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121例糖尿病患者,其中有视网膜病变组52例,无视网膜病变组69例,另设健康对照组50例,进行HCY、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检测。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糖尿病两组患者HCY、FBG、HbA1c、TC、TG、LDL-C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明显升高(P<0.01);(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HCY、HbA1c、TC、TG、LDL-C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明显高于无视网膜病变组(P<0.01);(3)各组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存在高HCY血症、脂代谢紊乱和血液流变学异常,检测糖尿病患者HCY、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  相似文献   

2.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柳婉琼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11):885-885,899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空腹血糖(FPG)及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之间的关系及在糖尿病(DM)监测中的意义。方法对53例糖耐量正常者(NGT组)、57例DM患者(DM组)进行HbA1c及FPG、血脂(TC、TG、HDL-C、LDL-C)测定,并进行对比相关分析。结果DM组HbA1c、FPG、TC、TG、LDI,C水平明显高于NGT组.HDL-C水平明显低于NG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DM患者糖化蛋白及血脂各检测项目与DM均有相关性,其浓度监测在DM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蔡欣 《山西临床医药》2013,(11):823-825
目的: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T2DM)并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择T2DM患者150例,其中单纯T2DM 60例(T2DM组),T2DM合并原发性高血压90例(T2DM+ HP组);选择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70例为对照组.记录三组患者的病程、血压、身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2DM组和T2DM +HP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BMI,HbA1C,FINS,HOMA-IR,TC,LDL-C,TG均升高,HDL-C下降(P<0.05);与T2DM组比较,T2DM+ HP组糖尿病病程、BMI,TC和LDL-C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 DM时SBP,DBP,BMI,HbA1C,FINS,HOMA-IR,TC,LDL-C,TG均升高,HDL-C下降;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时,BMI,TC和LDL-C进一步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与血脂、血糖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11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IMT正常组、IMT增厚组及斑块组,测定其血压和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sCRP,空腹葡萄糖(FPG)和餐后2小时葡萄糖(2hPG)水平.结果: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病变越重,伴有高血糖和血脂异常的比例越高,与IMT正常组相比,IMT增厚组和斑块组的TC、LDL-C和 hsCRP增高,具有统计学差异;SBP、TG、FPG、2hPG增高在斑块组具有统计学差异,在IMT增厚组无统计学差异.斑块组SBP、LDL-C、FPG、2hPG和hsCRP较IMT增厚组升高,有统计学差异.颈动脉IMT与SBP、TC、LDL-C、FPG、2hPG和hsCRP相关.结论:SBP、TC、LDL-C、FPG、2hPG和hsCRP等心血管危险因素与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有关.  相似文献   

5.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及调脂作用。方法随机选择对照组及研究组各50例,所有病例均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基础上,研究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结果研究组1 a后IMT缩小显著(P〈0.05),且TG、TC、LDL-C下降显著,HDL-C升高显著,P〈0.01。结论服用阿托伐他汀1 a可以稳定和减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采用超声检测159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0.8 mm≤IMT1.0 mm为内膜正常组;1.0 mm≤IMT1.2 mm为内膜增厚组;IMT≥1.2 mm为斑块形成组。比较三组间多项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水平,并进一步分析颈动脉斑块特点。通过分析各指标与IMT的相关性,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因素。结果三组间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高血压病程、血尿酸(UA)、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酰甘油(TG)在斑块形成组高于内膜正常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在内膜增厚组和斑块形成组均低于内膜正常组(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HbA1c水平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斑块组三个指标均最高,内膜正常组最低(P0.01);IMT与LDL-C(r=0.57,P0.01)、hs-CRP(r=0.55,P0.01)、HbA1c(r=0.53,P0.01)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r=-0.35,P0.01),与病程、UA、FPG、TC、TG无相关性;hs-CRP、HbA1c、IMT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hs-CRP及HbA1c水平不稳定斑块患者明显高于稳定斑块患者(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hs-CRP、HbA1c水平升高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刘红  林小红 《医学临床研究》2014,(12):2430-2432
目的观察高尿酸血症(HUA)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大血管病变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关系。方法将249例T2DM患者分为T2DM合并HUA(n=98)及血尿酸正常(NUA)组(n=151)。全部对象记录病程、大血管病变史(大血管病变诊断标准:具有高血压、冠心病、脑动脉硬化3项任1项以上),测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腰围(WL)、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测空腹血糖(FPG)、空腹C肽(FCP)、血尿酸、血脂谱:总胆固醇(TCH)、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 C)、血清hs-CRP水平;彩色超声仪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颈动脉斑块情况,血管多普勒检测肱踝指数(ABI)。结果①T2DM合并 HUA组患者BMI、WL、SBP、DBP、TCH、TG、LDL-C及hs-CRP均高于NUA组(P< 0.05);②与NUA组比较,T2DM合并 HUA组患者IMT增厚,颈动脉斑块、大血管病变发生率增加(P均< 0.05),而ABI明显降低(P< 0.05)。结论 T2DM合并 HUA组患者,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及大血管病变发生率增加;代谢紊乱及炎性反应参与了颈动脉斑块及大血管病变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纤维膳食干预以观察其对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心脑血管疾病高危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技术筛查年龄在40~80岁患者,以双侧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的平均值≥0.9mm或伴有颈动脉斑块形成患者确定为心脑血管疾病高危患者。162例患者,随机分为膳食纤维治疗组和对照组,以魔芋精粉为主的膳食纤维进行干预。随访一年,观察IMT、颈动脉斑块、血压、血脂和血糖的变化。结果两组经治疗后均可见IMT和平均斑块厚度缩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降低,但膳食纤维治疗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两组虽均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降低甘油三酯(TG)的水平,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膳食纤维干预对颈动脉IMT增厚或有粥样硬化斑块的高危患者,可显著降低颈动脉IMT和缩小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同时显著降低SBP、DBP、TC、LDL-C、血糖及HbA1c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已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252例患者,根据其是否合并冠心病分为A组114例和B组138例进行对照分析。对所有患者均记录性别、年龄及病程,计算体重指数(BMI),并测血压(SBP,DBP)、血糖(FBG、PBG)、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UA)等。【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DBP、FBG、TC、HbA1C、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糖尿病痛程、SBP、PBG、TG、LDL-C、尿微量白蛋白(MAU)、尿酸(UA)、CRP(C反应蛋白)A组明显高于B组(P〈0.05),HDL-C水平低于B组(P〈0.05)。【结论】糖尿病病程、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及血尿酸是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应严格控制血糖、血脂、血压等代谢紊乱,预防冠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代谢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尿酸(UA)和血脂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82例老年患者,按疾病种类分为T2DM 合并脑梗死组、单纯脑梗死组和单纯 T2DM 组,检测并比较血清胆红素、U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与单纯脑梗死组和单纯T2DM组比较,T2DM合并脑梗死组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HDL-C水平明显降低,UA、TC、TG、L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高尿酸血症及血脂代谢异常可能与T2DM患者继发脑梗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空腹血糖(FPG)切点对肥胖人群7年后代谢异常状况的影响。[方法]2000年筛查出的583例单纯肥胖者[体重指数(BMI)≥25kg/m^2],分为FPG〈5.6mmol/L组264例和FPG5。6~6.1mmol/L组319例,测定BMI、腰围(WC)、腰臀比(W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FPG、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7年后对上述人群进行随访。【结果】共随访到524例,随访率为89.9%。FPG5.6~6.1mmol/L组血脂异常、高血糖以及同时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和高血糖的累积发生率均显著高于FPG〈5.6mmol/L组(分别为51.0%、46.3%、38.2VS41.2%、36.0%、28.1%,均P〈0.05)。随访资料比较,FPG5.6~6.1mmol/L组wHR、SBP、DBP、TC、TG、HDL-C、LDL-C、FPG、2hPG、Fins、HOMA-IR与本组基线时比较及与FPG〈5.6mmol/L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FPG与wC、wHR、SBP、DBP、TC、TG、HDL-C、LDL-C、2hPG、Fins及HOMA-IR呈显著相关(P〈0.05或P〈0.01)。[结论]FPG5.6~6.1mmol/L组患者已存在与代谢综合征有关的代谢组分异常,IFG下限切点下调至5.6mmol/L更有利于提高对中国人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测和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Crouse斑块积分法量化评价颈动脉硬化(CAS)的严重程度,并以Crouse斑块积分值分组进行血压、血脂及血尿酸(BUA)水平的比较和相关性分析,探讨血压、血脂及BUA水平与CAS发生及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61名城镇居民,年龄35~75岁。应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并记录双侧颈动脉内各个独立斑块的厚度并将所测得的所有独立斑块厚度相加后作为Crouse积分。同时检测记录血压值和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BUA水平。依据颈动脉超声Crouse积分结果将261例受试者分为正常对照组140例(n=140),内-中膜厚度(IMT)增厚组44例(n=44)和斑块形成组77例(n=77)。并分别对3组的血压、TC、TG、HDL-C、LDL-C、BUA进行组间两两比较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IMT增厚组、斑块形成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TC、LDL-C及BUA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而TG、HDL-C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形成组的SBP、LDL-C及BUA水平显著高于IMT增厚组(均P0.05),而两组间TG、TC和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斑块形成组中,受试者的SBP、LDL-C和BUA水平与Crouse积分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均P0.05),而性别、吸烟史、糖尿病史、DBP、TG、TC、HDL-C水平与Crouse积分均没有相关关系(均P0.05)。进一步通过比较标准化回归系数值发现:上述三者对Crouse积分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LDL-C(b=0.397,P0.01)、SBP(b=0.376,P0.01)和BUA(b=0.220,P0.05)。结论应用颈动脉超声Crouse积分法在颈动脉斑块定量评价上可靠性相对较高;SBP、TC、LDL-C及BUA水平均与CAS的发生有较密切关系,而HDL-C、TG和DBP水平与CAS关系不确切。BUA是影响CAS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脂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血糖控制达标组(A组)78例和未达标组(B组)54例,与正常对照组38例进行HbA1c、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HbA1c,TC,TG,LDL-C和HDL-C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2.15,7.65,9.36,9.11和10.25,P均<0.01);TC,TG和LDL-C水平随HbA1c水平升高而升高,HDL-C相反;HbA1c,TC,TG,LDL-C和HDL-C水平两组间比较: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625,2.025,2.133,2.321和-1.998,P均<0.05);B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125,3.156,4.562,3.178和-2.625,P均<0.01);A,B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31,2.117,2.734,2.4631和-2.005,P均<0.05);糖尿病组TC,TG,LDL-C和HDL-C与HbA1c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2,0.29,0.35和-0.52 (P均<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除严格控制血糖外,还应调整血脂水平,这样才能有效的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86例,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股动脉有无斑块将其分为斑块组、无斑块组两组,记录所有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超敏C反应蛋白(CRP)等。结果经超声检出股动脉斑块形成者占83.3%(155/186)入斑块组。两组间年龄、病程、SBP、FPG、PPG、HbA1c、TG、ApoB和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性别、病程、SBP、PPG、TG和CRP的增高是老年2型糖尿病股动脉硬化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股动脉硬化斑块发生率高,且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严格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对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赵小军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1492-1493,1495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T2DM )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血脂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新思路。方法 检测110例T2DM患者和104例体检健康者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的水平;根据HbA1c的水平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组间血脂的差异以及HbA1c与血脂的相关性。结果 T2DM 组与健康对照组各项检测结果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bA1c与 TC、TG、LDL-C、Apo-B呈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5),与Apo-A1无相关性。结论 HbA1c及血脂水平可作为监测T2DM 患者状况的指标;联合检测HbA1c和血脂对于制订T2DM患者诊疗方案及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联合其他各项指标进行检测,以及对糖尿病诊断、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8月到2015年2月本院收治确诊的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的2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HbA1c、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并对两组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对HbA1c与各项检测结果进行了直线相关性的分析,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比较,观察组的HbA1c与FPG呈正相关(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HbA1c、FPG的检测结果也呈正相关(P0.05),HbA1c与TC、TG、LDL-C均呈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5),观察组的HbA1c、FPG、TG、TC及LDL-C均高于对照组,HDL-C则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DM患者中HbA1c水平与FPG、血脂各项指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联合检测T2DM患者的HbA1c、FPG及血脂水平,良好地控制HbA1c,对糖尿病患者的检测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急性卒中与血糖血脂尿酸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急性卒中患者与血糖、血脂及尿酸的关系。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59例脑梗死、42例脑出血及因骨折住院的40例对照组患者的血糖、血脂各组分及尿酸值,并与神经功能损害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血糖(Glu)值在脑梗死组、脑出血组均高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65、0.002),以脑出血组为更高;血脂各组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在脑梗死组高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71、0.00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在脑梗死组低于对照组(P值为0.002),脑出血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血尿酸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梗死组、脑出血组Glu、甘油三酯(TG)、TC、HDL-C、LDL-C、尿酸(UA)改变与神经功能损害分级无关。结论急性卒中(无论是脑梗死还是脑出血)血糖值偏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与脑梗死相关;在目前,在本地区以农村居民为主的群体中,血脂的(TG、TC、HDL-C、LDL-C)水平尚不构成脑出血病人的高危因素,而且血尿酸水平也不构成卒中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检测105例2型糖尿病患者(A组: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45例;B组: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和40例健康人(C组:健康对照组)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lc)、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L〉dimer)水平。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将各组患者既往史、实验室检测指标等各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以筛选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A、B组高血压痛史比例明显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重度颈动脉狭窄率明显高于B、C组,B组患者重度颈动脉狭窄率明显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TG、TC、HDL-C、LDL-C、HbAlc、CRP、D-dimer水平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病史、重度颈动脉狭窄率、TG、TC、LDL-C、HbAlc、CRP、D-dimer为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而HDLC为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内脂素、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9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3组:正常蛋白尿组(UAER< 20 μg/min)35例,微量蛋白尿组(UAER 20~200 μg/min)33例,大量蛋白尿组(UAER> 200 μg/min)30例;另选健康体检正常者35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受检者血清内脂素、vaspin水平,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胰岛素(FIns),并测量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 3组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vaspin在正常蛋白尿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微量蛋白尿组和大量蛋白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内脂素和vaspin分别与BMI、SBP、FPG、HbA1c、LDL-C和FIns呈正相关(P<0.01),与HDL-C呈负相关(P<0.01).结论 血清内脂素水平随着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展而逐渐升高,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而vaspin与肥胖、体脂分布以及脂代谢关系密切,可以作为早期2型糖尿病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探讨阿格列汀对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厚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进行治疗的8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对照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二甲双胍治疗,试验组采取阿格列汀+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血清C反应蛋白(CRP)以及血糖指标与血脂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后IMT、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阿格列汀能够提高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控制效果,降低颈动脉内膜厚度,减轻炎症状态,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