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中医方剂配伍规律研究的现状与基本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范颖 《江苏中医药》2003,24(4):9-11
复方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而复方的主要内容是药物间的配伍。方剂的配伍是方剂学理论的核心,探求及开展方剂的配伍规律研究。不仅可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方剂的配伍方法,揭示复方的作用特点及配伍规律,还能更有效地指导临床和中药新产品的研创,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结合现代最新的的科学技术成果,揭示并阐明复方配伍规律的实质,以加快中医药现代化进程。复方配伍是中医药理论的特色和关键。明确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的内容,理清研究思路对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的研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2  
方剂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是中医实现辨证论治的理法方药4个重要环节之一。方剂又是联结中医与中药的桥梁。在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中,抓住中医方剂这一环节进行深入研究,对于中医现代化和中药现代化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那么研究方剂的关键科学问题是什么呢?1 研究方剂的关键问题是配伍,研究配伍目的是揭示方剂配伍的规律首先我们认为,方剂不完全等同于复方。方剂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在辨证的前提下,针对病机的关  相似文献   

3.
肖挹 《四川中医》2005,23(11):108-109
首先阐明了中药配伍与中医方剂配伍在研究层次与目的上的不同,进而在研究方法上强调中医方剂配伍规律研究应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通过以病类方、以法类方、以方类方以及实验研究来探索方剂(药物)之间的本质联系,以便更好地认识成方或组成新方,从而达到熟练运用方剂和方药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蒙医方剂配伍理论是蒙医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蒙医方剂配伍规律研究是蒙医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难点之一。本文仅就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谈个人的见解,希望与各位同仁探讨。1蒙医配方理论[1-2]方剂组成:蒙医药方多为相对固定的成方。其中组成大致与中医方剂近似,由君、臣、佐、使四部分组成,而且多数原方中这些组成剂齐全,数量恒定。各组成在方中的作用较明确。即:君药:针对主病或对病起主要治疗作用,是每一首方中必有的组分。例如驴血-3中的驴血,针对主病;扫日老-4汤中的沙参,针对主病和病所兼有。臣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  相似文献   

5.
通过功效组成对方剂进行标引,可以写出方剂的组方结构式,由此可以客观地分析该方的组方结构及配伍结构。运用数据库软件编程处理1310首哮喘方剂,对其用药分析显示哮喘方剂的功效组成有21种。写出全部哮喘方剂的组方结构式,发现其重复率低的特点,并可以看出其中治疗效果的突现现象。进一步指出哮喘方剂中常用的30种配伍方式及化痰、行气、利水的常用配伍。  相似文献   

6.
方剂配伍规律和现代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剂配伍规律与现代研究是一项可持续的永恒课题,研究和挖掘的题材和范围很广。笔者查阅近年的文献资料,发现从2000~2008年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现对方剂的配伍规律和现代研究进行整理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山药的配伍规律,为临床使用山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中的山药方668首,对对药出现的频次及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山药在方剂中最常配伍的药物类别依次是:补益药、利水渗湿药、收涩药、清热药、安神药、温里药;这些药物类别有其高频山药配伍药物;山药发挥不同功效时有其"特征"性的高频药物配伍。结论:本研究分析了山药的配伍规律,可为临床科学组方及人们日常保健使用山药提供依据,以充分发挥山药的功效。  相似文献   

8.
方剂中生地黄配伍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生地黄的配伍规律,为临床使用生地黄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中的地黄方1 034首,对药物出现的频次、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生地黄在方剂中最常配伍的药物类别依次为:补益药、清热药、解表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止血药;这些药物类别有其高频生地黄配伍药物;生地黄发挥不同功效时有其"特征"性的高频药物配伍。结论:本研究总结了生地黄的配伍规律,可为临证科学组方提供依据,充分发挥生地黄方的功效。  相似文献   

9.
将二味以上的药物配合应用以疗疾治病 ,是中医临床运用药物的主要形式 ,也是中药学与方剂学区别之所在。不同的药物组合在一起 ,其临床效果如何 ,必然与药物组合的合理与否紧密相关 ,因此 ,方剂的配伍规律就成为历代中医药学家苦苦探寻的焦点 ,近年来更是成为中医方剂 ,甚至是中医药学各层次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现就这方面的研究略陈己见。1 关于方剂配伍规律所谓规律指的就是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联系 ,这种联系不断重复出现 ,在一定条件下经常起作用 ,并且决定着事物必然向着某种趋势发展。从单味药到多味药配合应用 ,是中医临床治疗学发…  相似文献   

10.
方剂中熟地黄配伍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熟地黄的配伍规律,为临床使用熟地黄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中的含熟地黄方739首,对药物出现的频次、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熟地黄在方剂中最常配伍的药物类别依次为:补益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收涩药和温里药;这些药物类别有其高频熟地黄配伍药物。结论:本研究总结了熟地黄的配伍规律,可为临证科学组方提供依据,更好地发挥熟地黄的功效。  相似文献   

11.
胡波  蒋永光 《江苏中医药》2007,39(11):89-91
性味不仅反映了中药的药性特征,而且性味通过配伍实现方剂的性味合和.为此,许多学者从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计算机量化研究4个方面积极探索方剂性味的配伍规律.目前方剂性味配伍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不够深入.今后要加强方剂性味理论研究,尤其是方剂性味的内涵与外延方面的研究,同时要在研究方法方面进行创新.在计算机量化研究方面要把精力集中在性味量化参数,影响方剂性味的药物配伍、剂型等因素上,使之在方剂性味研究上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含羌活治疗目疾方剂的配伍规律。方法 在《中医方剂大辞典》中筛选相关方剂,建立临证方药数据库,分别采用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 20、Origin Pro2021、Tableau 2022.2软件从频次统计、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用量规律等方面分析用药特点。结果 共得到344首方剂,主要出自唐、宋、明、清代,其中使用频次≥5次的中药共138味,常与防风、甘草、川芎、当归、菊花、荆芥配伍,药性以寒、温为主,药味以苦、辛为主,归经频次依次为肝经、肺经、脾经、肾经,功效以清热、解表、补虚为主。通过聚类分析得到5个聚类组合,涉及主治病症256种,包括目翳、目赤、目痛等54种眼部疾病;羌活治疗目翳的用药剂量比治疗目赤和目痛的更高,而川芎、当归的更低,并且均主要分布在3~15 g内。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含羌活治疗目疾方剂的用药特点,可为相关临床合理用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回药治疗脑卒中方剂配伍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在回医理论的指导下对香药性味归类并研究其组方的配伍规律,为回药治疗脑卒中的现代制剂开发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前期筛选得到的101首回药治疗脑卒中方剂中香药按回药性味分类;运用Microsoft Excel 2003软件对单味香药、两味药以及三味药所组成的药物组合进行频数统计,将得出的数据进行组方配伍规律分析。结果: 按冷热干湿对47味香药的性味分类;单味药出现频次在10次以上有胡椒等;组方中两味药物组合出现频次以"胡椒+荜拔"最多,三味药组成的药物组合出现频次以"胡椒+荜拔+撒法郎"最高。结论: 治疗脑卒中的方剂均为复方方剂,且所使用的回族香药多为热、干性药物。  相似文献   

14.
任小宁  周永学 《四川中医》2011,(12):116-117
寒热并用的配伍方法是中医方剂配伍之一大特点,适用于寒热错杂证,然又非全为寒热错杂证而设。通过寒热药性的相反相制、中和反佐,以达到寒热并治、调和阴阳、增强疗效、监制药性等作用,是临床治疗寒热互见病证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5.
笔者通过学习,就经方相反相成配伍特点及应用规律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方剂配伍规律研究应以物质基础为核心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配伍是中医用药的特色和优势所在,开展方剂配伍规律的现代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继承和发展中药配伍理论,更有效地指导临床和中药新产品研创具有重要意义。1999年国家自然基金将中药配伍规律的基础研究列为重点项目。然而,方剂配伍规律研究也是中医药现代研究的难点,其研究思路与方法尚在探索之中。本文就此问题与同道探讨。1 方剂配伍规律研究国内外现状11 理论研究“药有个性之特长,方有合群之妙用”,配伍是中医用药的特点,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由经验积累逐步形成了配伍理论。《神农本草经·序列…  相似文献   

18.
藏药方剂配伍规律研究是藏医药开拓创新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为探讨藏药方剂配伍规律,找出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作者借鉴中药方剂配伍规律和相关领域的研究方法,结合藏医药学自身的特点,首次提出通过数据挖掘技术研究藏药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思路与方法,认为数据挖掘技术能帮助研究者在不背离藏医药自身理论框架的前提下发现藏药方剂的配伍规律和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中医讲求辨证论治,多病因分析、多药物组方、多靶点论治是基本特点.其中,多维度的思维是其精髓.中药方剂最典型地体现了这一思维特征.方剂配伍具体表现为方-方、方-药、药-药、药-量,以及方药、方证、药症(证)与证症的多维关联,其本质就是一种数据关系,具有复杂性和非线性动态变化的特性,符合数据处理的要求和特征.数据挖掘的任务就是根据待分析数据的特征,选择有效的数据挖掘算法,可引入人工神经网络、关联规则、聚类分析、频繁集、空间矢量分析、决策树等多种数据处理方法进行试验和改造,使之适应方剂配伍研究的特点和目标.  相似文献   

20.
蔡春艳 《亚太传统医药》2014,10(20):131-132
目的:观察分析中药方剂核心药物及配伍规律。方法:根据词频(tf)、逆文档词频(idf)的意义,可制定衡量某种草药及中药方剂效用度ED,利用ED(h,x)代表中药h对某种疾病上的治疗有效程度。对患有疾病X的100例患者进行方剂核心药物试验,利用效用度研究方法挖掘核心药物、药物配伍规律。结果:将肺痿方剂作为研究样本,挖掘42种核心药物、30种药物配伍,综合分析表明42种核心药物治疗肺痿疗效确切,其中26种方剂满足药物配伍关系,治疗肺痿效果明显。结论:临床上治疗疾病X的中药方剂以核心药物使用次数较多,而其它中药方剂使用次数较少,ED值较高。提示ED可衡量中药治疗有效程度,挖掘方剂的核心药物、药物配伍规律对中药方剂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