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胃肠功能障碍与衰竭(GIDF)对老年危重病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5例危重病患者分为胃肠功能障碍组和非胃肠功能障碍组,观察2组患者30 d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APACHEⅡ评分和病死率,胃肠功能障碍组存活患者和死亡患者GIDF评分。结果胃肠功能障碍组30 d内MODS发生率、病死率、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高于非胃肠功能障碍组。63例胃肠功能障碍者,存活30例,死亡33例,存活组GIDF评分为(1.77±0.90)分,死亡组GIDF评分为(2.85±0.87)分,存活组GIDF评分低于死亡组。结论胃肠功能障碍老年危重病患者MODS发生率、APACHEⅡ评分、病死率高于非胃肠功能障碍患者。GIDF评分对老年危重病患者临床预后的评估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且GIDF评分越高,临床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通腑汤配合穴位敷贴辅治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9例,两组均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加用清热解毒通腑汤及穴位敷贴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试验组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试验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 II)评分、胃肠功能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D-乳酸(D-LA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解毒通腑汤配合穴位敷贴辅治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干预重症胰腺炎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重症胰腺炎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集束化中医护理方案。结果治疗后,干预组肠功能障碍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肠鸣音评分、首次大便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满意度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中医集束化护理可以促进肠鸣音的恢复,促进重症胰腺炎胃肠功能障碍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潘蒙蒙  王魏  孙婷婷 《新中医》2020,52(22):149-152
目的:观察在常规医护措施基础上加用加味五子散热熨腹部对老年机械通气患者胃肠道功能障碍(GIDF)恢复的影响。方法:将 88 例机械通气伴发 GIDF 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4 例。2 组给予持续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措施,服用多潘立酮片、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并实施常规综合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加味五子散热熨腹部。2 组均治疗 7 d。治疗前后评价 GIDF 严重程度评分及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测量腹内压,记录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以及应激性溃疡、中毒性肠麻痹、胃肠功能衰竭等严重胃肠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治疗后,2 组 GIDF 严重程度评分、APACHEⅡ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减少 (P<0.01),腹内压均下降 (P< 0.01)。观察组 GIDF 严重程度评分、APACHEⅡ评分与腹内压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1)。观察组应激性溃疡、中毒性肠麻痹、胃肠功能衰竭的累积发生率 18.18%,低于对照组的 4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医护措施基础上加用加味五子散热熨腹部干预老年机械通气伴发 GIDF 患者,可有效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减少严重胃肠并发症的发生,对 GIDF 恢复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作用。方法:将我科收治的68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按照治疗措施随机分为试验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流食恢复时间、腹胀评分、肠鸣音次数、胃肠功能障碍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观察周期为1周。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恶心和呕吐发生率、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流食恢复时间、腹胀评分及胃肠功能障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肠鸣音次数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护理可以促进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针刺治疗危重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北院ICU自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住的合并胃肠功能障碍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措施,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穴位贴敷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开始排气、排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胃肠功能评分及APACHEⅡ评分均降低,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评分(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穴位贴敷联合针刺在危重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胃肠功能障碍与衰竭(GIDF)对老年危重病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5例危重病患者分为胃肠功能障碍组和非胃肠功能障碍组,观察2组患者30 d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APACHEⅡ评分和病死率,胃肠功能障碍组存活患者和死亡患者GIDF评分。结果胃肠功能障碍组30 d内MODS发生率、病死率、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高于非胃肠功能障碍组。63例胃肠功能障碍者,存活30例,死亡33例,存活组GIDF评分为(1.77±0.90)分,死亡组GIDF评分为(2.85±0.87)分,存活组GIDF评分低于死亡组。结论胃肠功能障碍老年危重病患者MODS发生率、APACHEⅡ评分、病死率高于非胃肠功能障碍患者。GIDF评分对老年危重病患者临床预后的评估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且GIDF评分越高,临床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穴位贴敷疗法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3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骨关节外科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ERAS护理方案,试验组在实施ERAS护理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穴位贴敷疗法干预,比较2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胃肠道不良反应(腹胀、恶心呕吐)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满意率、满意度评分)。结果试验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较对照组均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腹胀、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满意率及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穴位贴敷疗法可快速有效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缩短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降低术后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韩丹萍  陆雯  徐锦 《新中医》2020,52(17):143-146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穴位贴敷在重症监护室患者胃肠功能障碍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将重症监护室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的患者6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2组,对照组32例予以常规西医进行治疗,观察组3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针灸联合穴位贴敷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干预前后腹内压、肠鸣音、腹围、急性生理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胃肠功能障碍评分和肠内营养耐受情况。结果:2组干预前腹内压、肠鸣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较前改善,观察组干预后腹内压、肠鸣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前腹围、APACHE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较前改善,观察组干预后腹围、APACHEⅡ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前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肠内营养耐受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肠内营养耐受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穴位贴敷可以有效缓解重症监护室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腹内压过高症状,改善患者肠鸣音、APACHEⅡ评分、胃肠功能障碍评分和肠内营养耐受情况。  相似文献   

10.
刘海燕  张蕾  毛华 《新中医》2020,52(21):152-154
目的:观察神阙穴中药贴敷配合中医情志护理对胃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及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将80 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神阙穴中药贴敷及中医情志护理。观察比较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护理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评分。结果:试验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进食流质时间、进食半流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HAMA、HAMD 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试验组两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阙穴中药贴敷配合中医情志护理可有效促进胃癌术后患者胃肠道蠕动,加快胃肠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厚朴排气汤对腹外科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障碍(GIDF)的影响。方法将70例腹部外科手术GID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术后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厚朴排气汤治疗;比较2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胃肠道不良症状积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术后72 h,观察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良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2周、4周,观察组较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厚朴排气汤能够有效促进腹外科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剖宫产妇实施中药封包与穴位按摩联合对其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80例,根据入院单双号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单纯穴位按摩,试验组采取中药封包与穴位按摩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情况。结果:试验组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妇术后实施中药封包与穴位按摩治疗,有利于胃肠功能恢复,减轻患者疼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新加黄龙汤加味灌肠治疗颅脑损伤后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新加黄龙汤加味灌肠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肠鸣音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水平,28 d生存率、28 d死亡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76.92%(P 0.05),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肠鸣音评分、APACHEⅡ评分、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血清CRP、WBC、PCT水平,28 d死亡率、MODS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28 d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新加黄龙汤加味灌肠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可以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胃肠功能和预后。  相似文献   

14.
卓建洁 《新中医》2020,52(24):143-145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应用在中药灌肠治疗重症监护室(ICU)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 82 例 ICU 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41 例) 与试验组 (41 例) 后,全部患者均进行中药灌肠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而试验组需实施舒适护理,比较 2 组的炎症因子、临床指标、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前,2 组 C-反应蛋白 (CRP)、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2 组护理后炎症因子较前改善,试验组 CRP、IL-6、TNF-α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排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7.3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3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中药灌肠治疗的 ICU 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以改善炎症反应,缩短患者康复时间,且不易出现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通腑理肺汤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危重症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通腑理肺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肠内营养时间、开始排便时间)及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胃肠功能障碍与衰竭(GIDF)评分,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36/40),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肠内营养时间、开始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GIDF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CRP、PC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ODS发生率为12.50%(5/40),低于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中药足浴联合穴位贴敷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术后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足浴联合穴位贴敷,两组均干预5 d。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术后首次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肛门排便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首次肠鸣音恢复时间及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足浴联合穴位贴敷可有效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缓解术后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干预过程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敷脐结合中药灌肠治疗ICU脑卒中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ICU脑卒中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敷脐合中药灌肠治疗。观察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胃肠功能评分情况、耐受肠内营养状况、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耐受肠内营养时间及肛门排便时间均比对照组时间短,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胃肠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胃肠功能评分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MODS发生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敷脐结合中药大承气汤加味灌肠可以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有助于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改善卒中预后,降低MODS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邱淑兰  毛一清  朱根英 《新中医》2020,52(12):203-205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对严重脓毒血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脓毒血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7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9例采用中医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干预前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肠鸣音评分、腹腔压力、胃肠黏膜pH值以及血浆D-乳酸水平;比较2组干预后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胃潴留及死亡情况。结果:干预后,2组患者APACHEⅡ、胃肠功能障碍、肠鸣音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患者腹腔压力、血浆D-乳酸水平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胃肠黏膜pH值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均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胃潴留发生率、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护理干预用于脓毒血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胃肠道功能,促进肠屏障功能恢复,减少胃潴留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阙华丽 《新中医》2021,53(24):188-191
目的:观察电针仪穴位刺激联合情志护理对胃肿瘤围手术期患者自我效能、胃肠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0 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胃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情志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电针仪穴位刺激护理干预。围手术期护理结束后,观察比较2 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 评分、Rosenberg 自尊量表(RSES) 评分、胃肠功能(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 状态、生活质量量表(SF-36) 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2 组GSES、RSES 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2 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2 组SF-36 量表中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活力、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仪穴位刺激联合情志护理干预胃肿瘤围手术期患者,可有效提高其自身效能及生活质量,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穴位敷贴治疗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电针和穴位敷贴治疗。疗程1周。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残留量、腹围、腹腔压、肠鸣音、排便、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脓毒症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价(SOFA)评分、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D-乳酸、血浆胃动素(MTL)水平。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7 d的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便秘腹泻改善,胃残留量、腹围、腹腔压减少,肠鸣音增加,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D-乳酸减低,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率、CRP、PCT减少,血浆MTL增高(P 0.05);观察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 0.05)。结论电针结合穴位敷贴能显著增强脓毒症患者胃肠动力,减少胃肠残留,减弱炎症反应,改善胃肠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