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切口裂开的预防及治疗。方法对22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出现伤口裂开的原因进行分析及治疗。结果腹部伤口裂开为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治疗方法上采用手术全层缝合。结论纠正营养不良、采用全层减张缝合、注意缝合技巧、合理使用电刀及选择适当切口均将有助于降低腹部切口裂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以往妇产科腹部手术多采用下腹部正中纵切口,近年来我们采用了下腹部横切口,并改进了缝合方法,用丝线皮内横“U”字连续缝合。本法简便易行,无结节,少瘢痕,出院早,恢复快,获得满意效果.1一般资料 1995-03~1997-04,采用横切口皮内缝合168例,其中剖宫产76例,全子宫切除60例,卵巢肿瘤切除18例,异位妊娠手术12例.2方法与结果2.1切开 皮肤切口取耻骨联合上3~4cm,沿明显的下腹部皮肤横纹做弧形切口10~20cm,并切开脂肪层.筋膜层呈 “U”形切开,分离腹直肌,纵行剪开腹膜(经腹膜…  相似文献   

3.
探讨改进后的剖宫产术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取耻骨联合上2-3cm,较Pfahnenstie切口位置高,即stork横切口约12-14cm,钝性分离各层,进腹腔撒开腹膜,缝合子宫时拿子宫,意志支连续锁边缝合子宫肌层,间断缝合1-3针反折腹膜,不缝合腹膜。连续锁边缝合腹直肌前鞘,在其两顶端用7号丝8字缝合,皮下用4号丝线缝合4针,皮肤用4号可吸收快微荞线连续褥式缝合,术后不用拆线。结果:手术时间明显  相似文献   

4.
腹部手术切口裂开原因临床分析与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学东  邵岩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1):185-186
目的:分析并探讨腹部手术后切口裂开的原因及处理的相关因素,以减少切口裂开的发生。方法:对本院2007年3月~2010年1月中的48例患者腹部手术切口裂开临床资料与治疗体会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切口裂开48例中,及时清创,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采用直针穿10号双线行腹膜外皮外减张缝合法,术后拆除缝合,切口愈合良好,无手术死亡。本组均出院。结论:从患者入院开始就重视对手术前、后危险因素的处理,正确运用缝合技术,可有效地预防腹部手术切口裂开,并进行相应治疗护理,纠正营养不良,加强基础疾病的治疗,注意缝合技巧均有助于降低腹部切口裂开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皮下置双腔管负压引流在腹部Ⅲ类切口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运用皮下置双腔管负压引流对腹部Ⅲ类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腹部手术Ⅲ类切口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00例常规间断全层缝合腹膜及腱膜肌层,皮下置双腔管负压引流,间断缝合皮肤及皮下组织。对照组100例,常规间断全层缝合腹膜及腱膜肌层,全层缝合皮肤及皮下组织。对两组患者年龄大于60岁、皮下脂肪>3cm的患者均给予减张缝合。结果实验组切口甲级愈合率95%,乙级愈合率5%,丙级愈合率0%,没有一例切口敞开引流及切口裂开。对照组切口甲级愈合率65%,乙级愈合率23%,丙级愈合率12%,实验组甲级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皮下置双腔管负压引流对预防外科腹部手术Ⅲ类切口感染及切口裂开的预防效果肯定,有效减少患者的痛苦,方法简便易行,适于推广。  相似文献   

6.
詹必成 《安徽医药》2014,35(12):1641-1643
目的 探讨使用胸腹腔镜完成Ivor Lewis食管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 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 4月收治的60例患者行胸腹腔镜联合下Ivor Lewis食管癌根治术,胸腔镜下完成食管-胃胸内吻合。结果 中转开胸2例。手术 时间215~400min,术中出血30~500mL,清扫胸部淋巴结6~18枚,腹部1~14枚。术后:肺炎7例,吻合口瘘3例,均保守治愈。 1例术后10个月死于转移。结论 采用胸腹腔镜行Ivor Lewis食管癌根治术安全可行,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研究腹部切口全层与分层缝合的术后恢复情况。方法选取2004年05月-2008年12月腹部中大手术直切口196例。患者随机分2组,各98例,分全层、分层缝合切口,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通过电话及门诊随访3个月。分层缝合有3例切口全层裂开,重新缝合2例,1例长期换药愈合。全层缝合未发生裂开。不计切口皮下脂肪液化。分层缝合有2例切口疝形成,全层缝合无,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在长切口采用全层缝合技术是一种安全、节时可行的方法,可明显降低术后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扩大应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人口老龄化,老龄病人接受腹部手术的治疗日渐增多。由于大多存在并存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及营养不良等因素,术后切口感染、裂开是这类病人常有的并发症。1998年1月至2005年1月,我科对部分60岁以上老年腹部手术病人采用腹膜水平褥式减张缝合法预防切口裂开,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许翔 《淮海医药》2000,18(3):163-164
目的探讨改良式腹部横切口妇科手术与传统的腹部纵切口在手术指征、术中出血、术后恢复及切口愈合等方面的差异。方法在下腹耻骨联合上2 cm(即腹壁半环线上2cm)横行直线切开皮肤10~15cm,钝性撕开脂肪,剪开浅筋膜,钝性分开腹直肌,钝性上下方向撕开腹膜,子宫切除,附件切除,或次广泛切除子宫,手术步骤不变。当盆腔腹膜缝合完毕,不缝合壁层腹膜,用0/2薇乔线从左向右连续缝合筋膜及1/3腹壁脂肪,折回褥式  相似文献   

10.
腹部切口裂开为腹部手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需要急诊再手术行全层缝合及减张缝合处理.切口裂开是全身营养不良(包括晚期癌肿、糖尿病、血浆蛋白低下等)和局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切口感染和增加腹压为两大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11.
腹部切口破裂是腹部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死亡率高达27~45%我院自1977年6月~1984年12月,共行腹部手术1420例(泌尿外科手术和麦氏切口阑尾切除术未统计在内),其中发生全层腹部切口裂开52例,占3.66%,分析如下。临床资料凡术后3~17天切口处腹壁部分或全部全层裂开致肠管及大网膜暴露或脱出者,为本组统计对象。(一)一般资料:本组男35例、女17例,男女之比约2:1,年龄1.5月~20岁3例,21~40岁9例(17.31%),41~60岁15例(28.85%)、60岁以上25例(48.08%)。切口裂开发生时间:术后3~5天5例(9.62%),6~10天41例(78.85),11~17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于下腹髂前上棘连线下2-3cm处,做一长15cm横切口,钝性分离皮下脂肪及腹直肌,纵向撕开腹膜,肠线单层连续锁边缝合子宫切口,不缝合腹膜,连续缝合筋膜,间断全层缝合皮肤,皮下3针。并与同期腹部弧形切口剖宫产进行比较。结果 新式剖宫产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总时间,术后排气时间较对照组均缩短,术后患病率低,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3.
腹部手术切口裂开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切口裂开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6年2月至2004年1月发生的腹部手术切口裂开病例15例。结果及时清创,减张缝合,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13例痊愈,2例死亡。结论重视对手术前、后危险因素的处理,正确运用缝合技术,可有效地预防腹部手术切口裂开。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交叉切口在预防小儿腹部手术切口全层裂开中的应用。方法 分析我院1994~2004年小儿腹部外科手术中应用交叉切口,即皮肤及皮下作横切口、肌层及腹膜作纵切口患者141例。结果 140例切口甲级愈合,1例切口部分裂开。总有效率达99.3%。结论 交叉切口可较好避免腹部切口全层裂开。  相似文献   

15.
小切口切除胆囊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40例,男8例,女32例,年龄28~72岁,其中 45~65岁 28例,占 70%,其中女性占 80% 。胆羹结石 32例,慢性胆囊炎5例,胆囊息肉3例。1.2 手术方法:本组病例均行单纯胆囊切除术,采用右上腹经腹直肌切口,切口长8cm~10cm,手术时间45分钟~75分钟,平均60分钟。1.3 用药情况:术后36例用度冷丁50mg1次,4例未用止痛药物。所有病例常规使用抗生素静脉滴入3~5天,33例术后3天体温恢复正常,7例术后4~5天体温恢复正常。切口感染8例,占 2…  相似文献   

16.
肠系膜静脉血管血栓形成(MVT)是一种少见的腹部血管闭塞性疾病,发病急,易误诊,死亡率高.我院自1985-09~2000-12共收治7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男4例,女3例,年龄18~75岁,发生于脾切除术2例,穿孔性阑尾炎术后1例,肺心病2例,无明显原因2例.1.2临床表现 病程1~5天,7例病人均有剧烈腹痛史,4例腹痛阵发性加重,但腹膜炎体征不明显,3例腹痛和腹膜刺激征同时存在.7例均有恶心呕吐,4例呕吐咖啡样物并便血;腹穿抽出血性液4例;血小板计数高于正常值2例;7例腹部平…  相似文献   

17.
笔者报告193年4月至1998年3月收治18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治疗体会。本组共18例,男13例,女5例。年龄3~56岁,平均28岁。损伤分别有腹膜后血管破裂,肝破裂、脾破裂、肠系膜血管损伤、肾损伤、胃及小肠损伤等。创伤性休克7例。致伤原因:车祸伤1...  相似文献   

18.
创伤性小肠损伤70例诊治体会沁水县人民医院(048200)杨静波我院1986年至1991年共收治70例,现将我们的诊治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70例中男61例,女9例;年龄3~70岁,平均31.5岁;开放性损伤11例,其中刀刺伤4例,炸伤3例,挤压伤4例;闭合性损伤59例,其中撞击伤39例,跌落伤11例,挤压伤9例。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恶心者23例,呕吐者42例,腹部压痛者57例;反跳痛者50例,腹肌紧张者60例,肠鸣音消失、减弱者62例,肝浊音界缩小、消失者35例,有52例进行了腹穿,阳性发现46例,29例进行了腹部透视,发现膈下游离气体10例。化验检查:白细胞>10×109/L45例,中性>75%56例。术中发现:70例共有小肠损伤150处,每例至少1处,最多6处.其中空肠破裂16例,回肠破裂43例,小肠中段破裂11例,合并其它损伤15例。结果行单纯缝合48例,肠切除吻合16例,修补术6例。术后切口感染20例,腹腔残余脓肿8例,肠瘘2例,肺部感染3例,肠梗阻3例,切口裂开1例。本组死亡6例(失血性休克2例,中毒性休克1例,合并其它伤3例)。讨论一、关于闭合性小肠损伤的早期诊断1.了解小肠损伤的机制  相似文献   

19.
自1993年8月~2001年3月我院普外科各种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病例共38例 ,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本组38例 ,男13例 ,女25例 ,年龄28~70岁。上腹部手术21例 (胆囊切除术18例 ,胃大部切除术2例 ,肝修补术1例 ) ,下腹部手术17例 (阑尾切除术14例 ,肠切除肠吻合术2例 ,直肠癌根治术1例 )。均为肥胖病人 ,皮下脂肪厚度4~14mm。所有病人于术后4~10天切口出现较多黄色渗液 ,内混有少许脂肪滴和坏死组织 ,切口边缘无红、肿、热、痛 ,切口愈合不良。渗出液涂片镜检见较多脂肪滴 ,…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结直肠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问题。本组30例结直肠损伤患者中,右半结肠切除3例,损伤肠管一期修补9例;损伤肠管一期修补加近端结肠造瘘18例。结果29例痊愈,1例死于感染性休克;术后并发肠瘘、肺部感染、膈下感染及切口裂开各1例,切口感染5例。提示对结直肠损伤患者只要条件允许,争取一期行肠切除或肠修补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