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于2007年4月12日收治一例黑斑息肉病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患者康复出院。1病例介绍患者,女,25岁,主诉“间断呕吐腹胀10年,加重一周。”患者10年前出现腹痛,腹胀,伴恶心、呕吐,少量血便症状。于外院行肠镜检查提示多发息肉,行结肠息肉电切除术。6年前腹痛腹胀再次发作伴有停  相似文献   

2.
腹型过敏性紫癜并出血性休克误诊为肠息肉伴出血一例解放军第二一一医院[150080]王玉兰,林淑贤病例:男,3岁。腹痛、便鲜红血3小时,呕吐胃内容物,便血量约300毫升,以“肠息肉伴消化道出血(急诊入院.既往无腹痛及便血史.查体:贫血貌,T37.5,P...  相似文献   

3.
正病例资料患者,男,29岁,因腹痛伴黏液样便3个月余,体重下降2个月入院。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开始出现间断性腹部隐痛不适,部位不一,伴腹胀,伴黏液样大便,一般1次/天,最多2~3次;偶伴有发热,一般38℃左右,最高至40℃;无恶心、呕吐,无呕血、黑便,无巩膜黄染,无剧烈腹痛发作。肠镜示回盲部黏膜隆起伴炎症,结肠小息肉。病理示(回盲部)黏膜内急慢性炎细胞浸润,(距肛  相似文献   

4.
笔者遇到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伴癌变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35岁。因便血伴腹痛3个月余于2008—05—02入院。患者于2008—02无明显诱因出现稀便,3~4次/d,便阵发性脐周绞痛,时有少量鲜血附于大便表面,血量少,无其他不适感。患者述其父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病史,死于结肠癌。患者2008—05初于我院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发现全结肠息肉,伴结肠扩张。查体:T36.5℃,P73次/min,R16次/min,BP110/70mmHg。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软,无压痛,未扪及包块。  相似文献   

5.
双气囊小肠镜在Peutz-Jeghers综合征中的诊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双气囊小肠镜在诊治Peutz-Jeghers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空军总医院2004年1月~2008年3月经双气囊小肠镜诊治的23例Peutz-Jegher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小肠息肉可在双气囊小肠镜检查时给予切除,较大无蒂息肉行手术切除。结果22例患者均经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并结合临床表现特点确诊。21例表现为口唇、四肢末端散在分布的黑/褐色斑,19例以阵发性腹痛为临床突出表现,最早腹痛发病年龄5岁,伴腹胀,血便或无排便、排气。21例患者发现弥漫分布大小不等的胃肠息肉,息肉形态表现为无蒂、亚蒂、长蒂形息肉,呈蘑菇或菜花状,部分息肉表面糜烂,伴溃疡形成。18例患者小肠息肉行双气囊小肠镜下切除,其中17例患者胃、结肠、直肠息肉分别在胃镜、结肠镜下切除,有4例患者因小肠息肉较大而行手术治疗。错构瘤18例,空肠黏液性腺癌1例。结论双气囊小肠镜在Peutz-Jeghers综合征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可提高Peutz-Jeghers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小肠血管瘤反复出血长期误诊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瘤是一种良性肿瘤 ,起源于粘膜下血管丛和淋巴组织 ,小肠血管瘤罕见 ,现报道 1例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女 ,41岁 ,因反复黑便伴心悸、乏力 15年 ,腹痛 2周入院。 15年前患者无明显原因出现黑便 ,为成形便 ,每日 1~ 2次 ,伴心悸及乏力 ,无腹痛、腹泻、烧心及反酸 ,当地医院多次查粪隐血 ( )~( ) ,诊为“十二指肠溃疡并出血” ,口服西咪替丁、硫酸亚铁治疗后 ,大便转黄。此后反复黑便 ,血红蛋白波动在30~ 6 0g/L ,多次输血治疗 ,长期口服硫酸亚铁。 1月前停服硫酸亚铁 ,2周前再次出现黑便 ,伴腹痛、恶心、呕吐、腹胀、纳差…  相似文献   

7.
甄承恩  张曼利  吕晓萍 《临床荟萃》2001,16(4):192-192,F003
(上接第 2期 90页 )5 诊断简要介绍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IBD诊断标准 ,该标准也是全国炎症性肠病学术会议 (2 0 0 0成都 )修订IBD诊断标准的底稿。5 .1 UC5 .1.1 诊断要点 ①临床表现 :反复或持续发作的腹泻、粘液便、粘液脓血便 ,伴腹痛、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或肠外表现。②结肠镜检查 :粘膜血管纹理模糊紊乱、充血、水肿、易脆、出血及脓性分泌物附着 ;弥漫的多发糜烂、溃疡 ;慢性者结肠袋囊变浅、变钝 ,假息肉及桥形粘膜等。③粘膜活检 :对诊断有重要价值。活动期 :上皮和隐窝急性炎细胞浸润 ,尤其上皮细胞间中性粒细…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64岁,因间断便血3月,发现直肠息肉10天于2012年8月收入我院。患者3月前无明显诱因间断解鲜红色血便,伴大便次数增多,无呕血、黑便、腹痛、发热等不适。10天前,我院肠镜示直肠多发息肉(距肛门10cm可见一直径约1.2cm广基状息肉)。活检示管状腺瘤,腺上皮轻度异型增生。无高血压病及糖尿病史。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54岁,反复疼痛伴大便潜血2年人院。查体发现患者口腔粘膜和右手指均有色素沉着。乙状结肠镜检发现多发性息肉6个。临床诊断:黑斑息肉病。行肠息肉摘除术。病理检查圆形、扁圆形有蒂息肉6个,直径l-Zcm不等,镜下见息肉粘膜肌层的肌纤维呈树枝状增生,其上被覆大肠粘膜上皮。被覆的腺上皮增生,并见少量杯状细胞,间质有炎性细胞浸润。粘膜上皮及平滑肌核心保持正常的粘膜与粘膜肌层的关系。其中可见1校息肉腺上皮明显增生,腺体呈背靠背、共壁排列(图1),细胞异型性明显,可见核分裂像(图2)。病理诊断:皮肤粘膜黑斑息肉病…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报告女 ,2 4岁。因腹胀、腹痛、反复稀便 1a来院就诊 ,大便不成形 ,无脓血 ,无消瘦 ,无家族性息肉病史。内窥镜检查所见 :距肛门约 2 0 cm处 ,乙状结肠可见一个约 1.2 cm× 1.2 cm大小三角形息肉样粘膜隆起 ,表面光滑 ,颜色同周围粘膜。此处并见一个长蒂、分叶状息肉 ,息肉长约 2 .0 cm,表面欠光滑 ,其顶部可见细颗粒样改变 ,颜色红。直肠可见多个、形态各异的息肉 ,有蕈伞状、桥状、息肉和球状、网状、分叶状的息肉 ,息肉交织在一起。距肛门约 10 cm处 ,最大的直肠粘膜息肉约 2 .5 cm× 3.0cm大小 ,呈蕈伞状 ,亚蒂有分叶 ,表面光滑 …  相似文献   

11.
对急性肾梗死误诊为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女,61岁。因左下腹痛、腰痛伴呕吐3 d入院。3 d前患者突发左下腹刀割样剧痛,呕吐10次左右,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含胆汁)。腹痛无放射,变换体位不能缓解,腹痛当天排黄色糊便一次,便后腹痛无缓解。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56岁,主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10d伴发热8d入院。既往胆结石病史3a,无结核病史及家族遗传病史。入院前10d患者进食隔夜肉食,2h后出现脐周疼痛,呈阵发性绞痛,伴腹泻黑绿色稀水便,含泡沫及粘液,无肉眼脓血,排便后腹痛略缓解,不伴里急后重。排大便5~10次/d,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7~8次/d。入院前8d患者出现发热,T38℃。便  相似文献   

13.
孔维军 《新医学》2004,35(10):627-627
患者,男,15岁,学生,未婚.以腹痛、稀便1个月伴腹胀1周,停止排气、排便1日为主诉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稀便,每日2~4次,每次约100 g,无黏液血便及脓血便,无里急后重.  相似文献   

14.
例1:男,18岁。唇周黑斑10年,间常腹痛、腹泻5年,反复血便2月余就诊。2岁时曾行2次“肠套叠”手术。体查:营养欠佳,贫血貌,唇周围、颊粘膜、手掌面有黑褐色素斑。纤维结肠镜检:回盲部至直肠见散在分布大小不等,形态不一之无蒂、亚蒂或长蒂息肉30枚。小者约黄豆大小,大者约3.0cm×2.5cm大小,部分息肉呈“花莱”样外观,表面充血、糜烂及浅表溃疡。诊断为黑斑息肉综合征。病理检查为腺瘤。内镜微波治疗3次,成功地将大肠息肉灼除。  相似文献   

15.
孟定德 《临床荟萃》2006,21(16):1201-1201
例1,男性,39岁。反复腹泻、解黑便、血便、间隙性腹痛、消瘦6个月入院。患者每日腹泻数次至10余次不等,开始时为稀糊状粪便,其后粪便有时呈糊状,有时呈稀水样。查体:慢性病容,消瘦,贫血貌,精神萎靡,面部、手指等处未见黑素色斑,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不明显。在成都市五医院首先做胃镜及结肠镜检查发现:胃多发性息肉,且密集、广基、成堆、大小不等;全部结肠和直肠均可见大小不等、密集、成堆、广基的息肉,部分息肉表面溃烂出血,直肠前壁已发现恶变。诊断:胃肠多发息肉伴恶变,直肠癌,患者5个月后死亡。  相似文献   

16.
1病历资料患者男,62岁,因"腹痛、腹胀、血便3d"于2007年10月4日入院。患者缘于3d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痛、腹胀,腹痛呈全腹痛,以上腹部及左右下腹部为重,呈阵发性隐痛,持续约0.5~1h,无放射性疼痛,与进食及体位无关,腹痛、腹胀于排便排气后稍缓解,伴恶心,排粉红色血便,为糊状便,约每天1次,量约  相似文献   

17.
患者 男27岁,因腹痛、腹泻伴呕吐4天入院,腹痛以脐周及左下腹为主,为阵发性绞痛,便后稍缓解,腹泻为血水样稀便,每天10余次,呕吐为胃内容物,每天  相似文献   

18.
朱宇  詹利永 《浙江临床医学》2004,6(12):1061-1061
黑斑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是一种少见的家族性疾病[1],具有皮肤粘膜色素斑、胃肠道多发性息肉、显性遗传三大特点,临床上常因腹痛、肠套迭、肠出血而就诊.作者两家医院1986年6月~2003年10月共收治5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7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中男14例,女13例,年龄16~58岁,病程1~9年,全组均有左下腹痛伴压痛、腹泻、大便次数均在3~6次/d,急性发作时每天达十多次,大便性状:稀糊状12例,粘液血便19例,糊状混有粘液血6例。缓解期14例,活动期13例,27例均作结肠镜检查发现直肠或乙状结肠粘膜有充血、水肿,粘膜有黄色脓性分泌物,符合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2)UC诊断标准:①临床表现: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粘液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②结肠镜检查:病变多从直肠开始,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肠粘膜粗糙呈细颗粒状,…  相似文献   

20.
大肠息肉 27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大肠息肉的临床表现、组织学特征、病理资料、内镜治疗特点及随访情况。方法:将结肠镜检出的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学特征、病理资料、内镜治疗特点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上多数患者无症状,部分有腹痛、腹部不适等,少数有便血或黏液血便;病理类型多数为增生性、炎性及腺瘤,伴绒毛状、体积较大者易发生癌变;内镜切除顺利,无并发症,随访有复发。结论:大肠息肉大部分可结肠镜检查确诊,并行镜下治疗;息肉可发生恶变,临床上需积极治疗并适时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