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比研究小切口基质内透镜取出术(smallincisionlenticuleextraction,SMILE)及飞秒激光LASIK(femtosecond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FS-LASIK)治疗高度近视患者的手术疗效。方法 40例80眼高度近视患者(等效球镜度数为-7.00~-10.50D)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其中SMILE组20例40眼行SMILE,FS-LASIK组20例40眼行VisuMaxFS-LASIK,观察时间点为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观察两组术后裸眼视力、等效球镜度数、最佳矫正视力、角膜地形图形态等。结果 安全性:术后3个月SMILE组和FS-LASIK组最佳矫正视力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的比例分别为97.5%(39/40)、95.0%(38/40)(P>0.05),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1.15±0.12、1.09±0.14(P>0.05)。有效性:术后3个月SMILE组和FS-LASIK组裸眼视力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的比例分别为95.0%(38/40)、80.0%(32/40)(P<0.05),术后裸眼视力/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1.11±0.13、0.98±0.14(P<0.05)。可预测性(精确性):术后3个月SMILE组和FS-LASIK组等效球镜在±0.50D的比例分别为95.0%(38/40)、70.0%(28/40)(P<0.05);等效球镜在±0.75D的比例分别为97.5%(39/40)、82.5%(33/40)(P<0.05)。稳定性:与术后1周相比,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各时间点SMILE组和FS-LASIK组等效球镜度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地形图形态:SMILE组和FS-LASIK组角膜地形图都以平滑型最多,分别占82.5%(33/40)、60.0%(24/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MILE及FS-LASIK治疗高度近视均安全、稳定,而SMILE有效性、可预测性、精确性、术后角膜形态均稍好于FS-LASIK,矫正高度近视更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PRK)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assistedinsitukeratomilleusis,LASIK)治疗中、低度近视的疗效进行前瞻性对比研究。材料和方法术前屈光度为-1.25~-6.00D的近视569只眼,其中137只眼接受LASIK手术,432只眼接受PRK手术,随访6-16个月(平均8.9±2.6个月)。在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复查。结果LASIK组术后屈光状态较PRK稳定,回退幅度较PRK小,术后6个月时,LASIK组和PRK组分别有94%和87%屈光度在±1.00D内(p<0.05),分别有84%和71%屈光度在±0.50D以内(p<0.01)。LASIK组术后视力恢复较PRK快,术后1周的平均裸眼视力超过1.0,术后6个月时,LASIK和PRK组中裸眼视力0.5或以上者分别占100%和94%(p<0.01),裸眼视力1.0以上者分别占86%和72%(p<0.01)。结论LASIK不仅适合治疗高度近视,也适合治疗中、低度近视。对于中、低度近视,LASIK的疗效优于PRK。  相似文献   

3.
非球面切削LASIK治疗—10D以上高度近视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为评估非球面切削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10D以上高度近视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采用SCMD气动式角膜切割刀及SCHWINDKERATOM—F型准分子激光系统,利用Ultravision非球面切削程序对-10D以上高度近视(等值球镜-10.25~-30.00D)117例180只眼行LASIK手术,其中屈光度-10.25D~-15.00D(A组,超高度近视)78只眼,平均-12.62±1.52D;屈光度-15.50D~-30.00D(B组,极高度近视)102只眼,平均-19.18±3.38D。术后随访观察6个月以上。结果: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1.0者A、B二组分别达57.7%及25.5%,裸眼视力≥0.5者分别达94.9%及76.5%;屈光度在±1.00D以内的分别达41.0%及19.6%,在±3.00D以内的分别达83.3%及51.0%。A、B二组各有1眼(分别占1.3%及1.0%)术后3个月有黄斑出血,6个月时的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相比,低于2行以上。结论:非球面切削LASIK手术对于矫治-10D以上高度近视有很好的疗效,影响手术安全性的主要因素为视网膜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20岁,右眼视力0.12,-5.0 DS=1.2,左眼视力0.1,-3.75 DS  -1.0 DC×5°=1.2。角膜中央厚度:右574 μm,左眼585 μm,按常规行LASIK手术,角膜瓣厚度160 μm,直径为8.5 mm。术中不慎损伤右眼角膜瓣下方5∶00~7∶00位角膜瓣缘的上皮。术后左眼无异常,右眼疼痛流泪。第2天复查,左眼视力1.0,右眼视力0.12,试镜无提高。损伤的角膜上皮未完全愈合,角膜瓣略向鼻侧移位,当日在表麻下行角膜瓣复位术。第3天右眼角膜上皮愈合,对位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Epi-LASIK治疗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lens,IOL)植入术后屈光不正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白内障摘出联合IOL植入术后的屈光不正患者42例51眼实施Epi-LASIK,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详细的术前检查,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6个月时,裸眼视力>1.0者38眼(74.51%),≥0.8~1.0者9眼(17.65%),48眼(94.12%)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球镜度数(-0.39±0.47)D,其中±1.00D以内者48眼(94.12%),±0.50D以内者37眼(7255%);柱镜度数(0.24±0.52)D,其中柱镜度数±1.00D以内者为45眼(88.24%),±0.50D以内者34眼(66.67%)。随访期内4眼(7.84%)出现0.5级haze,2眼(3.92%)1级haze,经治疗角膜均恢复透明;所有患者随访期内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Epi-LASIK治疗白内障摘出联合IOL植入术后屈光不正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预测性。  相似文献   

6.
LASIK与PRK治疗高度近视的对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毕宏生  王兴荣 《眼科》1999,8(2):67-70
为比较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与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随访半且且资料完整的LASIK(143只眼)和PRK(129只眼)两组治疗高度近 虱,并按屈光度分为A、B、C3个组,对两种术式在不同度数,不同治疗时期的术后视力,屈光度,并发症等进行系统的的对比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L式和P式术后6个月的裸眼视力≥0.5者分别为95.8%和79.8%;裸眼视力≥1.0者为74.1%和  相似文献   

7.
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治疗远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治疗对高度远视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日本大耳兔12 只,根据左右眼将其分为两组。应用吸引环和微型角膜刀在兔角膜上做一带蒂角膜瓣,用Keratom Ⅱ准分子激光仪对左眼角膜基质床行预期矫正度数为+5.00D、右眼+8.00D的激光切削,分别于术前、术后3 天、2 周、1 月、2 月、3 月对术眼进行了角膜地形图和裂隙灯检查和记录,同期随机处死一只兔子,取角膜标本进行光镜和电镜的病理学观察。结果:裂隙灯检查所有术眼无严重并发症,+ 5.00D组和+8.00D组术后3 个月时的平均角膜中央屈折力变化分别是+4 .52±1.03D和+8.64±0.84D,散光较术前增加0.36D 和0 .84D。两组都在术后2 周~1 个月时出现回退( P< 0.01) 。术后1 月~3 月的平均角膜屈折力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与预期的光学区直径5.5mm 相比,两组实际得到的平均光学区直径只有3.91mm 和3 .93mm 。实验表明双区域切削方式同样可以应用于LASIK治疗高度近视。病理学观察表明病理损伤后的愈合过程与LASIK 治疗近视相近。结论:LASIK治疗中、高度远视有明显疗效且具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研究SMILE及LASEK治疗近视散光患者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手术的高度近视患者80例157眼,其中中度散光-1.00~-3.00D48例95眼、高度散光-3.00~-6.00D32例62眼。其中SMILE组(40例79眼)和LASEK组(40例78眼)。SMILE组采用小切口基质内透镜取出术,手术切口长度为2mm,位于120°,角膜帽厚度均为120μm,透镜直径6.4~6.6mm,帽直径为7.1~7.2mm;LASEK组行LASEK,体积分数20%酒精浸泡20s,保留角膜上皮瓣。观察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裸眼视力、等效球镜、最佳矫正视力、残余残光度数及角膜地形图形态。结果 SMILE组和LASEK组相比,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裸眼视力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的比例分别为93.7%(74/79)和89.7%(70/78)、92.4%(73/79)和88.5%(69/78)、91.1%(72/79)和87.2%(78/6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裸眼视力均无增加或减少两行及以上。两组的目标屈光度均为0,术后1个月等效球镜及残余散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6个月等效球镜及残余散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角膜地形图形态:术后两组地形图都以圆形及椭圆形最多,分别为75.9%(60/79)、71.8%(56/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MILE及LASEK治疗近视散光均有安全性、有效性,术后角膜形态良好,但SMILE的稳定性及精确性优于LASEK,更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的角膜地形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角膜地形图仪对21例(30只眼)近视患者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后进行角膜地形图的检测分析,发现LASIK术后角膜表面的球面形状发生一定的改变:SRI和SAI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术后3个月检查时,激光切削区偏心0.56±0.35mm;角膜地形图主要表现为4种形态:圆形或椭圆形(46.7%)、哑铃形(10.0%)、半环形(6.7%)、中央小岛形(36.7%),且各种形态与最佳视力有着一定的关系。由此证明,角膜地形图的定量分析对LASIK术后角膜表面球面形状的评价、手术设计的改进、手术疗效的预测等是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采用美国COHERENT公司生产的激光机,SCMD公司生产的气动式微型板层角膜刀,对近视度-1.50D~-32.00D657眼随机分成PRK组(337眼)和LASIK组(320眼),随访3~12月按低、中、高各屈光段分别统计。结果:术后PRK痛苦多,视力恢复慢。达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占93.8%。LASIK术后无痛苦,视力恢复快,达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占95%。术后屈光度回退PRK较LASIK快,P<0.01有显著差别。低、中、高各屈光段的屈光回退亦同样比LASIK快,各组P<0.01有显著差别。结论:LASIK治疗近视比PRK稳定性好,不仅对高度近视疗效比PRK好,对低、中度近视疗效亦优于PR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