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头皮针抽提法结合认知训练对康复期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方法:将75例有认知障碍的康复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头皮针抽提法组(n=25)、头皮针捻转法组(n=25)和对照组(n=25)。3组患者均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科常规运动康复训练及由专业康复师进行的认知训练,头皮针抽提法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头皮针抽提疗法;头皮针捻转法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头皮针捻转疗法;治疗前及治疗后2个月后采用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成套测试(LOTCA)对3组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定。结果:治疗后头皮针抽提组、头皮针捻转组的LOTCA评分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且头皮针抽提组疗效优于头皮针捻转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皮针抽提法或捻转法结合认知训练能明显改善康复期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且给予头皮针抽提法的患者效果优于头皮针捻转法。  相似文献   

2.
分析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风险因素,以调理血脉为切入点。脑梗死患者大脑多缺血缺氧、脉道不通导致关键区域损害或代谢障碍而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其病性多属本虚标实,以髓海不足、肾精亏虚为本,痰浊、瘀血闭阻清窍为标;病机多为气血失衡,脉道不通,痰瘀上蒙清窍致神明失用。血脉康复理论是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关键,运用针电结合疗法,在调神的基础上重脏腑,调精血,疏通经络,调理血脉,使病灶脉道通利,血气充沛,髓海充足,从而促进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3.
通过回顾了近5年来针灸治疗中风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总结用于治疗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各种针刺、电针、灸法、针药结合疗法。探讨其理论基础及选穴规律,以指导针灸治疗的临床实践,得出针灸在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治疗中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通过查阅近5年来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资料,从头皮针、体针、电针、针灸与药物、针灸与康复等5方面进行总结概括,肯定了针刺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客观分析了目前研究的问题与不足,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平衡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患者常见的神经功能缺陷之一,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步行能力及生存质量。本文整理和总结了近10年来国内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的最新研究进展,较系统了解针灸对该病的影响,并分别从单纯针刺疗法、针刺协同其他疗法等两大方面,整理和论述了运用芒针、头皮针、针刺夹脊穴、针刺躯干肌、针刺阴、阳跷脉等单纯疗法及针刺配合电针、康复训练、穴位埋线及现实虚拟训练等相应综合疗法对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的评定方法及疗效,提出无论是单纯针刺或是综合疗法都可有效改善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同时指出对于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的干预治疗仍然存在可发展的空间,也应加强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针灸治疗脑卒中的现代研究历程中,头皮针、"醒脑开窍"针法以及项针疗法是三项最具代表性的成果,其中头皮针基于大脑皮层功能定位,"醒脑开窍"针法基于神经干刺激,项针疗法基于颈项部的神经解剖定位,这三项成果的取得均与现代神经解剖学关系密切。在针灸治疗痉挛性瘫痪以及卒中后认知障碍和抑郁状态等方面也可以借鉴神经解剖学,从而探索、开发新的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头三针联合体针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0月在东港市中医院康复科就诊的8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依据指南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头三针联合体针疗法,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7.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采取头三针联合体针疗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认知障碍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认知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导致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并且严重影响患者躯体、行为和情绪等康复,目前西药治疗效果不突出。中医认为本病病位在脑,病性为本虚标实,病机为髓减脑消,病理因素主要痰瘀蒙蔽脑窍,窍闭神匿,神失所用。针灸治疗中风后认知功能障碍临床已取得客观疗效,针刺治疗的具体方法包括体针法、醒脑开窍针刺法、头针法、项针、电针、眼针等。临床中多种针灸方法联合,或与药物、认知功能训练等结合使用,可延缓病情进展、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临床上认知测验是识别和诊断认知障碍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9.
卒中后认知障碍是发生在卒中后出现的一系列认知功能减退的表现,是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通督醒神理论是基于督脉与脑的相关性所提出的通过针灸督脉上的穴位,使精血上充于脑,从而起到醒神开窍作用的一种理论方法。本文从督脉的循行和功能特点出发,阐释通督醒神理论指导针灸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中的重要作用,以期为其指导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炼并分析火针治疗缺血性卒中后肌张力增高选穴用经的特点和规律。方法: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重庆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VIP),纳入有明确选穴的火针治疗缺血性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临床研究文献,分析其选穴用经的特点和规律。结果:发现火针治疗缺血性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针灸处方的选穴以手阳明大肠经穴为主,选穴频次居于前6位的依次为肩髃、手三里、曲池、合谷、阳陵泉、足三里;火针治疗缺血性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针灸处方的用经包括14条经脉,选用经脉频次较高的为大肠经、三焦经、胆经、胃经、膀胱经、小肠经;火针治疗缺血性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针灸处方的特定穴以五输穴、原穴、下合穴为主。结论:说明火针治疗缺血性卒中后肌张力增高处方重视取有阳明经穴、阳经穴,特定穴是组方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五输穴当中的合穴为主。  相似文献   

11.
头穴丛刺改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头穴丛刺改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以及观察认知功能障碍与运动功能恢复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36例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头穴丛刺治疗。分别在针刺治疗前和针刺治疗后2月进行认知功能与运动功能评定,详细记录其积分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认知评定采用洛文斯顿作业治疗用认知成套测验法进行评定。运动功能评定采用Fugtmeyer(FMA)运动功能评分法。结果:头穴丛刺治疗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的改善有效且运动功能的恢复与认知功能的改善密切相关。结论:针刺治疗对改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有效性且运动功能的恢复与脑卒中后认知功能的改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八卦头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将8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八卦头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尼莫地平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浆Hcy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八卦头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能降低患者血浆Hcy水平,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3.
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 是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预后效果。岭南 头皮针是常见的岭南飞针疗法之一,临床上治疗PSCI具有一定的疗效及优势。笔者从中医对PSCI的认识出 发,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探讨岭南头皮针治疗PSCI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岭南头皮针治疗PSCI提供更多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属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范畴[1],一般以认知速度减慢、记忆障碍和思维障碍为主要表现。成为脑卒中患者全面康复的重要因素[2]。将传统针灸医学与现代康复医学结合在脑卒中的治疗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3]。本研究采用头皮针留针法结合认知功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头皮针长时间留针法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患者的生存质量的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认知障碍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统一的运动康复训练治疗,头皮针长时间留针法结合康复训练组(治疗组)42例,采用头皮针长时间留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单纯康复训练组(对照组)42例,单纯采用认知康复训练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0周后采用洛文斯顿作业疗法(LOTCA)认知评定量表进行认知功能评定,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定量表简表(WHOQDL—BREF)中文版对其进行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 QOL)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OTCA认知评定量表评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WHOQOL—BREF各领域的评分及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总分差值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皮针长时间留针法结合康复训练可明显提高脑卒中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能力,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针灸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概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总结近年来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肢体痉挛的现状和发展,归纳针灸治疗对脑卒中偏瘫肢体痉挛的选穴规律、治疗效果,为提高针灸临床疗效,缓解痉挛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采用手检和机检的方法,收集近20年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肢体痉挛的相关文献报道,归纳针灸治疗对脑卒中偏瘫肢体痉挛的选穴规律、治疗效果.结果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具有改善中枢神经功能的作用,对于脑损伤后功能重塑有积极作用,是治疗、缓解脑卒中偏瘫肢体痉挛的重要方法.多种方法综合运用更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但临床报道和相关文献中存在选穴、治疗方法较多,但对照组设立单一,各治疗方法疗效缺乏可比性,选穴配伍重复度高.结论针灸治疗应与现代康复学相结合,建立统一的纳入标准和评定标准,使各种疗法更具可比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近年来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肢体痉挛的现状和发展,归纳针灸治疗对脑卒中偏瘫肢体痉挛的选穴规律、治疗效果,为提高针灸临床疗效,缓解痉挛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采用手检和机检的方法,收集近20年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肢体痉挛的相关文献报道,归纳针灸治疗对脑卒中偏瘫肢体痉挛的选穴规律、治疗效果。结果: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具有改善中枢神经功能的作用,对于脑损伤后功能重塑有积极作用,是治疗、缓解脑卒中偏瘫肢体痉挛的重要方法。多种方法综合运用更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但临床报道和相关文献中存在选穴、治疗方法较多,但对照组设立单一,各治疗方法疗效缺乏可比性,选穴配伍重复度高。结论:针灸治疗应与现代康复学相结合,建立统一的纳入标准和评定标准,使各种疗法更具可比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针刺疗法结合作业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1月本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仅做常规的作业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上针刺治疗,取双侧内关、百会、四神聪、水沟,头部选28号1.5寸毫针,采用平刺,体针选30号1.5~2寸毫针直刺,得气后留针30min,每10min捻转一次,频率200次/min持续1min。每日1次,每周5次,共8周。治疗前后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A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MSE、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的MMSE、MoC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后的认知功能障碍有效,但是需要更大样本更多的试验明确针刺治疗认知障碍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19.
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活动能力减退、思维与认知功能迟缓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心境障碍,是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针灸治疗该病疗效明确、毒副作用小、患者易接受,目前多应用传统针刺、电针、头针、耳针等方法。对其作用机制,现代医学多从神经递质、信号通路及内分泌、免疫系统等角度展开研究。从中医理论出发,可从治疗选取经络及穴位探讨其机理。总结针灸临床治疗该病所选的经络及穴位可发现,一方面选穴突出中医扶阳抑阴的大法,即从提升阳气、推动气血着手,如督脉及印堂、百会等;另一方面选穴从理气解郁、调理情志、改善症状出发,如足厥阴肝经及内关、三阴交等。总结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中医机理,归纳其辨证选穴规律,可为临床治疗该病提高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肢体偏瘫是脑卒中后最主要的功能障碍之一,近年来针灸治疗脑卒中肢体偏瘫取得较好疗效,综述如下。 1 头皮针刺法 头皮针刺法主要根据《中国头皮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取穴,主要分头皮针、焦氏头皮刺激区、头穴、颞三针等。据报道,头皮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显效率为60%~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