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SCNEC)临床病理特点、预后与治疗。方法总结1例子宫内膜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61岁。绝经后阴道排液及出血。术前诊断性刮宫,病理诊断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行广泛性全子宫、双附件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临床病理分期为子宫内膜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Ⅰb期。免疫组化:CgA、Syn和CD56(+)。患者术后行化疗,已无瘤生存8个月。结论原发性子宫内膜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罕见,具有较强侵袭性,预后差,手术、放疗及化疗等综合治疗可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正>神经内分泌肿瘤(NENs)是指起源于具有胺前体摄取和脱羧能力的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具有显著异质性的肿瘤,好发生于胃肠胰腺、肺等部位,原发于肝脏者极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资料,并回顾相关文献分析其病理特点和影像学特点,为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4岁,因体检发现肝占位性病变,为求进一步  相似文献   

3.
膀胱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病理及临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膀胱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 介绍本例的病理与临床特征,结合国内已报道的39例临床资料及文献,分析该肿瘤的组织来源、病理和免疫组化特征、诊治及预后。结果本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免疫组化染色示肿瘤细胞均表达神经内分泌标记物NSE、CD56和Syn。行膀胱全切术及化疗后,随访1年未见复发。结论 膀胱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比较少见的高度恶性肿瘤,有独特的病理形态。临床表现以血尿为主要症状,早期即可发生转移,预后凶险。确诊依靠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手术切除联合放疗和化疗是主要的有效治疗手段。早期发现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神经鞘瘤的临床诊断、治疗、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外科治疗的3例原发性腹膜后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综合分析腹膜后神经鞘瘤的诊断及治疗。结果 3例均行手术治疗,均为完整切除,病理证实为腹膜后神经鞘瘤,术后随访半年至2年无复发。结论腹膜后神经鞘瘤临床罕见,缺乏临床特异性,绝大部分为良性,术前诊断困难,确诊依靠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良性神经鞘瘤预后良好,恶性神经鞘瘤对放化疗不敏感,预后差。  相似文献   

5.
男性副乳腺癌临床罕见,大多位于腋下,多以界限不清的肿块为首发表现;病理类型同男性乳腺癌,以浸润性导管癌为多见;治疗以手术为主,以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为辅;预后尚不明确.本文报道1例男性副乳腺癌并复习文献,以探讨男性副乳腺癌的临床表现、诊断、病理特征和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结果 该组5例神经内分泌癌患者,肿瘤位于胰头部3例,胰体尾部2例.其中3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行胰体尾部切除术,1例因肝脏、肾上腺、后腹膜及局灶转移仅行开关腹+肿块活检术.术后病理诊断均诊断为胰腺神经内分泌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显示突触素(Syn),嗜铬蛋白A阳性率高.4例患者存活至今,1例患者因多部位转移死亡.结论 胰腺神经内分泌癌呈浸润生长,大多缺乏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以CT为主)能辅助诊断,确诊依赖病理诊断,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能改善预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食管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NEC)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33例根治性手术切除的食管原发性NEC进行临床病理学观察,并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33例食管原发性NEC占同期食管癌根治性手术病例的4%(33/829)。其中男性23例,女性10例,男女之比为2.3∶1。发病年龄45~82岁,平均年龄61.3岁。病理检查示食管原发性NEC分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两者可单独存在也可混合存在。免疫组化染色主要表达神经内分泌标记物。33例标本中仅7例肿瘤组织由单一的神经内分泌癌组织构成,其余26例均为混合型,主要混有不同分化程度的鳞状细胞癌,其中2例混有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1例混有少量腺癌。结论食管原发性NEC是一种较为少见的食管恶性肿瘤,确诊主要依据病理组织学特点及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腋窝副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合并乳腺癌的多原发癌在临床上极为罕见。因发病率低且缺乏特征性影像学和临床表现,腋窝副乳腺癌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常常难以鉴别,容易被误诊。该文报道1例61岁女性患者,因发现右侧腋窝肿物半年余就诊,入院行超声检查提示可能为良性病变,为进一步诊治接受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活组织检查确诊为右侧副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伴导管内癌。1个月后患者发现右侧乳腺结节,辅助检查提示乳腺癌可能性大,术后病理活组织检查确诊为乳腺浸润性癌。结合该例患者的诊治经验进一步回顾相关文献作总结,以提高临床医师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老年人乳腺癌的特殊性和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总结2005年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02例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2例术前均经针吸活检或快速冰冻切片明确病理诊断。86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2例行乳腺单纯切除术,4例行乳腺区域切除术。术后TNM分期:II期47例,III期54例,IV期1例。术后同时接受放、化疗16例(15.69%),接受化疗46例(45.10%);单纯放疗9例(8.82%),单纯内分泌治疗31例(30.39%)。术后内分泌治疗各87例(85.29%),除单纯内分泌治疗者,余56例(54.90%)为术后放疗或化疗、或放疗+化疗并接受内分泌治疗。全组术后接受随访最长5年,5年内死亡21例,非肿瘤原因死亡19例,2例因转移、复发死亡。结论老年人乳腺癌有其特殊的生理特点和肿瘤生物学特点。老年人乳腺癌非手术禁忌证,术后应根据老年人的具体身体情况决定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前研究已经证实 ,乳腺癌中 6 0 %~ 70 %的组织存在雌激素受体 (estrogen receptor,ER)及孕激素受体 (progestogenreceptor,PR) ,但受体分布与其组织病理学特征 ,生物学关系等方面仍存争议。本文对 1999年 3月~ 19998年 3月 2 0 6例原发性乳腺癌组织经免疫组化检测的 ER、PR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乳腺癌根治术的女性患者 ,术后病理证实为原发性乳腺癌。组织病理学类型均以中国常用恶性肿瘤诊治规范中乳腺癌组织学分类法为依据进行分类 ,按淋巴结状况分为有转移 ,无转移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癌的发病因素和诊断治疗原则。方法分析2006~2010收治的10例男性乳腺癌患者资料。结果病理类型、肿瘤分期及雌激素受体(ER)表达是影响男性乳腺癌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报道10例男性乳腺癌病例,对其症状、诊断及治疗进行了分析,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男性乳腺癌生存率的关键。治疗上应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同时要重视ER表达阳性者的内分泌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宝鸡地区绝经后女性乳腺癌临床、影像、病理特点,为此地区乳腺癌筛查、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8年3月在宝鸡市中心医院影像科行双侧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并经穿刺或手术后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女性患者119例,记录患者年龄、腺体类型、绝经情况、乳腺癌激素受体(ER、PR)及Her-2表达情况。比较绝经前、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乳腺腺体类型分布情况及ER、PR、Her-2表达情况。结果宝鸡地区119例女性乳腺癌中,绝经后患者共67例,平均年龄为(58.24±2.05)岁;绝经前患者共52例,平均年龄为(43.67±1.83)岁;绝经前、后乳腺癌患者的乳腺腺体类型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绝经后女性以脂肪型及散在纤维腺体型腺体为主,绝经前女性以不均匀腺体型及极度致密型腺体为主;绝经前患者的ER、PR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绝经后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前、后患者的Her-2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宝鸡地区绝经前、后女性的乳腺癌高发年龄不同,进行乳腺癌筛查时应注意月经情况,绝经后女性以脂肪型及散在纤维腺体型乳腺为主;绝经后女性ER、PR阳性表达比例低于绝经前女性,内分泌治疗效果不如绝经前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最近3年新收治的6例双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例双侧乳腺癌占同期收治乳腺癌的2.1%,均是双侧原发性乳腺癌,其中同时性双侧乳腺癌有4例。第一侧乳腺癌平均发病年龄为43.5岁,第二侧乳腺癌为46.2岁。其中有肿瘤家族史者4例,有乳癌家族史者2例。均经手术明确病理诊断,双侧病理类型相同的有2例。术后根据情况配合放化疗、内分泌治疗及中医药治疗。结论:双侧乳腺癌的发病存在高危因素,应早发现、早诊断,积极进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日常病理诊断神经内分泌肿瘤中遇到的诊断陷阱和预防措施进行全面描述。方法结合日常实践经验及文献综述。结果诊断神经内分泌肿瘤常见的陷阱集中在对(1)组织学形态认识不足和对标本保存、制备方面存在的假象、转移瘤的分类及鉴别方面;(2)在免疫组化应用过程中,对Ki-67增殖指数计数中的误区最为常见,其他还有免疫组化指标的非特异性问题等。结论在日常工作实践中,只要我们能熟悉病理诊断过程中遇到的形态和特殊染色等方面的陷阱和预防措施,我们对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一致性就有望提高,为患者接受准确治疗提供基础保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神经内分泌癌(PHNEC)的临床病理特点、影像学改变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PHNEC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不适及肝功能不同程度异常。影像学显示肝巨大占位性病变。镜下肿瘤细胞主要呈不规则巢团状或弥漫片状分布,亦可见索状排列,肿瘤内血管丰富。肿瘤细胞体积偏小,短梭形或淋巴细胞样;细胞坏死明显,核分裂象多见。免疫组化:肿瘤细胞Syn、CHG-A和CD56(+)。2例均行选择性肝动脉栓塞(TACE)治疗;1例失访,1例死亡,生存期6个半月。结论原发性肝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罕见的肿瘤,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确诊有赖于常规病理及免疫组化。鉴于该肿瘤恶性程度高,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患者,肝动脉栓塞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6.
迄今国外文献仅报道16例子宫原发性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pPNET),本文在国内首次报道1例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的子宫原发性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患者因经期延长、经量增多3个月入院,入院后经相关检查诊断为子宫肌瘤并中度贫血,后经多次输注浓缩红细胞,血红蛋白升至85.9 g/L后,在全麻下行子宫肌瘤剜除术,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子宫前壁下段PNET,转入妇科肿瘤病房,行子宫全切、右侧附件切除并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诊断子宫前壁下段pPNETⅠb期,予化疗。随访2.5年无复发。本文通过对本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pPNET相关特点及诊治情况,以提高临床医生对pPNET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报道3例腹膜后神经鞘膜瘤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其临床诊治现状。方法通过对3例腹膜后神经鞘膜瘤的诊断、治疗及术后病理、随访的回顾,结合国内外有关文献报道综合分析腹膜后神经鞘膜瘤的诊断及治疗状况。结果 3例患者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腹膜后神经鞘膜瘤,1例恶性1年后复发。结论 腹膜后神经鞘膜瘤诊断困难,确诊靠病理检查,理想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彻底切除肿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MRI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8例乳腺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MRI特征。结果 8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0~57岁,平均48.63岁。临床表现为乳房肿块者7例、乳头溢血者1例。术后病理均为乳腺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8例患者MRI表现主要为:单发,等信号卵圆形团块,边界清楚,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肿块样强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以流出型为主,峰值强化率平均值为111%。结论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MRI有一定特征性,但确诊需依赖病理、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19.
乳腺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rcinoma of breast,NECB)是一种罕见的乳腺癌亚型,其相关研究以个案报道和回顾性研究为主。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NECB发病率在0.3%~0.5%[1,2]。现将本院2例原发于乳腺的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报道如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以期获取NECB诊治的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20.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根治术后病理诊断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研究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根治术后病理诊断的影响,评价新辅助化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0例经空芯针穿刺取材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给予临床证实有效的新辅助化疗方案2周期治疗,继之行根治术,术后病理检查并做免疫组化测ER、PR和c-erbB-2,与化疗前的检查结果比对,进行总结。结果经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原发灶明显缩小,11%完全缓解;腋窝淋巴结阳性率下降,21.6%完全缓解;ER、PR和c-erbB-2结果与新辅助化疗前不相符,不符合率分别为46%、37%和12%。结论新辅助化疗对降低病期、争取保乳机会、筛选敏感的化疗药物大有益处,但因其影响了术后病理结果,不利于医生制定放疗、内分泌治疗及基因治疗等方案,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解决此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