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究高求助意愿者的心理求助行为的相关因素,以促进有积极求助意愿但未采取行动大学生的求助行为.方法:在4所心理咨询中心建设较健全的综合性高校,选取客观上有寻求心理帮助需要并且愿意寻求心理帮助,但未采取行动的学生,组成高意愿未求助组(n=138);同时在高校咨询室调查99名主动求助的学生,组成主动求助组.采用寻求心理帮助的自我污名量表(SSOSH)、自我表露的预期结果量表(DES)、作为心理咨询当事人的自我效能问卷修订版、心理问题的可控性归因问卷和自编间接求助经历问卷评估与求助行为相关的因素.结果:高意愿未求助组的SSOSH、DES的预期风险和心理问题的可控性归因问卷得分均高于主动求助组[(12.4±3.0)vs.(11.3±4.0),(12.9±3.0) vs.(11.0±3.4)),(4.4±0.8) vs.(3.7±1.0);均P<0.05],而作为心理咨询当事人的自我效能问卷和间接求助经历问卷得分低于主动求助组[(27.7±4.2)vs.(30.0±4.0), (0.3±0.5)vs.(0.9±0.8);均P<0.001)].在logistic回归分析中,自我表露的预期风险、作为咨询当事人的自我效能问题、问题可控性归因和间接求助经历量表得分进入回归模型,可解释求助行为变异的47.8%.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间接求助经历通过自我效能和预期风险的中介作用影响求助行为,该模型可解释行为变异的30.5%,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0.4%.结论:高意愿心理求助行为可能与个体的自我表露预期风险、自我效能、问题可控性归因和间接求助经历密切相关.个体遭遇的心理困扰越不可控就越可能求助,对咨询的预期风险越小、自我效能越高、间接求助经历越丰富的个体越倾向于求助.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研究   总被引:45,自引:3,他引:42  
目的:考察大学生在处理心理问题时的求助倾向及妨碍其寻求专业帮助的原因。方法:以一所部属师范大学全日制本科生(n=292)为对象,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结果和结论:①受试者倾向于先求诸己,后求诸人;在寻求他人帮助时,更倾向于向关系密切的人求助,只有当面临严重的心理困扰时,才倾向于向专业咨询求助。②男生较女生更倾向于自己解决问题;来自农村的学生较来自城市的学生更倾向于自己解决问题。③妨碍大学生寻求专业咨询帮助的原因可分为三类,其中“自我效能”因素和“保全面子”因素是最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求助态度和求助意愿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自评量表、专业心理求助态度量表、求助意愿量表,对884名中学生匿名施测。结果:求助态度和求助意愿存在性别和年级差异;心理行为问题可以直接预测求助意愿,也可以通过求助态度间接影响求助意愿,间接效应占总效应61%。结论:求助态度在心理行为问题和求助意愿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性、面孔可信度和性别等信息呈现对大学生线上心理求助意愿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高校200名大学生,通过3(专业性:高、中、低)×3(面孔可信度:高、中、低)×2(面孔性别:男、女)三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采用E-prime编程模拟在线心理咨询预约场景,比较大学生在线心理求助意愿的差异。结果:大学生对高专业性心理咨询师、高面孔可信度心理咨询师的心理求助意愿得分均高于对中、低专业性和中、低面孔可信度心理咨询师(均P<0.05);对女性心理咨询师的心理求助意愿得分高于对男性心理咨询师(P<0.05);对专业性较高、面孔可信度较高的女性心理咨询师心理求助意愿得分高于对其他条件下的心理咨询师心理求助意愿得分(均P<0.05)。结论:对大学生而言,专业性较高、面孔可信度较高的女性心理咨询师可能引发更高的心理求助意愿。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后悔心理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卿素兰  罗杰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12):810-810,815
Sugden对后悔定义为“将事件的真实结果与一个可能发生的、比真实结果更好的假设结果相比较并伴随痛苦情绪的过程”。后悔是一种负性情绪,在发展过程中常陷入痛苦.想摆脱.强化痛苦.更痛苦的恶性循环中,有研究表明后悔带来的痛苦较其错误本身引起的损失更大田。较有影响的后悔理论是“最小最大后悔值决策准则”:后悔产生的基础是决策失误或意志力薄弱,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分类特点,比较不同分类大学生在专业心理求助行为上的差异。方法:选取12 850名大学生,采用心理健康素养问卷(MHLQ)、自编非疫情和新冠肺炎疫情中专业心理求助行为自评表、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进行调查。采用潜在剖面分析将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分类,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不同类别大学生专业心理求助行为的差异。结果: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可分为低素养组(7.4%)、中等素养组(50.2%)和高素养组(42.4%)3类。非疫情中,心理健康素养与专业心理求助行为无关联;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相比低素养组,中等素养更可能寻求专业心理求助(OR=1.32),中等素养组、高素养组更可能推荐他人求助(OR=1.77、2.45)。结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有类别特征。新冠肺炎疫情中,心理健康素养较高的大学生的专业求助或推荐求助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7.
个人责任归因对心理求助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考察心理问题的个人责任归因对求助行为的影响。方法:以武汉市七所高校的305名大学生为被试(包括主动求助和未求助两组),用问卷调查进行研究。结果:内部-外部归因可以显著预测责任推断,可控性归因不能显著预测责任推断。责任推断和内部-外部归因对心理求助行为的影响不显著,而可控性归因却显著影响求助行为。结论:无论是主动求助还是没有求助的被试都倾向于对心理问题进行内部归因,并进一步推断自己有责任,但责任推断不能预测求助行为。而心理问题的可控性可以预测求助行为。  相似文献   

8.
梁婷婷 《校园心理》2013,11(1):31-32
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的程度对社会发展非常重要,现在心理学科普资料的普及以及心理咨询机构的建立渐渐增多。但社会上人们发现心理问题后处理依然被动,仍然有很多人存在心理问题而并不寻求专业心理咨询。作为社会人,面对这些问题,不同个体会采取不同的应激措施。本研究中探讨自尊对其的影响及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得出:(1)自尊与态度有负相关且相关大;(2)自尊在性别城乡差异明显,求助态度在性别有差别、城乡差别大。由此得出心理健康的及时求助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的特点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求助能力培养及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问卷(ATSPPH)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496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 大学生的心理求助态度有待改善;有求助经历的大学生比没有求助经历的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更积极(t=2.1541,P<0.05);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的学生心理求助态度有差异,其中女生求助态度比男生积极(t=-5.251,P<0.001),而大二学生的求助态度最低(F=3.501,P<0.001);③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与其所获得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r=0.406,P<0.001);④社会支持对心理求助态度具有显著的预测性(F=33.615,P<0.001).结论 社会支持水平对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即大学生所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其求助态度越积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男性大学生感知到的父亲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对其自身求助态度的影响,检验父亲依恋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问卷对781名男性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1男大学生的心理求助态度与其父亲的心理求助态度呈中等程度显著正相关,与父亲依恋的焦虑、回避两维度均显著负相关;2对男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的逐步回归发现,依恋焦虑与父亲求助态度的交互作用显著,依恋回避与父亲求助态度的交互作用不显著;3父亲依恋的低焦虑组中,男大学生自身的求助态度与其父亲的求助态度有较高一致性,而高焦虑组中两者的一致性较低。结论:父亲依恋焦虑在父亲求助态度对男大学生自身求助态度的影响中起显著调节作用,而依恋回避无显著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性别差异的角度探索低年级大学生的自我分化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并检验自尊水平对两者之间联系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方便取样,选取某大学一二年级学生共1069人,用自编一般情况问卷、Rosenberg自尊量表(SES)、自我分化量表(DSI)及SF-36健康调查量表(SF-36)进行集体施测。结果:男生SF-36心理健康因子得分及自我分化的与人融合、自我位置和情感反应性3个因子得分均高于女生(均P<0.001),而自尊得分低于女生(P=0.009)。男女生SF-36的心理健康因子得分均与自我分化的4个因子得分呈正相关(r=0.36~0.49;均P<0.001),而与自尊得分呈负相关(r=-0.45,-0.39;均P<0.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女生的自尊在DSI的自我位置因子与心理健康的关联中发挥调节作用(β=0.59,P<0.01)。在女生DSI的其余因子及男生所有DSI因子与心理健康的联系中未发现自尊的调节作用。结论:与女大学生相比,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好,自我分化程度和自尊水平更高。低年级大学生的自我分化水平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高自我分化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女生的自尊水平越低,越容易因不成熟的自我分化而体验到更多的情绪和心理健康困扰。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倾向与孤独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大学生手机依赖倾向的基本特点及与孤独感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抽样和方便取样法,在贵州省4所高校抽得459名大学生,获得有效问卷442份。用手机依赖指数量表(MPAI)和UCLA孤独量表(UCLA)进行测查。M PAI共17个条目分为4个因子,受试对其中8个条目做出肯定回答,即被界定为手机依赖者。结果:本组大学生手机依赖者占29.8%;大学生手机依赖倾向的性别和新、老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理科大学生的MPAI总分及失控性、逃避性因子分均高于文科生(均P0.01);UCLA得分与MPAI各因子得分均呈正相关(r=0.31,0.19,0.39,0.32;均P0.05),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孤独感与大学生手机依赖倾向及其各子均相关(B=0.18,0.09,0.06,0.03,0.37)。结论:大学生的个人基本特征(性别、年级)与手机依赖倾向无密切关系,理科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倾向相对较高,孤独感可能会增加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倾向。  相似文献   

13.
Little is known about encouraging help-seeking in non-English speaking settings and relatively little research has been directed to facilitate help-seeking among Chinese-speaking people.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a multimedia intervention on barriers, attitudes, and intentions for seeking counseling in China. The multimedia intervention was informed by prior empirical research on models of help-seeking for counseling. A total of 200 participan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one of the two conditions: (1) a help-seeking media-exposed intervention group and (2) a control group, who watched a hospital advertisement that was unrelated to mental health help-seeking.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intervention was effective at increasing both positive attitudes toward therapy and intentions to seek therapy. The intervention also improved participants' perceptions about treatment accessibility. This intervention is available and can be a resource for Chinese language populations (both withi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especially for immigrants, rural, and persons who might benefit from mental health treatments such as psychotherapy.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跨性别与顺性别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方法:选取10个省级行政区域、26所高校中的大学生10 590人(跨性别者30人,顺性别者10 560人),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的抑郁和焦虑分量表、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HS-CS)评价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跨性别大学生的抑郁和焦虑分量表得分均高于顺性别大学生(P<0.01或P<0.05),但两组大学生MHS-CS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偏重或严重自杀想法的跨性别大学生的比例(20.0%)是顺性别大学生该项比例(1.8%)的11.11倍。结论:跨性别大学生的抑郁和焦虑水平比顺性别大学生更高、自杀危机的风险更高,但两者在健全人格取向的心理健康方面并无差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摩梭女性和汉族女性更年期的躯体和心理症状、疾病观念与求医行为的不同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在云南省选取40~60岁的摩梭女性51人、汉族女性47人.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改良Kupperman评分法(KMI)[评估更年期症状(其中含一项评估抑郁情绪的条目)]及疾病观念与求医行为自评问卷(SSICHSB)进行调查.结果:摩梭女性抑郁情绪检出率低于汉族女性(52.9% vs.62.2%,P<0.05),改良KMI和SSICHSB的“求医方式与行为”因子分也低于汉族女性[(13.3±7.0) vs.(16.6±8.5),(10.9±2.4)vs.(12.1±2.1);均P<0.05].相关分析显示,摩梭女性的改良KMI分与家庭收入呈负相关(r=-0.32),而汉族女性的改良KMI分与“成年时期对疾病与健康的观念和态度”得分呈正相关(r=0.36).多元线性回归提示,汉族(β=0.24,P<0.05),教育程度越低(β=-0.24,P<0.05),则改良KMI得分越高(R2 =0.083).结论:本研究提示,摩梭女性的更年期症状较轻,抑郁情绪较少,更倾向于相信疾病的产生与康复和自身努力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贫困大学生逆境商与成就动机的特点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方便取样,选取受"广东潮人海外联谊会"资助的贫困大学生201名;利用"跨校联选课"的上课时间选取非贫困大学生196名。用逆境商(AQ)量表和成就动机(AM)量表进行测量。结果:贫困大学生的AQ量表总分及控制、忍耐、归因因子分和AM量表的追求成功动机、成就动机得分均高于非贫困大学生,但AM量表的避免失败动机得分低于贫困大学生(均P<0.01);男性贫困大学生(n=94)成就动机得分高于女性贫困大学生(n=107),而避免失败因子分低于女性贫困大学生(均P<0.05),AQ得分则没有性别差异(P>0.05);贫困生追求成功因子分、成就动机得分与逆境商得分呈正相关(r=0.19~0.34,P<0.01),而避免失败因子分与逆境商得分呈负相关(r=-0.37,P<0.001)。结论:贫困大学生在逆境商、成就动机上表现出了积极的一面,并且两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内蒙古地区大学生心理咨询预期的现状。方法: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内蒙古自治区3所大学680名不同年级、性别、民族的大学生。用心理咨询预期简表(EAC-B)和自编心理咨询经验调查表进行施测。结果:被试对"咨询师素质与技能"的预期高于对"来访者个人投入"的预期,P<0.001;女大学生在对"咨询师素质与技能"上较男性大学生具有更为积极的预期(P=0.002),大学生对"咨询师素质和技能"的预期存在年级差异(P<0.001),一年级高于二、四年级,二年级低于一、三年级。有直接咨询经验者(n=134)对"咨询师素质与技能"的预期低于有间接经验者(n=380)和无咨询经验者(n=166)(P<0.001)。结论:内蒙古地区大学生对心理咨询预期在性别、年级和咨询经验方面表现出差异。在咨询师培训和咨询过程中应关注大学生的咨询预期并探索使其更为现实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与父母教养方式、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湖北省某高校大一至大三学生1477名集体施测,采用手机依赖评定量表(MPAI)测得手机依赖程度、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s-EMBU-c)测量被试的父母教养方式以及总体幸福感量表(GWB)测量幸福感水平。结果:大学生MPAI平均得分(36.7±11.5),女生得分高于男生[(37.8±11.2)vs.(35.8±11.6),P<0.01]。M PAI得分与父亲拒绝、父亲过度保护、母亲拒绝、母亲过度保护得分呈正相关(r=0.14~0.21,均P<0.01),与父亲温暖、母亲温暖及SWB得分呈负相关(r=-0.17、-0.16、-0.49,均P<0.01)。通径分析表明,主观幸福感在父母教养方式与手机依赖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73.8%和43.5%。结论:父母教养方式、主观幸福感与手机依赖的关系密切,父母教养方式能够通过主观幸福感影响手机依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归因方式及灵活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取样,选取山东省某大学279名在读大学生,运用自评抑郁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乐观量表(LOT-R)及归因方式问卷(ASQ)对心理健康状况、归因方式及灵活性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性别大学生在ASQ的正性事件普遍维度和负性事件的内外维度上以及归因灵活性得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得分均高于女生。正性事件内外维度及归因灵活性得分与SDS、SAS及PANAS负性情绪得分均呈负相关(r=-0.42~-0.14,P0.05或0.01),与PANAS正性情绪和LOT-R得分均呈正相关(r=0.20~0.31,P0.01);负性事件内外维度得分与SDS、SAS及PANAS负性情绪得分呈正相关(r=0.38、0.26、0.33,均P0.01),与PANAS正性情绪和LOT-R得分呈负相关(r=-0.17、-0.29,均P0.01)。回归分析表明,正性事件内外维度与抑郁相关(β=-1.42,P0.05),归因灵活性与抑郁、焦虑、负性情绪、正性情绪及乐观度相关(β=-6.12、-5.49、-1.84、2.49、1.67;P0.05或0.01),负性事件内外维度与抑郁、焦虑、负性情绪、正性情绪及乐观度相关(β=4.72、3.09、2.63、-1.45、-1.17;P0.01)。结论:倾向于把正性事件归因为外在的和暂时的、把负性事件的原因归结为内在的、持续的和普遍的个体会体验到较高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倾向于把正性事件的原因归结为内在的和持久的、把负性事件归因为外在的和暂时的个体会体验到较高的正性情绪,有着较高的乐观水平;归因灵活性得分低的个体抑郁、焦虑情绪较高,正性情绪、乐观度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