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国产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治疗肿瘤化学治疗后引起的粒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自身交叉的对照方法观察了60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应用国产rhGCSF的效果。结果:国产rhGCSF具有明显的升高中性粒细胞作用,表现为:①合并使用rhGCSF周期(A周期)WBC最低值、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最低值明显高于单纯化疗周期(B周期);②A周期WBC<20×109/L、<30×109/L、<40×109/L持续天数显著缩短;ANC<05×109/L、<10×109/L、<15×109/L、<20×109/L持续天数显著缩短;③A周期化疗序日d21的WBC值、ANC值明显高于B周期;④A周期化疗序日d21WBC<40×109/L的病例数、ANC<20×109/L的病例数明显少于B周期。使用国产rhGCSF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国产rhGCSF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粒细胞减少症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humangranulocytecolony-stimulatingfactor,rhG-CSF)对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WBC)和中性粒细胞(ANC)减少的防治作用。方法全组52例;对照组20例,为化疗后WBC计数在1.0×109/L~3.0×109/L之间者,采用利血生、鲨肝醇等一般性治疗及中医药治疗;治疗组32例,为化疗后WBC计数<3.0×109/L者,其中包括WBC计数<1.0×109/L,采用一般性治疗加rhG-CSF治疗。结果治疗组WBC和ANC在治疗后恢复至正常所需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rhG-CSF可明显缩短WBC和ANC降至正常以下持续的时间,促进早日恢复,使化疗可以如期进行  相似文献   

3.
本文观察了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时,基因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的作用情况。可见:注射rhG-CSF2~3μg/kg/d,共7天,外周血白细胞数于第三天开始逐渐上升,第8天均值达4.21×109/l,中性粒细胞低于0.5×109/L时间缩短,感染发生率降低,感染程度减轻,易于控制,各项指标均优于未用rhG-csf组,提示rhG-CSF对急性白血病是一个具重要作用的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4.
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治疗粒细胞缺乏症(粒缺)28例,观察其临床疗效,并与未用rhG-CSF而其他治疗相同的对照组20例比较。结果,23例(82.1%)中性粒细胞数升至≥0.7×109/L,其中19例(67.9%)升至≥1.0×109/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0%和35.0%(P<0.05);rhG-CSF治疗组并发感染治疗有效率(75.0%)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平均发热时间较短(P<0.05)。分析认为,rhG-CSF治疗粒缺有满意疗效,无明显副反应,可列为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5.
对肺癌、胃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降至3.0×109/L以下者,分别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和其他升白细胞药物作平行对照临床试验。结果表明:rhG-CSF对实体瘤化疗所致白、粒细胞减少的疗效显著而迅速,总有效率达90.74%,白细胞恢复至正常的时间比对照组缩短约14天(P<0.01),且有良好的可耐受性,是肿瘤化疗的有力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6.
李龙芸  孙文萍 《北京医学》1998,20(3):137-139
应用小剂量(2μg/kg)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于18例肺癌患者化疗中,以观察预防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疗效。其中小细胞肺癌5例,非小细胞肺癌13例,随机分成G-CSF组及对照组各9例,化疗方案为CE(卡铂-VP16)。结果G-CSF组粒细胞绝对计数(ANC)<2.0×109/L,发生例数5例,持续天数为3.6±3.5天;对照组持续天数16.8±7.1天,P<0.05。ANC最低值至恢复正常(ANC>2.0×109/L)的天数G-CSF组及对照组分别为2.6±1.3天,8.9±5.3天(P<0.05)。G-CSF组化疗后的第20天ANC均已恢复正常,ANC为(9.7±6.8)×109/L故可在第22天顺利接受第二周期化疗。对照组ANC(1.66±0.8)×109/L(P<0.01)。由此可见,小剂量G-CSF能有效地防治肺癌化疗引起的粒细胞减少症  相似文献   

7.
对24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于化疗结束后次日应用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100μg·d-1,皮下注射,连用5~7天,最短3天,最长20天。并选择同期恶性血液病化疗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发现化疗后末梢血WBC>4.0×109·L-1或ANC>2.0×109·L-1;恢复时间,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化疗后发热并发感染的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组患者中未出现明显副作用。表明rhG-CSF有使化疗后患者末梢血WBC、特别是ANC恢复加快,减少感染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北京医科大学免疫系研制、北京北医联合生物工程公司生产的rhGM-CSF进行药效实验。实验用家犬20只,皮下注射环磷酰胺造成白细胞减少症模型。结果,使白细胞总数由2×109/L恢复到5×109/L,对照组需7.5±0.5天,阳性对照药进口生白能组为4.5±0.3天,高和低剂量受试药组只需4.4±0.2天和4.2±0.7天,与对照组比相差有高度统计意义。与生白能组比无差异。  相似文献   

9.
何流  张宏星 《医学文选》1999,18(3):335-336
目的 观察中剂量特尔立(rh G M C S F)对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防治作用。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化疗过程中白细胞降至正常值(40×109/ L)以下时入组,并作为对照周期。其后的化疗周期中末次给药 48 小时后皮下注射rh G M  C S F(150ug/(次·天)。结果 rh G M C S F能明显减轻化疗后白细胞下降的程度,缩短白细胞在正常值以下的持续时间及恢复到正常值以上的时间,对血小板的变化影响不大,毒副反应轻微。结论 使用特尔立(rh G M C S F)安全、有效,可作为肿瘤化疗有价值的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10.
粒细胞减少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数低于1.5×109/L时)是临床常见的病症,大多由药物或化学毒物通过免疫反应引起,发病率高,病情较重,传统的升粒细胞药物起效慢、疗效差,而大剂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疗效虽可靠,但其价格较昂贵,特别是...  相似文献   

11.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进行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的临床前研究和Ⅰ期临床试验。方法在动物模型上进行rhGM-CSF的药理、毒理、药代和药效研究,并在人体上进行安全性评价和初步疗效观察。结果体外实验证明rhGM-CSF对骨髓造血祖细胞有促增殖作用;在60Cor射线照射造成的白细胞低下动物(狗和猴),显示了明显的升白细胞作用;急性毒性试验显示,LD50大于5000μg/kg;小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注入的GM-CSF主要从尿中排出,并不在体内蓄积;狗的慢性毒性试验表明在高于临床用量3倍时,无明显毒性反应。Ⅰ期临床试验证明,每天在2.5-7.5μg/kg的剂量下使用是安全的,并能升高白细胞。结论rhGM-CSF可用于治疗放疗与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和移植后造血重建的效率,作者从1997 年4 月至1999 年6月,进行了22 例异基因或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和移植后造血重建方案(HX-97 方案)作了系统观察。HX-97方案的主要内容是: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用rhG-CSF300μg/天,皮下注射,共6 天,第6 剂在干细胞采集前90分钟用; ②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用大剂量化疗加造血刺激因子,化疗强度务必使外周血WBC计数< 1.0×109 /L,待外周血WBC计数从最低点刚显示回升时,开始使用rhG-CSF;③移植后恢复造血序贯使用rhGM-CSF和rhG-CSF。造血干细胞动员后用COBESpectra 血细胞分离机连续采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结果:22 例移植中16 例一次采集即成功,6 例作了第二次采集。按受者体重计,采集后计数MNC细胞数2.5~10.7×108/kg;CD34+ 细胞2.5~20.0×106/kg;CD34+ CD33- 早期造血干细胞1.8~7.5×106/kg;CD34+ CD33+ 晚期造血祖细胞0.7~12.5×106 /kg;CFU-GM 集落3.5~6.3×  相似文献   

13.
对因急性白血病(AL),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MM)联合化疗及其他药物所致中性粒细胞缺乏症19例患者予以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治疗,中性粒细胞绝对数(ANC)达显效,有效分别为13例(68.42%),2例(10.52%),总有效率78.94%,所需中位时间分别为8,14天,治疗后ANC增值1.57~11360倍,白细胞(WBC),ANC达显效,有效时间明显缩短(P〈0.00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剂量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升白细胞作用。方法:G组21例,C组21例。化疗后若WBC≤3.0×10^9/L,G组用rhG-CSF1μg.kg^-1,d^-1,皮下注射,连用3d;C组用鲨肝醇,利血生,维生素B4等治疗。记录各例WBC≥4.0×10^9/L所需天数。G组使用rhGCSF前后的白细胞数差异用配对t检验,G组与C组WBC≥4.0×10^9/L所需天数用秩和检验。  相似文献   

15.
探讨血小板/白细胞比值在预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出血中的价值。方法比较56例不同出血程度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小板计数与血小板/白细胞比值。结果Ⅰ°、Ⅱ°与Ⅲ°出血间血小板计数分别为(73.46±25.05)×109/L、(52.23±23.09)×109/L和(39.08±18.24)×109/L,方差分析表明Ⅰ°与Ⅱ°出血间及Ⅰ°与Ⅲ°出血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Ⅱ°与Ⅲ°出血间差异无显著性;Ⅰ°、Ⅱ°与Ⅲ°出血间血小板/白细胞比值分别为11.91±6.77、5.39±3.20和2.55±0.92,方差分析表明各个出血程度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人为设定一血小板/白细胞比值(7.14)并观察不同出血程度组中低于该比值的检出率,发现在Ⅱ°与Ⅲ°出血组检出率分别为70.59%和100%,而血小板低于50×109/L的检出率却分别为58.33%和61.54%,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不同出血程度间血小板/白细胞比值的差异具有显著性。以血小板/白细胞比值来预测大出血的发生具有早期、准确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观察国产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特尔立的疗效和毒副反应。 病例和方法:38 例次药物性粒细胞减少应用特尔立治疗,主要为血液系肿瘤(35 例次)经联合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的病例。治疗前白细胞< 1×109/L27例次(71%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0.5×109/L29 例次(76.3% )。特尔立用量在急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患者大多为300 μg/d,恶性淋巴瘤粒细胞减少患者150 μg/d,用药天数为2~11天,中位数5 天。 结果与结论:显效63% ,有效7.9% ,无效28.9% 。该药对轻、中度骨髓抑制效果明显,大剂量化疗后重度粒缺患者造血恢复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报告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在急性细胞白血病(AML)治疗中的应用及其疗效观察:方法应用中等剂量、短疗程(3-5天)rhG-CSF治疗AML28例,并与同期未用rhG-CSF治疗的AML28例进行比较。结果:rhG-CSF能显著缩短化疗后中性粒细胞计数(ANC)的低下期及感染的持续时间,同时能明显减少化疗后的输血用量。  相似文献   

18.
促粒素支持法治疗恶性血液病1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部分恶性血液病化疗后给予rhG-CSF(促粒素),观察组为同期化疗病人不用rhG-CSF。结果化疗后观察组WBC及ANC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缩短4天左右,两组有明显性差异(P〈0.01);观察组感染(发热)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缩短3~4天,但无显著差异。提示国产rhG-CSF具有促进性粒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成熟,对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的恢复、减少感染出血等发症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在基层单位应用小剂量短疗程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提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的作用,对35例白血病、淋巴瘤患者化疗所致的白细胞下降,予rhGM-CSF治疗,剂量1.5~2μg·kg-1·d-1,疗程1~4d。白细胞上升的总有效率为77.14%(27/35)。而对照组Ⅰ(白细胞增长仪)为46.43%(13/28),对照组Ⅱ(升白药)为19.35%(6/31),经统计学处理,分别为P<0.05、P<0.01。提示rhGM-CSF能迅速升高白细胞。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人类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中性粒细胞减少小鼠白色念珠菌肺感染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的小鼠被分成4组:①对照组,气管内注射白色念珠菌;②感染前皮下注射rhG-CSF;③感染后12h腹腔注射氟康唑;④rhG-CSF和氟康唑联合应用。结果显示注射白色念珠菌前4d,皮下注射rhG-CSF100μgkg-1d-1对中性粒细胞减少合并白色念珠菌肺感染小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白色念珠菌感染后24h,肺内中性粒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rhG-CSF和氟康唑联合应用较单独应用疗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