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全凭静脉麻醉下后腹腔镜手术中应用脑电双频指数(BIS)调控对麻醉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后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BIS调控下丙泊酚持续泵入组(A组)和丙泊酚持续泵入组(B组),比较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麻醉药用量、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术中知晓率。测定两组各时点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的浓度。结果两组间术中血流动力学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间IL-6和CRP的浓度无统计学差异。A组丙泊酚用量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短于B组(P<0.05),两组均无术中知晓发生。结论在后腹腔镜手术中应用BIS监测可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麻醉药用量并缩短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提高麻醉质量,对手术的应激反应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在麻醉镇静深度监测方面的价值。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诱导和维持,间断给予维库溴铵维持肌松。A组以BIS值判断麻醉深度并指导用药,使BIS值维持在40~60之间;B组凭借生命体征的变化、瞳孔大小、气道压力等判断麻醉深度,调整麻醉药用量,使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波动在基础值±20%范围内。常规监测无创血压、H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计算用药总量、苏醒时间及术中知晓发生率。结果:两组血压、心率波动、PETC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毕苏醒时间短,用药量少(P<0.05),两组均无术中知晓发生。结论:BIS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有助于临床判断全身麻醉镇静深度,做到患者个体化用药,减少麻醉药物用量,改善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伤害性刺激指数与脑电双频指数导向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及异丙酚在腹腔镜手术中应用价值。方法:将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纳入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伤害性刺激指数与脑电双频指数导向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及异丙酚、对照组患者给予生命体征指导向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及异丙酚。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情况、术中交感神经活性、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瑞芬太尼、异丙酚用量少于对照组,睁眼时间、拔出喉罩时间短于对照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低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伤害性刺激指数与脑电双频指数导向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及异丙酚有助于减少麻醉药物用量、缓解应激反应、促进术后恢复,是腹腔镜手术理想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peetral index,BIS)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全静脉麻醉(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TIVA)深度的监测和调控作用.方法 择期行LC患者60例,ASA Ⅰ~Ⅱ级,根据术中丙泊酚输注的调节方法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试验组(T组),每组30例:C组维持SBP100~140mmHg,DBP60~89mmHg;T组维持BIS40~60.分别记录两组各时点SBP/DBP、HR、BIS值及丙泊酚用量、拔管和离室时间,并于拔管和离室时进行警觉/镇静评分(observer's assessment of alertness/sedation,OAA/S),术后评定有无术中知晓.结果 与C组比较,T组麻醉诱导后、气腹期间、术毕及拔管时SBP/DBP及BIS值均较高,而丙泊酚用量减少、拔管和离室时间缩短、OAA/S值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HR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均无术中知晓发生.结论 BIS调控LC术TIVA可避免麻醉过深,减少全麻药用量,加快麻醉恢复,防止术中知晓.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静脉全身麻醉下不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对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58例ASA I~Ⅱ级拟行腹部手术静脉全麻的病人,术中通过调节分钟通气量随机使PETCO2:分别达到35、45、35、25、35mmHg(1mmHg=0.133kPa),每个PETCO2水平稳定15min,每次调整后10min抽取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监测并记录BIS变化。结果在PETCO2 25mmHg期间BIS增加,与第1个PETCO2 35mmHg、PETCO2 45mm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一定PETCO2值范围内,脑电双频指数与PETCO2呈负相关。结论PETCO2的改变可引起脑电双频指数的变化,在麻醉监测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7.
单纯乳腺手术由于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通常采用高位硬膜外麻醉或局部阻滞麻醉,但由于高位硬膜外麻醉对呼吸循环系统影响大,局部阻滞麻醉又有不够完善的缺点,所以近年来我们采用脑电双频指数(BIS)全凭静脉麻醉并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下胃癌腹腔镜手术中应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择期行胃癌腹腔镜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BIS监测下丙泊酚静脉麻醉组(Ⅰ组)和丙泊酚静脉麻醉组(Ⅱ组)。比较二组术中丙泊酚用量、血流动力学变化、血气变化、清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术中知晓率。结果Ⅰ组丙泊酚用量明显低于Ⅱ组(P〈0.05);Ⅰ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在插管时低于Ⅱ组(P〈0.05),余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气变化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组清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少于Ⅱ组(P〈0.05),二组均无术中知晓发生。结论在腹腔镜手术中,应用BIS监测麻醉可以更好的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缩短患者的苏醒和恢复时间、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提高了麻醉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刘济泳 《中外医疗》2013,(12):76-77
目的研究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在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监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12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监护,观察组采用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对患者进行监护。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SDP、SBP、HR比对照组更平稳,效果主要体现在气腹建立5min、15min,术毕3个监测点,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拔管时间提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脑电双频指数对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麻醉监护,可有效提高麻醉质量,保证麻醉安全。  相似文献   

10.
姚正丽  朱杏菊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10):1123-1124
目的评价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丙泊酚输注静脉麻醉在人工流产术(简称人流术)中的作用。方法100例行人工流产术的早孕妇女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靶控输注(TCI),维持异丙酚血浆靶浓度在2.0 g/mL;BIS组根据BIS值调整麻醉深度,保持BIS值为50。监测两组麻醉期间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各组丙泊酚用量及术毕停药到清醒时间,术中体动及术后恶心、呕吐、头晕、及定向障碍持续时间。结果两组病人MAP、HR、SpO2均保持平稳。BIS组丙泊酚用量较少及停药到清醒时间较短,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未发生术中体动,术后定向力恢复正常时间较短。结论以BIS作为反馈调控能减少人工流产术中丙泊酚用量,有利于手术平稳和加快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小儿全凭静脉麻醉手术结束后在不同脑电双频指数(BIS)值拔出气管插管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麻醉并发症,选择最佳拔管时机的BIS值。方法选择全麻患儿180例,随机分为A组(拔管时BIS值:56~60)、B组(拔管时BIS值:61~65)、C组(拔管时BIS值66~70)、D组(拔管时BIS值:71~75)、E组(拔管时BIS值:76~80)、F组(拔管时BIS值:81~85),每组30例。全部患儿依次静注芬太尼、丙泊酚、顺苯磺酸阿曲库铵诱导,术中持续静注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维持术中BIS值40~55。术毕各组在不同BIS值下吸痰拔管,观察并记录各组患儿血流动力学变化、脉搏血氧饱和度、术后并发症及清醒时间。结果A、B组深麻醉拔管,循环稳定,但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清醒时间长。E、F组在清醒时拔管,刺激较大,极易躁动。C、D组患儿血流动力学反应轻,呼吸系统影响小,术后麻醉并发症少。结论儿童全凭静脉麻醉拔管时BIS值在66~75范围内拔管较为适宜,BIS值71~75范围内拔管最为安全平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脑电双频指数(BIS)在腹腔镜手术中监测麻醉镇静深度的实用性.方法 选择腹腔镜手术气管内全麻患者60例,随机分为BIS组和常规组,每组30例.记录术中两组患者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麻醉药用量、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拔管时间及术中知晓发生率.结果 常规组T2、T3时点MAP与T0相比P<0.05,BIS组麻醉用量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而且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两组均无术中知晓发生.结论 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在腹腔镜手术中起到指导麻醉用药,有助于判断麻醉的深度,减少麻醉药用量,改善麻醉苏醒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对麻醉深度调控的意义.方法 择期行LC的患者60例,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BIS组通过连续监测BIS值及传统的临床监测参数、体征的变化调控麻醉深度;对照组根据临床监测参数及体征的变化调控麻醉深度.比较2组术中血压、心率、麻醉药用量、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术中知晓情况.结果 2组患者在气管插管时(T1),人工气腹时(T2)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及整个手术过程中的麻醉药用量、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脑电双频指数对提高LC患者的麻醉质量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异丙酚、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其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选择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异丙酚、芬太尼静脉全麻组(Ⅰ组)25例和腰硬联合麻醉组(Ⅱ组)25例。Ⅰ组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异丙酚1.5~2mg/kg、阿曲库铵0.5~1mg/kg诱导插管,然后用微泵持续注射异丙酚6~10mg/kg.h-1,芬太尼0.5μg/kg.min,30~45min间断静脉注射阿曲库铵0.25~0.5mg/kg维持麻醉。Ⅱ组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记录血压、脉搏、SpO2以及术中牵拉反射、肌松效应及手术时间、术中液体入量及麻黄素的使用量。结果Ⅱ组手术时间比Ⅰ组延长(P<0.01)。Ⅱ组术中液体入量明显多于Ⅰ组(P<0.01)。Ⅱ组使用麻黄素也显著多于Ⅰ组(P<0.01)。Ⅰ组肌松及镇痛效应明显优于Ⅱ组(P均<0.05),牵拉反应也明显减少(P<0.01)。结论异丙酚与芬太尼静脉全麻用于腹腔镜妇科手术,具有起效快、苏醒快的特点,麻醉效果确切,无严重不良反应,优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血浆靶控浓度异丙酚全麻时腹腔镜手术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变化。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简单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48例,按异丙酚靶控浓度随机分为A组(3.3μg/ml)、B组(3.5μg/ml)、C组(3.7μg/ml)、D组(3.9μg/ml)四组,每组12例。入室后测量BIS、MAP、HR、SPO2作为基础值。麻醉诱导时按既定的靶控浓度输注异丙酚,缝皮结束时停药。记录插管前,插管1、5min,切皮时,术中5、10、20、30min,停药时,拔管后5min的BIS值;拔管的时间及BIS值、清醒时血药浓度。结果:异丙酚靶控浓度在3.5、3.7μg/ml时手术能保持BIS维持在40~60范围内,3.9μg/ml术中维持时麻醉深度偏高,而3.3μg/ml在诱导时麻醉深度偏低。结论:咪唑安定复合异丙酚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药物血浆浓度变异较大,麻醉诱导+维持时血浆浓度以3.5、3.7μg/ml合适,可以使用最低为3.3μg/ml血浆浓度作为术中维持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指数监测(BIS)在老年患者麻醉手术期间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择期全麻下行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BIS组和对照组,各30例,BIS组连接麻醉深度监护仪在麻醉手术期间通过连续监测BIS、对照组根据患者血压及心率的变化调节给药剂量调控麻醉深度.监测指标:两组患者入室、插管前即刻、插管后1 min、麻醉期间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术毕拔管时间、术后1、2 h麻醉恢复和简易智能评分.结果 麻醉诱导期BIS组丙泊酚用量、血压下降的程度、术中低血压发生的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IS组术毕拔管时间、麻醉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后1、2 h简易智能状态(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丙泊酚总用量BIS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患者麻醉手术期间应用BIS监测麻醉深度调控麻醉用药,可预防麻醉过深.  相似文献   

17.
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腹腔镜手术已在妇科广泛开展.因CO2气腹可影响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临床上通常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全凭静脉麻醉(TIVA)是一种诱导快速、麻醉过程平稳、苏醒迅速的麻醉方法,丙泊酚作为代表药,其诱导迅速,分布、代谢、清除快,副作用少,已被广泛应用于TIVA.笔者通过比较丙泊酚TIVA与传统的异氟醚吸入麻醉对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丙泊酚TIVA在妇科腹腔镜麻醉应用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孙燕 《中原医刊》2011,(16):101-102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对全身麻醉手术中异丙酚用量的影响。方法将300例妇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BIS组,根据BIS值在40~60范围调节静脉麻醉药异丙酚的用量。观察异丙酚的用量及患者清醒拔管时间。结果BIS组在全身麻醉手术期间异丙酚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清醒时间、拔管时间、麻醉恢复时间均缩短(P〈0.01)。结论BIS指导静脉全麻药异丙酚有非常现实的临床价值。控制异丙酚的用量,可以防止过度镇静,及早清醒拔管,缩短麻醉恢复时间,减少麻醉医生的工作量,同时镇静药物的减少,也可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医学》2017,(7):664-666
目的比较麻醉趋势指数(narcotrend index,NTI)、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与熵指数(Entropy index)三种麻醉深度指数在学龄前儿童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将128例腹腔镜择期手术的学龄前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D组)、麻醉趋势指数组(N组)、脑电双频指数组(B组)与熵指数组(E组),每组患者32例。采用相应的麻醉方法麻醉后对比四组间不同阶段的MAP、HR、NTI值、BIS值、熵指数值以及手术时长、停药至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术中七氟烷用量。结果 N组T3比T2时刻的麻醉趋势指数有所升高(P<0.05),T4、T8时刻较T2时刻明显升高;B组T4比T2时刻的脑电频指数有所升高(P<0.05),T5、T8时刻较T2时刻明显升高;E组T5比T2时刻的熵指数有所升高(P<0.05),T8时刻较T2时刻明显升高。N组的停药至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术中七氟烷用量均显著低于B组、E组和D组。结论在学龄前儿童腹腔镜手术麻醉诱导中,麻醉趋势指数的麻醉深度敏感性略优于脑电双频与熵指数,可稳定患者血流波动,缩短苏醒时间和减少麻醉药物用量。  相似文献   

20.
徐热  郑凌  邵勇平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10):1389-1391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分别微量静脉泵注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麻醉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R和F两组,每组20例。麻醉快速诱导后,R组以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分别微量静脉泵入维持麻醉,F组以静吸复合维持麻醉,记录并比较两组病人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术毕苏醒拔管时间。同时记录并比较术中体动反应及心动过缓的发生情况,并观测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及肌僵现象的发生。结果: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分别微量静脉泵注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全麻,术毕苏醒快,苏醒彻底,并发症少。术中可抑制心血管系统,出现心动过缓、血压降低,但可通过控制速率及剂量来控制。结论: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分别微量静脉泵注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是可行的,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