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李广茹  陈晓艳  刘烨  柴囡 《职业与健康》2013,(19):2558-2560
目的探讨唐山市路北区社区内儿童家长行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8月份路北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家长241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仅在接种日进行常规教育,干预组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健康教育。1年后比较两组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率、对预防接种服务的满意度、儿童1类疫苗合格接种率及五苗全程合格接种率。结果干预组儿童家长对疫苗预防传染病的种类、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接种疫苗的禁忌证、接种疫苗的注意事项、接种疫苗后的不良反应及处理的知晓率分别为80.99%、63.64%、64.46%、71.90%、77.69%,均高于对照组的39.17%、42.50%、29.17%、35.83%、32.50%,均P〈0.01。对社区预防接种服务的满意率为98.35%,高于对照组的90.83%(X2=6.67,P〈0.01);儿童I类疫苗合格接种率95.86%-99.17%及五苗全程合格接种率为95.04%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数据比较除卡介苗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区预防接种健康教育提高了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率和对预防接种服务的满意度,提高了儿童I类疫苗合格接种率及五苗全程合格接种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儿童b型流行性感冒(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TYpe b,Hib)疫苗接种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Hib疫苗免疫策略提供基线资料。方法采用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PPS),在山东省某地随机抽取30个预防接种单位,每个预防接种单位调查10名儿童家长。采用自编结构式问卷,调查儿童和家长的一般情况,以及儿童家长对Hib疾病和疫苗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结果64.05%(196/306)儿童接种过Hib疫苗。儿童家长对Hib疾病和疫苗的基本知识回答正确率均〈50%。“接种Hib疫苗容易引发不良反应”[比值比(OddsRatio,OR)=0.57,95%可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I):0.32~1.03]、“特别反对接种Hib疫苗”(OR=0.41,95%CI:0.17~0.97)、“医生说自己孩子有必要接种Hib疫苗”(OR=4.44,95%CI:1.59~12.37)与儿童接种Hib疫苗相关性有统计学有意义。结论有必要针对儿童家长开展H1b疫苗预防接种知识的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Hib疾病和疫苗知识的知晓率和主动接受预防接种服务的意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移动应用程序(APP)对常住儿童预防接种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分别选取200名常住儿童监护人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移动APP和传统方式对其进行预防接种健康教育,比较两组预防知识知晓度、国家免疫规划(NIP)疫苗接种率和接种及时率。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后预防接种知识得分比干预前分别平均提高20.15±6.28分和14.83±5.38分(t=-9.11,P=0.000)。两组监护人的儿童14剂次NIP疫苗接种率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实验组5剂次NIP疫苗的接种及时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移动APP健康教育干预可提高常住儿童监护人预防接种知识知晓度和儿童NIP疫苗的及时接种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宜昌市适龄儿童(0~6岁)监护人开展健康教育干预,评价疫苗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的干预效果,为针对性制定健康教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1年1月—2023年1月,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宜昌市伍家岗区城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的适龄儿童监护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家长课堂、接种信息推送、线上答疑、一对一宣教、主动监测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等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比较干预前后同一问卷的调查结果。结果:干预后适龄儿童监护人疫苗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知晓率较干预前有所提高,疫苗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上升15.51~36.32个百分点,尤其是对疫苗类型、预防疾病种类等专业性较高的知识知晓程度明显上升;疫苗预防接种相关正确态度有所提升,对“特殊人群有必要了解疫苗相关知识”“因为预防传染病所以接种疫苗”的认同率上升较为明显;更倾向于通过“咨询接种医生”获取疫苗相关知识信息,“听医生建议”选择自费疫苗接种。结论:通过将健康教育人群关口前移、利用信息群推送和答疑、预约并主动监测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等方式增强服务可及性的综合性干预模式,提高了适龄儿童监护人对疫苗预防接种的认知水平及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实施健康教育对提高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和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的作用。方法对2010年1月-2010年12月建证、建档的1218名儿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将接受健康教育的家长与未接受健康教育的家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接受健康教育的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儿童七苗接种合格率、计划外疫苗接种率均明显高于未接受健康教育的家长,分别为91.4%、17.8%、97.3%和80.2%、90.2%、51.9%。结论在预防接种工作中对家长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其对计划免疫的认知,使其懂得预防接种的重要性,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从而提高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互联网+预防接种知识家长课堂"对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儿童疫苗接种率和接种及时率的影响,研究信息化宣传手段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4月1日—10月1日在佛山市三水区出生并接受疫苗接种的婴儿720名,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家长参加"互联网+预防接种知识家长课堂"学习,分析学习前、后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知晓率的差异,比较两组15月龄时疫苗接种率和接种及时率。结果与学习前相比,学习后观察组家长预防接种相关知识总知晓率由76.15%提升到8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64,P0.01);观察组婴儿5种免疫规划疫苗各剂次接种率(98.06%~100.00%)均高于对照组婴儿(95.00%~9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01~11.17,P值均0.05),接种及时率(86.39%~96.94%)均高于对照组婴儿(80.28%~91.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23~10.91,P值均0.05)。观察组婴儿4种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16.11%~61.67%)均高于对照组婴儿(11.11%~4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83~20.09,P值均0.05)。结论三水区"互联网+预防接种知识家长课堂"项目有利于提高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及儿童预防接种率和接种及时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社区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制定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于2012年10-12月随机抽取辖区内的420名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家长对疫苗接种前后的注意事项、疫苗可能引起不良反应的知晓率低;儿童的父亲与母亲、不同年龄的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长的文化程度越高,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率越高;常住儿童家长的知晓率高于流动儿童家长;年经济收入越高,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率越高;不同文化程度的儿童家长、常住儿童与流动儿童家长、不同经济状况的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率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将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接种前后的注意事项作为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应重点做好低文化程度、经济状况较差和流动儿童家长的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8.
陈晓艳  李广茹  刘娜  高捷  张爱军 《职业与健康》2013,(24):3339-3340,3347
目的通过了解社区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认知情况,为制定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唐山市路北区6个社区内的420名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家长对疫苗接种前后的注意事项、疫苗可能引起不良反应的知晓率低;儿童的父亲与母亲、不同年龄的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的儿童家长、常住儿童与流动儿童家长、不同经济状况的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将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接种前后的注意事项作为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应把低文化程度的家长、经济状况较差的家长、流动儿童家长作为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家长课堂对儿童预防接种率和接种及时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辖区内2011年1月-2012年10月出生并建档的新生儿家长596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家长采用常规门诊边接种边宣教的方式,干预组家长除实施常规门诊宣教外,每周固定时间参加家长课堂培训班。所生婴儿到1岁3个月时,比较2组儿童的预防接种率和接种及时率。结果 2组儿童Ⅰ类疫苗基础免疫接种中除了麻疹类疫苗接种率无统计学差异外(P>0.05),其余5种疫苗接种率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1~11.56,P<0.05);接种及时率干预组儿童均高于对照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5~20.05,P<0.01);干预组儿童3种Ⅱ类疫苗接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9.45~164.45,P<0.01);Ⅱ类疫苗接种及时率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9.97~213.37,P<0.01)。结论开展家长课堂有利于增强家长对接预防接种的重视,提高儿童预防接种率和接种及时率,有效控制相关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合肥市0~6岁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其态度和行为.方法 抽取0~6岁儿童家长,采用自行设计的预防接种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全市预防接种知识平均得分为(74.96±17.10)分,平均知晓率为75.0%,来自合肥市区的家长知晓率得分较高;文化程度高的家长,知晓率得分较高;家长户籍可能是影响儿童按时接种的因素(χ2=16.778,P=0.000);儿童性别可能是影响家长带儿童全程接种的因素(χ2=4.874,P=0.027),也可能影响家长对预防接种的态度(χ2=6.481,P=0.011).结论 我市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不高,重点应加强农村地区和低文化程度父母的免疫规划教育工作,同时应关注女性儿童的疫苗接种情况,提高疫苗接种的及时率及完整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妈妈班"儿童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3年3月—2014年3月3662名儿童家长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获取途径,并比较"妈妈班"健康教育前后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结果家长以通过医务人员而获得预防接种知识为主,占56.9%;通过健康教育讲座获取信息仅占2.4%。实施"妈妈班"培训后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率显著高于培训前(P〈0.01)。结论 "妈妈班"对儿童预防接种健康教育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2.
陈明霞  吉华萍 《职业与健康》2013,(24):3336-3338
目的了解江苏省儿童家长免疫规划的知、信、行现状,评价对儿童家长免疫规划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300名2012年1季度出生的儿童家长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实施为期6个月的系统免疫规划健康教育,对对照组按照开展常规的健康教育。结果干预前,儿童家长对免疫规划的知晓率为34.7%-86.7%,免疫规划服务满意度为62%~76.6%;干预后,干预组的知晓率上升到93.3%-100%,满意度上升到75.3%-96.7%。麻风及时接种率、水痘接种率、HIB接种率:干预组分别为90.7%、96%、98%,对照组分别为78.1%、79.3%、70.0%。结论该辖区内儿童家长对免疫规划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免疫规划的态度和行为情况普遍较好。系统性的健康教育活动有利于改善儿童家长的免疫规划的知、信、行情况,能够提高家长对免疫规划服务的满意度和儿童一类疫苗及时接种率以及二类疫苗的接种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成都市幼儿家长对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评价手足口病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为今后制定预防手足口病的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成都市3~6岁幼儿家长1243人,干预前后以调查员询问的方式完成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前手足口病认知得分为(7.17±1.55)分,低于干预后(8.24±1.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手足口病的易感人群为婴幼儿和儿童","手足口病是可防可控的疾病","目前并无预防手足口病的疫苗"知晓率分别为99.9%、96.2%和78%,均高于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幼儿家长进行手足口病的健康教育指导,可以提高幼儿家长对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对幼儿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陈妍  陈德荣  李一  何响 《中国健康教育》2009,25(2):101-102,149
目的了解天津市红桥区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免疫规划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红桥区18-45岁且在天津市居住6个月以上的流动人口中的育龄妇女241人,进行免疫规划知识干预和效果评估。结果干预前、后分别调查241名流动人口育龄妇女,随访率100%。免疫规划知晓率,干预前为54.oo%,干预后为75.99%。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知晓率:“接种国家规定的疫苗是否收费”一项,干预前为57.68%,干预后为81.33%。干预后免疫规划知识总知晓率明显高于干预前,主动接受自费疫苗接种的自愿率显著提高。调查对象希望通过医生和专业书籍、手册两种途径获取知识的比例有所上升。结论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的免疫规划知识知晓率偏低,该人群希望获取免疫规划相关知识,且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家长课堂对新生家长接种证查验知识、态度、行为(KAP)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家长课堂形式对淄博市张店区马尚镇一年级新生家长举办面对面接种证查验知识讲座,分别调查干预前后新生家长接种证查验KAP及疫苗全程补种率。结果干预前后新生家长对接种证查验认知水平均有显著性升高,新生家长对接种证查验工作的态度得到改善,新生家长更加积极主动寻求健康的接种证查验行为。结论家长课堂可有效干预新生家长接种证查验知识,态度、行为,有利于提高接种证查验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校外青少年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利用大学生爱心大使队伍,采取参与式方法向校外青少年传播艾滋病预防知识。并于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后校外青少年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总知晓率由干预前的19.0%,提高到干预后的55.0%(P0.01)。其中对"共用注射器可能感染"、"不使用安全套性行为增加风险"、"母婴会传播艾滋病"在干预后知晓率均达到90%以上。干预后"提供艾滋病病毒自愿咨询检测服务地点"、"可以得到免费安全套地点"显著提高,分别由9.0%提高到22.0%(P0.01)和由8.0%提高到70.0%(P0.01)。结论利用爱心大使向校外青少年传播预防艾滋病知识具有明显效果,应予以借鉴。需加强艾滋病相关服务的的宣传,提高利用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天津市孕期妇女预防接种知识现状,探索对该人群开展健康干预方式。方法:对分层随机抽取的孕3个月到分娩在本市居住3个月及以上的孕妇在干预前后开展问卷调查,健康干预采用发放光盘和宣传手册2种方式。数据用χ2检验等方法分析。结果:干预前后分别调查714例和706例孕妇,随访率98.88%。干预前疫苗知晓率12.89%,干预后为42.72%(P<0.01)。干预前光盘和宣传手册组疫苗知晓率无差别,干预后光盘组高于宣传手册组(P<0.01);孕37周及以上人群干预后低于其他组(P<0.01)。95.52%的孕妇希望获得预防接种知识,最希望获取途径前3位为医生(56.72%)、专业书籍(31.23%)、专题讲座(26.61%)。结论:孕期妇女疫苗知晓率不高,该人群希望获取预防接种知识且健康干预效果明显。健康干预可以采取对孕20~36周孕妇发放宣传光盘和孕妇学校医生讲解相结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