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中小学生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状况,为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乌鲁木齐县3所中小学综合性学校的在校学生进行乙肝血清学检测,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疫苗接种前中小学学生HBsAb阳性率为67.36%,免疫前小学生HBsAg阳性携带率(1.28%)低于初中学生(1.74%),男女生之间,汉族、回族、哈萨克不同民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中小学学生乙肝疫苗全程免疫1个月后HBsAb阳转率达到89.72%,乙肝疫苗接种后免疫无(弱)应答率为10.28%,无应答率中小学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县中小学学生HBsAb阳性率较低,对学生进行乙肝疫苗强化免疫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2.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肝病毒感染及疫苗接种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玉香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12):1683-1683,1687
目的:了解牡丹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肝病毒感染及乙肝疫苗接种情况,探讨从业人员乙肝预防的对策与措施。方法:采用酶标法(EIA)对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乙肝5项血清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检测,并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情况调查。结果:共检测7451人,HBV感染率为75.80%。其中HBsAg总阳性率为5.66%,HBsAb总阳性率为50.39%,乙肝疫苗接种率为50.64%,其中接种乙肝疫苗者HBsAg阳性率为3.07%,未掺种者为8.3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种乙肝疫苗者HBsAb阳性率为72.88%,未接种者为27.3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从业人员上岗前应进行健康体检并对乙肝易感者进行乙肝疫苗全程接种。  相似文献   

3.
某大学新生乙肝表面抗原抗体及转氨酶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某高校新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及对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接种情况,结合转氨酶分析HBV感染者的肝功能情况。方法应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快速胶体金法检测北京某高校2006年度6984名新生的HBsAg和HBsAb,同时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结果HBsAg阳性检出率为4.4%,本科生与研究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与女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sAb阳性率为72.4%;ALT在所有新生中异常率为5.1%,在HBsAg阳性与HBsAg阳性同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高校新生应加强传染病相关知识的宣传,继续加强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预防HBV的传播。  相似文献   

4.
某大学新生乙肝表面抗原抗体及转氨酶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洪利  马萍  黄鹤 《中国校医》2008,22(6):687-688,690
目的调查某高校新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及对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接种情况,结合转氨酶分析HBV感染者的肝功能情况。方法应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g)快速胶体金法检测北京某高校2007年度7370名新生的HBsAg和HBsAb,同时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结果HBsAg阳性检出率为3.3%,本科生与博士生研究生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生与女生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HBsAg阳性率为72.0%;ALT(ALT≥60IU/L为异常)在所有新生中异常率为6.1%,在HBsAg阳性与HBsAb阴性同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高校新生应加强传染病相关知识的宣传,继续加强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预防HBV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芜湖市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与乙肝疫苗(HepB)联合免疫阻断乙型肝炎病毒传播效果.方法 收集芜湖市2017年4月至2019年12月319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产妇所生婴儿血清,所有婴儿在分娩后24 h内均注射100国际单位(IU)HBIG,并按照"0-1-6"接种程序完成3剂次乙肝疫苗接种,在完成第3剂次乙肝疫苗接种后1~6个月,即儿童7月龄至12月龄期间召回检测"乙肝两对半",评估免疫效果.结果 婴儿HBsAg阴性率98.43%;婴儿HBsAb阳性率98.12%,母亲HBeAg阳性组与阴性组的婴儿HBsAg阴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P=0.005);婴儿HBsAb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校正=6.079,P=0.014).结论 HBIG与HepB联合免疫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乙肝病毒感染情况,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四川省某高校2012级大学新生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使用SAS 9.1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共检测2 860名大学新生血清乙肝两对半。结果显示,大学新生HBsAg总体阳性率为3.88%,其中男生HBsAg携带率高于女生,不同民族学生之间、农村与城镇学生之间HBsAg携带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往届学生HBsAg携带率高于应届学生。学生总体HBsAb阳性率为9.02%,无性别、民族和生源之间差异。在乙肝病毒感染模式上,大三阳和小三阳是主要的感染模式。结论大学新生HBsAg总体阳性率虽然处于较低水平,但学生对HBV的免疫力较低,因此,应对大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乙肝防治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深圳地区学龄前儿童乙型肝炎病毒免疫观察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学龄前儿童乙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和免疫水平。方法:ELISA法对1256名在我院进行小学入学体检的儿童HBV血清学标志物(HBVM)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HBsAg阳性7例,总阳性率为0.56%,其中大三阳(HBsAg,HBeAg,HBcAb同时阳性(5例,小三阳(HBsAg,HBeAb,HBcAb同时阳性)2例,共检出HBsAb阳性841例,总阳性率为66.96%,结论:HBV感染在我院低龄人群中已得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制定深圳市龙岗区中学生乙型肝炎的防治措施。对1 620名中学生HBV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方法]用ELISA法对1 620名中学生的血清进行乙肝病毒五种标志物检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BsAg阳性89人,阳性率为5.49%;初中学生HBsAg的阳性率(4.24%)低于高中学生(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感染率(6.67%)高于女生(4.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明确乙肝疫苗接种史的学生中未发现有HBsAg阳性者;HBsAg阳性的学生中,HBV-DNA阳性占53.93%,HBeAg阳性率为51.68%。[结论]通过对HBV感染影响因素的调查显示,HBV感染与家族乙肝病史、输血及血制品应用史有关。  相似文献   

9.
幼托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剑辉 《现代医院》2009,9(9):154-154
目的了解辖区内幼儿园儿童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为进一步制定乙肝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2009年幼儿园儿童3 247例分别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及乙肝表面抗体(HBsAb)检测,然后给予免疫指导。结果HBsAg阳性6人,HBsAg阳性率为0.18%;2、3、4、5岁分别为0、0、0.11%、0.56%。HBsAb阳性率(含弱阳)为75.42%;2、3、4、5岁分别为75.41%、79.24%、75.03%、72.49%。对HBsAg阴性及HBsAb弱阳性者给予乙肝疫苗接种指导并实施接种方案。结论HBsAg阳性率随着年龄增长而递增,HBsAb阳性率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提示乙肝病毒感染率与免疫预防及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及时对HBsAb降低者进行再次免疫接种乙肝疫苗,以控制HBV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昭平县1~6岁儿童乙肝疫苗免疫效果,为乙型肝炎的防控和乙肝疫苗接种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 2012年6月对昭平县150名儿童进行乙肝免疫效果调查,对所采集的血样采用美国雅培公司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HBsAg和HBsAb。结果共对150名儿童进行检测,HBsAg阳性率为0.67%(1/150),HBsAb阳性率为45.33%(68/150),性别之间HBsAb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之间HBsAb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昭平县1~6岁儿童HBsAg感染水平较低,HBsAb阳性率情况不容乐观,要加强乙肝防控知识的宣传,正确注射乙肝疫苗,加强抗体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成都市区健康体检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学标志(HBVm)阳性结果、分布情况及可能的影响因素,增强人们对HBV感染的认知能力,合理干预,提高人们对乙型肝炎的自觉免疫意识。方法对2007—07—01/2008—06—30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108685名成都市区人群进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HBeAb)、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及肝功能进行检测,同时调查HBV感染过去史、家族史、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史。结果HBVm阴性31063人,占28.58%;HBsAg、HBeAg、HBcAb均阳性者4637人,阳性率4.27%;HBsAg、HBeAb、HBcAb均阳性者5250人,阳性率4.83%;HBsAg、HBcAb均阳性者527人,阳性率0.48%;单纯HBsAb阳性51228人,阳性率47.13%;HB—sAb、HBeAb、HBcAb均阳性者1921人,阳性率1.77%;HBsAb、HBcAb均阳性者13200人,阳性率12.15%;其他(HBeAb、HBcAb阳性、单纯HBeAb、单纯HBcAb阳性)共859人,阳性率0.79%;肝功异常(单项转氨酶和/或两项转氨酶增高)共计896人,异常率为0.82%;乙肝疫苗预防接种33779人;接种率31.08%。结论成都市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总人数或阳性率与全国水平接近,而乙肝疫苗接种率较低。加强乙肝保健知识健康教育,强化乙肝疫苗接种是进一步降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的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樟树市部分中学生乙型肝炎感染标志分析及疫苗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中学生HBV感染状况及接种基因工程乙肝疫苗的效果。方法 对2000年初一、高一新生2658名进行HBsAg筛选,HBsAg阳性部分检测乙肝血清“两对半”,检测方法采用ELISA试剂检测。HBsAg阴性均接种基因工程乙肝疫苗。结果 HBsAg阳性率为10.5%(278/2658),其中检测196例乙肝血清“二对半”,发现学生中乙肝携带以“HBsAg、HBeAg、HBcAb”和“HBsAg、HBeAb、HBcAb”阳性两种感染模式为主,分别占43.9%(86/196)和30.6%(60/196)。经乙肝疫苗接种后,2380名学生中抗体阳转率为79.4%,其中初一学生阳转率为82.2%,显高于高一学生(76.3%)。结论 接种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是中学生(尤其是初一新生)预防和控制乙肝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2004年新疆某中专学生HBsAg、抗-HBs的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解新疆中等专业学校新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和抗-HBs水平。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558名入校新生用ELISA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与抗体(抗-HBs)。结果558名新生的HBsAg阳性率为8.42%,城市来源的学生HBaAg阳性率高于农村来源的学生,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HBs阳性率为54.84%,城市来源的学生高于农村来源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乙肝病毒无免疫保护作用的占检测总人数36.74%,其中农村学生高于城市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生体检很有必要,对乙肝无免疫力的给予乙肝全程免疫,抗-HBs弱阳性的给予一次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的免疫效果,探讨新生儿乙肝预防的对策和措施。方法:416名新生儿按0,1,6程序全程接种3针乙肝疫苗后1个月采用胶体金诊断试剂检测血液中的HBV血清学标志物,分析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后的乙肝病毒感染和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阳转情况。结果:416名新生儿乙肝病毒感染率0.24%,新生儿免疫后HBsAb阳转率92.3%,男/女新生儿之间HBsAb阳转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母亲HBsAg阳性/阴性的新生儿之间HBsAb阳转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按0,1,6程序接种乙肝疫苗能获得较高的HBsAb阳转率,但单独接种乙肝疫苗不能完全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仍有部分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无应答,可能成为今后预防乙型肝炎工作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深圳市儿童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流行和乙肝疫苗接种状况,为制定和调整乙肝疫苗接种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技术(TRFIA)对4 446名15岁以下儿童进行乙肝两对半定量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1.21%,其中男孩HBsAg阳性率为1.45%,女孩HBsAg阳性率为0.8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HBsAg阳性率0~6岁组为0.85%,13~15岁组为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乙肝表面抗体(HbsAb)阳性率(≥10 U/L)为85.43%,男孩HBsAb阳性率83.94%,女孩HBsAb阳性率88.42%,性别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sAb水平有随着年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TRFIA定量分析抗HBsAb结果<10 U/L占14.28%,10~100 U/L占33.11%,>100 U/L占52.61%.结论 年龄越小HBsAg阳性率越低,说明近年该市的乙肝防治效果非常显著,定量测定HBsAb的浓度对于了解儿童对乙肝病毒(HBV)的免疫能力,评价全面免疫的接种效果,及时补种疫苗有重要意义,有47.39%的儿童HBsAb定量值低于100 U/L,需要补种或加强乙肝疫苗,推行乙肝疫苗加强免疫策略应该是今后乙肝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某大学1997~2004年新生乙肝病毒感染状况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了解我校新生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和变化趋势,以加强对乙肝的预防和控制。方法:对我校1997-2004年入学的新生,历年乙肝检测资料进行动态分析。结果:我校新生HBsAg阳性率为3.42%,男生5.11%,女生2.22%,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年新生HBsAg阳性率呈下降趋势,共下降3.27%个百分点。HBsAg阳性的5种模式中,以大三阳和小三阳为主,分别占32.66%和40.41%。HBsAb阳性率较低,有51.80%-67.69%的乙型肝炎血清学指标5项全阴者,共查出乙肝患者46人。结论:我校新生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较低,应及时接种和补种乙肝疫苗,防止乙肝在大学校园里传播。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了解雷山苗族人群中的乙肝病毒(HBV)感染情况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异常率。方法 对734名苗族体检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学标志物(HBVM),用速率法检测ALT。结果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5.86%,乙肝病毒e抗原(HBeAg)阳性率为1.50%,ALT异常率为10.08%。HBsAg阳性的感染模式只出现“大三阳”和“小三阳”两种。不同年龄段间,HBsAg阳性率、HBeAg阳性率和HBVM五项全阴性率,以及ALT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阳性率随性别的差异以及随年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对于不同感染模式间,ALT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雷山地区苗族HBsAg阳性率和ALT异常率均较低,但HBVM五项全阴性率达49.73%,提示本地区应继续加强乙肝免疫接种,做好肝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1997-2002年大学生在校期间HBV感染状况及接种乙肝疫苗预防效果,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对某高校6届大学生进行新生入学和毕业生体检,抽取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乙肝“两对半”,对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无应答者进行免疫。结果6届入学新生HBsAg携带率为12.82%,毕业时HBsAg携带率为14.72%,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入学时HBsAb阳性检出率为19.00%,乙肝疫苗接种后(毕业时)HBsAb阳性率为52.43%,女生高于男生。1997-1999年与2000-2002年HBsAb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学生在校期间可能感染HBV,对大学生接种乙肝疫苗可降低大学生人群HBV感染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阳春市0—14岁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现状,为制定乙肝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阳春市0—14岁儿童,采集每名调查对象静脉血3~5mL,分离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HBsAg检测。结果共检测2966名儿童,检出HBsAg阳性77例,阳性率为2.60%;随着年龄的增长,HBsAg阳性率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免疫史儿童的HBsAg阳性率(1.33%)低于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儿童(6.60%)(P〈0.01);城镇儿童HBsAg阳性率(1.57%)低于农村儿童(3.14%)(P〈0.05)。结论阳春市0~14岁儿童HBsAg携带率较低。今后应加强对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儿童的乙肝疫苗补种工作。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某高校新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东省某高校新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为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2001~2005年入学新生进行乙肝“两对半”和ALT检测。结果近五年该校新生HBsAg总阳性率为16.26%(1 685/10365),HBsAg阳性伴ALT异常的阳性率为0.80%(83/10365)。男女生、城镇与农村生、普通与成人教育生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大三阳总阳性率为6.67%(691/10365),占HBsAg阳性总数的41.01%,小三阳总阳性率为7.32%(759/10365),占HBsAg阳性总数的45.04%。结论该校近五年入学新生乙肝病毒携带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广东省的接近。为控制乙肝蔓延传播,应对新生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对乙肝病毒感染者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