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降低重症监护病房(ICU)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组建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科、总务处多部门参与的专案改进小组,通过现状调查及一系列的改进与干预措施,比较FMEA实施前后MDRO防控措施不达标率及MDRO医院感染发现率.结果 MDRO防控措施不达标率由专案实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非限制性探视制度和限制性探视制度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谵妄、住院时间、获得性感染及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探寻ICU最佳探视模式。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相关研究,截止日期2019年3月31日。由2名研究员对文献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18篇文献,其中13篇中文,5篇英文;8项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10项研究为类实验研究。总样本量4 728例。将纳入研究按照研究设计和探视时间长短分亚组,森林图结果显示,与限制性探视相比较,非限制性探视制度能有效降低ICU患者谵妄发生率[OR=0.19,95%CI(0.15,0.24),P0.001]、减少ICU患者焦虑[MD=-1.60,95%CI(-1.67,-1.54),P0.001]和抑郁[MD=-1.63,95%CI(-2.76,-0.49),P=0.003]等不良心理状态,并能有效提高ICU患者家属对ICU医护工作的满意度[OR=3.56,95%CI(2.32,5.48),P0.1];同时,非限制性探视并不会增加ICU获得性感染的发生率[OR=0.82,95%CI(0.55,1.21),P=0.31]、ICU病死率[OR=0.61,95%CI(0.21,1.79),P=0.37]和住院时间[MD=-0.40,95%CI(-1.29,0.50),P=0.39]。不考虑纳入研究设计,非限制性探视制度可降低ICU获得性感染的发生率[OR=0.65,95%CI(0.51,0.82),P=0.004],并且探视时间越长ICU获得性感染的发生率反而越低[OR=0.75,95%CI(0.61,0.91),P=0.004]。结论非限制性探视制度可以在不增加ICU获得性感染、住院时间和病死率的基础上,有效地降低ICU患者谵妄发生率,降低危重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评分,提高ICU患者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非限制性探视制度和限制性探视制度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谵妄、住院时间、获得性感染及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探寻ICU最佳探视模式。方法 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相关研究,截止日期2019年3月31日。由2名研究员对文献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研究共纳入18篇文献,其中13篇中文,5篇英文;8项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10项研究为类实验研究。总样本量4 728例。将纳入研究按照研究设计和探视时间长短分亚组,森林图结果显示,与限制性探视相比较,非限制性探视制度能有效降低ICU患者谵妄发生率[OR=0.19,95% CI(0.15,0.24),P<0.001]、减少ICU患者焦虑[MD=-1.60,95% CI(-1.67,-1.54),P<0.001]和抑郁[MD=-1.63,95% CI(-2.76,-0.49),P=0.003]等不良心理状态,并能有效提高ICU患者家属对ICU医护工作的满意度[OR=3.56,95% CI(2.32,5.48),P<0.1];同时,非限制性探视并不会增加ICU获得性感染的发生率[OR=0.82,95% CI(0.55,1.21),P=0.31]、ICU病死率[OR=0.61,95% CI(0.21,1.79),P=0.37]和住院时间[MD=-0.40,95% CI(-1.29,0.50),P=0.39]。不考虑纳入研究设计,非限制性探视制度可降低ICU获得性感染的发生率[OR=0.65,95% CI(0.51,0.82),P=0.004],并且探视时间越长ICU获得性感染的发生率反而越低[OR=0.75,95% CI(0.61,0.91),P=0.004]。结论 非限制性探视制度可以在不增加ICU获得性感染、住院时间和病死率的基础上,有效地降低ICU患者谵妄发生率,降低危重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评分,提高ICU患者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FMEA),开展干预研究,降低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风险,保障医疗安全.方法:运用FMEA技术,建立风险评估小组,分析导致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高发的失效模式及失效原因,找出需要改进的失效模式,制定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实行为期三个月的干预研究.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评价干预效果.结...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的医院感染防控管理应用于预防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暴发的效果。方法 成立多学科项目实施小组,对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2020年6—12月收治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HFMEA模式对MDRO医院感染暴发防控进行风险评估,对高风险失效模式进行原因分析,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并于2021年1月开始实施。比较实施前后工作人员手卫生、穿脱隔离衣情况及患者MDRO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HFMEA实施后,ICU MDRO医院感染暴发潜在失效模式风险系数明显下降;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率较实施前提升了10.98%~14.12%;接触MDRO患者及床单位时工作人员使用隔离衣的依从率较实施前提升了8.61%~15.21%;穿脱隔离衣正确率较实施前提升了10.73%~18.43%;ICU医院感染率、MDRO日医院感染率、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病率、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发病率、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发病率与实施前比较均有下降。结论 应用HFMEA前瞻性评估并对MDRO医院感染防控措施进行干预,可以有效降低MDRO医院感染率,从而预防MDRO医院感染的暴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心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效果,为降低感染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心内科患者4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2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感染率及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结果患者医院感染率对照组为9.00%、试验组为5.5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人员的洗手率为58.20%及正确洗手率为62.89%,明显低于试验组护理人员95.20%及96.43%,两组护理人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心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感染率,提高护理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本院ICU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现状,探讨分析相关感染控制措施。方法对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ICU多重耐药菌感染者的各类送检标本进行常规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对分离出的菌株的标本分布及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送检标本2662例,检出致病菌3781株,其中多重耐药菌1966株(52.00%);来自痰标本1731株(88.05%),其次为尿液130株(6.61%),血液和体液较少;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较高,分别为70.74%、63.80%和57.95%。结论 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严重,必须加强各项隔离措施,严格执行环境消毒和手卫生制度,依据药敏检测结果合理用药,减少多重耐药菌的发生和扩散。  相似文献   

8.
目的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方法对2011年5月至2013年12月ICU收治的49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进行分析,整理。结果45例患者好转后转科,4例患者自动出院。结论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进行有效隔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及手卫生消毒,合理地使用抗生素等多种方法,可有效地防止ICU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发生和扩散。保证医疗安全和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分析综合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特点,并探讨综合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策略,为综合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提供一定指导。方法选取2012年5—12月该院ICU120例患者的28份培养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多重耐药菌的数量、种类和感染部位。结果 28份培养标本共培养出病原体25株,其中多重耐药菌21株,细菌主要以肺炎克雷伯氏菌(100.0%)、鲍曼氏不动杆菌(83.3%)、大肠埃希氏菌(80.0%)和铜绿假单胞菌(75.0%)为主,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61.9%)、血液(19.0%)和泌尿道(14.3%)。结论多重耐药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必须采取有效的护理策略进行预防和控制,以防止多重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防范手术流程中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效果。方法根据2016年1—12月手术流程中血源性职业暴露基线调查资料的分析结果,于2017年1—12月采用FMEA管理模式对手术中血源性职业暴露进行干预,筛选风险优先指数(RPN)125分的失效模式进行针对性整改并持续质量改进。比较FMEA干预前后手术流程中失效模式RPN分值以及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情况。结果经FMEA干预后,手术流程中经过整改的9项失效模式的总体RPN值下降了67.68%,各项失效模式的RPN值均下降了50%;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由FMEA干预前的48.48%下降为干预后的13.87%(χ~2=65.78,P0.01),每个血源性职业暴露高发操作环节上的暴露发生率和暴露人均次数均低于干预前(均P0.05);手术医生、护士和麻醉师的暴露发生率分别由干预前的45.86%、55.00%和70.00%,降为干预后的14.52%、14.29%和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应用FMEA可有效降低手术流程中血源性职业暴露风险,规范医务人员操作行为,提高职业防护意识和标准预防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目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多重耐药菌防控的有效性、生物膜的有效清除、水源性传播病原体的鉴定与防控、环境物体表面消毒的持续有效性等都对医院感染防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噬菌体是侵袭细菌的病毒, 也可以传递赋予宿主菌生物学性状的遗传物质。噬菌体在降低多重耐药菌和清除生物膜中所展示出的特异性和有效性, 使其具有成为医院感染防控新方法的潜力。本综述总结噬菌体在医院感染防控中的相关研究, 包括在对抗多重耐药菌、清除生物膜方面的优势, 以及在医院感染病例识别、环境清洁消毒、水源性传播防控和医院综合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法筛选出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及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的高风险事件,为ICU制定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风险识别确定20个风险因素,采用FMEA风险评估筛选出高、中高风险因素,制定相对应的感染防控措施并监督落实,比较干预措施实施前后呼吸机相关肺炎(VAP)、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情况。 结果 筛选出4个高风险因素,分别为感染多重耐药菌患者未遵循有效隔离措施、大剂量使用抗菌药物、床单元清洁消毒不合格、诊疗物品交叉使用;筛选出4个中高风险因素,分别为在拔管或气囊放气操作之前忽略气囊上分泌物的清除工作、手卫生依从性差、非本科室人员流通多、探视人员探视制度执行不到位。针对高、中高风险因素,实施对应的防控措施,VAP、CLABSI、CAUTI日发病率分别由2018年的7.62‰、2.99‰、1.90‰降至2019年的3.93‰、1.01‰、0.62‰;医院感染发病率、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分别由4.98%、6.89%降至2.37%、3.14%。 结论 基于FMEA法的风险评估能够发现ICU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的薄弱点,为防控ICU医院感染提供科学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MDT)管理在儿童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防控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某省三级甲等儿童医院住院患者送检微生物培养分离出MDRO的患儿为研究对象.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干预前采用常规MDRO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法筛选出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及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的高风险事件,为ICU制定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风险识别确定20个风险因素,采用FMEA风险评估筛选出高、中高风险因素,制定相对应的感染防控措施并监督落实,比较干预措施实施前后呼吸机相关肺炎(VAP)、中心...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FMEA)筛选出重症监护病房(ICU)多重耐药菌高风险因素,为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FMEA风险评估法筛选出ICU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高风险因素,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比较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筛选出的高风险事件为患者过多需加床,清洁工隔离意识薄弱,实习生和轮科生隔离意识薄弱。干预前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率为4.78%(89/1 861),干预后为2.08%(34/1 636),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χ2=18.76,P0.05)。干预后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发生率为0.31%,低于干预前的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FMEA可指导医院感染管理科和ICU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中的薄弱环节,有的放矢地进行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于2020年1月,运用FMEA进行医院感染风险识别、分析与评价,筛选出医院感染高风险事件,从中确定风险事件为手卫生依从性和血源性职业暴露2个院级优先级改进项目,进行风险控制与干预措施后,比较改进前后的效果。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