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脐尿管囊肿超声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脐尿管囊肿的超声声像图表现,总结规律,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观察12例脐尿管囊肿声像图表现,并与手术结果对比。结果 12例患者均经手术证实为脐尿管囊肿。单纯囊肿8例,超声诊断符合率75%;其中单发单纯囊肿6例,诊断符合率100%;2例为在脐尿管走行区有2个单纯囊肿,术前未做出直接诊断。声像图为于脐部至膀胱尖之间腹壁内显示圆形无回声,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壁薄且光滑,内部透声好,无血流信号,不与膀胱相通。脐尿管囊肿伴感染4例,超声诊断符合率50%。其中2例表现为无回声囊壁增厚内部呈细密点状低回声,透声差,囊壁增厚,不光滑;2例表现为下腹壁内形态不规则的低回声,位于膀胱尖部,与膀胱壁分界不清,膀胱顶部局部壁增厚。结论典型的脐尿管囊肿超声声像图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对于合并感染的脐尿管囊肿在结合临床症状及体征之后可以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诊断背部弹力纤维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3年6月应用高频超声诊断并经过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12例背部弹力纤维瘤的超声表现.结果 全部病例手术切除,术中见肿瘤没有真正的包膜,边界不清.手术后伤口无感染,术后随访6~42个月,无肿瘤复发.病理均提示为弹力纤维瘤.超声显示肿块大小为2.6 cm×3.2 cm×3.1 cm~7.6 cm×5.5 cm×6.2 cm,均未显示包膜,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以中强回声为主,部分可见条索样高低回声相间排列,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肿块内均未见明显血流信号.结论 结合超声影像学特征和临床表现对背部弹力纤维瘤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眼眶内猪囊虫病超声显像诊断特征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眼眶内猪囊虫病的超声显像特征及分型。方法 应用7-10MHZ探头,对38例眶内猪囊虫病患者,用直接探查法,观察病变的大小、内部回声、部位及周围组织关系。结果 声像图分为:Ⅰ型,囊壁光滑,内可清晰辨认虫体的伸缩运动;Ⅱ型,囊壁钙化,内膜毛糙,外层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虫体不活动;Ⅲ型,形态不规则,包膜回声模糊,张力低,未见虫体光团。结论 采用高频探头诊断眶内猪囊虫病,符合率高,定位准确,明显优于CT,是检查该病的首选方法;超声分型对指导临床手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阑尾粘液囊肿的高频超声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阑尾粘液囊肿的高频超声影像表现.结果 病变均位于右下腹,其中盲肠内侧4例,盲肠后方1例,子宫右侧2例;形态圆形2例,椭圆形及囊袋状5例;失去正常三层形态,各层分界不清,边缘清楚,回声增强3例,部分边界不清2例,边界不清并与周围组织粘连2例.伴有壁钙化2例,囊内积满液性暗区,内有细小均匀光点3例,有分隔1例,囊性为主,边缘实性组织1例.结论 高频超声在阑尾粘液囊肿的术前诊断及与其他病变鉴别诊断中具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5.
高靳  张健 《成都医药》2000,26(4):201-202
目的:分析膀胱癌的CT表现,研究CT在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方法:收集膀胱癌病例共54例,其中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27例经膀胱镜活检病理证实,对它们的CT征象结合病理改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诊断膀胱周围脂肪受侵的准确性是82%,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为78%,结论:CT的优点在于区分局限于膀胱壁的肿瘤与超越膀胱壁的肿瘤,并对显示淋巴结转移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彭红玲  李桂清  王琼 《江西医药》2009,44(4):362-363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脐尿管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10例脐尿管来源病例的临床表现、超声图像、病理资料及其他影像学表现。结果10例中脐尿管瘘5例,脐尿管窦1例,脐尿管囊肿3例.脐尿管来源腺癌1例。脐尿管瘘在膀胱充盈时,高频超声显示下腹壁脐尿管呈管状无回声与膀胱相通。脐尿管窦除以上表现外.有时可在膀胱顶部见黏膜增厚肿块。脐尿管囊肿显示脐带根部囊性肿块.与膀胱相通.随膀胱充盈与排空大小有变化。脐尿管癌变表现腹腔内弱回声肿块与脐部及下腹部、膀胱壁分界不清,肿块较固定。结论超声检查对脐尿管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明确分辨脐尿管病变的种类,具有重要的临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52例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结果分析龙岩市立医院郭丽珍我院于1993~1995年2月利用B超诊断急性阑尾炎52例,报告于下。本组男38例、女14例;年龄7~73岁。使用仪器美制HewlettTHCKARDSONOS-100型超声实时显像仪,探头频率3....  相似文献   

8.
曾茜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4):1947-1948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胰腺假性囊肿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的超声影像学特点.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显示胰腺假性囊肿边界多光滑、整齐、囊壁较厚,常呈椭圆形或者是类圆形;囊腔的后壁回声增强,其侧方常可见回声.囊腔内部为无回声区,内可见条状分割,部分患者囊腔内可见细小的光点或絮状小团块.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提示囊壁上有点状血流信号.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胰腺假性囊肿具有准确性高、无创伤等优点,并可与真性囊肿、周围器官囊肿以及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膀胱癌的Cr表现,研究CT在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方法:收集膀胱癌病例共54例,其中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27例经膀胱镜活检病理证实,对它们的CT征象结合病理改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诊断膀胱周围脂肪受侵的准确性是82%,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为78%。结论:CT的优点在于区分局限于膀胱壁的肿瘤与超越膀胱壁的肿瘤,并对显示淋巴结转移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采用二维超声(2D)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58例大涎腺恶性肿瘤进行研究,结合临床表现分析,探讨超声对涎腺恶性肿瘤的诊断依据。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观察涎腺肿瘤的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血供特点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并结合临床病史和感知肿瘤的物理特性进行分析。结果 78%的肿瘤发生于腮腺,高发年龄段为41—60岁,其中25例有白发性疼痛,14例伴有神经症状;45例肿瘤质地硬或较硬,活动度不佳39例。2D显示肿瘤以实性低回声为主,其中21例瘤内伴有砂粒状或族状钙化灶,7例伴有明显周边组织浸润或骨质破坏,14例区域淋巴结肿大,10例经手术后病理诊断证实肿瘤淋巴结转移。CDFI显示6%肿瘤血供Ⅱ-Ⅲ级,且Ⅲ级略多。超声诊断正确率793%。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涎腺恶性肿瘤的诊断方面有一定特点及规律,其超声特征性指标与临床结合综合考察,有助于做出正确的诊断,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卢长华 《云南医药》1996,17(6):443-443
经腹壁超声对膀胱肿瘤的诊断价值卢长华资料和方法本文对经腹壁超声诊断的51例膀胱肿瘤与手术病理结果作对照分析。采用仪器为ALokaSSD-610实时线阵显象仪及HPSONOS100心腹两用仪,探头频率均为3.5MHz。嘱患者中等度以上膀胱充盈,先取仰卧...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本院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及实验室检查证实的甲状腺癌患者20例进行观察。结果甲状腺癌二维超声图像上表现多为不均质低回声,形状不规则,可为锯齿状或蟹足状,甚至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7例周边伴蟹足样回声,6例有不规则液性暗区,无一例表现为高回声,8例伴颈淋巴结肿大。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血流信号丰富,其中,Ⅲ级12例(60.0%),血流呈高阻力型(RI〉0.7)1l例(55.0%)。肿瘤侧的Vmax、Vmin、RI均明显高于无瘤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癌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慢性高尿酸血症对肾脏(主要是肾锥体)损害的声像图特点.方法 对50例超声提示肾锥体回声改变、临床诊断为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声像图特点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慢性高尿酸血症肾病的声像图分四型:Ⅰ型(4例):两肾锥体周边回声增强,呈环形,肾窦与锥体分界清.Ⅱ型(8例):两肾锥体回声均匀性增强,各个锥体呈花瓣样排列在肾窦周围,彼此间回声强度可稍不同,乳头与肾窦分界清或不清.Ⅲ型(34例):两肾锥体回声不均匀性增强,回声强度可相差较大,锥体内可见斑点状强回声,可伴有声影,乳头与肾窦分界不清,肾窦结构紊乱.Ⅳ型(4例):除肾锥体回声不均匀性增强、肾窦结构紊乱外,伴肾脏体积缩小或实质变薄、回声增强等.结论 超声对慢性高尿酸血症性肾病,尤其是Ⅲ型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袁惠 《云南医药》1996,17(5):373-374
30例肾上腺肿瘤的超声诊断袁惠超声显像能较直观地显示肾上腺肿瘤及其周围的多个断面图象,为临床肾上腺肿瘤的诊断提供了比较可靠的依据,对及时手术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1991年至1995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0例肾上腺肿瘤的超声诊断结果报告如下:临...  相似文献   

15.
陈伟 《中国处方药》2014,(10):77-7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采用超声诊断的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2月收治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30例,采用超声进行诊断。结果对腹壁手术切口周围进行观察,超声示有低回声包块可见,其中腹膜2例,腹壁皮下3例,肌层15例,脂肪层10例。直径1.5-3.5 cm,无包膜,边界清楚,内部回声不均,边缘多呈毛刺样。其中可见稍强不规则点状、片状回声或可见小无回声区22例,周围组织略受压。彩超示包块周围及包块内有星点样血流信号可见,对高阻动脉频谱进行监测,阻力指数0.60-0.80,峰值流速6-20 cm/s。未测得血流信号8例。结论超声诊断为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有效的检查方法,可为临床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冯莉莉 《江西医药》2006,41(6):350-352
目的探讨玻璃体后脱离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1538例患者进行检查。分析玻璃体后脱离的超声显像特点和诊断依据。结果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超声表现可见玻璃体后界膜回声,呈纤细波浪状,不与眼球壁相连;不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超声表现为玻璃体后纤细连续光带回声,并与眼球壁单处或多处相连,视网膜较后界膜回声粗而亮。CDFI显示脱离视网膜可见彩色血流信号,PW探及低阻频谱,而玻璃体后界膜不显示血流信号。结论超声检查可以准确地诊断玻璃体后脱离,为手术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前壁瘢痕内膜异位症致功能性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8例有剖宫产史,阴道不规则出血妇女行阴道和腹部超声检查,重点观察宫前壁下段瘢痕处,并与手术和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94%。超声表现为子宫前壁下段切口瘢痕处液性暗区30例(62%),子宫前壁下段瘢痕处低回声占位12例(25%),子宫瘢痕处回声增强5例(10%),子宫前壁下段浆膜层与膀胱壁间低回声区1例(2%)。结论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子宫前壁瘢痕内膜异位症具有较高诊断价值,是一种简便、快捷、无创伤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应用B型超声显像技术诊断膀胱肿瘤,在近年来已经成为临床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为了探讨B型超声对膀胱肿瘤的诊断价值,现将我院自1988年1月至1990年12月经B型超声检查,后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5例膀胱肿瘤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本文回顾性分析8例子宫内膜癌的B超诊断结果、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诊断准确率100%.子宫内膜癌中晚期超声检查可协助临床了解病变范围.制定治疗计划.超声已成为不可缺少的辅助检查之1对象与方法 我院1998-10-2000-10在门诊B超的提示诊断下入院的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患者8例年龄45~68岁其中闭经者5例未闭经者3例,机器型号SONOLINE Prima,探头频率 3.5MHz.患者适度充盈膀胱后.取平卧位,经腹壁常规探测盆腔,重点观察宫腔及子宫内膜的变化.包括内膜的厚度、回声强度、有…  相似文献   

20.
阑尾黏液囊肿的高频超声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君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6):899-900
目的:观察阑尾黏液囊肿的高频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阑尾黏液囊肿高频超声表现的资料.结果:病变均位于右下腹,其中盲肠内侧3例,盲肠后方1例,子宫右侧1例;形态圆形2例,椭圆形及囊袋状3例;阑尾壁失去正常三层形态,各层分界不清;边缘清楚、光整3例,部分边界不清1例,边界不清并与周围组织粘连1例;伴有壁钙化2例;囊内积满液性暗区,内有细小均匀光点3例,有分隔1例,囊性为主,边缘实性组织1例.结论:高频超声是阑尾黏液囊肿术前诊断与其他病变鉴别的重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