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对于上肢创伤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急诊行上肢创伤清创修复术患者40例,分为2组,D组在麻醉实施前10min内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6μg/kg;C组采用输注等量生理盐水,之后行臂丛神经阻滞.术后D组和C组分别以舒芬太尼1.5μg/kg+右美托咪定1μg/kg及舒芬太尼2μg/kg行静脉镇痛.记录各时段患者的血压、心率、疼痛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和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T0比较,D组T1~2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血压(MAP)、疼痛VAS评分、Ram say镇静评分明显降低(P<0.05);D组T1~2时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D组术后恶心、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C组(P<0.05).结论 对上肢创伤患者,超前镇痛下臂丛神经阻滞及术后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可以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同时可减少舒芬太尼用量,并降低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小儿术后镇痛的安全性及合适剂量.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择期行四肢骨折手术患儿60例,按手术时间分为右美托咪定低剂量(1μg/kg)+舒芬太尼组(D1组)、右美托咪定中剂量(1.5μg/kg)+舒芬太尼组(D2组)、右美托咪定高剂量(2μg/kg)+舒芬太尼组(D3组)、舒芬太尼组(S组),每组15例.观察并记录术后4 h、8 h、12 h、24 h、48 h 5个时间点患儿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镇痛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D1、D2、D3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明显低于S组,D2、D3组在术后8 h VAS评分明显低于D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段D2、D3组与D1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2、D3组患者的PCA按压次数在术后0~24 h明显少于S组,其中在4~12 h按压次数明显少于D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A期间未出现皮肤骚痒、心动过缓及呼吸抑制,其中S组有2例(13.3%)出现恶心,无呕吐;D3组有1例(6.67%)出现过度镇静.结论 1.5μg/kg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小儿术后静脉镇痛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比单用舒芬太尼效果更佳,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辅助舒芬太尼超强镇痛用于胆囊手术后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胆囊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辅助舒芬太尼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静脉麻醉后连接镇痛泵(PECA),对照组药物为舒芬太尼(0.04μg/kg·h-1)+盐酸昂丹司琼(6mg),右美托咪定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右美托咪定(0.08g/kg·...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直肠癌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直肠癌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0.5 μg/kg,继以0.2μg/(kg.h)持续输注至术毕;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术后予以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PCIA),观察术后不同时点视觉模拟评分(VAS)、痛阈值、皮质醇浓度及舒芬太尼用量,比较两组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VAS评分、皮质醇浓度和舒芬太尼用量低于对照组,痛阈值无明显差异.结论:预注0.5μg/kg右美托咪定并术中输注0.2μg/(kg.h),可以增加直肠癌术后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在老年肱骨骨折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12月赣州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A、B、C、D组,每组各20例。A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啶1μg/kg+舒芬太尼2μg/kg+托烷司琼10mg治疗,B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1.5μg/kg+舒芬太尼2μg/kg+托烷司琼10mg治疗,C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2μg/kg+舒芬太尼2μg/kg+托烷司琼10mg治疗,D组患者给予舒芬太尼2μg/kg+托烷司琼10mg治疗。比较4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情况、PCIA按压次数和药物用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镇静情况。结果 术后疼痛VAS结果显示,A、B、C组的术后疼痛VAS均低于D组,且B组疼痛VAS低于A、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芬太尼用药总量、PCIA按压次数分析显示,相比于D组,A、B、C组更少,且A、C组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分析显示,相比于D组,A、B、C组的占比更低,相比于B组,A、C组占比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程度评估表(Richmond agitation–sedation scale,RASS)评分显示,相比于A组,B、C、D组RASS评分更低,且C组评分低于B、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肱骨骨折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啶复合舒芬太尼干预可显著提高术后镇痛效果,减少PCIA按压次数,减少舒芬太尼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且中剂量右美托咪啶镇静和镇痛效果更优。该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方案疗效确切,可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6.
李育刚  王浩  彰宁 《四川医学》2013,(12):1817-1819
目的 观察盐酸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全麻下宫颈癌根治术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择期行宫颈癌根治手术患者72例,ASA分级I-II级,随机分为三组:I组:舒芬太尼1.0μg/kg+格拉司琼6mg;II组:舒芬太尼1.5μg/kg+格拉司琼6mg;III组:舒芬太尼1.0μg/kg+右美托咪定1.0μg/kg+格拉司琼6mg.记录拔管后1、6、12、24 h患者疼痛VAS评分,拔管后即刻和拔管后l h的Ramsay镇静评分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三组患者在术后1h的VAS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术后6~12h,Ⅱ组和Ⅲ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I组(P〈0.05或P〈0.01).Ⅲ组的患者拔管后1h Ramsay镇静评分明显低于Ⅰ和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另外两组相比,Ⅱ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高(P〈0.05).而III组心动过缓的发生率较Ⅰ组和Ⅱ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 联合使用右美托咪定和舒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可以减少舒芬太尼的用量,在起到良好镇痛镇静效果的同时,减少了大剂量舒芬太尼导致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但是增加了心动过缓的发生率,加强监测可以避免.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在宫颈癌根治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我院行宫颈癌根治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20例进行术后镇痛。A组[右美托咪定0.1μg/(kg·h)+舒芬太尼0.02μg/(kg·h)]、B组[右美托咪定0.08μg/(kg·h)+舒芬太尼0.02μg/(kg·h)]、C组[右美托咪定0.06μg/(kg·h)+舒芬太尼0.02μg/(kg·h)]。比较三组间镇痛、镇静的效果。结果B组患者较C组的镇痛评分降低(P〈0.05),较A组镇痛评分升高(P〈0.05)。B组患者较C组镇静评分升高(P〈0.05),较A组镇静评分降低(P〈0.05)。B组镇痛、镇静效果优于C组,逊于A组。但是A组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应用0.08μg/(kg·h)右美托咪定复合0.02μg/(kg·h)舒芬太尼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显著,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王秀  印春铭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9):1092-1093
目的:观察预防性静脉给予右美托咪定用于开腹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时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D组在缝皮前给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t=10 mins),S组静注氯化钠溶液2 ml;术中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术后采用舒芬太尼自控式静脉镇痛(PCIA);记录手术时间,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术后3、12、24、48 h瑞芬太尼消耗量,静息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与S组相比,D组静注右美托咪定可减少术中瑞芬太尼的用量、术后3、12 h的舒芬太尼消耗量(P<0.05)。结论:手术中静脉给予右美托咪定可增强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芬太尼、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的效果。方法:将重症监护病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右美托咪定复合芬太尼组(F组)、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组(SF组)、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组(RF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均于插管前予丙泊酚1mg/kg静注,F组给予芬太尼1μg/kg ,SF组给予舒芬太尼0.1μg/kg ,RF组给予瑞芬太尼1μg/kg静注后,同时右美托咪定1μg/kg持续泵入10min ,达满意镇静深度后(BIS<60),迅速在喉镜直视下置入加强型气管导管,接呼吸机机械通气。F组给予芬太尼0.05μg/(kg · min),SF组给予舒芬太尼0.005μg/(kg · min),RF组给予瑞芬太尼0.05μg/(kg · min),三组均予右美托咪定0.4μg/(kg · h)持续泵入维持镇静镇痛。分别记录患者插管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的变化,镇静镇痛起效时间、达满意镇静深度时间、达满意镇静深度时 Ramsay评分、停药后拔管时间及镇静镇痛期间躁动、谵妄、人机对抗发生率。结果:RF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插管后较基础值未明显上升,且于各对应的时间点明显低于F组和SF组(P<0.05);SF组及RF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低于F组(P<0.05);RF组镇痛起效时间,达满意镇静深度与停药后拔管时间明显短于F组和SF组(P<0.05);且其躁动、谵妄、人机对抗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效果更好,血流动力学更稳定,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0.
孟鹏 《甘肃医药》2014,33(1):40-4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经腹子宫全切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经腹子宫全切术的病例120例,年龄范围在37~70岁之间,体重为50~70kg,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为Ⅰ~Ⅱ级.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A、B、C3组,每组40例.手术结束后进行PCIA.C组采用舒芬太尼150μ+昂丹司琼12mg;A组采用右美托咪定200μg+舒芬太尼100μg+昂丹司琼12mg;B组采用右美托咪定200μg+舒芬太尼150μg+昂丹司琼12 mg.三组药品均用生理盐永进行稀释,稀释至100ml,负荷剂量均为舒芬太尼0.1μg/kg,kg,静脉镇痛泵背景输注速度2mL/h,自控给药剂量0.5mL,锁定时间15min.记录术后6、12、24和48h Ramsay镇静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三组患者经麻醉后,均有良好镇痛效果.VAS评分B组组较低于其他两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其他两组高;A、B两组的Ramsay镇静评分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满意度较高,其中A组比B组满意度要高.三组麻醉镇痛未出现心动过缓、低血压、过度镇静以及呼吸抑制等.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子宫全切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贾杰  李屹  胡祖荣  黎昆伟  刘晶  陈祥楠 《吉林医学》2013,(25):5149-5151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镇痛中的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将80例拟行腹腔镜手术且行术后镇痛的妇科患者随机分为四组(n=20),D组(4μg/kg右美托咪定)、D加S组(2μg/kg右美托咪定加0.5μg/kg舒芬太尼)、S组(1μg/kg舒芬太尼)、N组(生理盐水),所有镇痛泵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48ml,手术结束放气腹时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1μg/(kg.h)泵注15 min后连接术后镇痛泵,速度2 ml/h;观察术后2 h、6 h、12 h及24 h血压、心率、BCS舒适评分、镇静评分、呕吐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四组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h、6 h BCS评分比较,N组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药物镇痛组比较(除N组),D组与另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和24h BCS评分比较,四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h镇静评分比较,D组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术后恶心、呕吐和瘙痒发生率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李世英 《四川医学》2018,39(12):1368-1372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对脊柱手术患者的疗效及术后睡眠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6年10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全麻下择期行脊柱手术患者100例,采用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实施PCIA(S组,n=49)和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组实施PCIA(DS组,n=51)。S组给予舒芬太尼2.0μg/kg+托烷司琼6mg加0.9%的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总量100mL,DS组给予右美托咪定3.0μg/kg+舒芬太尼2.0μg/kg+托烷司琼6mg加0.9%的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总量100mL。分别于术后1h、2h、6h、12h、24h和48h记录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运用医学结局研究用睡眠量表(medical outcomes study sleep scale,MOS-SS)评估两组患者在手术前1周和术后1周平均每日的睡眠时间及睡眠障碍指数(sleep problems index,SPI)。结果与舒芬太尼组相比,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组患者术后1~8h各个时点的VAS疼痛评分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舒芬太尼组相比,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组患者术后1h、2h、6h时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1周相比,舒芬太尼组患者术后平均睡眠时间明显缩短、SPI睡眠障碍指数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组平均睡眠时间和SPI睡眠障碍指数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周,与舒芬太尼组相比,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组患者平均睡眠时间延长、SPI睡眠障碍指数变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PCIA对脊柱手术患者镇痛及镇静效果满意,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行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Ⅰ组术后镇痛给予舒芬太尼125μg/(kg.d),Ⅱ组给予舒芬太尼110μg/(kg.d),Ⅲ组给予舒芬太尼110μg/(kg.d)+右美托咪定110μg/(kg.d)。三组术后镇痛持续剂量2 mL/h,单次负荷剂量0.2 mL,锁定时间30 min,总容量100 mL。记录三组术毕(T0)及术后4 h(T1)、8 h(T2)、12 h(T3)、24 h(T4)和48 h(T5)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ame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三组术后各时点疼痛VAS评分均〈4分,T1~5时Ⅱ组疼痛VAS评分显著高于Ⅰ、Ⅲ组(P〈0.05);0~24 h内Ⅱ组自控按压次数明显多于Ⅰ组和Ⅲ组(P〈0.05)。Ⅰ、Ⅱ组术后T1~4Ramesay评分明显低于Ⅲ组(P〈0.05),其他时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Ⅱ、Ⅲ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可减少舒芬太尼使用量,同时降低其恶心呕吐发生率,但心动过缓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静脉镇痛(PCIA)的镇痛效果及其对术后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腔镜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手术结束前15 min静脉缓慢推注生理盐水作为负荷量,手术结束即刻行PCIA(枸橼酸舒芬太尼100μg+格拉斯琼6 mg);B组手术结束前15 min静脉缓慢推注右美托咪定0.8μg/kg作为负荷量,手术结束即刻行PCIA(右美托咪定200μg+格拉斯琼6 mg)。记录术后2 h、4 h、8 h、24 h、48 h的VAS镇痛、Ramsay镇静评分,观察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心动过缓、低血压或高血压、呼吸抑制及低氧血症等不良反应发生的例数和比率。结果:B组患者VAS镇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优于A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为腔镜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提供良好的镇静、镇痛作用,且不良反应少,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腔镜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用于预防舒芬太尼联合地佐辛在术后静脉镇痛中的恶心呕吐作用。方法:于2017年11月-2019年10月选取本院择期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舒芬太尼联合地佐辛组(S组)和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加地佐辛组(SD组),每组各50例。S组采用舒芬太尼1.5 μg/kg+地佐辛0.2 mg/kg+托烷司琼0.15 mg/k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SD组在S组基础上加用右美托咪定2 μg/kg。记录术后恶心、呕吐情况,术后3、6、12、24 h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和Ramsay镇静评分(Ramsay sedation score,RSS)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SD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以及术后3、6、12、24 h时VAS评分均低于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D组术后3、6、12、24 h时RSS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预防舒芬太尼联合地佐辛在术后静脉镇痛中的恶心呕吐有显著作用,可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VAS评分,提高RSS评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1):142-14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在颌面外科清醒镇静经鼻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8月~2018年12月口腔颌面外科需经鼻气管插管的择期手术患者15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D1组(右美托咪定1μg/kg+舒芬太尼0.01μg/kg),D2组(右美托咪定1.5μg/kg+舒芬太尼0.01μg/kg)和M组(咪达唑仑2 mg+舒芬太尼0.01μg/kg)。患者入室后经鼻滴入麻黄碱,以丁卡因行表面麻醉,并静脉泵入上述药物(15 min内给完)。记录入室后T0、喉镜置入时T1、气管导管置入后即刻T2,记录患者MAP、HR、SPO2;并记录插管评分(呛咳、肢体运动)、插管舒适度评分、气道梗阻评分;术后随访患者插管引起的不良反应和满意度评分。结果 T1时间点三组MAP、HR明显低于T0时刻(P0.05);T2时间点M组MAP、HR明显高于D1、D2组(P0.05)。M组出现插管不良反应(咳嗽、体动)的次数明显多于D1、D2组(P0.05);而D2组出现上呼吸道梗阻及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明显多于D1组和M组(P0.05);三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但D2组整体满意度评分更高(P0.05)。结论 1.5μg/kg右美托咪啶复合0.01μg/kg舒芬太尼较其他两种方案更能为经鼻气管插管提供满意的镇静效果;但1μg/kg右美托咪啶复合0.01μg/kg舒芬太尼组上呼吸道气道梗阻发生率更低,同时循环也稳定,是值得推广的临床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17.
高伟  高媛  杜海亮  杨岚  宋珂珂  阳婷婷  沙保勇  高巍 《重庆医学》2021,50(15):2639-2642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喉部分切除患者术后早期疼痛、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择期全身麻醉下行喉部分切除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组(SD组),各30例.术毕行PCIA,S组给予舒芬太尼1.5μg/kg,SD组给予舒芬太尼1.5μg/kg+右美托咪定5μg/kg,两组背景输注速度均为2 m L/h,PCIA剂量每次1 mL,锁定时间15 min.分别记录术后4、8、12、24 h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24 h内舒芬太尼使用量.于术前、术后第1、2、7天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记录术后相关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4分.与S组比较,SD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明显降低,24 h舒芬太尼使用量明显减少(P<0.05).除术后第7天SAS评分,SD组术后第1、2、7天SAS、SDS及AIS评分均明显低于S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PCIA用于喉部分切除术后镇痛效果确切,能改善患者术后早期心理健康和术后睡眠质量,有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小鼠海马和杏仁核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48只老年(18月龄)小鼠随机平分为三组:对照组、舒芬太尼组与右美托咪定组。舒芬太尼组与右美托咪定组分别给予5μg/kg舒芬太尼与5μg/kg右美托咪定进行腹腔注射,对照组给予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腹腔注射,每周1次,持续8周,检测Caspase-3表达变化情况。结果:舒芬太尼组与右美托咪定组干预第4周与第8周的逃避潜伏期低于对照组(均P<0.05),穿越平台次数与处于平台所在象限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舒芬太尼组与右美托咪定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芬太尼组与右美托咪定组干预第4周与第8周的血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高于对照组(均P<0.05),TNF-α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舒芬太尼组与右美托咪定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芬太尼组与右美托咪定组干预第8周的海马和杏仁核Caspase-3基因、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舒芬太尼组低于右美托咪定组(P<0.05)。结论:右美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复合右美托咪定对瑞芬太尼诱发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 方法 选取120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酮咯酸氨丁三醇组(K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及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右美托咪定组(K+D组),每组30例。C组麻醉诱导期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 K组静脉推注(静注)酮咯酸氨丁三醇30 mg; D组静注右美托咪定1.0 μg/kg; K+D组静注右美托咪定0.5 μg/kg,静注酮咯酸氨丁三醇15 mg。静注咪达唑仑0.05 mg/kg、舒芬太尼0.6 μg/kg、异丙酚2.0 mg/kg及罗库溴铵0.7 mg/kg诱导麻醉。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35~40 mmHg。静注瑞芬太尼0.2~0.3 μg·kg-1·min-1、异丙酚4~6 mg·kg-1·h-1,间断静注罗库溴铵0.1~0.3 mg/kg,维持BIS值40~60。术后采用舒芬太尼行PCIA,维持VAS评分<4分。比较各组术后30 min,60 min,6 h,12 h及24 h时舒芬太尼用量; 比较各组恶心呕吐、低血压、心动过缓、嗜睡及胃肠道出血发生率。 结果 与C组比较,K,D组及K+D组术后各时点舒芬太尼用量均显著降低(P<0.05); K,D组及K+D组术后各时点舒芬太尼用量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K,D组及K+D组恶心呕吐率显著降低(P<0.05),D组低血压、心动过缓率显著增高(P<0.05); 与D组比较,K+D组低血压、心动过缓率显著降低(P<0.05); 各组嗜睡率、胃肠道出血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酮咯酸氨丁三醇与右美托咪定复合使用时,其降低术后痛觉过敏的作用并不优于两者单独使用,但可减少右美托咪定单独使用时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用于剖宫产后术后静脉镇痛提供可靠依据和合适药物剂量。方法:选择在我院择期足月、单胎、在CSEA下行剖宫产的初产妇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C、D两组,其中C组(对照组),PCIA药物背景用量:舒芬太尼100ug;D组(试验组),舒芬太尼100ug+右美托咪定300ug。结果:术后不同时间点的PCA次数及PCA舒芬太尼额外消耗量结果显示:均为C组高于D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D组。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效果确切,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同时还可降低产妇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提高产妇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