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常志田  宋佩春  赵军峰 《吉林医学》2003,24(4):304-304,300
1病历摘要病例1,男性,58岁。左侧颞枕部肿物8个月,逐渐增大。于2000年8月入院。该患于入院前8个月发现左颞枕部肿物,近期明显长大。当地医院诊断为头皮血管瘤,行切除术,术中发现肿瘤根部颅骨有破坏,而终止手术转入我院。查体所见:一般状态良好,左颞部可见一3cm×5cm×5cm大小肿物,表面有一长约5cm已缝合切口。质地中等硬,无波动感,活动度差,基底部触诊不满意。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其他阳性体征。头CT检查,见左颞部一以颅骨为中心略高密度近于哑铃形肿物,大小约4.5cm×4.5cm×6.0cm,中心部位颅骨缺损,范围约4cm×4cm。待原切口愈合拆线后,于200…  相似文献   

2.
常志田  宋佩春 《吉林医学》2003,24(2):165-165
1病历摘要1.1例1:患者男性,58岁。左侧颞枕部肿物8个月,逐渐增大。于2000年8月入院。该患与入院前8个月发现左颞枕部肿物,近期明显长大。当地医院诊断为头皮血管瘤,行切除术。术中发现肿瘤根部颅骨有破坏,而终止手术转来我院。查体所见:一般状态良好,左颞部可见一3.0×5.0×5.0cm大小肿物,表面有一长约5cm长已缝合切口。质地中等硬,无波动感,活动度差,基底部触诊不满意。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其他阳性体征。行头CT检查,见左颞部一以颅骨为中心略高密度近于哑铃形肿物,大小约4.5×4.5×6.0cm,…  相似文献   

3.
[病例]女,4岁。因发现右颞部肿物2周入院。既往无右领部外伤史。体查:右颞部皮下可扪及一约7cm×6cm肿物,质软、光滑、稍能压缩,无压痛及不能推动,局部无搏动感,表面皮肤颜色正常,咬牙时肿物更加突出。局部淋巴结不大,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CT检查:右颞部软组织肿块影,右颞骨正常。彩色多普勒检查:肿物位于右颞肌肉内,大小约60cm×50cm,低回声且可见低速静脉样血流波形,边界尚清楚。手术采用右额部发际内马蹄形切口,术中见肿物位于右颞肌内,大小约6cm×5cm×1cm,边界尚清楚,暗红色.其内充满血液,完整切除肿物(包括部…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87岁,主因左乳腺肿物伴疼痛1月入院。住院查体:心、肺(-),左乳中下方距乳晕3cm处及一直径约2cm的肿物,活动度好,边界较清。术中: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于乳腺腺叶内见一2.0cm×2.0cm×1.8cm的卵圆形肿物,质硬,边界较清,无明显包膜,予以切除。  相似文献   

5.
骨的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历报告患者 ,女 ,47岁 ,主因左上肢酸胀不适 4个月 ,左肩胛部肿物 2 0d ,于 2 0 0 1年 10月 2 6日入院。查体 :左肩胛骨外侧缘下 1/ 2处可见约 5cm× 5cm肿物 ,局部皮肤颜色正常 ,无血管怒张 ,触之感质硬 ,界限不清 ,活动度差 ,压之有酸胀感 ,左上肢上举时明显 ,左肩关节活动范围正常。颈部及腋窝淋巴结未触及肿大。X线示 :左肩胛骨外侧缘肿物 ,有约 2cm× 3cm的溶骨性破坏 ,边界模糊。临床诊断 :左肩胛骨尤文瘤。入院后在全麻下行左肩胛骨肿物切除术 ,术中见左肩胛骨外侧缘下部软组织隆起 ,大小约 5cm× 5cm ,颜色暗红 …  相似文献   

6.
乳腺的癌肉瘤临床非常少见,伴囊性变更为罕见,其组织来源不明。2008年我院乳腺外科接诊1例,现报道如下。1病例报告 患者,女性,36岁,因“发现左乳外侧肿物轻微刺痛2个月”于2008年2月入院。查体:双乳发育正常,左右对称,乳头无凹陷或上抬,无被动溢液,左乳晕外侧,左乳房外侧象限分别可触及类圆形肿块,质硬,大小分别约3.0cm×3.0cm,3.0cm×3.5cm,边界尚清,活动度尚好,轻压痛,无皮肤粘连;  相似文献   

7.
秦军  刘志谦  张辉 《黑龙江医学》2004,28(11):883-884
透明细胞癌是发生于肾脏的肿瘤 ,而发生于膀胱临床上较罕见。我科于 2 0 0 1~ 2 0 0 4年分别收治 2例 ,现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例 1,男 ,4 5岁。因无痛性肉眼血尿 6d入院 ,有不规则血块 ,无排尿困难。查体未发现明显阳性体征。尿常规 :血细胞 3 ,白细胞 1 。B超见膀胱左侧壁 3 1cm× 2 8cm× 2 9cm稍强回声 ,形态边界不规整 ,此处膀胱壁连续性中断。双肾大小形态正常 ,双侧输尿管无异常。膀胱镜检查见膀胱左侧壁有一直径约 3 0cm菜花样肿物 ,基底较宽 ,表面有血凝块 ,距左侧输尿管口约 2 5cm ,输尿管口喷尿正常。取活检 ,病理报告为 :…  相似文献   

8.
1病例资料 患者:男,5岁。以左枕顶部肿物进行性增大伴头痛1周为主诉入院。查体:左枕顶部肿物约6cm×5cm,触痛,局部皮温稍高。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颅神经无阳性体征,无眼震,共济运动正常,Romberg征(-)。头CT示左枕顶部肿物呈略高密度影,约6m×5cmm×5cm,中央有高密度影,小脑半球被推压,四脑室受压,左环池受压推移。枕顶骨呈溶骨性破坏。头MRI示肿物大部呈等信号,  相似文献   

9.
1 病历报告 患者,男,58岁,因发现左大腿近端内侧肿物2年,近半年肿物明显肿大入院.患者于2年前发现左大腿近端内侧肿物,约鸡蛋大小,无疼痛,无红肿.近半年自觉肿物逐渐增大,偶感局部酸胀.既往体健,否认手术及外伤史,否认其它病史.专科查体:左大腿近端内侧可触及一肿块,类椭圆形,大小约5cm×3cm×3cm,质纫,活动度可,边界欠清,局部皮温正常.  相似文献   

10.
<正>患者,男,42岁。因外伤后发现头顶部肿块30年,包块增大伴疼痛7年于2015年4月30日入院。30年前患者被他人以砖头击打致伤头顶部,造成头皮裂伤。清创缝合后,创口正常愈合。此后患者发现创口下方有包块逐渐隆起。近7年以来,该包块逐渐增大,局部毛发正常生长,皮肤无破溃;质硬,有压痛。查体:头顶部正中头皮下肿物,大小2.0 cm×3.0 cm×5.0cm,局部毛发生长正常。头颅侧位X线平片示:顶部头皮下肿物,颅骨外板有破坏;头颅CT提示:顶部头皮肿物,密度不均,  相似文献   

11.
1临床资料患者女,16岁,左耳部包块并耳廓下垂4年入院。无耳鸣、眩晕及听力下降等症状。查体:全身情况可。全身多处见散在点片状棕褐色斑,少量局部隆起,呈花生米大小。左耳廓较右耳下垂约2cm,左耳道口有一约3.0cm×2.5cm×2.0cm肿物,累及耳周、枕颞部(图1、2)。该肿物前至对耳屏,下至腮腺前缘,质软,边界不清,表面皮肤粗糙,呈橡皮样改变。入院于气管内静脉复合麻醉下行左耳部肿物切除术。术前于距肿物1cm左右头皮处用7号线间断缝扎一圈,以减少术中出血。切开头皮,电切并电凝止血,切除耳周肿物,修剪多余皮肤。1号缝线固定耳…  相似文献   

12.
1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28岁,主因头面部巨大肿物20余年,影响视物及外观入院.查体见:病变位于左侧头面部,呈巨大下垂外观.分布于左侧颞顶部头皮内、左侧面颊部.表面无破溃,可见较多毛发不均匀分布.色泽不均,大部分呈咖啡样外观,局部黑灰,病变质软,下垂明显,严重遮盖左眼,影响正常视物(图1A).平卧位行头面部MRI检查示(图1B):左侧头颞部头皮软组织可见巨大软组织肿块,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影,其内见多个迂曲血管影及结节影,病灶大小约20.9 cm ×6.9 cm×15.5 cm,病变向前生长,部分遮盖左眼.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38岁。因左额顶部胀痛4个月,加重伴恶心呕吐2周于1995年3月1日入院。检查:神志清楚,消瘦体型。左顶部骨缝明显分离,双侧视神经乳头明显水肿。脑神经、五官及心肺等未见异常。脑血管造影、CT及MRI检查提示左额顶部有一约16cm×6cm×6cm×6cm占位性病变。初步诊断为左额顶部恶性脑膜瘤。全麻下开颅探查。术中见左顶骨骨质破坏约3cm×3cm,脑压较高,肿瘤位于硬脑膜下,约16cm×6cm×6cm,黯红色,质地较硬,有包膜,血供不丰富,部分侵及软脑膜、脑组织。术中冰冻切片报告为恶性肿瘤。将全部肿瘤组织与所累及的颅骨、硬脑膜、部分脑组织一并切除。肿瘤重270g。病理诊断:左额顶部硬膜下横纹肌肉瘤。术后恢复良好,曾在外院行放疔,随访1年,无肿瘤复发征象。  相似文献   

14.
1临床资料 患者,男,33岁,因发现右腰部肿物来院检查,查体于右腰部可见大小约4.0cm×3.5cm的质硬包块,活动度欠佳,压痛不明显。患者2,男,37岁,因无意中发现左七腹壁肿物来院检查,查体于左上腹壁可见大小约3.0mm×1.5cm的质硬包块,活动可,轻微压痛。超声显示:患者相应部位皮下分别见大小约37mm×20mm类圆形、34mm×12mm椭圆形低回声肿块,边界清晰,形态规整,内部回声欠均匀,可见大量细密强光点反射,见图1、图2。  相似文献   

15.
颅骨修补术后头皮下积液原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祖勇  李云漳 《浙江医学》1997,19(2):104-104
我院自1984年至1995年共行颅骨修补术136例,其中57例术后发生不同程度头皮下积液。现就头皮下积液的原因探讨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男性112例,女性24例,年龄16~56岁,平均32岁。颅骨缺损位于右额颞49例,左额颞57例,顶部17例,双额3例,颞枕部4例,右额顶部3例,颞顶部3例。最大缺损面积12cm×10cm。颅骨修补材料为有机玻璃45例,发生头皮下积液25例(55.6%),其中2例为二次颅骨修补成形术;甲基丙烯酸甲酯塑胶5例,未发生头皮下积液;自体骨修补7例,发生头皮下积液2例(28.6%);硅胶涤纶颅骨片79例,发生头皮下积液30例(38.0%)。 讨论 以往认为颅骨修补术后头皮下积液与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有关。硅胶涤纶片抗原性最小,与人体相容性好,且不易老化,成形方便,但仍有一定比率的头皮下积液(本组为38.0%),与有机玻璃(55.6%)相比无明显差异(u=1.895,P>0.05)。故认为材料种类只是颅骨修补术后发生头皮下积液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32岁,因右面颊部肿物10年,于2007年3月收入院。患者于10年前无意中发现右侧面颊部一肿物,大小约1.0cm×1.0cm,肿物时大时小,偶有面部发痒。在当地医院一直按“慢性淋巴结炎”治疗,症状无改善。近1年该肿物逐渐增大。既往无寄生虫病史及食物、药物过敏史。20年前患肾病综合征,已治愈。体格检查:右侧颊部相当于副腮腺部位膨隆,可扪及一约3.0cm×3.0cm肿物,质地韧,无压痛,边界清楚,右颌下扪及一约1.0cm×1.0cm淋巴结,质软,活动差。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57岁,发现左颈部肿物1年。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颈部肿物,渐增大,无痒痛及其他不适。现体积3.5cm×2.0cm×1.5cm,表面光滑,活动度好,质韧。病理检查:类圆形肿物1个,体积3.5cm×2.0cm×1.8cm,边界清楚,包膜不完整,切面实性,灰白、灰红色。质地中等,无坏死。镜下:淋巴结结构破坏,肿瘤组织呈片巢状、片块状或漩涡状排列,  相似文献   

18.
异位性骨内脑膜瘤少见,而呈亚铃型者为更为罕见。现将我科治疗的1例报告于后。白××,男,21岁,1975年9月10日入院。患者于1975年秋,不慎从拉稻子车上摔下,左额顶部着地,昏迷5分钟。清醒后有恶心,无呕吐。伤部有一凹陷。但并未拍片证实有无骨析。于1977年7月,在右侧额颞顶交界处,长一肿物逐渐增大。头不疼,无呕吐。感觉,运动正常。检查:头皮血管无明显怒张。左额颞顶交界部位有一半球状的骨性肿物,约有10×9Cm。眼底鼻侧视神经乳头边界模  相似文献   

19.
肝癌颅骨转移甚为罕见,国内尚未报道,我院自1986年8月到1988年6月收治头皮包块三例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肝癌颅骨转移。现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 例1,男,50岁,因左颞顶部包块3~ 月,疼痛伴右侧肢体活动障碍半月于1986年8月19日入院。患者3~ 月出现头部包块,约比拇指头稍大。去某院,以“局部穿刺未见异常”而未予处理。包块逐渐长大伴疼痛。半月前出现右侧肢体乏力,不能独立行走。检查,发育正常,神志清  相似文献   

20.
例1:男性,24岁。因车祸后昏迷8小时伴呕吐入院。体查:神志呈深昏迷,GCS评分为5分(E1V1M3),双侧瞳孔6mm,对光反射消失,在颞顶部可们及凹陷性骨折,四肢肌力0度,肌张力折刀样增高,膝腱反射亢进,双侧巴氏征阳性。CT扫描示左颞顶骨骨折,碎骨片分离下陷1.5~2cm,左颞硬膜外血肿约110—120ml,左侧侧脑室明显受压右移,左脑疝形成(见附图a)。结合病史诊断为“重度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卫、左颞硬膜外血肿;2、左颞顶颅骨凹陷性骨折”。在脱水的同时迅速行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患者意识障碍逐渐恢复,病情好转。CT复查显示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