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双氢青蒿素抑制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双氢青蒿素(dih ydroartemisinin,DHA)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神经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LPS诱导BV-2小胶质细胞活化建立炎症模型,用不同浓度DHA(0.5、1、2、4μmol/L)处理细胞,CCK-8检测细胞活性;选取lμmol/L DHA干预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RT-PCR检测iNOS、IL-1β、IL-6、TNF-α基因表达水平;ELISA检测培养基中IL-1β、IL-6、TNF-α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NF-κB、IκBα及TLR4的蛋白表达.结果 低剂量的DHA(<2μmol/L)对BV-2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P>0.05),DHA可抑制LPS引起的BV-2细胞形态变化,DHA抑制活化的BV-2细胞iNOS、IL-1β、IL-6、TNF-α mRNA的表达(P<0.01),减少IL-1β、IL-6、TNF-α炎症因子释放(P<0.01),明显降低TLR4的蛋白表达,减少细胞质内IκBα的表达,并抑制NF-κB向核内移位(P<0.01).结论 DHA可能通过作用于TLR4/NF-κB通路,抑制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NF-κB的激活,从而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紫铆因抑制脂多糖(LPS)诱导BV2小胶质细胞炎性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LPS诱导BV2小胶质细胞活化建立体外神经炎症细胞模型.MTT法检测紫铆因对BV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内核因子-κB(NF-κB) p65和ER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各组细胞内NF-κcB p65的核转录活性变化.结果 紫铆因干预BV2细胞24 h后,对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紫铆因能显著下调LPS诱导BV2细胞活化后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mRNA表达水平;紫铆因能明显降低LPS诱导BV2细胞活化后,ER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并且能有效抑制NF-κB p65的核转录活性,阻止其向核内转移.结论 紫铆因可以抑制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活化,降低BV2小胶质细胞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雷公藤内酯对海人酸活化的小胶质细胞活化增殖的影响,进一步探索雷公藤内酯抑制海人酸活化的小胶质细胞活化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倒置显微镜观察BV-2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增殖,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V-2小胶质细胞的NF-κB蛋白表达水平,RT-PCR检测BV-2小胶质细胞的NF-κB mRNA表达水平。结果:倒置显微镜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海人酸组BV-2小胶质细胞胞体变大变圆,突起变短或消失。与海人酸组相比,雷公藤内酯干预组BV-2小胶质细胞胞体变小变瘦,突起变细长,与对照组相似。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海人酸组BV-2小胶质细胞NF-κB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海人酸组相比,雷公藤内酯干预组BV-2小胶质细胞NF-κB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海人酸组BV-2小胶质细胞NF-κB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与海人酸组相比,雷公藤内酯干预组BV-2小胶质细胞NF-κB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雷公藤内酯提取物可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增殖,其分子机制可能与下调小胶质细胞NF-κB蛋白和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冯社军  王慧娟  李军涛  武艳强 《西部医学》2014,26(11):1423-1425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能否通过抑制NF-κB活化下调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TNF-α的表达.方法 将BV2细胞分为3组即对照组(Control组)、LPS组和瑞舒伐他汀+LPS(Ros+ LPS组).在干预24小时后使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对BV2细胞TNF-α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使用western blot法对细胞NF-κB p65磷酸化水平(Phospho-NF-κB p65/NF-κB p65比值)进行分析.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较,在LPS干预24小时后BV2细胞TNF-α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phospho-NF-κB p65/NF-κB p65比值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LPS组较Ros+ LPS组TNF-α mRNA和蛋白的表达的升高以及Phospho-NF-κB p65/NF-κB p65比值的增加更加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活化下调了小胶质BV2细胞TNF-α的合成和释放.  相似文献   

5.
研究款冬花乙酸乙酯部位(FF-EtOAc)对炎症因子释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采用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细胞活化模型,分别用Griess法、ELISA、Western-blot法检测NO的释放、TNF-α和IL-6的含量、磷酸化NF-κB P-65的表达。结果显示在LPS刺激下,RAW264.7细胞中上述检测指标均显著提高。而FF-EtOAc和阳性对照组水杨酸钠均能抑制LPS诱导的活化RAW264.7细胞释放NO,能浓度依赖性抑制TNF-α和IL-6产生并且能显著抑制NF-κB家族P-65的磷酸化。研究证实FF-EtOAc能够显著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缓解炎症的病理过程;据此推测可能与NF-κB激活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枫叶黄酮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破骨前体细胞Raw264.7细胞炎性因子释放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LPS(5 mg/mL刺激Raw264.7细胞构建炎症模型,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检测Raw264.7细胞的活力影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一氧化氮(N0)和前列腺素E2,PGE2表达;运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 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和环氧合酶-2,COX-2、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核因子-κB,NF-κB蛋白与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不同浓度的枫叶黄酮明显抑制了LPS诱导的Row246.7细胞NO、PGE2,iNOS和COX-2,TNF-α和IL-1β与NF-κB的上调,并且.NO、PGE2、iNOS、COX-2和NF-κB蛋白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枫叶黄酮可抑制LPS诱导的破骨前体细胞Raw264.7细胞iNOS、COX-2和NF-κB/P65蛋白表达和炎性因子释放从而抑制破骨细胞的激活.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西洋参茎叶总皂苷(PQS)对氧糖剥夺/复氧(OGD/R)引起的小鼠BV-2小胶质细胞炎性活化的抑制作用,并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BV-2细胞分为对照组、OGD/R组、PQS各剂量+OGD/R组。对照组细胞在常规条件下培养;OGD/R组细胞在OGD/R条件下培养;PQS各剂量+OGD/R组细胞给予PQS(30、60、90μg/mL)预处理后,转入OGD/R条件培养。通过酶联免疫法检测上清液中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6(IL-6)的含量,通过CCK-8法检测PQS对OGD/R条件下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胶质细胞活化标志蛋白离子钙结合适配器分子1(Iba-1)和酸性溶霉菌糖蛋白(CD68)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κB(NF-κB)p65磷酸化及其抑制因子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和NF-κB抑制因子(NKRF)蛋白的表达。结果:OGD/R诱导能够明显增加BV-2细胞上清液中炎性因子TNF-α、IL-1β和IL-6含量(P<0.01),增强BV-2细胞对数期增殖活性(P<0.0...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脾酪氨酸激酶抑制剂R406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抑制作用以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使用LPS(50ng/mL)刺激RAW264.7建立体外细胞炎症模型后与R406共孵育。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C-C motif chemokine 2/human macrophag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 MCP-1)、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的水平;通过PCR检测细胞中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 IL-1β)、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t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的mRNA水平;通过Western印迹法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磷酸化水平。结果R406能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TNF-α、IL-1β、iNOs的mRNA表达,同时能抑制细胞炎症因子的释放且呈剂量相关性(P<0.05)。除此之外,R406对NF-κB的磷酸化起抑制作用。结论R406能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因子的释放,其作用可能与抑制NF-κB的磷酸化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9.
β-淀粉样蛋白对小胶质细胞合成一氧化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beta-peptide,Aβ)诱导小胶质细胞活化后κ轻链核因子(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的表达及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方法Aβ干预纯化培养的小胶质细胞,观察其形态学变化,采用镉还原法测定NO水平,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NF-κB的表达。结果500 nmol/L及1000 nmol/L Aβ干预组细胞形态呈“阿米巴样”,细胞核内NF-κB的表达增加(P〈0.05),培养基中NO浓度升高(P〈0.05)。结论Aβ激活小胶质细胞NF-κB途径大量合成NO,可能参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致病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青蒿素(artemisinin,ART)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介质释放的影响,研究青蒿素对帕金森病等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采用CCK8法检测ART对BV2小胶质细胞的作用浓度。使用一定浓度的ART来处理经过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定量PCR技术和ELISA检测ART对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蛋白(P65)、人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NF-kappa-B inhibitor alpha,IKBα)的表达水平,以及ART对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和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基因表达的影响。 结果 当ART的剂量为0.1~10 μmol/L时,BV2细胞的活性无明显变化,因此选择浓度为1 μmol/L的ART用于进一步的实验。定量PCR结果表明,ART预处理组中促炎因子IL-1β、TNF-α 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ART预处理组NF-κB、IKBα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炎症诱导酶iNOS、COX-2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 结论 ART可调节LPS活化的BV2小胶质细胞中炎性因子及炎症诱导酶的表达,发挥抗炎作用,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脂多糖(LPS)诱导的THP-1巨噬细胞促炎因子分泌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160nmol/L佛波酯孵育THP-1巨噬细胞24h后分为对照组、脂多糖组、丹红组和脂多糖+丹红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培养液中促炎因子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κB(NF—κB)、p65和rroll样受体4(TLR4)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丹红注射液明显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释放,下调核因子NF—κB和TLR4的表达。结论丹红注射液抑制脂多糖诱导的炎症反应,可能与其抑制TLR4和NF—κB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同型半胱氨酸(Hcy)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细胞凋亡及核因子-κB (NF-κB)活化的影响,以探讨Hcy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Hcy与ECV-304细胞体外共培养不同时间,PI单染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细胞内Bcl-2的表达及NF-κB的细胞内定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核NF-κB的表达。结果:Hcy可诱导细胞凋亡,凋亡指数随Hcy浓度增大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10.0 mmol/L Hcy作用24 h后Bcl-2表达阳性细胞的均数显著低于1.0、5.0 mmol/L组和对照组(P < 0.01);随Hcy浓度的升高,NF-κB由细胞质转位至细胞核,5 mmol/L Hcy作用0.5、1、2 h,NF-κB的核内表达率分别为(16.76±2.55)%、(12.91±1.38)%、(14.15±1.74)%。结论:Hcy可下调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而诱导细胞凋亡,且存在剂量效应关系。Hcy可活化NF-κB,且呈现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3.
余刚  何先弟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4):329-331,334
目的:观察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PUFA)对脓毒血症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A)组、脓毒血症ALI(B)组、脓毒血症ALI ω-3PUFA干预(C)组,每组10只,对B、C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法建立脓毒血症ALI模型,C组通过颈静...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积雪草苷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化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用LPS刺激RAW264.7巨噬细胞建立炎症模型,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低、中、高浓度积雪草苷(终浓度分别为10-7、10-6及10-5mol/mL)对RAW264.7细胞增殖的影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积雪草苷对细胞NF-κB核转运的作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细胞因子TNF-α、IL-1及IL-10的变化。结果低、中、高浓度积雪草苷对RAW264.7细胞增殖均无显著影响。积雪草苷明显抑制RAW264.7细胞NF-κB活化,抑制促炎因子TNF-α和IL-1的表达,同时上调抗炎因子IL-10的表达。空白组、模型组及积雪草苷低、中、高浓度干预组NF-κB转入细胞核百分率分别为(3.5±1.5)%、(75.7±9.1)%、(66.8±7.1)%、(58.9±9.0)%、(40.1±8.8)%,细胞上清TNF-α浓度分别为(171.12±35.42、1775.45±193.97、1284.63±162.13、1035.22±187.97、598.90±107.73)pg/mL,IL-1浓度为(5.66±0.98、26.93±3.48、22.41±2.84、17.05±1.70、10.64±1.29)ng/mL,IL-10为(25.23±2.17、71.75±8.31、82.82±6.00、98.70±8.84、119.97±9.13)pg/mL。结论积雪草苷可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维持促炎系统与抗炎系统的平衡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IL-10对小鼠巨噬细胞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因子κB(NF-κB)炎症信号活化的影响。方法将小鼠巨噬细胞Ana-1分为脂多糖(LPS)组和LPS+IL-10组,分别于0.5、1及2h收集巨噬细胞和细胞培养上清液,Western blot检测细胞MyD88与胞浆、胞核NF-κBp65亚基表达,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在0~2h,LPS组细胞MyD88表达显著持续上升,LPS+IL-10组于LPS刺激后上升,0.5h达峰值,2h恢复至正常水平,1h和2h相对含量均低于LPS组(11.6±1.3比17.5±0.7,8.8±0.3比21.4±1.8,P0.05);总NF-κB表达量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NF-κB核浆比变化趋势与MyD88类似,LPS+IL-10组1h及2h相对含量亦均低于LPS组(1.1±0.1比2.4±0.4,0.6±0.7比3.1±0.6,P0.05);相应的,LPS+IL-10组1h和2hTNF-α含量亦低于LPS组[(222.5±33.5)pg/mL比(365.2±22.7)pg/mL,(212.7±15.9)pg/mL比(566.2±31.5)pg/mL,P0.05]。结论 IL-10通过抑制减少MyD88/NF-κB信号通路活化,降低TNF-α表达,从而下调炎症反应强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槐定碱预处理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NF-κB p65、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槐定碱抗内毒素机制。方法培养RAW264.7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槐定碱预处理对照组、LPS模型组、槐定碱预处理+LPS组。各组处理完毕后5、30、60、120min,分别获取细胞与细胞培养液。Western Blot和RT-PCR分别检测细胞NF-κB p65蛋白与mRNA表达,放免法检测细胞培养液TNF-α含量。结果单独槐定碱对NF-κB p65以及TNF-α表达无影响;LPS模型组各时间点NF-κB p65 mRNA与蛋白以及TNF-α表达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且随LPS刺激时间延长而持续升高,至120min未见下降;槐定碱预处理+LPS组NF-κB p65mRNA与蛋白及其下游TNF-α表达均较同时间点LPS模型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槐定碱预处理可通过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的NF-κB p65表达及TNF-α分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脓毒症大鼠肺组织不同时间点的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2 mL)、内毒素组(脂多糖5 m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 mL)、辛伐他汀组(脂多糖5 mg/kg,辛伐他汀20 mg/kg,生理盐水稀释至2 mL),每组30只,给药途径均通过鼠尾静脉注射。分别在用药后2、4、6、12 h随机快速处死6只大鼠,用免疫法检测肺组织NF-κB表达。结果大鼠肺组织HE染色所见:对照组各时点肺泡结构正常;内毒素组2 h开始出现炎症损伤,以6 h最为显著;辛伐他汀组中性粒细胞细胞浸润较内毒素组减轻。大鼠肺组织不同时间点NF-κB的表达:对照组各时间点NF-κB微量表达;内毒素组各时间点NF-κB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6 h达到峰值,12 h开始下降;辛伐他汀组各时间点NF-κB的表达与内毒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能改善脓毒症时肺组织的病理性炎症损伤,与其抑制NF-κB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