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直肠内修补术治疗肛门正常的直肠会阴瘘的疗效。方法 采用直肠内修补术对 15例直肠会阴瘘患儿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全组病人均治愈。随访 1~ 5a无瘘复发者 ,排便功能及肛门检查均正常。结论 经肛门直肠内修补术治疗直肠会阴瘘 ,手术范围小 ,操作简单 ,不损伤括约肌 ,排便功能无影响 ,疗效满意 ,是值得推广的术式  相似文献   

2.
高蓓  陈永田 《河北医学》2002,8(1):30-32
目的:探索先天性无肛前庭瘘的术式及远期排便功能。方法:回顾分析1985年4月至2000年12月手术的17例先天性无肛前庭瘘的病历。结果:直肠前庭瘘8例,其中3例外院做过手术,手术时做了腹会阴肛门直肠成形术,另5例做了后矢状路肛门直肠成形术。肛门前庭瘘9例,其中1例在外院做过会阴肛门直肠成形术,这9例均做了会阴肛门直肠成形术。1例术后2个月死于其它病。12例获得随访。直肠前庭瘘做腹会阴肛门直肠成形术者排便功能优1例,差1例;后矢状路肛门直肠成形术者排便功能优4例。肛门前庭瘘做肛门直肠成形术者排便功能优5例,良1例。结论:我们的经验直肠前庭瘘者选择后矢状路肛门直肠成形术,肛门前庭瘘者选择会阴肛门直肠成形术,这两种手术远期排便功能均满意。  相似文献   

3.
有肛直肠前庭瘘21例手术治疗体会徐兵,王德生,王忠荣直肠前庭瘘(肛门正常)经会阴途径瘘修补术,复发率高。1983年12月~1992年10月,我院共收治有肛直肠前庭瘘24例,1989年7月以后改经直肠内瘘修补治疗12例,疗效满意。1临床资料1.1病例患...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各类先天性直肠瘘外科治疗的术式和手术时机,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随防3个月~5年,该组97例,治愈92例(94.9%),死亡1例(1.03%),瘘管复发4例(4.2%),复发者均为正常肛门伴直肠舟状窝瘘者。结果提示:中、高位无肛伴直肠瘘,采用改良直肠内暴露瘘口保留直肠前壁瓣修补法,安全、简便、疗效佳。对低位无肛伴舟状窝瘘或会阴皮肤瘘,分别采用瘘管后移肛门成形术,和后切成形术,效果满意。经直肠内瘘口修补术为正常肛门伴直肠舟状窝瘘的首选术式。中、高位无肛伴直肠瘘和低位无肛伴舟状窝瘘根治手术年龄在6~10个月为最佳时机。正常肛门直肠舟状窝瘘手术年龄为3~6个月。直肠会阴皮肤瘘任何年龄均可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骶会阴肛门成形术治疗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手术效果。方法总结1998-2006年采用骶会阴肛门成形术治疗直肠阴道瘘6例,直肠膀胱瘘3例,直肠尿道瘘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平均125 min。术后2-4 d内恢复肠道功能,平均住院时间12 d。术后无1例瘘复发及肛门失禁、肛门狭窄,11例患者均获痊愈。结论经骶会阴肛门成形术能够充分显露瘘管和保护肛门外括约肌系统,重建的直肠肛门更接近于生理,大大减少肛门失禁等并发症,复发率低,近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6.
介绍经直肠内修补肛前瘘手术方法,治疗5例皆成功,说明此术式创伤小,术后会阴无疤痕形成,无肛门失禁后遗症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郑芳  吴毅 《西部医学》2012,24(9):1758-1759
目的总结综合治疗陈旧性会阴裂伤并发直肠脱出、肛门失禁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肛肠外科收治的20例陈旧性会阴裂伤并发直肠脱垂、肛门失禁患者行直肠粘膜下及直肠周围间隙硬化剂注射、会阴修补术治疗,随访1个月~7年,以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20例一次治疗痊愈,无感染、直肠阴道瘘、肛门狭窄及其他并发症发生。20例术后肛门未见肿物脱出,肛门控便功能恢复正常,指检括约肌功能无异常。门诊或电话随访1个月~7年,20例对大便控制满意。结论直肠粘膜下及直肠周围间隙硬化剂注射、会阴修补术治疗陈旧性会阴裂伤并发直肠脱出、肛门失禁是可行的手术方法,效果满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介绍经直肠内修补肛前瘘手术方法,治疗5例皆成功,说明此术式创伤小,术后会阴无疤痕形成,无肛门失禁后遗症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骶会阴肛门成形术治疗先天性直肠肛管畸形的手术效果。方法自1998年采用骶会阴肛门成形术治疗直肠阴道瘘6例,直肠膀胱瘘3例,直肠尿道瘘2例。结果手术时间平均125分钟。术后2~4天内恢复肠道功能,平均住院时间12天。术后无1例瘘复发及肛门失禁,肛门狭窄,11例患者均获痊愈。结论经骶会阴肛门成形术治疗小儿先天性中位、高位近中位直肠肛管畸形,能够充分显露瘘管和保护肛门外括约肌系统,重建的直肠肛门更接近于生理,大大减少肛门失禁等并发症,复发率低,近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10.
郑练  刘国华 《河北医学》2000,6(5):420-422
目的:探讨应用前矢状入路直肠肛门成形术治疗闭锁直肠前庭瘘的临床价值。方法:总结我院1994~1999年收治的16例肛门闭锁直肠前庭瘘临床资料。采用前矢状入路直肠肛门成形术治疗肛门闭锁直肠前瘘16例。结果:本组16例术后获随访2月~5年,按李正评分法,肛门功能临床评分达优13例,良3例;切口感染1例,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一期手术获得成功,不损伤有直肠肌,术后排便控制能力优良会阴外观正常,无瘘管复发  相似文献   

11.
直肠内修补术治疗小儿直肠尿道瘘及尿道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浩  王镭 《陕西医学杂志》1997,26(9):559-560
<正> 男孩中间位或高位肛门闭锁有时合并直肠尿道瘘,我科收治2例中间位无肛术后患儿,均于新生儿期在外院行会阴肛门成形术,术后1例遗留直肠尿道瘘,另1例为长段型直肠内尿道缺损,均采用经直肠内修补术治愈,近期随访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讨论经前会阴入路保留瘘管组织肛门成形术在治疗先天性肛门闭锁并直肠前庭瘘患儿的应用体会。方法:10例患儿均采用完整保留瘘管组织的前会阴入路肛门成形术,完整游离瘘口及充分游离直肠,用电刺激仪确认横纹肌复合体机器中心,将游离之直肠通过横纹肌复合体中心,在无张力状态下与肛门陷窝部皮肤吻合。结果:10例患儿术后会阴肛门外观正常,吻合口甲级愈合,术后随访(3~12)个月,应用肛门功能临床评分标准评估其排便功能良好。结论:经前会阴入路保留瘘管组织治疗先天性肛门闭锁并直肠前庭瘘完整的保留了瘘口远端的内括约肌及齿状线结构,并且在电刺激仪的引导下准确地将游离的直肠通过横纹肌复合体中心,保证良好的排便控制功能,恢复正常的会阴体外观。  相似文献   

13.
经直肠内修补术治疗直肠前庭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跃荣  张金哲 《北京医学》1998,20(5):290-291
女婴因会阴部感染继发直肠前庭瘘在我国较为常见。结合我院手术治疗65例患儿随诊情况,对经直肠内修补术的手术方式,手术年龄,手术要点及术式的优点进行了阐述,提出了经直肠内修补术手术简单,不损伤肛门括约肌及会阴部正常结构,愈合后外阴部不遗留疤痕,是可以推荐的一种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小儿直肠肛门损伤的诊治经验。方法:分析8例直肠肛门损伤患儿的治疗情况,3例男性,5例女性,均为外伤所致,伤后就诊时间<6h 1例,6~12h 5例,>12h 2例。6例行近端乙状结肠造口术,其中3例行经肛门直肠修补术;3例未修补,经原创口行直肠周围引流、尿道修补2例,其中膀胱造瘘1例。结果:8例均治愈。随访7例,排便功能良好、无粪污、直肠肛门狭窄等并发症。结论:掌握小儿直肠肛门损伤的临床特点,做到早期正确诊断、选择合理手术方案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经会阴修补女童后天性直肠前庭瘘的手术经验.方法 对36例女童后天性直肠前庭瘘经会阴修补手术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纵行切开皮肤,游离瘘口至直肠壁,彻底切除瘘管组织,重建会阴体.结果 术后完全治愈33例,瘘管复发2例,延期愈合1例.结论 经会阴修补女童后天性直肠前庭瘘手术是治疗女童后天性直肠前庭瘘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女婴先天性无肛舟状窝瘘(阴道前庭瘘)的手术方式,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改善患儿生活质量.方法 对采用不同术式治疗的129例先天性无肛舟状窝瘘患儿术后进行疗效观察及临床总结.结果 129例患儿中,瘘后移肛门成形术46例,术后直肠回缩,瘘复发8例,占17%;肛门狭窄5例,占10%;污粪3例,占6%.骶会阴肛门成形术32例,术后瘘复发5例,占15.6%;肛门狭窄3例,占10%;污粪3例,占10%.直肠末端旋转瘘修补肛门成形术51例,瘘复发1例,占2%;肛门狭窄2例,占4%;无一例大便失禁及污粪.结论 直肠末端旋转瘘修补肛门成形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疗效优于其他术式.  相似文献   

17.
肛门闭锁并直肠舟状窝瘘肛门成形术患儿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婴先天性无肛舟状窝瘘是常见的肛门直肠畸形。我院2000年~2006年收治的23例患儿,均采用瘘管原位游离后移肛门重建治疗无肛舟状窝瘘的手术方法。此术式维持和修复了正常的解剖关系,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与排便功能相关的肌肉和神经,患儿可获得满意的控制排便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治疗高位肛门直肠畸形的效果。方法应用腹腔镜辅助高位肛门闭锁一期成形术治疗先天性高位肛门直肠畸形患儿7例,其中4例合并直肠尿道瘘,2例合并直肠阴道瘘。术中在腹腔镜下游离直肠结肠,结扎离断直肠尿道瘘(阴道瘘)。镜下引导经耻骨直肠肌收缩中心穿刺,扩张穿刺通路,将直肠盲端自此拖出与会阴部皮肤缝合。结果5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无瘘管复发。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4例大便控制满意,每天排便2~3次。1例排稀便时肛门控制不良,大便成形时控制尚可,但仍有污粪。2例肛门狭窄经扩肛后好转,排便满意。结论腹腔镜辅助高位肛门闭锁一期成形术便于处理直肠尿道瘘(阴道瘘),可准确辨认并引导直肠经耻骨直肠肌收缩中心拖出吻合,显著改善术后肛门排控便功能,疗效满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直肠中下段癌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最佳治疗术式。方法对采用经腹经肛门切除中下段直肠癌又经肛门行结肠直肠粘膜吻合术36例。癌灶下缘距肛缘6~7cm24例,8~10cm12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发生。术后随访36例6~60个月,平均33个月。于术后19个月局部癌复发2例(5.56%)。本组术后8~12周时排便功能控制良好,为1~3次/d,18周时肛门排便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排便次数为1~2次/d。结论在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结肠直肠粘膜吻合术可作为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并保留肛门的一种安全术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经会阴修补先天性低位无肛术后直肠尿道瘘 ,解决尿粪长期合流 ,使其各行其道。方法 经会阴切口 ,术中作耻骨上膀胱造瘘 ,无需结肠造瘘 ,切断瘘管并彻底切除瘢痕组织 ,分别修补尿道侧瘘口及经直肠内修补直肠侧瘘口 ,用肛提肌或会阴浅筋膜插入直肠吻合口及尿道吻合口之间 ,可以避免瘘管复发。结果 本组 7例均 1次修补成功 ,达到尿粪分流。结论 经会阴修补先天性低位无肛术后直肠尿道瘘 ,方法简单、方便 ,效果好 ,同时避免了肠造瘘及肠瘘护理的不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