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刺面瘫穴加马钱子外敷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面瘫穴加马钱子外敷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21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加马钱子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8.25%,对照组有效率73.53%,两组有效率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面瘫穴加马钱子外敷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于春霞  韩冠先  杨柳  贾海红 《河南中医》2010,30(12):1212-1213
目的:观察针刺面瘫穴加马钱子外敷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114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针刺面瘫穴配合马钱子外敷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99例,好转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25%。结论:针刺面瘫穴加马钱子外敷治疗周围性面瘫可操作性强。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神灯加外敷消瘀止痛膏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神灯加外敷消瘀止痛膏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灸疗法,均以10次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有效率为81.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治疗组在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时具有疗程短、疗效高的特点,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可以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 ,易发于冬春季。中医治疗面瘫有悠久历史和丰富的内容 ,具有简便易行、疗效迅速、安全可靠等特点。笔者自 1995年开始使用针刺加牙皂鳝鱼血外敷周围性面瘫 ,收效甚佳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3例均为门诊病人 ,男 7例 ,女 6例 ;年龄 2 2岁~5 2岁 ;病程 2d~ 2个月不等。2 治疗方法2 1 主 穴 颊车、地仓。2 2 操作方法 用 4寸毫针 ,从患侧颊车穴进针 ,15°角左右 ,向地仓穴方向推进约 2寸~ 3寸 ,健侧地仓穴进针 ,15°角左右 ,向颊车穴方向推进约 2寸~ 3寸 ,手法先强刺激 ,后逐渐缓和捻针 5次~ 10…  相似文献   

5.
针刺阳陵泉太冲穴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106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面瘫是临床常见病之一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外感风邪 ,侵犯面部经脉 ,使气血运行受阻所致。治疗面瘫方法颇多 ,如何提高治愈率 ,减少后遗症较为重要。本人自 1989年以来采用以远道取穴为主配合局部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 10 6例 ,取得满意效果 ,同时设温针灸治疗对照观察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治疗组 10 6例 ,男 ,4 8例 ,女 ,58例 ,年龄最小17岁 ,最大 6 7岁 ,其中 50岁以下 82例 ,50岁以上2 4例 ,病程最短 1天 ,最长 1月 ,其中 1周内 84例 ,1周以上 2 2例 ,左侧面瘫 4 9例 ,右侧面瘫 57例。  对照组 6 0例 ,男 ,2 8例 ,女 ,32例…  相似文献   

6.
单用肘髎穴治疗周围性面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单用肘髎穴治疗周围性面瘫44例,痊愈29例,显效15例。  相似文献   

7.
针刺加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瘫18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围性面瘫临床发病率较高 ,祖国医学称之为口眼歪斜 ,多为经络空虚 ,风寒、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面部阳明、少阳之脉 ,以致气血瘀滞、肌肉纵缓不收而成面瘫。我们用针刺加推拿的方法治疗此病 ,疗效较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 2 4 6例 ,其中治疗组 1 86例 ,采用针刺加推拿治疗。对照组 60例 ,单用传统针刺疗法。所有患者中男性 66例 ,女性 1 2 0例 ;年龄最小者 7岁 ,最大者 68岁 ,平均 2 0~ 40岁 ;左侧面瘫 1 0 6例 ,右侧面瘫 80例 ;病程最短者 3小时 ,病程最长者 1年。2 治疗方法  ①取穴。主穴 :阳白透鱼腰 ,下关透颧 ;颊…  相似文献   

8.
刘元  高淑红 《山西中医》2012,28(5):34-34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周围性面瘫诊断标准的门诊患者40例,予针刺治疗,14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痊愈27例,占67.5%;显效10例,占25%;有效3例,占7.5%;全部有效。结论: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方法。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针刺、点穴并用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口服VitB1片、地巴唑片、肌注VitB1 2等西药常规治疗。治疗2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2组愈显率比较,经X2检验,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点穴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较明显。  相似文献   

10.
自1998年以来,笔者采用以针刺、拔罐为主,辅以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62例,并设对照组60例进行疗效观察,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1.
从周围性面瘫的病因及病理、辨证分型、以及毫针、电针、穴位注射、火针、艾灸、耳针治疗方法治疗面瘫做了综述。认为针灸治疗面瘫疗效较好,在选穴,及治疗时间上主张辨证取穴、尽早治疗、疗效更好,发挥了中医针灸快洁、方便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在周围性面瘫的针灸治疗方法中进一步明确毫针、电针、耳针、艾灸、穴位注射等方法的适应症,禁忌症,整理统一标准,如:分型标准、诊断标准、治疗方案。确立临床路径是我们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采用针刺“四Liao”(瞳子Liao,颧Liao,巨Liao,禾Liao)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34例。结果:痊愈25例,好转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1%。  相似文献   

13.
中医学将周围性面瘫辨证分为风寒袭络证、风热犯表证、风痰阻络证、气虚血瘀证,治疗从经筋、经脉、脏腑不同层次取穴,主药从阳明经论治选穴。根据本病的发展规律、患者的发病时间及症状特点,将面瘫分为三期: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急性期治疗原则以散寒通络、疏风解表,宣通太阳、阳明之经气。恢复期为本虚标实证,针刺手法理应轻柔、和缓。后遗症期正虚尚未恢复,易余邪留恋,治宜调补脾胃,滋养肝肾以补气行血,顾护正气。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选择周围性面瘫针刺治疗的最佳时机。[方法]将67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相同的穴位进行针刺治疗后,按病程将其分为两组,发病7天以内的急性期患者为Ⅰ组,发病7天以上的静止期患者及恢复期患者为Ⅱ组,比较不同时机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结果]针刺治疗时间离发病越早,治愈率越高,所需疗程越短。[结论]周围性面瘫针刺治疗的最佳时机为急性期。  相似文献   

15.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病,在治疗上多采用针刺治疗,而针刺的时机异同,会直接影响病患的恢复效果。现代医学研究普遍认为,急性期面瘫,面神经炎症,多发生水肿,不应尽快针刺治疗;而针灸临床多数报道表明,早期给予针刺,能有效提高临床有效率。因此,对于针刺时机则需进一步加强其标准化。本文则主要通过对近几年文献的检索,探索最佳针刺时机在面神经麻痹中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针药并举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84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与单纯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差异。[方法]根据患者的来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2例,采用针刺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单纯针刺治疗,10天1个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36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0例;对照组治愈27例,显效7例,有效8例,无效0例,两组治愈率分别为85.71%和6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配合中药内服综合疗法的疗效优于单纯针灸治疗,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透刺配合电针、理疗、闪罐、按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78例,透刺主穴根据患者个体差异配合配穴进行电针、理疗、闪罐、按摩治疗,7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78例患者痊愈60例,显效15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100%。结论:透刺配合电针、理疗、闪罐、按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单纯针刺治疗与急性期加刺络放血,配合拔罐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76例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均本着急性期着重远端取穴,针刺面部穴采用浅刺法,留针时间短,禁止加电针;后期着重局部取穴留针时间长的原则,施以相同的取穴。但治疗组于急性期加取大椎、肺俞(双侧)穴刺络放血,配合拔罐治疗,每日1次,连续使用7天。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2.1%和100%,临床治愈率分别为50%和71.1%,组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针刺同时加大椎、肺俞(双侧)穴刺络放血,配合拔罐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综合性评价头面针联合闪罐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治疗的周围性面瘫患者60例,入组病例均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30例,应用单纯头面针刺治疗;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闪罐法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评分及临床有效率变化情况。结果经临床治疗,试验组面神经功能评分(81.33±11.41)分,临床有效率93.33%,对照组面神经功能评分(69.83±18.86)分,临床有效率80.00%,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面针刺联合闪罐法可有效改善周围性面瘫患者特发性面神经麻木症状,提高患者面部动静态及联动总体功能,疏通经脉,鼓舞气血运行,濡养筋肉,修复神经传导障碍,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