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色素内镜在食管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色素内镜对食管疾病的诊断价值,对87例食管疾病患者在普通内镜检查之后进行了色素内镜检查。结果表明,普通内镜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0%,色素内镜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5%,色素内镜正确诊断率为100%。进一步证实色素内镜能使病变区明显化,从而可发现普通内镜下不易发现的病变、明确病变的性质、类型及范围,从而提高了正确诊断率及活俭成功率。同时对手术切除范围的确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冯业全  陈雪  陈万宁  杨清清  刘倩 《重庆医学》2012,41(25):2626-2627
目的探讨色素内镜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该院消化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194例,根据不同内镜检查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104例行亚甲蓝色素内镜检查的为实验组,对照组90例行普通胃镜检查,比较亚甲蓝色素内镜和普通内镜的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结果实验组腺上皮肠化、不典型增生及腺癌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腺上皮增生和腺瘤检出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甲蓝色素内镜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更高,有助于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现及诊断,具有方法简单、安全、实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色素内镜和电子色素内镜应用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化内镜联合组织学诊断是目前消化道疾病的诊断金标准。对消化道早癌早期诊断的要求,促使色素内镜、电子色素内镜如窄带成像(Narrow Band Imaging,NBI)技术和富士能智能色素内镜(Fuji Intelligent Chromo Endoscope,FICE)产生,其它还有放大内镜(Magnifying Endoscope,ME),固有荧光成像(Autofluorescence Imaging,AFI)技术,高分辨率(High Resolution,HR)内镜和共聚焦显微内镜等的发展都极大的促进了内镜诊断技术。本文主要对色素内镜和电子色素内镜的原理和临床应用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亚甲蓝色素内镜在早期胃癌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9月本院收治的96例疑似早期胃癌癌前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进行亚甲蓝色素内镜和普通内镜检查。观察亚甲蓝色素内镜和普通内镜的检查结果,分析两种检查方式与病理检查的一致性,并比较两种内镜图像清晰度评分情况。结果:亚甲蓝色素内镜检查诊断58例患者为癌前病变,准确率为85.42%、灵敏度为86.67%、特异度为83.33%、阳性预测值为89.66%、阴性预测值为78.95%、Kappa值为0.692。普通内镜检查诊断早期胃癌癌前病变准确率为48.96%、灵敏度为41.67%、特异度为61.11%、阳性预测值为64.10%、阴性预测值为38.60%、Kappa值为0.025。亚甲蓝色素内镜对炎性伴肠化、不典型增生的正确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普通内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甲蓝色素内镜图像清晰度评分为1、2分的患者例数均显著少于普通内镜,评分为3、4分的患者例数均显著多于普通内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甲蓝色素内镜能够提高对早期胃癌癌前病变的诊断率,且内镜图像清晰度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清白光内镜、色素染色内镜和电子染色内镜对于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黏膜异型增生和瘤样病变的检出效果。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间设定为2010年1月至2021年1月,查找所有长时间患病的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内镜筛查临床试验,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估。并用STATA16版本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此研究纳入文献数量为10篇,包含162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色素染色内镜在异型增生病变检出率方面优于高清白光内镜(OR=2.01,95%CI:1.21-3.34,P<0.05),电子染色内镜与色素染色内镜相比无明显优势。结论:色素染色内镜可考虑用于炎症性肠病患者的长期病变监测,电子染色内镜的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证实,仍需更多的随机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6.
刘蓉立  欧阳钦 《四川医学》2000,21(4):288-290
目的 观察溃疡性结膜炎临床分度,常规内镜,色素内镜分度与组织学分度之间的一致性关系。方法 对40例分别处于临床缓解期,轻,中,重型的溃疡性结肠炎病人治疗前作临床分度,常规内镜分度,色素内镜分度及组织学分度,比较临床分度,常规内镜,色素内镜与组织学分度的轻、中、重炎症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7.
色素内镜对食管癌手术切除范围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能否通过色素内镜检查,降低残端癌的发生率。方法69例食管癌病人,其中36例进行术前色素内镜检查,并对病变范围做墨汁标记,以示手术切除部位,术后切除的病灶做病理检查,另33例病人按常规做食管癌根治术,术后做病理检查。结果36例色素内镜检查病人,残癌发生率为0。33例未经色素内镜检查病人,有4例发生残端癌,占12.1%(4/33)。结论说明术前做色素内镜检查,可降低残端癌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王琼  史维 《四川医学》2007,28(1):27-30
色素内镜是指通过各种途径应用特殊染料对胃肠道粘膜进行染色,使病变部位与周围结构对比增强,轮廓更加清晰,从而提高病变检出率。将染色原理应用于内镜检查,可以发现肉眼难以发现的病变。色素内镜最早于1966年由Yamakawa报道,此后报道日渐增多,应用的染料也逐渐增多,应用范围也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窄谱成像放大内镜(ME-NBI)与色素内镜在早期大肠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120例疑似大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ME-NBI与色素内镜检查,记录大肠肿瘤性病变与非肿瘤性病变患者内镜检查影像特点,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E - NBI与色素内镜诊断早期大肠癌的价值.结果 根据Kudo分...  相似文献   

10.
胃镜是诊断胃癌最有效的手段,但大多早期胃癌通过普通内镜易被漏诊、误诊,故如何提高胃癌的早期发现率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自色素内镜得到应用后,内镜染色技术不断发展,色素放大内镜、荧光内镜以及内镜窄带显像术等弥补了普通内镜的不足,早期胃癌的诊断取得了较大进步。该文就内镜染色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胃镜是诊断胃癌最有效的手段,但大多早期胃癌通过普通内镜易被漏诊、误诊,故如何提高胃癌的早期发现率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自色素内镜得到应用后,内镜染色技术不断发展,色素放大内镜、荧光内镜以及内镜窄带显像术等弥补了普通内镜的不足,早期胃癌的诊断取得了较大进步.该文就内镜染色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及分析55例可疑食管早癌病变的病理结果,探讨卢戈氏碘色素内镜联合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的价值。方法对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所进行的可疑食管早癌病变的病理结果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5例病例中,卢戈氏碘色素NBI技术的漏诊率为0%,检出率100%,普通内镜漏诊1例高度异型增生和12例低度恶性倾向性病变,检出率76.3%;单纯NBI对早癌及高度异型增生未漏诊,但漏诊9例低度恶性倾向性病变,检出率83.6%;碘染未漏诊所有病变(检出率100%)。结论卢戈氏碘色素内镜联合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及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陕西医学杂志》2017,(12):1733-1734
目的:评价黏膜剥离术(ESD)联合色素内镜行胃黏膜病变活检在提高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检出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5例行常规内镜及醋酸靛胭脂色素内镜检查,随后对色素内镜检查后的胃黏膜可疑病灶进行多处活检。同时对疑诊早期胃癌的病变,行ESD后送检病理,观察两种标本对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及病理分型。结果:常规内镜法对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检出为10(13.33%)例;色素内镜对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检出为37(49.33%)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7例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中,色素内镜活检标本中癌前病变29(38.67%)例,分化型和未分化型早癌8(10.67%)例;ESD术后标本中,癌前病变21(56.76%)例,分化型和未分化型早癌16(43.24%)例,行ESD术后送检标本早期胃癌检出16(43.24%)例高于活检钳活检检出9(24.32%)例,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D联合色素内镜行胃黏膜病变活检能弥补常规活检及色素内镜活检的不足,降低漏诊率,意义重大,为胃癌的早发现、早治疗提供了依据,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内内镜下诊断早期胃肠道肿瘤检出率较低,如早期胃癌(EGC)的检出率仍徘徊在10%以下。努力探讨内镜下辅助诊断技术,有效提高早期肿瘤肉眼识别与诊断水平至关重要。近年来,色素内镜即染色法内镜检查因操作简便易行、阳性诊断率高、且无需昂贵的辅助器械,正日益受到关注并应用于临床。该技术利用某种色素  相似文献   

15.
背景:在有典型食管反流症状的患者中,仅不足1/2的患者发现食管黏膜破损情况。因此,内镜检查对于胃食管反流病(GERD)似乎是不敏感的检查方法。Lugol色素内镜已被用于发现早期食管癌,在无染色情况下常规内镜检查难以识别早期癌灶。本研究旨在观察Lugol色素内镜在所谓内镜阴性GER D(EN RD)诊断中的有效性。方法:本研究包括61例有食管反流症状患者(女性21例,平均59.8岁)和42例正常对照者(15例女性,平均65.0岁)。对传统内镜检查未发现任何食管黏膜异常的病例,将Lugo碘液喷洒到食管表面,随后对着色情况进行评估。当色素内镜观察到Lugol未着…  相似文献   

16.
色素内镜又称染色内镜,是指通过各种途径(口服,直接喷洒,注射)导入色素(染料)使观察的黏膜着色,在内镜下使病灶与正常黏膜形成鲜明对比,从而达到帮助辨认病变及针对性活检。  相似文献   

17.
目的:使用系统的、随机活检的内镜以提高在Barrett食管(BE)中检出肠化生(IM)和异常增生。使用乙醇乙酸法的放大色素内镜可直接活检以提高IM和异常增生的检出。患与方法:使用放大色素内镜对28例患进行研究(115倍光学变焦,乙醇乙酸法)。根据Guelrud分类确定色素内镜模式,随机选择BE的一个或数个区域行内镜活检。结果:在72例活检中,诊断IM的模式Ⅲ、Ⅳ相关的阳性预测值在放大色素内镜和组织学的一致性为72.4%;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5%和42.9%。诊断准确率为75%。在6例呈高度异常增生组织活检中,3例因为2种特殊模式确定为可疑的高度异常增生:由于黏膜襞的结构破坏和黏膜血管过度形成而引起局部损伤呈嵴样脑回状结构。结论:使用乙酸的放大色素内镜可在BE中定向活检IM,并有助于高度异常增生的检出。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仍较低,普通内镜检查容易漏诊。近年来,随着色素内镜、超声内镜、自体荧光内镜、放大内镜、窄带成像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和共聚焦内镜相继投入临床运用,大大提高了早期胃癌的检出率。现就目前新型内镜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随着色素内镜的发展和应用,镜下染色技术已广泛被内镜医生应用于帮助诊断消化道病变。卢戈氏液染色是其中方法之一。我院于2003年9月-2008年10月对268例患者进行了内镜下卢戈氏液(3%复方碘溶液)食管粘膜染色技术,本文就此方法的临床应用与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色素内镜(Chrom oendoscopy)、放大内镜(Magnification endoscopy)、窄波成像(Narrow-band imaging)等新型内镜,与普通内镜相比,这些新型内镜的分辨率明显提高,对于胃肠道疾病的诊断准确性也明显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