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气超细颗粒物的分布特征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多流行病学和毒理学研究表明大气颗粒物与人群死亡率和发病率明显相关。超细颗粒物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组成成分,与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超细颗粒物的分布特征及其组成成分,综合大气超细颗粒物与人群健康效应的流行病学及毒理学资料,以获取超细颗粒物健康效应的可能机制,并总结超细颗粒物的研究方向,为大气中超细颗粒物污染的健康危险度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太原市大气颗粒物中金属元素的富集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测定了太原市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中16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了太原市大气环境中金属元素的污染状况、富集特征及其主要污染来源。结果表明,太原市大气环境中多数金属元素在颗粒物中的含量冬季明显高于夏季、工业区和市区的金属元素浓度水平远高于郊区。对人体危害较大的金属元素主要富集在≤2.0μm的细颗粒上。根据富集因子分析表明Pb、Cu、Zn、As、Se等主要来自人为污染,Al、Fe、Ca等主要来自自然来源。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太原市大气污染物浓度对孕妇孕期发生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于2018年8月—2020年1月在太原市某医院门诊进行产检的孕妇548人,运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评估孕期睡眠情况,并记录同期太原市大气污染物暴露情况。将污染物浓度暴露时点分为5个:纳入研究当天、纳入研究前1周(滞后7 d)、前2周(滞后14 d)、前3周(滞后21 d)和前4周(滞后28 d)。采用两组间的单因素分析(Mann-Whitney U检验和χ2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大气污染物对孕期睡眠质量的影响。结果太原市孕妇的睡眠障碍检出率51.82%。睡眠障碍组孕妇在各时点大气污染物暴露浓度普遍高于非睡眠障碍组孕妇。PM2.5与睡眠质量(rs=0.091,P<0.05)和睡眠障碍(rs=0.126,P<0.01)成正相关。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滞后28 d时的PM2.5暴露水平是孕妇孕期发生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OR=1.03,95%CI:1.01~1.05)。结论 大气污染物...  相似文献   

4.
多环芳烃在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上的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多环芳烃(PAHs)在冬季和夏季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上的分布。方法 用DFJ-1型五段分级采样器采样,用GC-MS法测定,分析衡阳市区冬夏两季空气中PAHs在不同粒径颗粒物中的分布。结果 在大气颗粒物分级样品中,均检出PAHs。PAHs在冬夏两季空气中的浓度分别为161.42、140.72 ng/m^2,在粒径≤2.0μm的细小颗粒上的含量分别占总量的63.3%与52.3%。结论 衡阳市大气环境中PAHs的含量冬季明显高于夏季,冬季主要富集在粒径≤2.0μm的细小颗粒上,PAHs在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上的分布不一致,夏季在粗细粒子中分布较为均匀,冬季PAHs的分布明显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大气悬浮颗粒物的浓度和不同粒径颗粒物所占比重及其吸附金属元素的情况 ,本文采集大气悬浮颗粒物 ,测定其浓度和不同粒径颗粒物的比重 ,用索氏酸提取法分析其吸附 Pb、 Mn、 Cr、 Ni、 Cd5种金属元素的含量 ,为下一步大气污染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1 村料与方法2 0 0 1年 1月 2 1日~ 2 2日在淄川区卫生防疫站内设一条采样点 ,离地面 1.5m高处用 CYQ-0 6型大流量采样器和 DFJ-1型五段分级器配套采集大气悬浮颗粒物。当时气象条件 :晴天 ,风向为北风 ,风力 2~ 3级 ,最高温度 3℃ ,最低温度 -6℃ ,连续采样 2 4h,流量为 0 .57M3/…  相似文献   

6.
我国大气颗粒物暴露与人群健康效应的关系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7  
目的;综合分析我国大气颗粒物暴露与人群健康效应的流行病学资料,以获取我国颗粒物-健康效应的暴露-反应关系。方法:在联机检索文献的基础上,确定各健康效应终点的定量暴露-反应关系,多篇文献的综合评价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进行。结果:建立了从发病到死亡各个健康效应终点上,大气颗粒物浓度每升高一定单位,人群不良健康效应发生的相对危险度,结论:该文建立的暴露-反应关系,可用于我国大气颗粒物污染的健康危险度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我国大气污染典型地区采暖期超细颗粒物(UFPs)的污染特征,为今后开展UFPs的健康效应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于2017年1月2-15日在天津市中心某交通路口采用WPS-1000XP型宽范围颗粒粒度仪监测UFPs的粒数浓度、表面积浓度和质量浓度;使用DUSTMATE型手持式环境粉尘检测仪同步监测PM_(2.5)和PM_1的质量浓度。结果监测点采暖期PM_(0.5)和UFPs粒数浓度最高可达33 484粒/cm~3和22 461粒/cm~3,平均水平分别为19 185粒/cm~3和13 184粒/cm~3;UFPs表面积浓度最高可达264.2μm~2/cm~3,平均水平为126.69μm~2/cm~3;UFPs质量浓度最高观测到3.2μg/m~3,平均水平为1.6μg/m~3;PM_(2.5)和PM_1最高质量浓度分别可达600.0μg/m~3和201.6μg/m~3,平均水平分别为96.94μg/m~3和45.33μg/m~3;相关性分析显示,在8:30这一时刻UFPs粒数浓度与PM_(2.5)质量浓度呈负相关。结论监测点采暖期UFPs污染水平较高,有必要针对UFPs开展长期监测及健康危害研究。  相似文献   

8.
大气颗粒物污染对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报道了对不同大气颗粒物污染地区3021名居民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运用分层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了大气颗粒物污染、吸烟等因素与常见慢性呼吸道疾病和症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大气颗粒物污染、吸烟、年龄为慢性咳嗽、咳痰、气急、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危险因素。年龄越大、吸烟越多、颗粒物污染越严重,居民患病的危险性越大。TSP浓度增加100ug/m~3时,咳嗽、咳痰、气急、慢支和肺气肿发生者患病的优势比(OR)为1.20、1.23、1.13、1.29和1.59。  相似文献   

9.
[目的]确定济南市市区大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TSP及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主要来源,为环境管理及治理提供技术支持。[方法]1999年12月至2000年9月在济南市市区及其周围设点采集空气中各种排放源颗粒物,并运用化学质量平衡(CMB)模型确定不同排放源的分担率。[结果]济南市市区大气颗粒物主要来源于扬尘,煤烟尘和风沙尘,对TSP及PM10的分担率分别为34%和30%,25%和19%,18%和22%。[结论]济南市市区煤烟尘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扬尘污染与机动车的污染仍然严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太原市室内外空气颗粒物污染特征。方法于2004年4月-2006年10月在太原市21个社区541户家庭采用Aerocet531型粉尘仪-粒子计数器在采暖期和非采暖期测定室内外空气中PM1.0、PM2.5、PM7.0、PM10.0和TSP的浓度。应用Stata 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太原市空气污染最严重的社区室内、外TSP浓度分别为1 030.70和1 681.46μg/m3,采暖期与非采暖期比较,采暖期颗粒物浓度高于非采暖期;室外颗粒物浓度高于室内。对室内、外TSP贡献最大的是粒径2.5~7.0μm的颗粒物(PM>2.5~7.0),相应的构成比分别为37.58%和34.70%,其中室内污染以PM≤7.0(粒径≤7.0μm的颗粒物)为主,室外污染以PM>2.5(粒径>2.5μm的颗粒物)为主。不同粒径颗粒物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TSP与PM>2.5~7.0相关性最强,相关系数为0.928 0。室内、外采暖期PM>2.5~7.0相关性最强,采暖期相关系数高达0.675 3。结论太原市主要颗粒物污染为PM>2.5~7.0,室外空气颗粒物污染对室内影响较大,采暖期室内、外PM>2.5~7.0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11.
正散热器是一种普遍使用的室内热源,其上方颗粒物浓度与粒径分布对室内环境和人员健康有重要意义,笔者就此进行研究。选择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某9层楼办公室(6.63 m×2.25 m×2.7 m),外墙内表面设有1个散热器(1.32 m×0.12 m×0.35 m),接入市政管网进行集中采暖,与外墙内表面间距为0.03 m,其下表面距地面0.12 m。共布置33个测点,其中散热器上方设30个测点,根据距墙距离由近至远分为A、B、C 3列,A列距墙2 mm,B列距A列100 mm,C列与B列间距100 mm。每列测点由下而上依次编号为A1~A10、B1~B10、C1~C10。每列最下面测点距散热器上表面2 mm,之后每两个相邻测点垂直间距为100 mm。在远离散热器的室内环境中设置3个对照测点(D1、D2、D3),均  相似文献   

12.
铝厂周围大气颗粒物的粒度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铝厂大气悬浮颗粒物监测结果表明,TSP、IP全部超标。分级监测结果显示,颗粒物以粗粒(>5μm)为主,质量中值直径(MMD)全部超过5μm。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南京市某区大气颗粒物上负载重金属及类金属元素的浓度水平,评估分级粒径段颗粒物上负载元素成分特征及风险。方法运用PSW-8型气溶胶粒度分布采样器于2015年11月23日—12月17日采集南京市某区大气颗粒物样品,通过重量法测定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的浓度,并基于微波消解-ICP/MS法测定不同粒径颗粒物中不同重金属及类金属元素的浓度,运用美国环保局推荐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不同粒径颗粒物中重金属及类金属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南京市某区大气颗粒物(0. 65~1. 1)μm粒径的质量浓度及质量均最高,(0. 43~10)μm全粒径大气颗粒物中各重金属及类金属元素浓度的趋势为:AlPbMnCuCrSrAsNiSeVRbCdBiUCoCsAg。Se、Pb、Ag、As、Bi、Cd、Cs、Rb、Ni、Cu、Cr、Mn和V共13种重金属及类金属元素主要集中分布于2. 1μm以下的颗粒物上,U、Co、Sr和Al 4种元素主要分布在2. 1μm的颗粒物中。U、Cr、Ni、Cu、Pb、As、Ag、Bi和Cd元素在各粒径段中的富集因子均10,其中粒径段越小的重金属及类金属元素富集因子越高。本研究各元素的非致癌风险1,细粒径段及全粒径段的多种元素致癌风险之和大于1. 00×10-6。结论南京市某区采样期内2. 1μm以下大气颗粒物占比较大,对人群健康影响较大的重金属及类金属元素在细粒径段的含量较高,细粒径段各元素的富集因子和健康风险更高。应加强大气颗粒物中细粒径颗粒物及其负载污染物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并比较不同来源颗粒物的污染特征.方法选择北京和太原的两个采样点,采用TSP-PM10-PM2.5-2型颗粒物分级采样器并配以玻璃纤维滤膜采集大气颗粒物,测定不同季节不同条件下日常及沙尘暴爆发时气溶胶的质量浓度、粒径分布;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离并测定沙尘暴及日常气溶胶尤其是细颗粒物中的苯并[a]芘,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细颗粒物上铅的浓度.结果太原和北京的PM10分别为0.401 mg/m3和0.226mg/m3,TSP分别为0.551 mg/m3和0.381 mg/m3,均超过我国空气质量二级标准0.15 mg/m3和0.30mg/m3.太原和北京的PM2.5分别为0.275 mg/m3和0.169 mg/m3,均超过美国EPA细颗粒物空气质量标准0.065 mg/m3.沙尘暴期间和非沙尘暴期间北京的PM2.5分别为0.373 mg/m3和0.165 mg/m3;苯并[a]芘浓度分别为1.38 ng/m3和7.7 ng/m3.结论我国北京和太原两城市颗粒物污染严重,沙尘暴爆发时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5.
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和来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大气颗粒物引起的环境空气污染受到广泛的关注.颗粒物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不同时间、空间和不同粒径颗粒物浓度的测定、成分分析和健康效应等方面.该文针对颗粒物中的重金属成分,从其含量水平、分布特征、赋存状态和来源分析上进行综述,总结目前对颗粒物中重金属的研究成果,并展望该领域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北京市春季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分布现状及来源特征。方法记录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公布的空气质量信息,采用大气颗粒物采样仪在北京市某区进行采样。索式提取法提取细颗粒物(PM_(2.5))中的有机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定量分析PAHs,分子诊断比值法分析多环芳烃的来源。结果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日均值与蒽、荧蒽、苯并[a]蒽、■、苯并[b]荧蒽、茚并(1,2,3-cd)芘呈现正相关,与苊、芴呈负相关,其中与苯并[b]荧蒽的相关系数最高(r=0.772)。随着空气质量由优到严重污染发展,苯并[a]芘、茚并[1,2,3-cd]芘、苯并[ghi]苝三种多环芳烃质量浓度有上升的趋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苊、芴、菲、芘四种多环芳烃质量浓度有下降的趋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特征来源分析发现,空气质量为优和良的情况下细颗粒物中PAHs主要来源于石油和液态化石燃料的燃烧;空气质量为重度和严重污染的情况下,PAHs来源除了液态化石燃料燃烧外还有木材和煤炭燃烧。结论 2014年北京市某区春季的大气细颗粒物中的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煤和化石燃料的燃烧,可能与居民取暖和交通污染有关。  相似文献   

17.
18.
陈瑞  孙建云  魏巧珍 《卫生研究》2021,(2):274-278,283
目的 分析兰州市两区2015-2019年大气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2.5)浓度及其化学成分变化趋势.方法 于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兰州市选择住宅区代表城关区和工业区代表西固区2个采样点,采集大气细颗粒物样品,检测其质量浓度、金属和类金属元素、水溶性离子及多环芳烃(po...  相似文献   

19.
Zhao J  Li L  Qian C  Jiang R  Song W 《卫生研究》2012,41(1):35-39
目的观察上海市居民区大气细颗粒物污染水平及时空变化趋势,同时,了解机动车尾气污染对居民区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市区内A、B两个居民区,A居民区为普通居住区,B居民区为交通繁忙区。在交通主干道侧向距离0、50、100和200m设4个监测点,于2010年4月、7月和10月及2011年1月使用AM510细颗粒物监测仪对两个居民区的大气细颗粒物污染水平进行监测,每个月份连续监测10天。每天7:30~10:30同步监测,分析同一居民区大气细颗粒物浓度随道路侧向距离的变化,并比较A,B两个小区大气细颗粒物污染水平。结果上海市大气细颗粒物污染水平的季节变化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细颗粒物浓度的日变化趋势都呈双峰型,一个峰在上午8:00,另一个峰在晚间19:00,与居民上下班高峰呈一致性。随距离交通主干道侧向距离的增加,居民区内细颗粒物水平呈降低趋势。交通状况不同的居民区细颗粒物污染有明显差异,B居民区由于地处交通繁忙区,大气细颗粒物污染水平也较高。结论上海市居民区大气细颗粒物污染处于较高水平,机动车尾气污染对细颗粒物污染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