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二十多年前,Bang和Dyerberg提出爱斯基摩人较低的心血管病死亡率可能与他们食用含高浓度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类(PUFAs)的海生食物有关。随后的研究表明该物质具有预防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等生化和生理作用。晚近,在临床应用PUFAs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过程中,发现令人鼓舞现象,即这些PUFAs在短期内可以显著地降低病人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提示其具有直接的抗心律失常作用。PUFAs主要包括n3PUFAs和n6PUFAs,前者如二十碳五烯酸(C20:5n3,EPA)、二十二碳六烯酸(C22:6n3,DHA)和α亚麻酸(C18:…  相似文献   

2.
抗心律失常药实际上可引起新的心律失常或使原有的心律失常加重,称为“致心律失常作用”(Proarrhythmia)。多见于心肌电不稳定程度较严重的患者接受抗心律失常药治疗后。抗心律失常药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强度,与药效成正比.药效愈强(例如氟卡胺),致心律失常作用也就愈大。Sellers和DiMarco指出,抗心律失常药治疗中出现致死性心律失常,可能是药物中毒的第一个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3.
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博 《山东医药》1989,29(9):43-45
  相似文献   

4.
抗心律失常药物效应的监测和评定是临床实践中极为重要的问题之一。药物效应包括疗效和不良反应两个方面。大多数搞心律失常药有效量和中毒量非常接近,为取得最佳效应,必须充分利用各种监测手段,明确疗效标准,及时发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6.
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中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并不少见,本文对致心律失常作用的定义、发生率、发病机理及目前所用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徐楚材致心律失常作用(proarrythmia)是指抗心律失常药物引起的新的心律失常或使原有心律失常加重恶化。如室性早搏的频度增加,室性心动过速的速率加快,由非持续性室速变为持续性,由单形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临床最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的联合疗法,包括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之间的相互联用;Ⅰ类抗心律失常药与β阻滞剂及胺碘酮的联用;钙通道阻滞剂与β阻滞剂、奎尼丁及胺碘酮的联用及其利弊。控制心律失常用药总的趋向是联合疗法优于单种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法。临床选择抗心律失常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抗心律失常治疗目前的观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心律失常治疗是心血管治疗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由于下列事实使我们在抗心律失常治疗的观念上发生了一些重大的改革 :( 1 )一些新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不断问世 ,特别是第 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2 )一些使用时间较长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某些缺点得到了进一步暴露。( 3)目前评价一个抗心律失常药物 ,不仅要看其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 ,更重要的是看其对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心血管死亡率和总死亡率的影响。 ( 4 )近年来由于射频消融治疗、埋藏式抗心动过速起搏和除颤器等的发展 ,技术改进和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使我们在抗心律失常治疗上有了更多的…  相似文献   

10.
心律失常的发生和抗心律失常药分类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4年,Hoffman和Granefield提出,心律失常的发生是由于异常冲动形成、传导障碍或两者兼有所致。随后,对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和抗心律失常药的作用原理,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根据药物对心肌电生理的影响进行了分类,促进和指导了抗心律失常药的研究和临床用药。一、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临床上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有自律性、后电位触发与折返。心肌细胞的自律性增加,可由于突性冲动增快或异位冲动的产生而形成。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心肌缺血缺氧,洋地黄中毒等,使心肌细胞内钙增多,钠钾减少而诱发心律失常。在心肌细胞除极  相似文献   

11.
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是滞后的领域。我们过去所熟知的一些药物,有的已经退出临床应用,有的虽几经努力研发了一些新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但可供临床应用的寥寥无几。选择其中已较成熟的或有发展前途的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略作介绍,以期正确对待心律失常治疗。  相似文献   

12.
13.
抗心律失常肽 (AAP)为 6个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肽 ,它在各种组织中都有分布 ,但以心脏最多。心脏以外的其它器官内所含的抗心律失常肽是由其本身产生还是由心脏经血液运输所致 ,目前还有争议。孙雅贤发现肾脏具有产生此激素的能力 ,证明这种激素在体内可能是多源性的。我们检测了风湿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清中抗心律失常肽的含量 ,证明它的水平高低与年龄和心脏本身的疾病有关 ,但是否与肺部疾病及肺心病有关 ,目前缺少报道。我们对肺气肿和肺心病患者血中抗心律失常肽的含量进行了检测 ,为探讨抗心律失常肽…  相似文献   

14.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洁  周轶 《山东医药》2008,48(7):109-109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是指抗心律失常药物在某些患者中应用时,在特定病程中或在特定的临床情况下出现用药前没有的新的心律失常或使原有心律失常更加恶化.有的抗心律失常药致心律失常作用后果严重,如不及时处理可危机生命,增加病死率.因此,在抗心律失常治疗过程中,正确及时识别抗心律失常药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并采取相应对策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药理同济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龚培力综述曾繁典审校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的临床,对控制心律失常症状和预防心律失常复发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现有抗心律失常药大多存在治疗指数(中毒剂量与治疗剂量的比值)较小的特点,不同患者因原患疾病及心律失常类型...  相似文献   

16.
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 ,目前在临床上已经普遍重视。为了探讨药物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 ,我们对 1 995~ 1 999年 1 1例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观察。1 临床资料1 995~ 1 999年收治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 1 1例 ,男 8例 ,女 3例 ,年龄 1 6~ 72(53.5± 1 6.9)岁 ,室性期前收缩 (PVD) 8例 [并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VT) 5例 ],VT 1例 ,心房颤动(AF) 2例。其中冠心病 3例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 (ARVD)、原发性高血压、风湿性心瓣膜病各 1例 ,无器质性心脏病者 5例 ,排除急性心肌梗死、急…  相似文献   

17.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抗心律失常药物(AAD)治疗过程中,引起原有心律失常加重或诱发新的心律失常称为AAD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发生机制可能有自发心律失常的易化、潜在心律失常基质的显露与新的心律失常基质的产生等。可表现为快速性与缓慢性两大类心律失常。诊断时既要考虑心律失常自身变异的影响,也要结合所用药物的药理特性、是否并存致心律失常的易患因素以及对比用药前后心律失常特征的变化综合分析。熟知药物特性、严格掌握适应证是预防AAD致心律失常作用的关键。一旦确认致心律失常作用,应停药观察,并给予相应处理。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综述联合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顽固性心律失常的各种方案、疗效、可能机理和主要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