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1 毫秒
1.
目的探讨油酸对3T3-L1脂肪细胞脂联素表达的影响及PPARγ介导的机制。方法不同浓度油酸处理体外培养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24h,并选取100μmol/L油酸加与不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拮抗剂GW 9662处理3T3-L1脂肪细胞,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处理前后脂联素及PPARγmRNA的表达水平,并用western-blotting法测定脂联素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油酸在浓度为25、50、100μmol/L时上调脂联素及PPARγmRNA的表达,随着浓度的增加脂联素和PPARγmRNA的表达下降;油酸中加入GW 9662处理后脂联素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降低77%、78.01%(P<0.05)。结论油酸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上调3T3-L1脂肪细胞脂联素及PPARγ基因表达,且呈剂量依赖关系,加入PPARγ拮抗剂GW9662后能够阻断这种上调作用,提示油酸可通过激活PPARγ来调节脂肪细胞脂联素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宋琳亮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6):1007-1009
[目的]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研究c9,t11-CLA和t10,c12-CLA对肝癌细胞Bel7402的COX-2表达的影响和机制。[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方法检测c9,t11-CLA和t10,c12-CLA处理后的Bel7402细胞中COX-2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以及PPARγ配体罗格列酮和GW9662对COX-2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在100μmol/L的浓度下,c9,t11-CLA和t10,c12-CLA都可以降低COX-2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罗格列酮可以下调COX-2蛋白水平,而PPARγ抑制性配体GW9662可以逆转c9,t11-CLA对于COX-2蛋白水平的下调作用,但是对于t10,c12-CLA的下调作用则没有影响。[结论]两种异构体对COX-2表达的下调作用很可能具有不同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RSG)与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株生长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方法 体外培养SGC7901细胞,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10μmol/L ATRA组、12.5 μmol/L RSG、25 μmol/L RSG组,10 μmol/L ATRA和25 μmol/L RSG联合组.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HE染色检测细胞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检测PPARγ蛋白,RT-PCR检测PPARγmRNA.结果 10 μmol/L ATRA、12.5 mmol/L RSG、25 mmol/L RSG及两药联合时皆可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且存在浓度及时间依赖,两药联合作用72 h时,生长抑制率为(29.73±0.69)%.ATRA、RSG皆可使细胞周期G0/G1期延长,S期下降,两药联合作用时,S%为(12.87±0.35)%,细胞形态向正常方向转化,细胞的PPARγ蛋白核内表达及PPARγmRNA表达上调,两药联合后作用进一步加强,PPARγ/GAPDH的浓度比值高达0.646.结论 ATRA、RSG均可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分化和上调PPARγ蛋白及PPARγmRNA的核内表达,ATRA和RSG联合较单药作用效果更强.  相似文献   

4.
程莉  罗正茂  杨静 《中国医师杂志》2007,9(11):1485-1487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小鼠肾脏内髓集合管上皮细胞(IMCD)炎性刺激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培养成片的IM-CD细胞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PIO对照组,GW9662对照组,TNFα刺激组,PIO+TNFα组,GW9662+PIO+TNFα组。MTT方法观察TNFα刺激下细胞增殖情况,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CP-1和TGF-β1含量。结果TNFα50ng/ml刺激使IM-CD细胞增殖抑制(P〈0.05),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CP-1和TGF-β1含量明显增加(P〈0.05)。Pio能阻断TNFα刺激所致的IM-CD细胞增生抑制,减少细胞分泌MCP-1和TGF-β1。而上述保护性作用可被PPARγ特异性拮抗剂GW9662所阻断。结论Pio能保护IMCD细胞免受TNFα刺激所致的损伤,其保护性作用可能通过PPARγ途径发挥效应。  相似文献   

5.
PPARγ的配体罗格列酮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配体罗格列酮(RSG)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肝癌HepG2细胞,将HepG2细胞分为对照组和RSG不同浓度(25、50.100、200 μmol·L-1)加药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RSG不同浓度对肝癌细胞ItepG2凋亡率的影响;应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观察Bcl-2、Bax的mRNA表达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Bcl-2、Bax、PPARγ的蛋白表达. [结果] 流式细胞仪和荧光染色法显示RSG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凋亡率与浓度呈正相关;RSG干预后,Bcl-2的mRNA及蛋白在肝癌细胞中表达下调,Bax的mRNA及蛋白在肝癌细胞中表达均上调. [结论] .RSG依赖激活PPARy能在体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以及上调促凋亡基因Bax而实现的,提示PPARγ可能是肝癌治疗的一个新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蒿甲醚对Lewis肺癌小鼠移植瘤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建立Lewis肺癌小鼠模型,40只C57小鼠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NS组)、蒿甲醚组(ARE组)、PPARγ特异性抑制剂组(GW9662组)、ARE+GW9662组(联合组)。计算抑瘤率,评估蒿甲醚对肺癌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及RT-PCR法检测各组瘤组织中PPARγ、NF-κB、Caspase-3的表达。结果 (1)抑瘤率:ARE组64.51%,联合组45.14%,GW9662组与NS组比较瘤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8),但平均瘤重有减小趋势;(2)蒿甲醚单药组细胞凋亡率为(13.90%±0.94%),联合组的细胞凋亡率为(7.74%±0.59%),生理盐水组细胞凋亡率为(3.80%±0.57)%;(3)Western blot:PPARγ蛋白:ARE组上调明显;NF-κB蛋白:ARE组明显下调;(4)RT-PCR:PPARγm RNA及NF-κB m RNA表达水平与蛋白表达水平一致;Caspase-3在各组的表达未发现明显的特异性;结论蒿甲醚可抑制Lewis肺癌小鼠移植瘤的生长,其机制是通过激活PPARγ调控NF-κB的表达下调,进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番茄红素抑制食管癌细胞EC109增殖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体外细胞培养,采用MTT法检测番茄红素对经PPARγ抑制剂GW9662处理前后的食管癌细胞EC109活力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番茄红素对PPAR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SPSS17.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番茄红素可抑制食管癌细胞EC109的活力,并呈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P0.05),与番茄红素处理组比较,GW9662和番茄红素联合处理组食管癌细胞活力高(P0.05),而PPARγ蛋白表达水平低(P0.05),与DMSO对照组比较,番茄红素处理组PPARγ蛋白表达水平高(P0.01)。结论番茄红素可抑制食管癌细胞EC109的增殖,通过上调PPARγ蛋白的表达是实现其抑制作用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PPARγ合成配体曲格列酮(TGZ)对胃癌细胞生长、黏附及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明确PPARγ配体与胃癌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检测PPARγ在胃癌细胞株MGC803中的表达,通过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TGZ对胃癌细胞增殖活性和体外黏附能力的影响.用体外侵袭系统检测TGZ对MGC803胃癌细胞体外侵袭转移和趋化运动能力的影响.结果 PPARγ在胃癌细胞MGC803中主要表达于细胞核;TGZ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活性,且随着配体药物浓度的升高,胃癌细胞增殖逐渐降低,呈剂量依赖趋势;当TGZ浓度为0.1、1.0及10 μmol/L时,细胞侵袭及运动抑制率分别为8.79%、31.31%、51.42%及28.29%、4.27%、59.2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TGZ浓度为10μmol/L时,细胞黏附能力为0.32±0.03,与对照(0.52±0.0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胃癌细胞MGC803表达功能性PPARγ蛋白;TGZ不同程度抑制MGC803细胞的生长、黏附和侵袭,其作用机制还有待于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游离SiO_2诱导大鼠肺泡巨噬细胞泡沫化过程中抑制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性受体(PPARγ)对CD36表达以及脂质蓄积的调节作用。[方法]常规体外培养大鼠肺泡巨噬细胞株NR8383细胞,给予PPARγ特异性抑制剂GW9662阻断PPARγ信号通路,观察细胞的泡沫化情况;细胞分为抑制剂组(GW9662)、溶剂对照组(DMSO)、实验组(GW9662+SiO_2+ox-LDL)、模型组(DMSO+SiO_2+ox-LDL),培养36 h。油红O染色镜下观察脂质蓄积情况;酶法测定细胞中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表达情况,计算胆固醇酯占总胆固醇的比例,鉴定泡沫细胞的形成;应用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分别检测PPARγ和CD36的蛋白和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31.41±1.36)mg/g]比较,实验组[(8.78±0.49)mg/g]、抑制剂组[(6.23±0.27)mg/g]和溶剂对照组[(6.99±0.30)mg/g]细胞内总胆固醇含量明显降低(P0.05);且实验组(28.43%)、抑制剂组(27.02%)和溶剂对照组(24.92%)的胆固醇酯占总胆固醇比例均小于50%,3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泡沫细胞数目明显减少。实验组CD36蛋白(0.55±0.13)和m RNA(1.30±0.39)表达也较模型组[分别为(1.08±0.31)和(3.38±0.70)]明显降低(P0.05)。[结论]游离SiO_2所诱导的CD36表达可能是由PPARγ介导所致。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相关miRNA-148b在胃癌中过表达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相关性及其在胃癌细胞增殖及侵袭中的分子机制。方法本研究首先建立稳定的H.pylori感染人胃上皮细胞模型;检测H.pylori感染前后胃上皮细胞的miRNAs表达谱变化,筛选出感染后miRNA-148b表达显著上调的为研究对象。选择胃癌细胞系AGS、HGC-27、SGC-7901及人正常胃上皮细胞GES-1为研究对象。设计合成miRNA-148b特异性siRNA及miRNA-148b的过表达质粒,抑制或过表达miRNA-148b的表达水平,通过细胞凋亡实验,Transwell小室细胞侵袭等实验,研究miRNA-148b在胃癌细胞增殖及侵袭中的作用。探讨miRNA-148b在胃癌细胞增殖侵袭中的分子作用机制。结果 realtime PCR检测,H.pylori在感染胃上皮细胞GES-1、胃癌细胞株AGS、HGC-27、SGC-7901后miR-148b表达升高,不同胃癌细胞株较正常胃黏膜miR-148b表达下降,在体外,发现miR-148b可以促进胃癌细胞株AGS、HGC-27、SGC-7901细胞的增殖,抑制胃癌细胞株SGC-7901细胞的凋亡;证实抑癌基因TP53INP1和癌基因PAI-1为miR-148b的靶基因,在胃癌细胞株和胃癌组织中miR-148b和PAI-1的表达水平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通过H.pylori感染胃上皮细胞株前后miR-148b的表达检测,验证了先前的miRNAs芯片检测结果,在体外,过表达miR-148b促进胃癌细胞株增殖,抑制其凋亡,提示机体可能以这种方式减缓在H.pylori感染早期所诱导的胃上皮细胞的过度凋亡进程,从而发挥了相应的保护作用;相对于正常胃黏膜组织,在不同胃癌细胞株中miR-148b都表达下调暗示,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miR-148b可能作为一个抑癌基因而被抑制,证实抑癌基因TP53INP1和癌基因PAI-1为miR-148b的靶基因,提示miR-148b在H.pylori感染和胃癌发生的不同时期功能不同。  相似文献   

11.
蜈蚣提取液体外抗肝癌Bel-7404细胞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蜈蚣提取液(ECP)对肝癌Bel-7404细胞株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ECP作用于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Bel-7404,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细胞周期及其凋亡率;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细胞内凋亡相关基因X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及Bax的表达情况。结果ECP在不同浓度下,Bel-7404细胞内G0/G1期所占的比例、细胞增殖指数(PI)和细胞凋亡率是不同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浓度组下,24h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48h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ECP浓度加大,XIAP在Bel-7404细胞中表达逐步减少,Bax表达逐步增多。结论ECP作用Bel-7404细胞的G1/G0期,抑制其增殖。通过上调Bax和抑制XIAP的表达,诱导并促进肝癌细胞凋亡,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效应。  相似文献   

12.
张奕  林杰义  罗玮  黄少明  毛丽梅 《营养学报》2012,34(2):128-131,134
目的探讨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对3T3-L1脂肪细胞脂联素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不同浓度DHA处理体外培养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并选取一定浓度DHA加与不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拮抗剂GW-9662处理脂肪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处理前后脂联素基因和PPARγ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当DHA浓度为50、100 mol/L时,脂联素表达水平分别增加71.89%、106.23%(P<0.05),随着浓度的增加脂联素表达降低,当DHA浓度达到400 mol/L时,脂联素表达水平最低(P<0.05)。当DHA浓度为100 mol/L时,脂肪细胞PPARγmRNA表达增加70.24%(P<0.05)。与对照组相比,DHA中加GW-9662处理组脂联素和PPARγmRNA表达水平分别降低97.32%、90.90%(P<0.05)。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DHA对脂联素表达的影响呈剂量依赖关系,推测DHA可能是通过PPARγ途径调控脂肪细胞的脂联素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两种大豆异黄酮成分染料木黄酮(genistein,GEN)和大豆苷元(daidzein,DAI)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体外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并初步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 γ)信号途径在其中的作用。方法GEN、DAI单独或联合PPAR γ选择性抑制剂GW9662处理人乳腺癌MCF-7细胞,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其粘附能力的变化;Millcell膜侵袭系统观察其侵袭能力的改变;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分析局部粘着斑激酶(FAK)、尿激酶型纤维酶原激活物(uPA)蛋白表达变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骨架的改变。结果 8×10-5mol/L的GEN、DAI单独作用48h后,MCF-7细胞的粘附率和侵袭细胞数均显著降低;FAK和uPA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细胞骨架受损。1×10-5mol/L的GW9662与GEN、DAI联合作用时,GEN、DAI对MCF-7细胞的上述作用明显削弱。结论大豆异黄酮具有抑制MCF-7细胞侵袭转移的作用,这种抑制作用与其激活PPAR γ信号途径,降低FAK、uPA表达,影响细胞骨架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Tip30基因过表达对人胃癌AGS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人胃癌AGS细胞中Tip30基因过表达采用腺病毒转染法,使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验证Tip30过表达的效果,分别采用MTT法、划痕试验检测细胞增殖、迁移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分析p53、Bax、Bcl-2蛋白表达。结果过表达组AGS细胞Tip30基因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Tip30过表达后,细胞增殖、体外迁移能力均显著减弱(P<0.05);Tip30过表达后AGS细胞凋亡率相比对照组显著增大,Tip30过表达促进AGS细胞凋亡与上调p53、Bax蛋白表达,下调Bcl-2蛋白表达水平相关。结论 Tip30基因过表达可抑制人胃癌AGS细胞增殖活性、体外迁移能力,且促进胃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铅对海马神经细胞Brn-3a表达的影响与致凋亡作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陈军  祝卫国  陈秋生  吕玲  陈学敏 《卫生研究》2004,33(2):134-136,139
目的 探讨体外条件下铅对神经细胞内转录因子Brn 3a的表达和致凋亡作用。方法 采用海马神经细胞体外培养建立细胞模型 ,醋酸铅的染毒浓度分别为 0 1、1、10、10 0、10 0 0 μmol L ,对照组给予等量培养液。染毒后 2 4h及 4 8h时MTT法测定各组细胞的存活率 ;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Brn 3a的表达以及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结果 引起海马神经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的醋酸铅的最低浓度是 10 μmol L ,醋酸铅浓度越高 ,细胞存活率越低。1μmol L醋酸铅可引起Brn 3a阳性细胞积分光密度显著下降 (P <0 0 5 ) ,10 μmol L醋酸铅可引起Brn 3a阳性面积比的显著下降 (P <0 0 1)。 1μmol L是醋酸铅引起培养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最低浓度 ,各组细胞凋亡程度呈现明显的浓度依赖效应。结论 铅对发育期海马组织的损害至少部分是与铅所致神经细胞凋亡相关联的 ,并且铅导致培养海马神经细胞Brn 3a的表达下降很可能是铅诱导神经细胞凋亡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TK6细胞的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基因沉默细胞株(TK6-sh SIRT1),初步探讨SIRT1在氢醌诱导TK6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技术构建TK6细胞的SIRT1沉默细胞株,并用q PCR和Western blotting联合鉴定干扰效果,比较两种细胞的一般生物学特性(细胞形态、细胞增殖能力和细胞周期分布)。用不同浓度HQ(2.5~40μmol/L)处理TK6和TK6-sh SIRT1细胞48 h后,以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的改变。结果成功筛选出稳定表达的人淋巴母细胞SIRT1缺陷细胞株,与TK6正常细胞株相比,TK6-sh SIRT1细胞中SIRT1在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下降了84.6%和94.5%,且生长速度加快了6.57 h,增殖指数增加了1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细胞形态未出现明显改变。经HQ短时间处理后:两种细胞存活率均呈剂量依赖性降低;相同染毒剂量条件下,TK6-sh SIRT1细胞的存活率均明显低于TK6细胞(P0.05),细胞早期凋亡率高于TK6细胞(P0.05)。结论 SIRT1缺陷可增加TK6细胞对HQ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曲古菌素A(TSA)诱导髓系白血病细胞株U937细胞凋亡的分子途径。方法 不同浓度 ( 50、1 0 0、2 0 0、30 0、4 0 0nmol/L)的TSA在不同时间范围 ( 1 2、2 4、36、4 8和 6 0h)作用于U937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率和Fas抗原 (CD95)的表达 ,用Westernblot法检测凋亡蛋白caspase 6、caspase 8和caspase 9的蛋白表达。结果 TSA诱导髓系白血病细胞株U937细胞的凋亡 ,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在IC5 0 浓度 ( 30 0nmol/L)作用 2 4h凋亡细胞超过 50 % ;1 0 0~ 30 0nmol/LTSA作用 2 4h ,U937细胞Fas抗原表达也明显升高 (P <0. 0 1 )。TSA作用凋亡蛋白caspase 6、caspase 8和caspase 92 4h后 ,蛋白表达明显增高 (P <0 . 0 5)。结论 TSA诱导白血病细胞系U937凋亡涉及死亡受体参与的外源性途径和线粒体参与的内源性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 Caspase- 6在肾癌细胞株 GRC- 1中的表达及其对肾癌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方法 应用 RT- PCR方法检测了肾癌细胞株 GRC- 1中 Caspase- 6基因的表达水平 ;以腺病毒 adv5作载体 ,构建了含 Caspase- 6基因的转基因载体 ,用脂质体包裹法转染 GRC- 1细胞株 ,用 RT-PCR方法检测转染后 GRC- 1细胞中 Caspase- 6基因的表达。 MTT法检测转染 Caspase- 6对GRC- 1细胞株生长的影响。结果 肾癌细胞株 GRC- 1中未检出 Caspase- 6表达。 RT- PCR法证实转染 Caspase- 6后 GRC- 1中 Caspase- 6表达明显 ,MTT检测显示对 GRC- 1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通过形态学观察及 DNA电泳证实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促进细胞凋亡而实现的。结论  Cas-pase- 6对肾癌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并可诱导肾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油酸对3T3-L1脂肪细胞脂联素及细胞周期性依赖激酶5(CDK5)、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经(PPARy)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25、50、100、200、400μmol/L)油酸处理诱导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24h,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blotting法测定各处理组胞内脂联素、CDK5、PPARy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并在油酸浓度为100、400μmol/L时用Western-blotting法测定PPARγ~(ser273)磷酸化水平。结果50~100μmol/L范围内,油酸可促进脂联素、PPARy mRNA表达,100μmol/L油酸可显著上调脂联素和PPAR;mRNA及蛋白表达;之后随浓度增加,油酸对脂联素和PPARy的促进作用下降,在400μmol/L时显著降低脂联素mRNA和蛋白表达,但对PPARγ蛋白无明显作用。100μmol/L油酸对PPARγ~(ser273)磷酸化水平无明显影响,但在400μmol/L时可显著升高PPARγ~(ser273)磷酸化水平。各浓度油酸对CDK5 mRNA及蛋白均无明显影响。结论50~100μmol/L油酸可促进脂联素、PPARγ表达,400μmol/L油酸抑制脂联素的表达并升高PPARγ~(ser273)磷酸化水平。提示50~100μmol/L油酸可能通过上调PPARγ而促进脂联素表达,400μmol/L油酸可能通过异常激活CDK5介导的PPARγ~(ser273)磷酸化抑制脂联素表达。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AP)对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的影响,从脂质代谢和氧化应激方面探讨其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 HepG2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不进行干预处理;模型组加入200μL含胰岛素终浓度为10-6mol/L的细胞完全培养基,孵育48 h,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AP组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中加入最适浓度AP。24 h后,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3组细胞中H_2O_2浓度,采用RT-PCR法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γ(PPARγ)的 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AP可提高胰岛素抵抗模型中HepG2细胞存活率,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AP浓度为10μM时HepG2细胞的存活率最高,为(118.26±1.17)%。AP组、模型组和对照组HepG2细胞内H_2O_2浓度分别为(0.82±0.09)μM、(1.30±0.16)μM和(0.78±0.09)μM,AP组HepG2细胞中H_2O_2浓度较模型组降低(P0.05),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组、模型组和对照组HepG2细胞中PPARγ的m 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6±0.04、0.51±0.05和1.00±0.11,AP组HepG2细胞中PPARγ的mRNA相对表达量较模型组升高(P0.05),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体外胰岛素抵抗模型中,AP能提高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内H_2O_2浓度,增加PPARγ表达;AP可能影响脂质代谢途径以改善胰岛素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