凸畸形的临床特征为疼痛、畸形、力学不稳定或神经损害,可以根据畸形僵硬的程度选择不同的后路截骨方式.经椎弓根椎体截骨脊柱缩短术经单一入路就可达到缩短脊柱、纠正畸形、脊髓减压及植骨融合内固定,具有后凸纠正率高、残留畸形小、矫正丢失少及融合率高的优越性,但其技术要求较高、潜在的神经并发症亦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
经椎弓根楔形截骨矫正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研究经腰椎椎弓根楔形截骨矫正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2003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12例男性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平均年龄36岁。手术采用一期后路经L3椎弓根截骨矫形,截骨节段上方和下方至少2个节段椎弓根螺钉矫正固定。测量患者术前和术后颌眉线/垂线夹角和脊柱侧位X线L2~4椎体Cobb角度。结果患者颌眉线/垂线夹角由术前平均76.3°矫正到术后平均17°,而L2~4的Cobb角度由术前平均后凸6.7°矫正到术后平均前凸48.6°。所有患者能够平视行走,矢状面平衡和步态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对于严重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经腰椎椎弓根楔形截骨矫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胸椎楔形截骨术矫正胸段侧凸畸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胸椎体楔形截骨在顶椎位于胸段脊柱侧凸矫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后路凸侧椎体楔形截骨、凹侧软组织松解、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治疗胸段脊柱侧凸 2 3例 ,其中特发性脊柱侧凸畸形 2 0例 ,侧方半椎体畸形3例。共行截骨 2 9个椎体 ,T10 以上椎体截骨 14个 ,最高为T5椎体 ,T10 以下椎体截骨 15个。所有病例皆采用椎体冠状面楔形截骨。结果 术后随访平均 19.2个月 (4个月~ 36个月 )。术前Cobb角为 6 5°~ 110° ,平均为 74 .4°。术后测量的Cobb角为 10°~ 35° ,平均矫正率为 76 .5 % ;术后平均身高增长 4 .5cm。手术中失血为 80 0~ 82 0 0ml,平均170 0ml。术后皆无神经系统及其他方面的并发症。结论 单一后路椎体楔形截骨可有效矫正胸段脊柱侧凸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后路椎体楔形截骨撑开植骨、跨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折后凸畸形临床特点及并发症.[方法]总结本院2003年6月-2008年5月以来采用后路经椎弓根楔形截骨跨节段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陈旧性骨折后凸畸形26例,其中男19例,女7例,均为陈旧性胸腰段骨折病例,病程时间平均12.6年,平均24.2(16~45)岁,后凸角均>40°(平均46.4°±3.5°),均有长期腰痛病史,合并神经症状16例.18例患者采用后路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椎弓根钉棒系统跨节段加压固定矫形,8例患者应用截骨面前方撑开式植骨纠正后凸畸形.将手术前后患者X线片后凸Cobb's角比较,统计分析,并对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术后22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34.6个月),术后后凸Cobb's角明显改善,矫正角度幅度平均达86.45%±4.56%.1例患者术后出现肠系膜动脉压迫综合征.[结论]该方法术中即可改善后凸畸形,对于畸形矫正幅度满意;椎体前方撑开式植骨可减少脊柱加压短缩,降低脊髓损伤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单节段"蛋壳"式椎体截骨术矫正胸腰段脊柱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6月~2006年6月收治的骨折后陈旧性胸腰段椎体后凸畸形患者共21例,既往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8例,后路手术治疗13例。本组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背痛,疼痛的VAS评分为4.3~7.5分,平均5.6分;神经损伤程度按照Frankel分级进行评定,A级5例,B级3例,C级7例,D级2例,E级4例。本组后凸畸形的Cobb角为28°~75°,平均48°,后凸顶端均为原骨折椎体节段,所有患者均采用后路单节段"蛋壳"技术于后凸顶椎处进行椎体截骨,通过椎弓根固定系统加压固定。观察手术前后后凸畸形的矫正率、疼痛VAS评分及神经功能的恢复。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6~48个月,平均22个月。手术平均用时212min(128~360min),平均出血量为800mL(400~2200mL)。术后后凸角平均为13°,平均矫正约35°;腰背部疼痛均有明显缓解,术后随访VAS评分平均2.3分(1.0~3.5分),比术前平均降低3.3分。结论单节段"蛋壳"式椎体截骨术截骨后前中后三柱均为骨性接触,融合率高,矫正效果可靠(平均35°),避免了前方大血管损伤的危险,此术式在矫正胸腰段脊柱后凸畸形这一方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经后路顶椎椎弓根全椎体截骨矫正胸腰椎后凸畸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经后路顶椎椎弓根三柱截骨治疗脊柱后凸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6月-2006年6月,采用经后路顶椎椎弓根三柱截骨治疗42例脊柱后凸患者,其中陈旧胸腰椎骨折20例、椎体发育不良8例、结核性10例、强直性脊柱炎4例。评定脊柱后凸矫正情况、植骨融合情况、内固定位置、手术并发症、腰痛及Oswestry功能评分的变化。结果术后随访6—21个月,平均15个月。植骨融合满意,无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术前后凸Cobb角度平均为霹8.5°术后为20.6°,平均矫正角度为35.3°。术前患者腰痛VAS评分平均为7.5分,术后3.6分。术前ODI平均为57.6%,术后31.7%。结论经后路顶椎椎弓根截骨、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后凸畸形,矫正角度大,手术视野开阔,手术相对安全,可获得满意的放射学矫形效果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扩大"蛋壳"技术治疗100°以上重度脊柱侧凸畸形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10月~2007年9月,采用扩大"蛋壳"技术治疗严重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共24例,其中男10例,女14例。术前均行站立位脊柱全长X线片、MRI和三维CT重建等辅助检查。术前侧凸Cobb角平均为114°(102°~145°),后凸Cobb角平均为98°(78°~130°)。计算术中手术时间、出血量、脊柱短缩距离以及术后侧/后凸的矫正率、术后整体平衡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安全接受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4.5h(3.5~6.2h),术中脊柱平均短缩3.2cm(2.6~4.4cm),平均出血量为1800mL(1300~3950mL)。术后侧凸Cobb角平均为45°(35°~62°),矫正率为60.5%;后凸Cobb角平均为28°(20°~45°),矫正率为71%。所有患者躯干平衡良好,未发现失代偿现象。手术并发症包括一过性单侧下肢不全瘫1例、神经根性疼痛3例,未经特殊处理恢复正常。1例出现硬膜囊撕裂。全部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2~50个月,截骨部位融合良好,主弯Cobb角的矫正无明显丢失。没有发现断钉、断棒、假关节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100°以上的特发性脊柱侧凸,单纯应用后路经椎弓根扩大"蛋壳"技术行脊椎切除并椎弓根钉内固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矫治方法 。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经后路保留椎弓根下壁椎体截骨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的手术方式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37例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患者经后路行保留椎弓根下壁椎体截骨术,平均随访38.6个月.术前、术后3个月分别测量胸腰椎后凸Cobb角、截骨区前缘和后缘的高度以及填写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末次随访时测量胸腰椎后凸Cobb角.结果 术前Cobb角为41.6°±7.8°,术后3个月Cobb角为7.8°±4.3°,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Cobb角为8.6°±4.1°,较术后3个月无明显丢失(P>0.05).截骨区前缘高度增加(2.7±0.8)mm.截骨区后缘高度压缩(7.2±3.1)mm.术前、术后3月VAS评分分别为(7.1±2.9)分和(2.5±1.3)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 保留椎弓根下壁椎体截骨术能够安全有效地矫正胸腰椎后凸畸形,完整地保留了伤椎峡部及下关节突,保持了伤椎与下位脊椎的连续性,减少了截骨区脊椎矢状面的移位,同时也保留了神经根通道的上壁,从而减少了神经根的损伤.  相似文献   

15.
胡杨  秦文  廉凯 《脊柱外科杂志》2013,11(5):292-294
目的 探讨一期后路经椎弓根改良蛋壳技术行半椎体切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先天性脊柱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单纯后路经椎弓根改良蛋壳技术半椎体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先天性脊柱畸形患者28例,其中男16例,女12例.后凸Cobb角平均63.5°,侧凸角度平均45.2°.所有病例均采用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矫形固定.结果本组2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48个月,平均22个月.后凸Cobb角矫正率60.2%,侧凸Cobb角矫正率58.5%.末次随访时所有病例均获得骨性融合,矫形无丢失,无感染,脊髓损伤、内固定失败等.结论对于先天性脊柱半椎体畸形患者,单纯应用后路经椎弓根改良蛋壳技术行畸形脊椎切除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矫治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后路截骨联合钉道强化术治疗陈旧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并后凸畸形的临床效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6月采用此方法治疗的21例陈旧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并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分级、影像学资料评估治疗效果,并记录手术并发症.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16~24个月,平均随访18.7月.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评分、Cobb角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内固定相关并发症,没有出现有症状的骨水泥渗漏.末次随访时21例患者中ASIA分级C级恢复到D级1例、恢复到E级1例,由D级恢复到E级19例.结论 后路截骨联合钉道强化术治疗陈旧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并后凸畸形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Moss Miami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并与传统的RF系统进行对比。方法对72例胸腰椎骨折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5例应用Moss Miami椎弓根钉减压复位内固定,37例采用RF钉减压复位内固定,平均随访19个月。对所有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前、术后和随诊时的临床表现、椎体高度及成角畸形等进行比较。结果Moss Miami组患者平均伤椎椎体高度比和Cobb角术前分别是0.49、27.6°,术后分别是0.96、3.4°,随访时分别是0.88、7.2°。而RF组伤椎椎体高度比和Cobb角术前为0.54、22.5°,术后0.91、9.5°,随访时0.75、15.5°。随访时椎体高度有不同程度的丧失,RF组比Moss Miami组丢失显著。结论Moss Miami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与传统RF系统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改良经椎弓根截骨矫形术(transpedicular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12年10月采用改良PSO治疗的16例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的矫正情况、置入钛网的高度进行随访,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对腰椎功能进行评估。结果随访12~24个月,平均18.9个月,手术时间190~305 min,平均220 min,术中出血量1 400~2 450 m L,平均1 740 m L。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功能及自我形象的改善,腰痛VAS评分下降了(6.3±1.4)分,ODI下降了(52.12±7.43)%,获得34.6°±3.2°的后凸角的矫正,末次随访时矫正度数丢失1.6°。融合率为87.5%。1例患者出现大腿前侧皮肤麻木,术后3个月随访痊愈。结论改良PSO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扩大蛋壳技术单纯后路切除青少年胸腰段半脊椎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回顾与随访,总结采用扩大蛋壳技术单纯后路半脊椎切除的技术要点,探讨如何避免并发症,评价单纯后路切除胸腰段半脊椎治疗青少年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效果。方法采用单纯后路经椎弓根扩大蛋壳技术切除胸腰段半脊椎,共治疗28例青少年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平均年龄14岁,其中男性19例,女性9例。12例半脊椎位于T12,10例半脊椎位于L1,6例半脊椎位于T11。Cobb角后凸角度平均75°,侧凸角度平均48°。所有病例均采用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矫形固定。结果平均手术时间3.7 h,失血量平均900m。l2例术中出现血气胸,其中1例经伤口引流愈合,另1例术后置胸腔管引流1周愈合。1例患者术中出现脑脊液漏,术后自然愈合。1例术中发生肋间神经损伤,术后出现一过性单侧肋间神经痛,未经任何治疗1周后消失;并发症发生率为14%。并发症主要发生在采用这一技术的早期阶段。所有病例未出现早期或晚期脊髓损伤症状和伤口感染。平均随访3.5年,所有病例均获得骨性融合。在最后随访时,Cobb角后凸角度平均19°,侧凸角度平均14°,所有病例躯干平衡。结论采用单纯后路经椎弓根扩大蛋壳技术切除胸腰段半脊椎操作性强,同前后路联合手术比较,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明显减轻了手术创伤,矫形效果好,无严重神经损伤或其它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治疗胸腰段严重爆裂性骨折和陈旧性骨折后凸畸形的两种改良的手术方式。方法第1组,新鲜胸腰段严重爆裂性骨折12例,行单纯后路伤椎全椎切除,360°稳定性重建治疗。第2组,胸腰段陈旧性骨折后凸局部畸形8例,行单纯后路经椎弓根截骨矫正。全部病例均经过1年以上随访,比较术前、术后X线片,测量胸腰段Cobb角的变化,对脊髓损伤的患者采用Frankel分级评分。结果经12~24个月随访,第1组、第2组Cobb角分别由术前平均38.6°、28.8°恢复为术后平均5.5°、8.6°。第1组中全部病例存在脊髓损伤,患者Frankel分级平均提高1.5级。第2组术后Frankel分级平均提高1级。无椎弓根钉松动、断裂发生。结论针对胸腰段严重爆裂性骨折和陈旧性骨折后凸畸形的两种改良的手术治疗方式为临床医师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