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扬 《吉林中医药》2011,31(11):1097-1098
薛一涛教授认为心力衰竭主要是心脏自病或它脏病引起,病位在于心,涉及肺、脾、肾诸脏,尤其与肾脏关系密切。在临床治疗中,薛教授对于心力衰竭的治疗主要以温阳益气,活血利水为治疗大法。由于本病多虚实夹杂,临证时要注重审查病机的虚实变化,各有侧重,或以补虚为主,或以泻实为主。  相似文献   

2.
反复胚胎种植失败(RIF)是当今生殖医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通过中医药辨证论治,取得较好疗效。文章将中医对 RIF 的认识从病因病机、中药及针灸治法方面进行梳理,总结 RIF 的主要病机为“本虚标实”,治法上补虚泻实,治疗上针药并用。现将近年来中医认识、治疗该病的相关文献综述如下,为今后 RIF 的治疗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3.
孟宪实  赵平 《光明中医》2024,(4):774-777
肾性水肿常见于多种肾脏疾病,目前西医治疗较为单一,使用药物多为利尿剂,长期使用易产生利尿剂抵抗和不良反应。结合中医治疗不仅可以增效,还可以拮抗不良作用。据临床观察,肾性水肿多责脾肾,以脾肾两虚证多见,针对此类肾性水肿患者的发病特点,选用中医外治法隔物灸法,用温阳散方与灸法相结合,配合神阙、关元、气海、中脘4穴,以达温脾暖肾、利水消肿之效。  相似文献   

4.
特发性水肿是由于自身内分泌失调引起的水钠代谢紊乱而致的综合征。结合相关文献分析认为,该病脏腑定位主要在心脾,病机属本虚标实,心脾不足,阳虚为本,水液潴留为标。治疗以心脾同治为基本思路,遵循辨证施治,以健脾养心,温阳利水为基本治法。  相似文献   

5.
从心肾相关理论探析心力衰竭中医辨治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发展到中晚期的严重并发症。中医虽无此病名,但归属于"心悸""喘证""水肿""胸痹"等范畴。基于心肾相关理论探讨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辨治思路,认为心力衰竭基本病机为心肾阳虚,血瘀水停,为本虚标实之证,治疗以温阳益气治其本,活血利水治其标,从肾论治心衰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在有适量静脉回流的情况下,由于心脏收缩及/或舒张功能障碍,心排血量不足以维持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病理状态。中医辨证心衰为本虚标实之证,心肺、气阴亏虚为其病本,气虚血瘀为基础病机。故治以益气温阳、活血化瘀、化气利水为基本治法。早期治疗宜以益气活血为主,中晚期治疗宜以温阳利水为主,阴虚明显者可合滋阴之法。  相似文献   

7.
《国医论坛》2021,36(3):48-49
曲妮妮教授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中医"喘病""肺胀"范畴,气阳两虚、痰浊瘀血是贯穿疾病始终的两个主要方面。故得出肺、脾、肾三脏虚弱,痰瘀内阻为本病的主要病机,治疗以益气温阳,兼以活血,佐以化痰为法。常以补肺汤、苏子降气汤等为基本方加减施治,同时配合中药贴敷,温阳化痰,补虚泻实,标本兼顾,最大程度上降低了该病急性发作的次数,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谢心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3):45-46
林钟香教授认为慢性心功能不全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其中尤以正虚(心气虚和心阳虚)是本病的内因,痰饮与瘀血是本病继发因素。而其病机关键是心阳受累,使心脏不能正常发挥其主血脉之功能,故治疗时常以温阳益气、健脾利水为主,兼顾祛邪,以体现标本兼顾,攻补兼施的治疗特色。  相似文献   

9.
刁雅静 《河南中医》2020,40(6):827-83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病因为感受寒湿疫毒邪气,病机为阳虚阴盛,肺脾肾三脏气化失调,符合中医痰饮病特点。痰饮病属本虚标实之证,治疗当补虚与泻实兼顾,在温阳以治其本的同时,祛邪外出。饮邪在表者,以辛温药开腠理,发其汗;饮邪在里者,根据邪实盛衰,采用温阳行气或攻逐之法消痰利水。新冠肺炎初期,病机为寒饮袭肺伤脾,此期可参照溢饮、痰饮治法,散寒解表,温肺化饮,健脾利湿,采用小青龙汤、苓桂术甘汤加减;中期病机为水饮停肺,饮郁不解,化热壅肺,此期可参照支饮、悬饮治法,宣肺逐饮,通腑泻热,采用小青龙汤、苓甘五味姜辛汤、大青龙汤、葶苈大枣泻肺汤、厚朴大黄汤加减;危重期病机为饮邪闭肺,邪陷心包,应开窍醒神,益气生津,回阳救逆,采用木防己汤合肾气丸加减;恢复期病机为余饮留于肺脾,宜健脾补肺,行气化饮,采用外台茯苓饮加减。  相似文献   

10.
肾性水肿是肾脏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导师雷根平主任医师经长期的临床实践,对水肿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根据本病的发病特点,认为其病机总属本虚标实,以脾肾亏虚为主,虚则致瘀,重剂黄芪兼有补虚活血之功,对多数水肿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罗宏 《光明中医》2008,23(11):1750-1751
目的:慢性肾炎即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简称,是一种常见病,在成人中慢性肾炎比急性肾炎多见,可以发生于不同年龄,以青中年多见。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水肿、蛋白尿、血尿、高血压和肾功能异常为基本特征,多属中医“水肿、虚劳、腰痛、血尿”范畴,本文目的即谈中医对慢性肾炎的论治。方法:1.病因病机:(1)外邪侵袭:为主要诱发因素,风邪、水湿、湿热、湿毒等外邪乘虚侵袭人体,阻遏气机,气化失常而发病。(2)脾肾两虚:为发病的基础,病久阳损及阴,气病及血。水肿与肺、脾、肾三脏及三焦对水液代谢功能的失调有关。故其本在肾,其标在肺,其制在脾。临床上还要注意气、血、水三者的关系,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停,“血不利则为水”说明血能病水,水能病血,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气滞血瘀,则可产生水肿。水肿消退阶段,其病机可出现肺脾气虚,脾肾气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阴阳两虚,气阴两虚,气血两虚等,且以脾肾两虚为基础,由阳损及阴发展变化而来。2.辨证施治:可以按水肿阶段与水肿消退阶段分别予以辨证治疗。结果:辨证水肿阶段治疗:宣肺利水、健脾利水、温肾利水、行气利水。水肿消退阶段治疗:补益肺脾、健脾固肾、温补脾肾、阴阳两补、气血双补、气阴两补、滋养肝肾。结论:慢性肾炎的中医病因病机以脾肾两虚为基础,由阳损及阴发展变化而来。治则当宣肺利水,候标解而从脾肾论治以固本。  相似文献   

12.
膝骨关节炎是骨伤科常见的退行性疾病,症状以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为主。既往中医并无关节炎病名,对此病的认识多依据症状,早期归入“痹证”“膝痹”,后期归入“痿证”范畴。病因病机方面总体认为本病属于本虚标实,本虚主要是肝肾不足、气血亏虚,标实主要是气血痹阻、寒凝痰结等。因此,在治法方面,各家经验虽然治法、用药不一,但多数强调治法的攻补兼施。膝骨关节炎本质上是骨关节的衰老,结合中医对于衰老的认识,以及现代医学对于组织细胞衰老的认识,从细胞衰老及其在组织间扩散的机制认识膝骨关节炎“虚实夹杂”的科学内涵,对临床和科研具有启发性意义。  相似文献   

13.
特发性水肿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其病因不明,机制不清,现代医学多用利尿剂、激素等对症治疗,往往疗效欠佳且容易反复,中医以独特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优势,治疗杂病疗效确切.从肝气、肝血和肝经三个方面论述"治水先疏肝"的观点,并附两则验案.特发性水肿虽虚实夹杂,但从整体出发,谨守病机,坚持"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治疗原则,疏肝...  相似文献   

14.
魏晓露  李国霞  黄文政 《新中医》2016,48(1):171-172
黄文政教授长期从事中医肾脏病诊疗工作,对治疗肾性水肿有着丰富的经验。黄教授认为,此病与感受水湿、寒邪、风邪、久病正虚等有关,病位在肺脾肾三脏及三焦,治疗以发汗、利尿、泻下为基本原则,治法多以宣肺发汗、健脾利水、温肾利水、活血利水、清热利水、通利三焦、攻浊泄水为主。  相似文献   

15.
肾性水肿是肾脏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针对性治疗有利于病程的扭转。肾性水肿的病性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肺、脾、肾亏虚,水液输布失常;标实以风、湿、热邪为患,久则易生寒、痰、瘀、毒,导致肺、脾、肾及三焦功能异常。临床治疗肾性水肿张喜奎教授常用六法,即疏风行水法、益气健脾法、疏利三焦法、温阳利水法、滋阴利水法、益气补血法,并针对兼症不同予以封土涩关、化瘀止血及祛风除邪之品。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肾脏病引起的水肿,中医主要认为病位在肾,涉及脾、肺;以肺、脾、肾三脏的虚证多见,包括气、血、阴、阳虚,兼以痰、湿、瘀等实邪,形成多种病机复杂的虚实夹杂证候。相比而言,阴虚证型的水肿,病机更错综复杂,在治疗上往往有所顾虑,滋阴时担心加重水湿之邪,利水消肿时害怕伤阴。从五行生克关系分析,通过补脾土以克肾水之湿邪、补肺金以生肾阴之亏虚相结合,间接生其虚而制其实,祛邪不伤正,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赵文霞教授认为肝性胸水的病机是脾肾阳虚、肺失宣通,脾肾阳虚是发病的内在基础,肺失宣通是本病的外在表现,温补脾肾、泻肺利水是本病的基本治法,疏肝通络是本病的重要环节。治疗多采用补中益气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味。  相似文献   

18.
正慢性肾脏病3期是延缓肾功能进展的关键时机,如不能延缓3期患者的肾小球的滤过率下降进程,易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1])。现代医学治疗慢性肾脏病3期多采取大剂量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可获得一定程度的疗效,但总体疗效尚待提高~([2])。中医学认为慢性肾脏病属本虚标实之证,病机为脾肾阳虚、浊毒壅滞。对此,中医主张予温补脾肾、泻浊祛毒之治法~([3])。本观察采用自拟附子温阳泻浊汤辅助常规西医治疗慢性肾脏病3期脾肾阳虚证48例,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9.
卓秋燕  代喜平 《中医药导报》2019,25(8):120-121,125
基于仲景对虚劳的辨治特色,探讨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的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针对脾肾亏虚,血瘀郁积的病机本质,确立扶正祛邪,补虚泻实的治则,强调补虚首重脾肾,顾护气血,攻补兼施,活血化瘀贯彻疾病始终。临床灵活施治不可拘泥,方获良效。  相似文献   

20.
石炳武 《陕西中医》1991,12(7):312-313
本文认为,肾积水多由诸因引致肾脏阴、阳、气、血亏虚或功能失调而使肾络郁闭,水液停聚而成,本病以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为特点,故当以温阳通络利水、益肾气化通络、通淋泄浊通络、降火凉血通络、行气活血通络、滋阴通络利水为六大治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