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鼻咽通气管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中改善精神疾病患者的通气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在枣庄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并进行MECT治疗的150例精神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面罩通气组(M组)、口咽通气道通气组(O组)和鼻咽通气管通气组(N组)。患者在静脉推注丙泊酚和琥珀酰胆碱后,M组给予常规单纯面罩通气,O组给予置入口咽通气道后面罩通气,N组给予置入鼻咽通气管后面罩通气。比较三组气道压力值、血氧饱和度(saturation of peripheral oxygen, SpO2)、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及耐受时间。结果:麻醉后(T1),N组和O组气道压力均低于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组和O组气道压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电后1 min(T2)和通电后3 min(...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口咽通气管加气囊面罩通气不同使用方法的效果。方法对40例需用辅助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单手和双手口咽通气管加气囊面罩通气,进行呼吸频率、心率、血压、动脉血氧饱和度等监测,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采用双手口咽通气管加气囊面罩通气组患者比单手组血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高(P〈0.05);而呼吸频率和心率却较低(P〈0.01)。结论口咽通气管加气囊面罩通气技术是一个有效的协助的透气方法,最好采用双手操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口叫通气管加气囊面罩通气不同使用方法的效果。方法对40例需用辅助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单手和双手口咽通气管加气囊面罩通气,进行呼吸频率、心率、血压、动脉血氧饱和度等监测,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采用双手口咽通气管加气囊面罩通气组患者比单手组血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高(P〈0.05);而呼吸频率和心率却较低(P〈0.01)。结论口咽通气管加气囊面罩通气技术足一个有效的协助透气方法,最好采用双手操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下颌托起支撑器通气与口咽通气道通气在肥胖患者全麻恢复期优化气道管理的效果。方法:纳入择期全麻术后肥胖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下颌托起支撑器组(A组)和口咽通气道组(B组)各20例。在术后恢复室,患者呼吸恢复后拔除气管导管,A组患者使用下颌托起支撑器通气,B组经口腔置入口咽通气道通气;2组患者均以面罩给氧(氧流量2 L/min)至苏醒,当2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SpO2)1),采取不同通气方式后5 min(T2)、10 min(T3)、20 min(T4)时SpO2、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变化情况,并记录躁动、恶心呕吐、喉痉挛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SpO2、RR、MAP和HR维持在正常范围。A组患者SpO2在各时间点与B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HR在T2和T3均明显低于B组(P2、T3和T4均显著低于B组(PPP>0.05)。结论:下颌托起支撑器通气与口咽通气道通气在肥胖患者全麻恢复期的应用效果相同,下颌托起支撑器通气对患者生命体征影响较低,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喉罩与面罩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的呼吸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需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喉罩组和面罩组,在麻醉前(T0)、麻醉后(T1)、应用喉罩/面罩前(T2)、应用喉罩/面罩后(T3)、通电即刻(T4)、通电后(T5)、去除喉罩/面罩后(T6)记录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四项指标,并计算心率与收缩压的乘积估计心肌的耗氧(HR×SBP).结果 两组比较,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SBP、DBP、SBP×HR在T3时喉罩组显著高于面罩组(P<0.05),T0、T1、T2、T4、T5、T6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通气方法都可以安全用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面罩更易操作且血流动力学稳定,喉罩应用在稍长时间的控制通气麻醉更合适.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laryngeal mask and face mask on respiratary function and hemodynamics of patients under going 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Methods Sixty patients undergoing MEC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laryngeal mask and face mask group,SpO2, HR, SBP and DBP were recorded and cross product of HR and SBP was computed to estimate myocardial oxygen consumption(HR × SBP)at preanesthesia(T0), postanesthesia(T1), pre - laryngeal mask/face mask(T2)usage, post - laryngeal mask/face mask(T3)usage, electrifing at once(T4), post -electrifing(T5)and removing of laryngeal mask/face mask(T6).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pO2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 0.05); HR, SBP, DBP and HR × SB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laryngeal group than that in the face mask group at T3(P < 0.05), bu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t T0, T1, T2, T4, T5 and T6(P > 0.05).Conclusions Both ventilation approaches can be used in MECT securely,face mask is operated more easily and have more stable hemodynamics,but laryngeal mask is more suitable for anesthesia needing slightly long- playing controlled ventilation.  相似文献   

6.
杜建蓉  荣秀华  谢群芳  黄丹 《西部医学》2011,23(10):1998-1999
目的探讨口咽通气管在急诊抽搐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阶段研究急诊科接诊的41例抽搐患者,其中2008年4月~2009年3月使用开口器20例为对照组;2009年4月~2010年6月使用口咽通气管21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在处置前后的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等指标及安置所耗费时间和成功率。结果两组处置前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处置后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放置口咽通气管后病人的缺氧症状有明显改善。两组置管耗费时间、成功率相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口咽通气管能迅速为抽搐患者建立有效气道通气,保持呼吸畅通,防止舌后坠及舌咬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一次性口咽通气管在危重病人的院前急救和转运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院前急救病人193例分为观察组98例和对照组95例,观察组采用一次性口咽通气管,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气道方法,并比较两组气道置入时间、血氧饱和度(SpO2)改善值及通气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通气效果有效率96.94%,对照组有效率88.42%,观察组的通气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7,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气道置入时间明显缩短,SpO2改善值显著提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一次性口咽通气管快速通气,能迅速改善患者缺氧状态,最大限度地争取抢救时间,适用于院前急救与转运。  相似文献   

8.
王韶双  杜海亮  杜瑞妮  董麦娟  王强 《重庆医学》2022,(20):3521-3524+3529
目的 探讨窒息氧合(ApOx)技术用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初次行MECT的抑郁症患者92例,采用交叉对照的方法比较面罩通气与ApOx通气的效果,收集呼吸循环[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呼末二氧化碳(EtCO2)]、苏醒质量(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及定向力完全恢复时间)、不良反应(HR异常、血压异常波动、低氧血症、气道梗阻、术后恶心呕吐、呛咳、呃逆等)等临床资料。结果 ApOx通气模式下HR在通电后较面罩通气快,EtCO2在自主呼吸恢复后较面罩通气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与面罩通气比较,ApOx通气模式下呼吸恢复时间缩短,血压异常波动、苏醒期呛咳、气道梗阻发生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通气模式下均未发生低氧血症。两种通气模式的麻醉药物用量、抽搐指数及抽搐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ApOx技术能够保障MECT期间患者的氧合并减少正压通气相关的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放置口咽通气管在静脉麻醉下人工流产术(无痛人流)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600例无痛人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09例患者(观察组)以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后经口放置口咽通气管面罩吸氧下行无痛人流术,对同期291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同样麻醉手术方法但不放置口咽通气管。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麻醉手术过程中的麻醉效果、反应性症状,包括人流综合征、体动、鼾声呼吸、呼吸困难(一过性血氧饱和度下降至90%需采取托下颌或人工辅助吸氧处理)及各时段的心率、血氧饱和度等主要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麻醉效果比较无差异且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人流综合征;术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8例和40例轻微体动;观察组没有病例出现鼾声呼吸,仅有8例出现一过性呼吸困难,对照组有80例出现鼾声呼吸,56例出现一过性呼吸困难,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各时段HR、SpO2比较没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放置口咽通气管能有效缓解无痛人流手术中静脉麻醉所致舌后坠引起的上呼吸道梗阻,保持良好通气,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清醒镇静联合喉罩通气在无痛纤支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5月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单双号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予右美托咪定清醒镇静联合喉罩通气,对照组予常规表面麻醉。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不良反应、插管耐受情况等。结果检查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中,研究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检查后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呛咳、屏气、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耐受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纤支镜检查中应用右美托咪定清醒镇静联合喉罩通气具有很好的效果,显著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耐受率,保障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医学创新》2015,(29):49-51
目的:探讨高龄慢阻肺患者无痛胃镜检查时应用多功能内窥镜面罩给氧技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6例慢阻肺稳定期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面罩组(A组)和鼻导管组(B组),每组33例。两组均进行胃镜检查,A组使用多功能内窥镜面罩给氧,B组使用双孔鼻导管给氧。观察比较两组给氧前(T0)、麻醉后进镜前(T1)、胃镜取活检时(T2)及检查结束退镜后(T3)4个不同时点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脉搏氧饱和度,同时记录并比较两组胃镜总检查时间,Sp O2<90%、Sp O2<80%的次数及中断检查情况。结果:两组各时段心率及血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T1、T2、T3时Sp O2均高于B组,A组出现Sp O2<90%及Sp O2<80%次数均少于B组,A组中断检查情况优于B组,A组总检查时间短于B组,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功能内窥镜面罩在高龄慢阻肺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患者血氧饱和度,缩短检查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辅助用具。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静脉注射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130例拟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其中试验组患者采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麻醉,对照组单用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镇痛效果,记录注药前(T0)、置入胃镜前(T1)、过咽部(T2)、过幽门(T3)和苏醒时(T4)的收缩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离院时间、麻醉过程中丙泊酚用量,以及麻醉相关不良事件情况。结果 试验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点的收缩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1、T2、T3和T4的收缩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与T01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丙泊酚用量少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离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低血压、心动过缓、低氧血症、舌后坠、呼吸抑制等麻醉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苏醒期躁动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改进型口咽通气管在创伤性脑损伤病人抢救中的应用。方法选择作者医院神经外科研究所2011年收治的120例创伤性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放置口咽通气管,实验组给予放置改进型口咽通气管,对照组采用放置传统型口咽通气管。临床观察各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血气水平、肺部痰鸣音、吸痰间隔时间、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及气道黏膜损伤的变化。结果采用新型口咽通气管血氧饱和度和氧分压上升明显,二氧化碳分压下降,肺部痰鸣音减弱或消失、吸痰间隔时间延长,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及气道黏膜损伤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新型口咽通气管能快速恢复机体的血气水平,稳定呼吸频率,有效的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减少气道黏膜的损伤,在创伤性脑损伤抢救中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严重脑卒中舌根后坠放置口咽通气管患者探讨一种疗效确切的吸氧途径。方法随机将脑卒中舌根后坠患者40例分为两组各20例。两组均置口咽通气管,观察组经口咽通气管插入氧管从口咽吸氧,对照组从一侧鼻腔吸氧。分别于吸氧前及吸氧后10min左右观察血氧饱和度变化。结果经口咽吸氧较鼻腔吸氧可使血氧饱和度上升更高更快。结论舌根后坠患者置口咽通气管后应经口咽吸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无抽搐电休克(MEC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把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芬太尼组和瑞芬太尼组,每组30例(n=30),对照组常规治疗,芬太尼组加注芬太尼1μg/kg、瑞芬太尼组加注瑞芬太尼1pg/kg,监测患者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并分时段(麻醉前、麻醉后、刺激时、刺激后3分钟、5分钟)即时记录下来,记录癫痫发作时间、能量抑制指数、辅助通气时间、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所有数据用SPSS 12.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P<0.05为显著性差异.结果:芬太尼组和瑞芬太尼组在MECT治疗中心血管反应的比较各时段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芬太尼组、瑞芬太尼组在刺激时、刺激后3rain、刺激后5min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比对照组低(P<0.05),血氧饱和度在治疗中组间、组内变化无差异(P>0.05);芬太尼组、瑞芬太尼组在苏醒时问、辅助通气时间、癫痫发作时间及能量抑制指数变化无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芬太尼组、瑞芬太尼组在苏醒时间、辅助通气时间比对照组长(P<0.05),癫痫发作时间及能量抑制指数变化无差异(P>0.05).三组疗中、疗后不良反应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两种药物都可以明显抑制MECT的心血管反应,安全应用于MECT治疗.  相似文献   

16.
史慧敏  唐丽  崔慧敏 《黑龙江医学》2021,45(12):1298-1299
目的:通过实验证实稀释氧化亚氮在胃管置入中的镇静舒缓作用,以期减少患者在胃管置入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方法:招募106名学生志愿者,将相关影响因素匹配后随机分为观察组(稀释氧化亚氮吸入组)和对照组(传统胃管置入组),每组各53例.在胃管置入后比较两组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插管用间、满意度和焦虑度.结果:稀释氧化亚氮吸入组与传统置管组在收缩压、脉压、心率、插管用时、满意度和焦虑度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舒张压、血氧饱和度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稀释氧化亚氮用于胃管置入中,镇静舒缓效果显著、安全经济、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检查中采用面罩给氧技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并与通过鼻塞管给氧法作比较。方法:60例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通过面罩给氧为观察组,通过鼻塞管给氧为对照组。全部病例先推注枸橼酸芬太尼0.05 mg,后以丙泊酚2.5 mg/kg作为诱导剂量20~50 s内由静脉内注入,患者意识消失后检测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及操作时间,并对两组进行对比。结果:血氧饱和度在对照组麻醉诱导后至检查结束期间明显降低,与诱导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观察组无此现象。但两组间在血氧饱和度、操作时间、心率、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辅以面罩给氧进行无痛胃镜检查在维持生命体征指标上优于鼻塞管给氧,使无痛苦胃镜检查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18.
顾亮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6):44-45,48
目的分析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为临床更好地治疗该病提供指导性意见。方法OSAttS患者78例,分为对照组37例和治疗组41例,进行夜间多导睡眠监测。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收缩压、舒张压、AHI和最低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NIHSS、收缩压、舒张压、AHI和最低血氧饱和度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正压通气可以有效改善患者NIHSS、收缩压、舒张压、AHI和最低血氧饱和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01-2014-05间在我科使用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复合酒石酸布托啡诺镇静镇痛治疗机械通气的40例患者,右美托咪定组20例,给予右美托咪定复合酒石酸布托啡诺镇静镇痛治疗;咪达唑仑组20例,给予咪达唑仑复合酒石酸布托啡诺镇静镇痛治疗;维持Ramsay镇静评分3-4分,记录两组患者布托啡诺用量、达到目标镇静所需的时间、停药后唤醒时间、谵妄发生率,以及两组患者用药前(T0),用药后1 h(T1),用药后6 h(T6),用药后12 h(T12)的血氧饱和度、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呼吸频率等数值。结果右美托咪定组布托啡诺用量、达到目标镇静所需的时间、停药后唤醒时间、谵妄发生率均低于咪达唑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呼吸频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氧饱和度变化不大(P〉0.05);用药后各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右美托咪定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降低幅度小于咪达唑仑组(P〈0.05),两组间血氧饱和度和呼吸频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起效快,易唤醒,具有一定镇痛作用,可减少布托啡诺用量,镇静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呼吸抑制作用轻微,谵妄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三通喉罩用于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的通气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5年5月行气道异物取出术的3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5例。实验组于快速诱导全身麻醉下采用三通喉罩通气,对照组采取传统静脉全身麻醉,比较不同时点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与血气分析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不同时点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_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均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不同时点SBP、DBP、HR波动大(P0.01);实验组T2时Pa O_2有明显上升(P0.01);对照组T_2时Pa CO_2有明显上升,T2、T3时Pa O_2均有下降(P0.01)。结论三通喉罩用于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可有效降低手术麻醉风险,增加手术成功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