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探讨肝脏在水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阐述了肝脏与肺、脾、肾三脏的密切联系,提出肾性水肿在辨证论治基础上疏肝解郁、平肝潜阳、疏肝宣肺、清肝利胆、活血化瘀之法。 相似文献
3.
4.
病例1:患者,孟某,干部。形体虚胖,素嗜酒酪,喜食肥甘,阳痿两年余.初病时,每有性欲萌动,阴茎尚能勉强勃起,但不满意,后愈来愈重,近半年来已经完全痿废。此间辗转求医,曾多次应用激素类西药及补肾壮阳药,疗效均不佳。眩晕嗜卧,困倦身重。舌体胖大,舌质淡白隐青,舌苔白腻,脉滑缓。辨证为痰湿阻滞宗筋,阳气不能畅达,故阳痿不用,治以化痰利湿、通络起痿之 相似文献
5.
6.
水肿 (edema)是过多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的一种常见的病理过程。水肿是等渗液的积聚 ,一般不伴有细胞水肿。低渗液体积聚时 ,水分转入细胞内引起细胞水肿 ,也称为细胞水化 ,见于水中毒。水肿按波及的范围分为全身性水肿 (anasarca)和局部性水肿 (localedema)。体腔内过多液体的积聚称为积水 (hydrops) ,如心包积水、胸腔积水、腹腔积水、脑积水、阴囊积水等。按发病原因的不同分为肾性水肿、肝性水肿、心源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淋巴性水肿、炎性水肿、特发性水肿等。肾性水肿是指各种原发性或继发… 相似文献
7.
8.
9.
潘立群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11,26(1)
目的:探讨中医外科基本理论中审证求因,审因论治的学术价值。方法:从中西医学比较视角入手说明了两者在哲学基础和认识论方面的巨大差异,分析自18世纪西风东渐以来近代科技主义认识论在思维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人们不认识中医学的根本原因。并以笔者所在的学科———中医外科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为例,以内经原文为对象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结果与结论:坚持中医学核心思想的原创性和独立性是继承、发展其学术的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10.
11.
12.
陈以君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1993,3(4):210-210
水肿是肾炎或肾病患者常见的症状体征,中医认为水肿的产生与肺脾肾3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治疗水肿的方法很多。最早见于《内经》的有“开鬼门,洁净府,去苑陈莝”即发汗、利尿、逐水、行瘀等主要方法。一般认为,肾炎初期水肿有表证者称风水,当从肺治,宜宣肺利水,方用越婢加术汤加减。无表证之水肿视其伴随症状,脉舌情况,如属脾虚湿阻为肿者,应从脾治,宜健脾利水,药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属肾虚关门不利为肿者,应从肾治,宜温肾利水,药用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以上乃治肿常法,然临床证情错综复杂,今不揣浅陋,鉴30余年临证之体会,姑拟治肿变法3则,翼能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3.
14.
15.
本文对67例肾性水肿患者实施中医护理.从日常护理,辩证施护,情志调节,用药护理等方面进行总结,将辩证治疗与中医护理相结合,对改善患者症状,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药治疗肾性水肿、蛋白尿、血尿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颖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27(4):28-29
肾性水肿、蛋白尿、血尿 ,较难治愈。笔者认为在辨证用药上如能注重合用或者加用“苓桂术甘汤”、“真武汤” ;香薷、柽柳、浮萍 ;黄芪、金樱子、五倍子 ;白茅根、小蓟 ,其中的成方或单味药 ,能提高疗效 ,加快水肿、蛋白尿、血尿的消失。 相似文献
17.
18.
水肿以肺、脾、肾、三焦为主要病变脏腑,以湿为病理关键,湿胜水邪泛滥则为肿。“风能胜湿”理论源于《黄帝内经》,依据五行理论。风者,五行属木,湿者五行属土,木能克土,故风能胜湿。肾性水肿多缠绵不愈,临证时配合风药治疗,旨在开通玄府,宣通气液,祛除瘀滞,通过配合健脾益肾、益气活血等治法,加用风药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