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收式自体输血对骨科手术患者凝血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回收式自体输血对机体凝血状态和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骨科大手术病人40例,随机分为回收式自体输血组和异体输血组。分别取术前、输血后1h及输血后24h的静脉血,测定血常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及活化凝血时间(ACT),同时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输血后第1天、第5天两组病人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并计算CD4^+/CD8^+值。结果输血后1h两组APTT、PT、ACT均延长.FIB和血小板计数均降低(P〈0.05)但尚在正常范围内,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术前比较,异体输血组输血后第1天和第5天CD3^+、CD4^+、NK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1),回收式自体输血组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回收式自体输血对凝血功能的影响与异体输血相似。回收式自体输血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无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自体血液回收在宫外孕手术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46例宫外孕病人进行自体血液回收,经过滤、离心、清洗后回输给病人。监测循环、血常规、凝血功能、电解质、血浆蛋白的变化;观察回收血量、回输血量,尿液颜色和伤口渗出情况。结果回输后心率降低,平均动脉压(MAP)升高(P〈0.01);血红蛋白(Hb)和血细胞比容(Hct)回输后均显著升高(P〈0.01);回输前后凝血酶原时间(胛)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无明显变化(P〉0.05);在回输后24h,K^+和Ca^2+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Na^+和Clˉ无明显变化;总蛋白(TP)、白蛋白(ALB)和前白蛋白(PA)回输前降低,回输后无明显变化(P〉0.05)。平均回收血液(2075±441)ml。回输(1019±287)ml。无肉眼血红蛋白尿,伤口愈合良好。结论 自体血液回收技术用于临床安全可靠,节约血源,减少异体输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研究自身输血后与凝血、抗凝、纤溶相关的三个重要指标(1)凝血酶原片段(F1+2);(2)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3)D-二聚体(D—D)的变化,为术中回收式自体血液回输技术的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出血量超过500ml手术病人和急诊内出血超过500ml手术患者共4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前者分别于麻醉前和回输完自体血液后30min抽取股静脉血液,后者分别于麻醉前和术毕或异体血液输完后30min抽取股静脉血液。采用SPSS12.01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F1+2均有升高(P〈0.05);两组病人抗凝血酶Ⅲ(AT-Ⅲ)血浆浓度均有显著降低;两组病人D-二聚体前后对比观察显示有增加趋势,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指标组间比较显示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自体血液回输后三种指标变化主要与手术创伤有关,而术中回收式自体血液回输本身不会引起机体凝血和抗凝系统明显变化,实验组变化与对照组变化是一致的。从而进一步证实术中回收式自体血液回输技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3):130-133
目的研究产科手术患者行回收式自体输血对其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我院收治的产科手术需输血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回收式自体输血)与对照组(常规异体输血),每组各15例。比较两组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输血前红细胞计数、血小板比容及FIB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输血前比较,两组输血24 h后红细胞计数、血小板比容及FIB值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输血后组间血液流变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前比较两组凝血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输血前比较,输血后两组PIt值均降低,APTT、PT及ACT时间均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输血后组间凝血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低于对照组的4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收式自体输血能维持产科手术需输血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稳定性,与异体输血比较,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自体输血与异体输血在腹部手术患者中应用时对凝血功能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进行腹部手术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异体输血,观察组采取自体输血。比较两组输血前后的对凝血功能与血液流变学。结果 与输血前相比,两组输血后1 h的a PTT、PT和ACT均明显升高(P 0. 05),Plt和Fbg均明显降低(P 0. 05),两组输血后24 h的a PTT、PT、ACT、Plt和Fbg与输血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 0. 05);两组输血后的血细胞比容以及红细胞计数均明显降低(P 0. 05),两组输血后的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高切相对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血浆粘度、低切相对粘度与输血前相比无明显的差异(P 0. 05),但观察组的红细胞聚集性较对照组表现出下降的趋势。结论 自体输血以及异体输血对腹部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无显著的差异,但回收式自体输血有助于维持血液流变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6.
周敏  黄彩鹏 《浙江医学》2015,37(12):1076-1078
目的 观察贮存式自体输血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效果,探讨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实施贮存式自体输血 对患者安全的影响。方法 收集采用贮存式自体输血的50 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异体输血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常规、血电解质及围术期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血常规、血电解质指标未出现明显变化(P>0.05),其中发生肺炎1 例,高热1 例,住院时间(6.5±1.7)d。对照组患者手术后血常规指标明显低于手术前,血电解质指标中血钾高于术前,血钙低于术前(P<0. 05 或0.01),术后出现高热5 例,肺炎3 例,泌尿道感染3例,住院时间(9.8±3.8)d,两组患者输血后感染率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贮存式自体输血科学安全、经济有效,减少患者异体输血并发症,节约血源,可广泛应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等择期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经血液回收机收集的自体血放置时间的血气变化并观察心脏术后患者输注回收式自体输血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上自体血回输时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60位患者术中回收式自体血各50 ml,常温放置,在1 h、3 h、5 h、7h、9 h、12 h各时间点检测血气,并监测患者术后输注回收式自体血前和输注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活化凝血时间(ACT)及凝血酶原时间(PT)等变化。留取回输后10 h内患者尿样行尿血红蛋白定性检测。结果随放置时间延长,回收式自体血p H值逐渐降低(P0.05),而K+和乳酸浓度增加明显(P0.05),Hb、Na+、Ca2+、Cl-无明显变化(P0.05)。患者回输自体血后Hb,Hct显著回升(P0.05),MAP、HR、ACT和PT较回输前无明显变化(P0.05)。回输后仅发现1例患者尿血红蛋白检测弱阳性(1.66%)。结论回收式自体血常温下放置5 h后变化明显,输回收式自体血应控制在5 h之内进行。使用回收式自体输血可节约血源,纠正失血及贫血,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对心脏术后患者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在临床可以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体血回输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3例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采用京精自体血液回收机3000P型进行洗涤式自体血回输,并对患者术前和术后24小时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It)、凝血活酶时间(Pr)、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m)、术后24小时引流量进行分析。结果43例患者所有的回收血经过血液回收机处理后共获得洗涤后浓缩红细胞为36400ml。手术前后患者RBC、APTT无明显变化(P〉0.05),Hb、Hct低于术前(P〈0.05),但也都位于正常参考值范围内,PIt比术前明显降低(P〈0.01),WBC较术前明显增高(P〈0.01),术后引流量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所有患者在回输血过程中均无明显的不良输血反应。结论回收式自体血液回输可有效减少心脏瓣膜置换术中血液丢失,减少异体血输注量,减少输血费用,避免血液传播疾病及各种输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回收式自体输血在剖宫产术后出血产妇中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将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科因前置胎盘而行剖宫产手术的120例产妇纳入本观察,按照是否接受回收式自体输血分为观察组(回收式自体输血)60例和对照组(异体血输注)60例,比较两组产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及术后24h内输血总量、术后相关指标水平、输血后24h内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两组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结果:两组产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及术后24h内输血总量以及术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T)水平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产妇输血后24h内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min、5min Apgar评分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回收式自体输血在剖宫产术后出血产妇中应用效果明确,安全性良好,可根据实际情况向产妇推荐。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和比较术中等容血液稀释自体输血和异体输血对肿瘤患者围术期机体内环境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直肠癌、结肠癌和胃癌根治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术中输异体全血400mL;B组于手术切皮前放血400mL,同时输入等量羟乙基淀粉,术中自体血回输给患者。结果A组输血后1h及术后24hpH值和HC03一下降较B组明显(P〈0.05);B组稀释后Hb明显低于A组(P〈O.05);血常规其余各值、PT、APTT、FIB在各测定点两组变化一致,两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一定范围内,等容血液稀释自体输血有利于维持肿瘤患者围术期内环境稳定,等容血液稀释自体输血与异体输血相比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①目的研究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联合回收式自体输血疗法对非停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病人血液保护的效果。②方法40例择期行OPCAB病人,随机分成ANH联合回收式自体输血组(联合组)和回收式自体输血组(对照组),联合组病人麻醉诱导后从动脉采血(采血量8~12mL/kg),同时从静脉输入胶体液加晶体液(V:V=1:1)。两组病人用血液回收机回收的术中出血,术中或术毕将洗涤后的红细胞均回输体内。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将术前采集的自体血回输体内。监测两组病人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前及术后24h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24h出血量及输异体血的量。③结果两组病人术后24hHb、Hct、PLT、出血量、术后输异体血的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281~9.878,P〈0.05、0.01)。④结论ANH联合回收式自体输血能降低OPCAB病人异体血的输注,降低术中及术后输血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术中自体血回输对急症颅脑手术患者术中血常规、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实施术中自体血回输的急症颅脑手术患者256例。分别于术前、自体血回输前、术毕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Y)、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t),观察自体血回输对患者凝血功能、血常规的影响。结果术前与回输前、回输前与术毕患者PT、AprlT、P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回输前、回输前与术毕患者Hb和Ho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症颅脑手术患者中积极开展自体血回收可以提升Hb值,增加HCT。但是PT、APTY较术前、回输前均有延长,血小板也有减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稀释式自体输血( ANH)在基层医院手术中应用的可能性及其效果。方法选择ASA评估标准Ⅰ~Ⅲ级择期手术患者10例,手术开始前经桡动脉采集自体血液,同时通过静脉输入同等数量胶体液。术中患者血红蛋白水平降至70 g/L时,或在手术结束前30 min将采集的自体血回输给患者。观察(1)手术前、ANH后、手术结束时血红蛋白水平;(2)记录以上各时间点心率和平均动脉压;(3)记录术中失血量、尿量、自体血输注量、异体血输注量、输液量及手术时间;(4)监测术前和术后24 h的血红蛋白、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结果10例患者共计采集自体血液3300 mL。全部在术中回输给患者。术中心率、平均动脉压和血红蛋白变化平稳。7例患者术中未使用异体血;3例患者因手术较大输异体血1400~3400 mL。术后24 h血常规和凝血功能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 ANH能明显减少术中的异体血输注量,对凝血功能影响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4.
蔡兵  黄晓波  谢东篱  兰志勋 《四川医学》2005,26(12):1414-1415
目的 观察羟乙基淀粉和聚明胶肽预充对体外循环病人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明确两种胶体在体外循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ASA Ⅱ-Ⅲ级二尖瓣置换病人40例,随机分成贺斯组20例或菲克雪浓组20例,分别用两种胶体作为预充液,观察病人手术前、肝素桔抗后20min、术毕2h和术后24h血流动力学(HR、MAP、CVP),以及手术前和术后24h凝血功能(PT、APTT、FIB、ACT、HCT、PLT)指标。结果 两组病例在以上各时段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组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凝血功能两组组内比较术后24h的PLT、FIB、HCT均低于手术前(P〈0.05),其余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适量贺斯和菲克雪浓应用于CPB作为预充液的一部分,对血流动力学和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继发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肝内外胆管结石继发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患者108例,均施行十二指肠镜肝外胆管取石术后,观察组55例联合腹腔镜、胆道镜进行肝内胆管取石术,对照组53例采用传统手术进行肝内胆管取石术,观察两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前24 h及术后24 h肝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胆汁漏、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胸腔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术后残余结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24 h内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及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24 h内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白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十二指肠镜、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继发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创伤小、效果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心脏直视手术不用异体库血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心脏直视手术患者采用自体输血的临床应用,观察不用异体库血进行心脏直视手术的效果。方法 对应用自体输血进行心脏直视手术的68例患者术中采用综合节血措施,包括术前贮血,术中回收血以及应用抑肽酶。同时选择68例接受输异体库血的心脏直视手术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间中心静脉压(CVP),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及术后引流量等差异。结果 自体输血组患者术后Hb,PLT均较术前降低(P<0.05),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P<0.05),但Hb ,PLT,PT仍在正常范围内,PaO2术后较术前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术后Hb,PLT,PT及引流量均无统计学显著怀差异(P>0.05),而术中失血量,用库血量却有明显差异。结论 采用自体输血的心脏直视手术患乾,围术期虽有轻度贫血但不影响血液的携氧功能,术后出,凝血状况亦不受影响,并能减少输异体库血后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经济及精神负担。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观察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对良性肿瘤妇科患者子宫切除术后凝血功能及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方法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纳入该院因非恶性肿瘤疾病拟行子宫全切手术患者110例,其中,腹腔镜组57例,开腹手术组53例。两组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观察患者术前、术毕、术后24h、术后48h、术后72h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并在术后24、48和72h行双下肢超声检查明确有无DVT形成。结果两组患者术毕PT低于其余各时间点(P<0.05);术毕时和术后24hAPTT低于其余观测时间点(P<0.05);术毕时和术后24h血浆FIB水平高于其余观测时间点(P<0.05);两组间PT、APTT及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D‐D水平较术前均显著升高,腹腔镜组术后24hD‐D水平高于开腹手术组,术后48hD‐D水平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后72h内下肢DVT发生率分别为14.04%(8/57)、5.66%(3/5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腹手术及腹腔镜手术均明显激活机体凝血系统,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并不降低子宫切术后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液回收在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5月至2012年4月于该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556例患者,根据其术中输血方式分为对照组(278例)和观察组(278例),观察组患者进行自体血液回收,对照组患者不进行自体血液回收,观察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4 h 血常规(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血小板等)及血气分析(酸碱度、钾离子、乳酸等)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观察组患者胸腔引流量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库存血用量(263.83±19.23)mL 明显少于对照组(615.24±20.34)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中,血液回收可有效补充血容量、减少自体血丢失,可明显减少患者库存血输入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回收式自体输血对骨科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进行顾客大手术患者42例,随机分为回收式自体输血组和异体输血组。分别取抽取患者术前、输血1 h后以及输血24 h后的静脉血,测定样品的血常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即APTT),凝血酶原时间(即PT),纤维蛋白原(即FIB)以及活化凝血时间(即ACT),将两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回收式自体输血组与异体输血组患者在输血1h后,其APTT、PT、ACT指标均有所延长,FIB水平均有所降低(P<0.05),但尚在正常范围内,且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收式自体输血与异体输血相似,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均在正常范围内,在临床中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妇产科的腹腔内大量出血直接过滤式回收再输入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我院2000年以来共收治的76例妇产科腹腔内大量出血手术病例资料的回顾分析,对自体输血组和异体输血组两组患者的出血量、输血量、输血反应、术后发热及术后24小时内的血钾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自体输血组和异体输血组的出血量,术后发热及术后24小时内的血钾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输血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自体输血组多于异体输血组,两组均未见输血反应。结论妇科急性腹腔内大量出血患者采用术中单纯过滤式的回收式自体输血是安全有效的,可以节约血源,避免感染传染病,又有利于患者的及时抢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