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天性主动脉瓣病变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瓣膜置换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先天性主动脉瓣病变继发感染性心内膜炎 (CAVE)的外科治疗。方法1990年 5月 1999年 8月间共收治 5 2例CAVE。男 37例 ,女 15例 ,平均年龄 33 3岁。平均心胸比率为 0 5 8,左室舒张末径为 5 3~ 94mm (平均 6 8mm)。瓣膜病理类型以主动脉二瓣化畸形为主 ,占6 8%。术前血培养阳性率为 36 4 %。超声心动图检查结合术后病理检查是诊断CAVE的主要方法。瓣膜赘生物阳性率为 80 8%。心功能 (NYHA)Ⅲ级 2 8例 ,IV级 11例。全组病例均在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瓣置换术 ,均选用机械瓣 (St Jude和Medtronic Hall占 6 0 % )。结果 早期死亡 2例 ,1例死于脑栓塞 ,1例死于 2次瓣膜置换术后瓣周漏严重心功能衰竭。 2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均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出院检查体温均正常。平均左室舒张末径为 5 5mm (P <0 0 1)。随访 4 6例 ,平均随访 38个月。 1例术后发生瓣膜功能障碍。无晚期死亡和心内膜炎复发。结论 强调对CAVE早期治疗。术中彻底清除感染病灶 ,结合术后有效抗生素的应用 ,是防止术后心内膜炎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25岁,因"发热、咳嗽半年,胸闷、喘气5d"入院。患者于2010年8月因发热(38℃)、咳嗽在外院检查发现"主动脉瓣赘生物形成,无冠瓣脱垂伴重度关闭不全",考虑为"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给予抗感染治疗2d,体温恢复正常。10月来我院进一步行主动脉瓣置换术(aortic valve replacement,AVR机械瓣),病检见图1。恢复良好,出院后患者继续抗感染治疗。2011年2月因反复胸闷、喘气再次入院。既往史:  相似文献   

3.
患者 ,男 ,53岁 ,因“发热 2个月 ,加重 1周余”入院。入院前 2个月出现午后低热 ,体温 3 7.5°C左右 ,伴有盗汗及双小腿肌肉胀痛 ,于外院查血常规 :白细胞 4 .7× 1 0 9/L、红细胞 3 .78× 1 0 12 /L、血小板 4 6× 1 0 9/L。肝肾功能、腹部B超、X线胸片均未见异常 ,腹部CT片示脾肿大。入院前1 0d出现持续高热 (最高达 4 2°C) ,伴畏寒、寒战、乏力、纳差和腰酸。起病以来 ,体重下降近 1 0kg。有高血压史 ,长期吸烟和饮酒史。入院体检 :体温 3 7.4°C ,神清 ,精神可 ,轻度贫血貌 ,皮肤无瘀点、瘀斑 ,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  相似文献   

4.
5.
患者男 ,44岁。因间歇性高热 50d就诊。 1 0年前体检时发现有主动脉瓣轻度返流 ,瓣膜形态、位置、活动正常。发病前 2个月曾行腹腔镜胆囊摘除术。发病初期不规则高热39℃ ,发热前有或无寒颤。曾不规则使用抗生素 30d ,停药观察持续 1 0d无发热。血常规化验 :白细胞 1 3 5× 1 0 9 L ,中性粒细胞 90 2 % ,血细菌培养阴性。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主动脉瓣轻度返流。 1 0d后再次寒颤发热 39 5℃入院 ,血沉 2 7mm h ,尿检红细胞 2 0~ 30 高倍视野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示主动脉无冠瓣 1 1× 1 0mm2 赘生物 ,瓣膜增厚无穿孔 ,左室…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性 ,48岁。因“劳力性气短、心悸 1个月。下肢浮肿 3d”于 2 0 0 1年 9月 10日入院。入院前 2周曾因“发热、咳嗽”在当地医院予“氨苄青霉素、阿米卡星”抗炎治疗 4d后退热 ,未继续用药。查体 :体温 37 1℃。脉搏 86次 /min ,呼吸2 0次 /min ,血压 10 0 / 6 8mmHg(1mmHg =0 133kPa)。皮肤黏膜未见皮疹、出血点 ,甲状腺不大 ,胸廓无畸形 ,两肺呼吸音清 ,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 ,未扪及心脏震颤 ,心界扩大 ,心率86次 /min ,早搏较频 ,心前区闻及 3/ 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肝脾肋下未扪及 ,肝颈返流征阳性 ,两下肢…  相似文献   

7.
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发升主动脉假性动脉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男,14岁,因“发现‘心脏病’7年,发热7天”于2004年1月27日入院。患7年前因“黑矇”于当地医院诊为“先天性心脏病”,未予重视。7天前出现发热,体温高时达39.8℃,伴畏寒、寒战,在外院输液、抗感染等处理,体温仍波动,遂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9.6℃,血压100/64mmHg(1mmHg=0.133kPa),呼吸22次/min。神志清楚,呼吸略促,颈静脉无怒张,肝颈回流征(-)。两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率125次/min,心律齐,胸骨右缘第2肋间、左缘第3肋间可闻及4/6级收缩期杂音,喷射样,未闻及心包摩擦音。腹软,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水肿。额头、头顶、  相似文献   

8.
正1病例介绍患者,女,73岁,因反复发热伴纳差半月余入院。既往于2007年在外院确诊为Ⅱ°Ⅱ型房室传导阻滞,间歇性Ⅲ°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并植入双腔起搏器(具体型号不详),术后恢复良好。患者入院前半月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伴有轻度头晕,恶心呕吐,就诊于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相似文献   

9.
思者女,19岁。因“发热18d”于2001年3月21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8d无诱因出现发热,T39℃,先后予阿莫西林口服,氧氟沙星、头孢呋辛酯静脉点滴,体温未降。入院前2d来我院急诊发现“主动脉瓣第2听诊区收缩期杂音”,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不除外”,予泰能、青霉素、万古霉素等治疗并收入院。患者1年前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和二尖瓣脱垂”。入院体检:T39.3℃,P100次/min。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54岁,因主动脉瓣置换术后2月,胸闷心悸半月于2002年8月20日入院.患者于2002年6月因"主动脉瓣退行性变、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而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术前超声心动图示:主动脉瓣左冠瓣脱垂伴关闭不全,二尖瓣中-重度关闭不全,双房及左室增大.术中发现左冠瓣脱垂并穿孔和赘生物形成,切除病损瓣膜,用23 mm CarboMedics双叶瓣替换.病理报告:主动脉瓣两瓣叶粘液变性,主动脉窦瘤破裂伴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血培养3次均阴性.术后用罗氏芬抗感染1个月.近半个月患者出现胸闷心悸,病程中无发热寒战.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31岁。因反复胸痛36h入院。患者凌晨2时于睡眠中突感胸骨后胀痛伴胸闷,当地医院查心电图提示急性心肌梗死(AMI),经治疗疼痛减轻。次日凌晨4时胸痛再次加剧,转入我院,急诊查心电图示心前导联V2~V6ST段显著抬高,Ⅱ、Ⅲ、avF ST段轻度抬高,I、V2~V5Qs型(图1)。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查体:体温38.2℃,心率90次/min,呼吸207次/min,血压105/59mmHg(1mm Hg=0.133kPa),巩膜无黄染,颈静脉无怒张,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哕音,心律齐,心尖部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及心包摩擦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无压痛,四肢关节无红肿热痛,双侧巴氏征阴性。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37岁,因发热1个月,活动后胸闷、憋气半月余来我院就诊。患者于2个月前曾因右手臂外伤致皮肤破损,后经皮瓣移植手术治愈。体检:体温37.5℃,心率76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30/70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楚,口唇无紫绀,胸廓对称无畸形,叩诊双肺呈清  相似文献   

13.
病例 :患者 ,男 ,19岁 ,回族。静脉注射海洛因后 ,畏寒、发热、咳嗽、心悸 5天 ,于 1994年 10月 2 5日入院。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 :T 4 0℃ ,P 10 3次 分 ,BP 10 0mmHg 90mmHg,R 2 4次 分 ,急性病容 ,烦躁 ,呼吸急促 ,被动高枕卧位 ,轻度贫血貌 ,颈静脉怒张 ,双肺底可闻及细湿罗音 ,心浊音界向左扩大 ,心率 10 3次 分 ,律齐 ,心音弱 ,三尖瓣听诊区可闻及3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肝于剑下 4 0cm ,右肋缘下锁骨中线上 3 0cm处可触及 ,质软 ,压痛 ,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 :血常规 :Hb 88g L ,RBC :2 0 8× 10 1 2 …  相似文献   

14.
阅读贵刊2006年第10期第940页<泡囊短波单胞菌致感染性心内膜炎一例>[1]一文后,笔者觉得该文存在明显不妥之处,在此提出异议,供广大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1病例介绍患者,男,25岁,因咳嗽伴低热、盗汗1月余,胸闷、乏力3 d于2016-12-13入院。患者于1月余前受凉后出现咳嗽症状,无咳痰,无咯血,伴低热、盗汗,体温最高37.8℃。无胸闷、气急,无头痛、头晕,无腹痛、腹泻。至当地卫生院就诊,考虑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口服头孢类及阿奇霉素治疗,症状未见明显好转。遂至当地人民医院就诊,门诊胸部CT提示肺部感染,同时给予莫西沙星抗感染治疗,亦未见明  相似文献   

16.
<正>患者男,61岁,因"间断发热、视物模糊1个月余"于2016年12月2日收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患者入院前1个月余受寒后出现发热,发热无明显规律,体温最高达39℃,伴有乏力、咳嗽、白痰,抗炎治疗(具体药物不详)后体温下降至正常。4 d后出现视物模糊,视物有黑蒙,无复视、头晕、头痛,恶心及意识障碍,四肢活动未见异常。行头部CT检查示双侧枕叶片状低密度影中伴有高密度影。于外院治疗后(具体不详)视物模糊较前略好转,因病情好转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外科手术治疗时机。方法 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999年1月~2003年12月15例外科治疗的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 二尖瓣置换3例,二尖瓣成形1例,主动脉瓣置换6例,三尖瓣置换4例,三尖瓣成形1例。治愈14例,1例术后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在抗感染同时,应积极采取手术,适时手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叶发民  颜彦 《中华内科杂志》2007,46(10):841-841
患者女,48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黑噱,伴有低热(37.5℃),心电图为窦房阻滞,心率最慢为28次/min,R—R长间歇达3.5s,于当地医院植入永久起搏器治疗。术后3d,患者出现持续高热,体温在39—40℃,外院多次血培养阴性,抗感染治疗,效果不明显。2个月后转入上海中山医院进一步诊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性,68岁,因双腔起搏器术后5年,反复寒战、高热3个月入院。起搏器囊袋表面皮肤完好。血培养提示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提示起搏电极导线及瓣膜赘生物形成。诊断为无囊袋感染的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相关感染性心内膜炎。选择外科开胸移除起搏装置,彻底清除赘生物,同时植入心外膜永久起搏器。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未再复发感染。  相似文献   

20.
编辑部转来肖国辉医师<对泡囊短波单胞菌致感染性心内膜炎一例的质议>一文.该病例5年前因"老年退化性瓣膜病、主动脉关闭不全"行主动脉瓣转换术".2006年2月拟诊"人工瓣膜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收住我科、后转入胸外科,经二次瓣膜置换术、抗炎等治疗后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