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41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彩色多普勒声像图资料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归纳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声像图特征及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总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为甲状腺良性结节212例、甲状腺恶性结节23例、未确定良恶性结节6例,术后经病理检查诊断为甲状腺良性结节215例、甲状腺恶性结节26例;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则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良性结节的符合率为98.6%(212/215)、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符合率为88.5%(23/26).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甲状腺结节性疾病具有较高的效率与准确性,能够对甲状腺结节性疾病做出较准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技术鉴别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效果。方法此项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甲状腺结节患者,共计200例,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统计分析鉴别诊断结果、病理结果和采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特点。对比良恶性甲状腺结节患者的峰值血流速度以及阻力指数。结果 200例甲状腺患者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病理结果对比,甲状腺良性结节诊断符合率为117(89.31%)例,甲状腺恶性结节诊断符合率58(84.06%)例,其中甲状腺良性结节和甲状腺恶性结节的峰值血流速度以及阻力指数,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直观显现声像图以及相应的血流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郭丽 《基层医学论坛》2016,(29):4113-411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5年6月—2016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11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性和恶性,将超声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病理诊断结果显示,11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的良性组以结节性甲状腺肿与滤泡型腺瘤为主,其次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以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最为少见,恶性组以乳头状腺癌为主,其次为滤泡状腺癌与髓样癌,以未分化癌与微小癌最为少见;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良性结节88例(74.58%)、恶性结节30例(25.42%),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6.61%,误诊率为1.69%,漏诊率为1.69%。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准确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为临床医师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超声特征与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良性结节的诊断符合率为92.96%,对恶性结节的诊断符合率为73.68%,误诊10例(11.76%)。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但对良、恶性结节的鉴别及微小癌的诊断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孙景芝 《中外医疗》2012,31(28):165-16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方法选择甲状腺结节患者66例,分析其彩色多普勒图像特征并结合病理学诊断,计算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66例患者中,经过临床病理诊断为甲状腺癌20例,良性结节46例,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的总体诊断符合率为86.4%,恶性结节的诊断符合率为80.0%(16/20),良性结节的诊断符合率为89.1%(41/46)。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晓琼 《基层医学论坛》2016,(18):2532-2534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情况,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探讨其对良恶性结节的诊断准确率及其声像图特征。结果本组甲状腺结节患者单发82例,多发50例,经术后病理证实良性结节107例,恶性结节25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敏感性为84.00%,特异性为94.39%,误诊的10例中4例恶性结节误诊为良性,6例良性结节误诊为恶性。良恶性结节在形态、边界、纵/横比、内部回声、后方衰减、沙砾样钙化、血流、阻力指数(RI)、颈部淋巴结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结合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为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9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术前进行超声检查,根据其二维声像图与血流特征,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90例中良性69例,恶性21例.良性诊断符合率93.1%,恶性诊断符合率85%.结论甲状腺良恶性肿块的病理基础不同,其二维声像图与血流特征也不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良恶性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来我院诊治的良恶性甲状腺结节患者90例,将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90例患者经病理证实良性结节59例,恶性结节31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误诊6例,准确率为93.3%。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良恶性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中准确率较高,不仅能够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参考信息,还具有操作简便、价格低廉、无创伤性等优势,能够作为良恶性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临床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甲状腺结节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本院2012年5月至2013年2月间101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检查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病理结果与之进行比较.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正确率高,良性甲状腺结节和恶性甲状腺结节声像图特征、血流指标值和血流信号分布情况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恶性甲状腺结节术前难以鉴别,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正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超声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结合病理结果,分析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点,探讨超声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的患者进行术前常规超声检查的回顾性分析.结果:89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217个结节.良性76例199个结节,恶性13例18个结节.结论: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有明确的临床应用价值.综合分析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病理基础与超声声像可提高鉴别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从<脉书·十一脉><黄帝内经>等文献人手,梳理了血气、经络、腧穴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简要介绍了四肢部的基本腧穴、躯体部要穴,以及腧穴配伍的基本要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痰瘀相关,意在梳理痰瘀知识、并强调痰瘀相关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多角度地分析、刍议"痰瘀同源"、"痰瘀互结"、"痰瘀同治"等痰瘀经典理论的方式论述痰瘀相关。结果:痰与瘀是中医界里重要的元素,痰与瘀互结是许多疾患共同的病机,痰瘀同治是常用治法。结论:痰瘀同源、互结、同治,不但在临床上有着实用的指导意义,又能与时俱进、在探究中创新。  相似文献   

13.
载脂蛋白(apo)是脂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其主要功能是调节酶活性,介导细胞受体与脂蛋白结合,保持脂蛋白结构的稳定性。目前已发现数十种载脂蛋白,其结构的显著特点是分子中具有多个双性alpha螺旋及Beta-折叠结构。载脂蛋白的这种双性alpha螺旋结构是其结合及转运脂质的结构基础。在HIV外壳结构中的一种糖蛋白(gP)也具有这种alpha螺旋结构。近年研究表明,载脂蛋白和由载脂蛋白组成的脂质体还具有抗肝炎病毒、抗HIV病毒、抗单纯疱疹和中和细菌内毒素的功能。以脂蛋白和载脂蛋白为主要成分构成的脂质体已成为运载抗病毒和抗肿瘤药物受体的靶向性载体。  相似文献   

14.
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多年来,人们对考试改革不断进行探索,总结出不同的考试模式,例如教考合一与教考分离就是2种完全不同的考试模式。通过对比2种考试模式的优势与劣势,提出适合医学基础课的综合性考试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神经病学与神经解剖学优化整合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寻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为今后的神经病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的方式,分析神经病学教改后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结果教改班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态度的改善优于非教改班(P<0.01)。结论神经病学与神经解剖学优化整合的教学改革效果显著,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从必要性、要求及实质3个角度梳理了“医信融创”教育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医信融创”教育的模式。“医信融创”需要遵循由“融”到“创”的逻辑主线,通过“融行-融智-融心”的过程最后走向“创新”的目的。最后以山西医科大学的实践案例证明了“医信融创”教育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邬俏璇  魏倩杰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2):2873-2874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的护理以及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按照知情同意制度,选取125例实施游泳的新生儿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未游泳的新生儿为对照组(125例)。观察两组新生儿出生后42d头围、生长和体重的变化,比较两组生后7d、15d和28d的24h摄乳量。结果:42d后游泳组的婴儿头围、生长、体重增长明显,特别是体重增幅较大,两组统计学有明显差异;游泳组摄乳量从第7天开始均高于对照组,出生后28d更是明显增多,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游泳有利于新生儿增加摄乳量,促进新生儿体格发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消化科门诊躯体形式障碍诊疗费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87例消化科门诊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采用既往检查调查表(自编)、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估.结果 患者既往检查总费用212-28652元(中位数为3792元),检查频率为5-82次,检查项目为3-11项,重复检查频率为3-72次,检查项目为血常规、彩超、X线、内窥镜、MRI、粪常规,重复度高的项目为彩超、内窥镜、X线、MRI.检查频度与病程、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有相关性,检查费用与检查频度呈正关(P<0.01).结论 消化科门诊躯体化障碍患者检查项目多,频度高,医疗花费多.  相似文献   

19.
解剖学与中医理论的隔阂与融合(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解剖学与中医理论发展的历史关系。指出古代的解剖在构建了中医基础理论之后逐步走向式微,中医理论与解剖学之间的隔阂在近代达到顶峰。这种隔阂是一种历史性的结果,随着历史条件的改变,中医理论可以实现与解剖学的融合,从解剖脏器非对称特征中蕴含的阴阳规律具体论证了这一问题。在现代条件下,对解剖的反思和排斥已不具有积极意义,建立中医理论的形态学基础是中医理论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20.
4 解剖脏器非对称特征中的阴阳规律显示出中医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可以实现与解剖的融合 中医学认识解剖结构问题,当然要从自己的基本理论出发,最重要的首先是阴阳,同时要以确切的现代解剖内容为客观研究对象。就阴阳和解剖的关系这一具体问题而言,内脏基本结构的非对称性符合阴阳规律,中医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可以实现与解剖的融合,从而为未来进一步的发展奠定新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