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俞宏燕  熊焰 《光明中医》2021,(2):204-207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一类代谢相关疾病,临床上本病患者多伴有肠道菌群失调,可出现便秘或泄泻,西医对于本病出现肠道菌群失调的治疗包括微生态制剂、益生元、合生元以及粪菌移植等,作用局部,短期疗效可观,但费用较昂贵;同时中医认为治疗肝病可从疏通大肠入手,现代很多学者将这一理念运用于临床,均获得了不错疗效。故治疗本病出现肠道菌群失调症状,中医可采用"通"法,包括疏通气机和通达肠腑气血阴阳。"肝与大肠相通"理论首见于明代李梴所写的《医学入门》,在前人学说的基础上,后人分别从气机开阖、生理、病理等方面展开论述肝与大肠二者的关系;同时现代医学也提出过与"肝与大肠相通"类似的学说,即"肠-肝轴",它是构建人类机体肝脏与肠道微生物联系的重要系统,同时肠道内微生物及其含有的内毒素是参与"肠-肝轴"的主要部分,人类肠道是体内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内含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它们之间处于共生及竞争状态。肠道菌群在维持肠道生理功能方面有着很大作用,同时它们还参与机体营养物质(糖类、脂肪等)的吸收、消化、代谢等过程。因此,基于"肝与大肠相通"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肠道菌群失调的病机及治疗,为临床运用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徐洪涛  袁成业  肖香群 《光明中医》2014,29(11):2392-239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其中肝纤维化是一切慢性肝病共同的病理学基础.中医认为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纤维化是由于肝失疏泄,脾失运化,而致痰浊内生,气血痰瘀相互搏结,瘀阻肝络.因此肝脾脏功能失调是本病病机的关键,痰湿、瘀血是本病的基本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3.
随着生活条件及习惯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作为非感染性肝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本病临床症状少且无明显特异性,给中医四诊信息收集、病机分析及证型判定带来困难,中医诊治建立在准确辨证的基础上,本文通过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湿、热、痰、浊、瘀等病理因素特点、联系及鉴别要点,分析本病正虚与邪实的阶段性特征及病理性质演变,理清病位脏腑,尤其是本病中肝与脾、肾、肺的关系,系统阐述本病病机特点,以期优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辨治思路。  相似文献   

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以过食肥甘和情志不遂为基本病因,其病位在肝脾,以肝郁脾虚为本,痰/浊、湿、瘀为标,治疗以调肝理脾为治疗大法。文章以20多位名医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经验为基础,简述了各位名医从调肝理脾论治本病的临床策略和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5.
湿热蕴结证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重要证型之一。湿热蕴结脾胃引起肝脏病变,这与现代医学中"肠-肝轴"学说不谋而合。现代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调可能推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演变进程,其产生的临床症状与中医脾胃湿热引起的证候具有相似性。因此基于"肠-肝轴"学说与中医肝脾相关理论,推测土旺侮木是湿热蕴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重要病机。  相似文献   

6.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全球发病率不断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肠道微生物的失衡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当肠道微生物组成和分布在不同的营养、免疫和环境条件下发生变化时,其通过肠-肝轴参与NAFLD的发生和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医脾胃理论和肠道微生态之间的相关性,以调节肠道菌群作为切入点,中...  相似文献   

7.
肝癖又名肝痞,多因肝失疏泄,脾失健运,痰、浊、瘀积于肝引起以胁胀或痛,右胁下肿块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相当于现代医学中酒精性及非酒精性原因引起的肝内脂肪蓄积过多的病理状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肝病工作组脂肪肝分组于2006年将脂肪肝称为"肝癖"病,包括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我院肝病科(国家级中医重点肝病专科建设单位)多年来在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总结名老中医治疗肝癖经验,结合临床实践,研制出消脂复肝丸,自2003年以来治疗肝癖病12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庞连晶  符思 《环球中医药》2013,6(6):435-437
历代医家认为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由人体代谢的紊乱、失调及生物氧化、血液动力学改变等多种因素形成痰与瘀,痰瘀交阻所致,治疗多从痰瘀入手,病位主要在肝脾肾,而"肝与大肠相通"理论为治疗NAFLD提供新的思路,肠腑通畅,魄门启闭有常,清升浊降,以使各脏腑的气机升降达到平衡、协调。遂从理论渊源及现代研究入手,剖析符思教授根据"肝与大肠相通"理论,应朱丹溪"倒仓法"之意,应用化浊祛瘀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相似文献   

9.
现代医学“肺-肠轴”的发现为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提供了现代生物学内涵,在微观上证明了肺脏疾病(包括肺癌)的发生发展与肠道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梳理传统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与现代医学“肺-肠轴”的关系,进一步从肠道菌群探究肺癌的防治前景,特别是中医中药通过调控肠道菌群防治肺癌的潜在价值,促进“肺与大肠相表里”中医学认识创新和发展的同时,为肺癌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丹夏脂肝方治疗湿浊瘀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病、证疗效特点及其相关性,探索病证结合疗效评价思路与方法。方法:采用随机、阳性药物平行对照、双盲观察临床试验设计,将纳入受试者按完全随机方式分为2组,分别接受丹夏脂肝方与强肝胶囊进行治疗,疗程3个月。主要观察指标为病证主要症状、肝脾CT比值及超声检查、肝功能、血脂。结果:丹夏脂肝方治疗湿浊瘀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总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0.82%、62.50%,中医证候的显效率与有效率为51.02%、91.84%,均优于对照药强肝胶囊(P0.05);治疗后患者中医证候及主症积分、肝功能、血脂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治疗组病、证疗效以及中医证候积分的下降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主要疗效评价指标的变化具有较好的相关性(P0.05)。结论:1)丹夏脂肝方对湿浊瘀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有较好的改善症状、肝脾CT比值,肝功能及血脂作用。2)丹夏脂肝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病证疗效以及中医证候积分与肝脾CT比值及肝功能改善具有良好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最为常见的肝病之一,其包括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以及后续可能发展形成的肝硬化甚至肝癌.肠道屏障能防止肠腔内的有害物质如细菌和内毒素等穿过肠黏膜进入和血液循环,进而影响NAFLD的发生发展.目前研究发现,中医药常能基于对肠道屏障功能的调节对NAFLD产生较好疗效,且中医...  相似文献   

1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随着病情发展可进展为肝硬化、肝癌。吕文良教授基于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本病病因与饮食、情志、劳逸相关,基本病机为肝脾不调,气血失和,痰、湿、浊、瘀为本病的主要病理产物。并从“肝脾一体”角度提出三条治则:疏肝理脾,首重益气;祛湿化浊,调气和血;灵活取舍,病证结合。注重个体化综合诊疗,重视患者自身生活方式对本病的影响,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基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肝脾同病,肝病治脾”中医基础理论,围绕肠肝轴研究肠道菌群/5-羟色胺(5-HT)/肝细胞核因子4α(HNF4α)与NAFLD(肝郁脾虚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45例NAFLD(肝郁脾虚证)患者,另设健康对照组45例,分别观察2组粪便菌群、血清5-HT分泌以及NAFLD(肝郁脾虚证)患者肝脏组织HNF4α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NAFLD(肝郁脾虚证)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血清中5-HT增加(P<0.05),肝脏组织中HNF4α存在差异表达(P<0.05),随着严重程度的增加,肝脏HNF4α表达减少。相关性分析发现,肠道菌群失调与血清5-HT分泌、肝脏HNF4α表达存在相关性。结论 NAFLD(肝郁脾虚证)肠肝轴功能紊乱、肝脾同病的机制内涵可能与肠道菌群紊乱、5-HT分泌及肝脏HNF4α表达的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党中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经验及其关于本病的学术思想。党中勤认为本病主要由于患者嗜食肥甘厚味,脾运不及,致脾失健运,痰浊停聚中焦,土壅木郁,痰瘀膏浊沉积于肝而成,治疗以疏肝健脾、化痰祛瘀、通腑为主。  相似文献   

15.
周怡驰  胡世平  晏军  冉云  李玲 《新中医》2021,53(14):186-189
近年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肠-肝轴参与脂肪肝的发病机制。胡世平教授将肠-肝轴和中医肝病实脾理论相结合,探讨脂肪肝的中医发病机理与治疗,指出脂肪肝主要责之肝脾同病,以脾虚调节脂代谢失常为本,肠道菌群失衡属脾虚的微观表现,肠-肝轴或为肝脾同病的病理基础;肝病实脾理论指导脂肪肝治疗的核心在于调脾,其机理或通过调节肠-肝轴,促进恢复肠道菌群稳态和肝功能,以延缓、阻止疾病发展。  相似文献   

16.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为多因素共同致病,与糖尿病、冠心病、肥胖等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中医学多从浊毒、痞满、痰浊等论治。我们认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过程中浊毒贯穿始终,且不同时期的病因病机各不相同,呈渐进演变过程。针对不同时期病机特点,早期(血浊内蕴期)重在健脾以化浊,中期(毒损肝络期)清热以解毒,后期(毒瘀互结期)活血以散瘀,体现了辨证论治思路,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中医认为“肝脾不调”,即肝之疏泄与脾之运化功能失于协调、不能相理相助,是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ACLF)的重要病机。基于此病机的肝病实脾、肝脾同治法在临床实践中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涉及调节免疫、减轻炎症损伤等多个方面。近来大量研究表明“肠道菌群-胆汁酸互作”关系和谐与否对肝病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是ACLF发生发展的潜在影响因素,而肠道菌群功能与中医脾脏功能密切相关,胆汁酸分泌则受肝脏疏泄的调控。因此,“肠道菌群-胆汁酸互作”平衡可视为肝脾功能协调的体现,二者关系失衡则提示机体正处于肝脾不调的状态。从“肠道菌群-胆汁酸互作”失衡角度探讨ACLF“肝脾不调”的现代生物学内涵,对于阐释“肝脾不调”的病机实质及拓宽ACLF防治思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认为本病的中医主要病因有饮食内伤、过食肥甘厚味,劳逸失度,情志失调,高龄肾虚及他病迁延等,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故而发病初期表现为肝郁脾虚证,继而痰浊内生,气机郁滞,血脉瘀阻,气、血、痰、浊互相搏结而形成,进入发病中期表现为痰瘀互结证、痰湿内阻证、湿热内蕴证,本病主要涉及肝、脾、肾三脏,病位在肝,发病日久,累及肝肾二脏,故最终表现为肝肾不足证。因此,本病以疏肝解郁,理气健脾,化痰祛湿,活血化瘀,滋肾养肝,调和肝脾为基本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9.
“脾与小肠相通”理论早在明代已被医家提出,中医认为“脾”与“小肠”生理上分工协作、相互为用,病理上亦联系紧密、互相侵扰。脾主运化,囊括了小肠受化水谷之功,小肠主受盛化物,亦离不开脾之运化正常。小肠泌别清浊同时又为脾化气生血、清升浊降提供保障。脾失健运与肠道失司密切相关,肠道微生态的稳定离不开脾主运化功能正常,当肠道菌群原有平衡状态被打破又会影响脾主运化功能出现障碍。基于“脾-小肠”的生理功能联系“营养素-肠道菌群”这一西医靶点探析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思路。现代医学认为营养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须的物质,为人体提供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适当营养素摄入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功能,影响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从而预防糖尿病的发生。而肠道菌群作为人体内存在的大量微生物群落,肠道菌群的失调可能导致机体能量代谢紊乱和免疫系统异常,最终导致糖尿病的发生。糖尿病作为一种代谢性疾病,与肠道菌群的失调及营养素的摄入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该文基于“脾与小肠相通”理论,探讨脾与小肠之间的关系,通过结合“营养素-肠道菌群”现代医学与临床研究的最新进展,进一步探讨“脾-小肠”与“营养素-肠道菌群”的相关性,为2型糖尿病的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与思路。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介绍吴耀南教授针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脏腑功能失调、痰浊瘀血留着于肝的主要病机,提出"痰瘀同源、互化、同病"的"痰瘀相关论",采取"痰瘀同治"的方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