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9 毫秒
1.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需要和“立德树人”的核心育人相融合,课程建设是培养研究生科学思维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医学科研导论》是一门介绍医学科学学科基础知识与前沿进展的课程,旨在激发研究生科学研究的价值观念形成,提升科学研究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课程教学中通过提炼“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各教学环节,使得思政学习与专业知识以“同向同行”传授给学生,达到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为完善研究生教学中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举措。“能量代谢与内环境器官系统”是中南大学临床医学八年制器官系统模块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该系统教学过程中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研究围绕国家发展需求制订相应的素质目标和能力目标,将价值引领与专业教学相融合;充分凝练隐性思政教育元素,与显性专业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并将TBL+PBL、双师课堂等新型教学方式与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深度融合,将课程思政教育贯穿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从而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种整合教学模式深入贯彻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慧启迪”的人才培养思想,力求培养出具有良好政治思想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学科基础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3.
课程思政建设是立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实现课程教学与思政课教学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有利于“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深入发掘医学专业课程的育人元素,充分发挥中医临床课程的育人功能,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核心,推进医学院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打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是时代所需、发展之要。我们从“梳理思政教育元素、课程设计、课程反馈”三方面构建了中医临床课程思政育人路径,实现了专业课知识传递与德育相融合,以期在医学临床教学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4.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强化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广州医科大学以“南山精神”为引领,构建了“一体四翼”的临床实践教学体系,即以培养学生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实践能力为核心,构建进阶临床实践课程和技能竞赛、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搭建优质临床实践育人平台、构建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掌握渊博的知识,还在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为人处世的优秀品性。传统教育过于重视专业文化知识的传授,不利于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起到隐性思政的作用,与显性思政—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起构建全课程全方位育人模式,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医学院校肩负着培养医学专门人才的重任,因此针对医学专业开展的教学工作也较其他专业要求更高。文章探讨了课程思政在医学类院校中的开展现状以及在医学专业教学中的必要性。同时,将课程思政贯穿入医学专业教学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践行“思政”重要性。发挥“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培养要求,紧密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以提高思政课教学的效率效果,并简略论述当前医学专业中课程思政开展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6.
医学免疫学课程是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医学检验技术等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通过三维仿真技术,构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免疫诊断虚拟仿真实验,弥补实验教学条件不足,拓宽实验教学内容。采用"课前学习+课堂探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前虚拟仿真实验互动式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模拟实验解决虚拟实验难点,课堂小组学习深入探究挑战性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全过程、全方位的形成性评价体系不断完善学生自主学习,强化学生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培养新时代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从而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结合现阶段医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病理学课程教学中。通过激发爱国情怀、学习适应损伤、追踪科技新知、寻找科学真相、启发思辨意识,渗透创新思维、浸润科学态度和洞悉国情民生等八项举措,将思想政治元素与理论知识完美结合,从而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责任意识和服务能力,真正实现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课程思政融入病理学的教学实践,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责任意识和服务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全科医学概论》是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整合临床专业知识与全科医学工作方法的理实一体课程。为提高高职高专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岗位胜任能力,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需要对《全科医学概论》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通过分析高职高专学生学习特点,总结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明确课程学习目标与思政目标,依据课程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设计中,依托国家教学资源库平台构建线上、线下结合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模式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施使学生认同大健康理念,意识到人文关怀的意义,深刻理解全科医生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诊疗思维,感受到全科医生的社会价值与职业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为培养出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层全科医疗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各学科课程为此开展了广泛的改革探索,卫生事业管理本科教学亦是如此。作为培养卫生管理专业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的核心专业课程,对《卫生事业管理学》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持续、深入的改革探索是完善该课程教学体系的必然要求。因此,文章在“以学生为中心”思想指导下,针对《卫生事业管理学》教学中存在的学生专业认同感低、学习动力不足、实践教学薄弱等“痛点”问题,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案的理论探索。通过对改革目标、课程特点、实际学情等问题的综合思考,系统论述该模式下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教学方法的设计以及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为深化《卫生事业管理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地方医学院校主要培养应用型医学人才。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肩负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重任。因此,高等医学教育必须发挥知识、能力、素养等各要素的叠加效应,将医德教育、医疗技能教育贯穿医学教育始终。立德树人是医德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中提出,专业思想教育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阐述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理念。不仅具备专业知识、能力、素养,还必须具备理想、信念、爱国情怀、道德品质等德育教育标准。基于此,承德医学院构建了课堂教学改革体系、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和社会实践活动体系的“三堂会审”模式教育体系,实施医学生“立德树人”教育教学路径,构建地方医学院校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贯通融合的教学策略,为创建有特色的医学生医德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医学研究领域,医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高质量医学人才的基础,而批判性思维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核心要素,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关键,也是许多国家高等教育的目标,批判性思维能力更是医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是目前高等医学教育改革重点关注的方向。培养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是临床医学教育的重要核心目标之一。本研究从优化整合《医学研究方法》课程出发,进行理论与实践探索,对该门课程的结构、课程资源、教学内容的结构模式进行改革,努力提升临床专业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医学研究能力,为医学生的科研思维及科研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实施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中以"执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素质培养提供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2.
《分析化学》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思政教育具有广泛性和针对性。《分析化学》课程思政研究以“三导向”培养模式为主线,从提高教师思政意识和能力、构建思政模块化元素库、基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综合运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以及育人评价体系改革等方面出发,可使课程思政目标明确化、实施路径多元化、评价科学化。目标是将思政内容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中,营造思政氛围,发挥协同育人效应,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本科应用型人才。逐步探索一条实现专业基础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有效路径,激发学生学习内动力,实现“三位一体”的育人目标,并以点带面,积累专业基础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经验。  相似文献   

13.
《口腔生物学》是衔接医学基础课程和口腔临床课程的桥梁,是培养学生临床科研思维,锻炼实践能力,培养求真、务实精神的重要平台。多年来,该课程存在知识点繁杂、重知识轻能力、缺乏实践等诸多痛点,院校需根据国家提出的“双一流课程”建设要求,全面设计、改革《口腔生物学》课程。改革后的《口腔生物学》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模式,以培养口腔医学生岗位胜任力为核心,注重整合课程内容、结合前沿科技、挖掘思政内容、拓展实践平台,借助丰富的教学资源、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优化了教学流程,完成了课程改革。改革课程运行了两年,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其理论成绩、思维与实践水平,培养了核心价值观。总体来说,口腔生物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打造了内容丰富、过程科学的课程生态,为改革医学桥梁课程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新医科背景下的医学人才培养要求是全面的、多元化的,不仅需要扎实的医学知识,更需要跨学科的知识整合、临床实践能力、科技创新精神、全球视野与交流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素养。病理生理学是临床医学、麻醉医学、医学影像学等专业必修课,着力阐明疾病本质的课程,是临床医学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在传统教学中存在思政教育不足;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弱,岗位胜任力不足;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等方面的“痛点”问题。鉴于此,基于立德树人、以学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感染力、价值力和吸引力,探索了教学创新路径。在教学全过程中将思政育人与知识传授相融合,重塑多维一体的教学价值目标;以学生医学逻辑思维培养为主线,重构课程体系,实现对疾病的认识从整体到局部的转变;向临床拓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优化教学资源,构建以疾病为基础的全方位整合实验,进行多元化过程性考核评价,旨在为新医科背景下培养高素质综合型医学人才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当今医患矛盾日益突出、医患关系不断恶化的背景下,医学高等教育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意识形态的潮流,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导向,做到勤学、修德、立志、成才达到全方位育人目的。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度挖掘课程德育内涵,推动"课程思政"责任共同体,教师为主体,既可创新教学改革方法,有效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功能,将"课程思政"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目的是医学专业基础课与思想政治理论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以赛促教,增进实效"多元化竞赛,深入挖掘蕴含在专业知识里的德育元素,竞赛活动为载体促进"课程思政"与医学知识融合。在调研医学课程中专业课"课程思政"的现状基础上,不断充分挖掘医学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做到润物细无声,构建"竞赛驱动—课程思政融入-教学改革-学生批判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实践模式,既将以竞赛为驱动力,并以医学专业知识为载体融入思政元素,提高医学生社会价值观的形成。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相衔接,体会理论知识外化为实践能力,化知为行、知行合一。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从专业角度发挥课堂主渠道,做好立德树人工作。  相似文献   

16.
“新医科”背景下,临床医学专业作为医学教育各专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5+3”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的医学教育改革和创新,对培养面向未来的新型医学人才至关重要。在人才培养模式中,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新医科”背景下课程体系的建设核心是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融合和创新。在基础课程融合和创新中,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德教育,形成以“医科+X”的新的基础课程体系,同时建立新型整合医学课程,并探索新型理工课程在“新医科”背景下医学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的作用。“新医科”背景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中主修的整合医学课程和辅修的“理、工、文、商”科课程的教学时程要相辅相成,同时完成医学院内部和校内不同院系间多方协同参与的教师和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最终完成“5+3“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创新型和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护理研究》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型学科,其目标在于培养本科生的科研思维、科研意识及科研实践能力。实践教学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护理人员的重要环节。如何能够贯彻“科研素质和能力训练要贯穿在各个教学阶段”,在课程设置及创新人才培养中将相关理论课程和实践进行有机整合,是《护理研究》教学改革探讨的重点。通过《护理研究》实践教学过程的构想,基于“知—信—行”理论和全程渗透全程培养理念,将《护理研究》课程的实践教学进行创新与整合,以此可全面系统的提高护理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增加科研创新训练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把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将育人和育才相结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新时代推进“课程思政”向教育“初心”回归的必然选择。因此深入理解和实施“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已成为当前国内各个高校普遍关注、积极探索与实践的重要教学研究课题。实验教学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学本身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政元素,是体现思政教育有效性的又一新途径。卫生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公共卫生专业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实践育人功能。文章从思政目标构建、思政内容挖掘、思政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卫生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思政教学探讨,以提高“课程思政”在教育和人才培养中的导向作用,实现实验教学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  相似文献   

19.
药物分析是药学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实践性和应用性均非常强。实验教学是该门课程的重要环节,不仅能强化学生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更能有效提升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本文针对综合型药学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将成果导向教育理念(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引入药物分析实验课程教学中,分别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与环节、教学评价体系方面进行改革探索,强化实验课程的结果导向,强调学生学习成果的输出,持续改进课程的教学质量。基于OBE教育理念,优化设计药物分析实验教学项目,融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构建以目标达成度为多元化考核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有力支撑专业培养目标,并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除了思政课外,专业课同样可以起到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作用。将思政课与专业课融合,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协调统一,形成新的思政教育方式,充分发挥高校教书育人功能,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微生物与免疫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中蕴含了大量的思政元素。本文将从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国优秀文化教育尤其是中医药的传承、职业素养教育等方面深入挖掘与本课程有关的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中,同时完成教案、幻灯、大纲和教材的思政建设,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