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低剂量CT三维重建技术在儿童腺样体肥大所致上气道顺应性改变的客观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9例腺样体肥大患儿接受CT低剂量扫描和症状计分表调查,与17例正常儿童的CT低剂量扫描后三维测量指标进行对照。结果腺样体肥大组患儿单位鼻咽腔容积(rNPV)及鼻咽气道最狭窄处面积比值(rNP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NPV值P0.01、rNPA值P0.05);rNPA与症状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659,P0.01),rNPV值与症状计分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低剂量CT三维重建技术可用于腺样体肥大所致儿童上气道阻塞的客观定量评估。在解释测量结果与主观症状关系时rNPA应作为主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王守玺 《中外医疗》2014,(19):31-32
目的 对双源CT低剂量扫描在儿童腺样体肥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间该院收治的临床确诊腺样体肥大儿童患者76例,将其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双源CT常规剂量扫描,观察组则是接受双源CT低剂量扫描,对这两组患者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和诊断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鼻咽部解剖结果 的显示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腺样体CT值和辐射剂量比较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双源CT低剂量扫描可对儿童腺样体肥大做出准确的诊断,且其安全性较常规剂量扫描更高,临床诊断价值显著,值得关注并推广。  相似文献   

3.
侯振洲  董凤群 《河北医学》2006,12(11):1116-1119
目的:探讨CT副鼻窦冠扫对儿童腺样体的诊断价值,儿童腺样体增生与副鼻窦炎之间的关系。方法:总结病例84例,分两组,腺样体无增生为正常组,42例;腺样体增生为腺样体增生组,42例。分成对照组分别为:正常组;腺样体增生CT冠扫组,腺样体增生CT标绘图组。并对腺样体厚度、实际气道宽度(腺样体增生肥大变形后的鼻咽腔宽度)、固有鼻咽腔宽度(腺样体厚度 实际气道宽度—后述称鼻咽腔宽度)以及腺样体厚度/实际气道宽度、腺样体厚度/鼻咽腔宽度分别进行了测量和比较。结果:正常组与腺样体增生组在腺样体厚度、实际气道宽度、腺样体厚度/实际气道宽度、腺样体厚度/鼻咽腔宽度明显不同,鼻咽腔宽度(腺样体厚度 实际气道宽度)无明显差异;儿童鼻窦炎多与腺样体增生肥大有密切关系。结论:儿童腺样体肥大增生是引起儿童付鼻窦炎的主要原因之一;儿童腺样体一般增生不会对儿童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但过度的增生肥大会直接压迫气道,使气道变窄,严重者可堵塞后鼻孔,使鼻腔通气不畅,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CT和电子鼻内镜在儿童腺样体肥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鼻咽喉科门诊确诊的87例腺样体肥大患儿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63例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CT检查,比较两组的正中矢状位腺样体最大厚度与鼻咽腔前后径比值(A/N)、鼻咽后气道宽度(PAS)和鼻咽腔容积,并将病例组患儿的CT诊断结果与电子鼻内镜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绘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A/N值对儿童腺样体肥大诊断的价值。结果病例组患儿的A/N值高于对照组,PAS和鼻咽腔容积小于对照组(P<0.05);腺样体肥大患儿CT扫描可见鼻咽气腔变形,存在不同程度的后鼻孔阻塞,腺样体形态呈弧扇形、波浪形或长条形,咽旁间隙较清晰,邻近骨质无破损;CT检查与电子鼻内镜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T检查A/N值的AUC为0.885,当A/N值为0.61时,Younden’s指数为0.664,敏感度为88.10%,特异度值为78.26%,对儿童腺样体肥大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P<0.05)。结论CT检查对儿童腺样体肥大的诊断与电子鼻内镜检查一致性较好,可为腺样体肥大的诊断提供准确、全面的测量数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螺旋CT在儿童腺样体肥大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41例腺样体肥大做鼻咽部螺旋CT检查的患儿,了解腺样体增生情况。检查方法:41例均行鼻咽部螺旋CT低剂量扫描,范围外耳道定位至会厌水平,并在工作站进行后重建处理,并测量相关径线,计算A/N值及pas值。结果4l例中有32例A/N》0.709例A/N《0.70pas值《3mm30例pas》3mm 11例,15例合并鼻窦炎,9例合并中耳炎,6例同时合并鼻窦炎、中耳炎。结论低剂量螺旋CT横断位图像及三维重建图像能明确诊断腺样体肥大,A/N〉0.70或pas〈3mm为诊断标准,并能显示合并的中耳炎、鼻窦炎及腭扁桃体增大,炎症。同时可显示气道的狭窄,CT检查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儿童腺样体肥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腺样体肥大患儿的16排螺旋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测量腺样体厚度(A)和鼻咽腔宽度(N).结果所有80例患者CT均可见咽后壁软组织肿块,咽间隙及咽旁间隙变窄,A/N比值增大.结论64排螺旋CT扫描安全准确,可以直观发现儿童腺样体肥大,并可了解肥大程度,了解气道阻塞程度,有助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以睡眠呼吸暂停为主要症状的腺样体肥大CT诊断价值。方法对以睡眠呼吸暂停为主症、并疑为腺样体肥大的患儿42例行鼻咽部螺旋CT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成像,观察鼻咽腔形态改变、邻近解剖关系,在矢状图像进行A/N比值测定,计算腺样体指数。结果 42例中经CT矢状重建图像显示37例患儿鼻咽顶及后上壁软组织不同程度增厚、密度均匀,鼻咽腔变窄,后鼻孔不同程度受阻塞,咽隐窝及咽鼓管咽口多数隐约可见,少数显示不清,邻近骨质未见异常。腺样体指数A/N比值≥0.71有21例,A/N≥0.65~0.70有16例。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矢状图像的A/N比值的测定能准确诊断腺样体肥大,可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准确的信息,是一种较理想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8.
儿童腺样体肥大是常见病,鼻咽部CT扫描可明确腺样体肥大的程度并做出诊断.现搜集我院2006年4月一2008年5月诊断明确的102例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临床及CT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王亚静  申艳光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7):3732-3733
目的:探讨CT对儿童腺样体肥大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行鼻咽CT检查病例25例并手术病理证实,详细分析腺样体肥大影像特征。结果:所有病例均为鼻咽腺样体肥大,表现为鼻咽顶后壁增厚,黏膜线连续,形成肿块致气道狭窄;中重度合并鼻窦炎、中耳炎等并发症。结论:CT检查是儿童腺样体增生肥大及并发症重要手段,对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江晓勇 《浙江实用医学》2005,10(6):417-417,436
目的总结腺样体肥大的CT表现.方法用CT 5mm层厚连续扫描鼻咽部.结果腺样体肥大患儿有打鼾,张口呼吸等明显临床表现,CT平扫表现为鼻咽顶后壁弥漫性较高密度的软组织增生,鼻咽腔变窄.结论CT检查快速无创伤,诊断准确率高,是目前检查腺样体肥大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髓室核固位体的烤瓷冠修复磨牙牙体缺损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利用髓室核固位体修复磨牙大面积缺损的金属烤瓷冠的五年临床治疗效果,确定该种修复方法的适应范围及探讨常见的失败原因.方法:选择牙冠大面积破坏并经完善牙髓治疗的磨牙108例,利用磨牙的髓室作为主要的固位型,制作核,在此基础上制作金属烤瓷全冠,分别在6月、5年定期观察.结果:108例磨牙残冠利用髓室核固位进行全冠修复,修复后咀嚼功能恢复良好,仅7例出现修复体脱落.结论:髓室核固位可以满足临床上磨牙大面积缺损的金属烤瓷全冠修复,从而大大减低了临床操作的难度.  相似文献   

12.
对于医院图书馆而言,传统医院图书馆不会消失且会长期存在下去;数字图书馆作为传统医院图书馆的补充,两者将共存互补,共同发展;医院图书馆将以复合图书馆的发展模式存在。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目的 探讨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的特点,以及与老年人AMI的不同之处.方法 对126例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其中青年人AMI 46例;老年人AMI 80例.收集病史资料,包括性别、高血压病史、吸烟史、糖尿病史、心血管家族史,入院后记录血生化(血糖、血脂)、血压以及并发症(心功能、心律失常),急诊或择期行冠状动脉造影,了解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结果 青年组男性发病率为93.48%,明显高于女性的6.52%,吸烟率为95.65%,冠心病家族史为19.57%,均显著高于老年组的80.0%及6.25%;老年组高血压、高脂血症发病率为65.0%及46.25%,明显高于青年组的45.65%及23.91%;青年组心功能Ⅰ级者占58.7%,明显高于老年组的22.5%,而Ⅲ级者青年组占6.52%,明显低于老年组的30.0%;青年组单支病变发生率为54.35%,明显比老年组的12.50%增多,三支病变少于老年组的57.50%;冠脉痉挛青年组为10.87%,高于老年组的1.25%.结论 青年AMI男性高发,有吸烟史、高脂血症史易发生,尤其有冠心病家族史者,单支病变较多,并发症少,预后较老年组好.  相似文献   

18.
叶敏英 《中国病案》2006,7(2):23-24
随着我国病案管理事业的迅速发展,现代化管理设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必须清楚的看到管理人员素质,工作环境,硬件设备,组织管理行政结构均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就从这几个方面提出些看法与建议,以便提高病案信息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时行阑尾根部结扎的两种不同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2月我科213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资料,分为推结器结扎组101例,直接结扎组112例,分别使用推结器与直接使用可吸收线结扎阑尾根部,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213例全部顺利完成,无需中转开腹。推结器组与直接结扎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42.73±5.68)min和(46.09±7.12)min(P〈0.01),平均术后第一次肛门排便或者排气时间分别为(26.74±3.77)h和(26.59±3.70)h(P〉0.05),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3.83±0.93)d和(3.88±0.85)d(P〉0.05),两组病例手术时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平均术后第一次肛门排便或者排气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使用推结器结扎阑尾根部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与使用可吸收线直接结扎同样安全。  相似文献   

20.
王战胜 《中原医刊》2006,33(11):27-29
目的分析豫东地区儿童死亡原因及变化,以加强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死因分类,分析2000年1月~2005年12月2863例死亡儿的临床资料及死亡因素。结果婴儿死亡人数最多,占总死亡数的74.4%,新生儿占总死亡数的51.9%。男女之比为1.21:1。死亡病因中新生儿疾病占总死亡的51.9%,其中早产、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多见;感染性疾病占总死亡的25.9%,其中肺炎、败血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多见;其他类疾病占总死亡的22.2%,其中意外、先天畸形、肿瘤多见。早产、意外、肿瘤死亡率逐渐上升,败血症、肺炎死亡率却呈下降趋势。结论新生儿疾病近年已成为豫东地区儿童死亡的主要病因,加强新生儿疾病的防治是降低豫东地区儿童死亡率的重要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