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15例脊柱结核的MRI图像表现.应用常规MRI及矢状位DWI(b值分别为150、300、450、650 s/mm2)扫描脊柱.结果 发现在DWI序列上,b=300 s/mm2时对脊柱结核病变真实大小及病理特征显示更佳,同时对弥散像上良、恶性病变进行了鉴别.结论 应用常规MRI扫描加上DWI矢状扫描对脊柱结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 imaging,DWI)在诊断脊柱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2例脊柱良恶性病变患者进行脊柱常规MRI及弥散加权成像,分别测量各组表观弥散系数(a p parentdiffusion coefficient,ADC)、部分测量各项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 A)值,并显示其弥散加权纤维束(diffusion weight tracking,DTT)。结果良性病变椎体压缩性骨折与相邻正常骨质比呈稍低信号,而恶性病变的椎体骨折呈略高信号。测得正常椎体ADC值为(0.23±0.05)×10-3mm2/s,恶性病变椎体骨折为(0.82±0.20)×10-3mm2/s,急性良性病变椎体骨折为(1.94±0.20)×10-3mm2/s。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较常规MRI成像能更好显示脊柱良恶性病变,ADC值是检测早期脊柱良恶性病变微观结构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不典型脊柱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柱结核患者的弥散成像资料.结果 ,常规MRI显示:T1WI病变椎体呈均匀低信号;T2WI骨质破坏区呈不均匀高信号;T2WI压脂序列骨质破坏区呈略高信号.2例椎间隙轻度狭窄,仅1例可见小范围冷脓肿形成,常规T1WI、T2WI未见显示,增强后呈小环状强化.弥散图显示:病变椎体呈中、高信号改变,间盘无明显异常改变.测得病变椎体的ADC值明显较临近正常椎体升高,本组病例的范围为0.855×10-3~1.150×10-3mm2/s,平均约1.02×10-3mm2/s.表明常规MRI特征结合弥散加权成像定量研究,有助于提高不典型脊柱结核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磁共振背景弥散加权成像(DWIBS)等序列;其对检查直肠癌术前的转移淋巴结中发挥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对本院收治的60例经病理检查确诊后的直肠癌术前患者行常规盆腔MR、MR-DWI及MR-DWIBS检查进行结果分析,根据直肠癌病灶旁的淋巴结形态、分布情况、大小及表现弥散系数(ADC值);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60例经磁共振检查均被诊断为直肠癌,结果和术后的病理结果符合,ADC值分别为(0.86±0.13)×10-3mm2/s及(0.98±0.27)×10-3mm2/s,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磁共振背景抑制弥散加权成像(DWIBS)在术前直肠癌中发生转移淋巴结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其有利于直肠癌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42例经临床手术或随访证实的胰腺癌患者和40例正常志愿者的胰腺磁共振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弥散加权成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结果:42例胰腺癌患者中,胰腺癌患者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为(1.269 6±0.011)×10-3mm2/s,而40例正常人群组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为(1.556 2±0.016)×10-3mm2/s,表明两组之间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胰腺癌病灶检出敏感,是对常规磁共振的重要补充,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及表观弥散系数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56例64个病灶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疾病患者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DW-MRI采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技术,弥散敏感系数取b=800 s/mm2。比较良、恶性病变、正常腺体间ADC值差异的统计学意义。确定恶性病变的ADC阈值并用于病例诊断。结果磁共振的DWI对乳腺病变的显示良好。在b=800 s/mm2时,正常腺体、良、恶性肿瘤的ADC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恶性病变平均ADC值为(1.12±0.21)×10?3mm2/s,95%可信区间为(0.854,1.106)×10?3mm2/s。把恶性肿瘤95%可信区间上界1.106×10?3mm2/s定为良恶性病变ADC值的阈值,诊断敏感性为91.7%,特异性为85.7%。结论 DWI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推荐作为常规检查序列之。ADC值是诊断乳腺病变有价值的参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的表面弥散系数(ADC)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乳腺病变(恶性肿瘤20例.良性病变16例)进行磁共振DWI检查,并计算病变的ADC值.结果:20例乳腺癌及16例良性乳腺病变完成弥散成像.恶性肿瘤组ADC值(0.784±0.178)×10-3mm2/s明显小于良性病变ADC值(1.734±0.345)×10-3mm2/s(P<0.05.b=800 s/mm2).结论:ADC值是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一个很有价值的参数.  相似文献   

8.
谢春梅 《吉林医学》2013,(34):7152-7153
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序列在脊柱转移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疑似脊柱转移瘤患者74例,对患者分别进行横断位的T2加权序列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扫描。结果: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敏感性为89.83%(53/59),特异性为73.33%(11/15);横断位T2加权序列的敏感性为79.66%(47/59),特异性为60.00%(9/15),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敏感性(χ2=,P=)和特异性(χ2=,P=)均高于横断位T2加权序列。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能够对脊柱转移瘤进行更为准确地判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在直肠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60例直肠癌患者进行DWI检查。选用b值为600 s/mm2,观察病变信号表现,测量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与15例非直肠癌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DWI对直肠癌病变的显示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病变与正常直肠壁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WI及ADC值可以作为直肠癌鉴别诊断、评价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成像技术对肝脏肿瘤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30例肝囊肿、30例肝脏海绵状血管瘤、37例原发性肝癌、14例转移瘤患者行T1WI、.TR2WI、动态增强扫描和弥散加权扫描,分别进行病变实性区域及正常区域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的测量并进行分析.结果 肝囊肿、肝血管瘤与肝癌及转移瘤患者病变区域的实性部位ADC值分别为(2.87±0.57)×10-3mm2/s、(1.99±0.31)×10-3mm2/s、(1.28±0.23)×10-3mm2/s、(1.17±0.13)×10-3mm2/s、肝癌与肝囊肿、肝血管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癌与转移瘤患者病变区域的实性部位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6).结论 磁共振弥散成像技术对肝脏肿瘤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实性恶性肿瘤的鉴别仍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