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未分化关节炎(UA)患者血清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ICTP)、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及类风湿因子(RF)水平。方法选取60例UA患者为UA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2名为对照组。比较UA组和对照组入院时血清ICTP、抗CCP抗体及RF水平。分析血清ICTP、抗CCP抗体及RF水平预测UA进展为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价值。结果UA组血清ICTP、抗CCP抗体及R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ICTP与抗CCP抗体呈显著正相关(r=0. 613,P 0. 05),血清ICTP与RF呈显著正相关(r=0. 438,P 0. 05),血清抗CCP抗体与RF呈显著正相关(r=0. 452,P 0. 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CTP、抗CCP抗体及RF水平预测UA进展为RA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4. 52μg/L、20. 84 U/mL和18. 50 U/mL。血清ICTP、抗CCP抗体及RF水平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显著高于RF单项(Z=2. 573,P=0. 010)。结论血清ICTP、抗CCP抗体及RF水平在预测UA进展为RA中均有一定的价值,联合检测对于早期预测UA转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ICTP)对评价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临床疗效的作用.方法 80例(男20例,女60例)RA患者为2008年5月~2011年12月门诊及住院病人,年龄18~79岁,平均年龄(55.8±13)岁,病程6个月~3年,平均(15±7)月.RA诊断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ACR) 1987年制订的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分类标准,所有患者治疗前一年以上未曾使用过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等任何治疗,观察期间给予甲氨蝶呤、来氟米特二种药物联合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留取患者血清.应用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中ICTP水平,同时测定患者血沉(ESR)和类风湿因子(RF),并记录RA患者的疾病活动指数28(DAS28).结果 治疗前后血清中ICTP,RF差异有统计学非常显著性意义(t值分别为2.97和14.43,P<0.01),ESR,DAS28差异显著(t值分别为2.01和1.99,P<0.05),且发现ICTP水平与RA患者DAS28均呈明显相关(r=0.39,P=0.02),与ESR,RF无相关性.结论 血清ICTP不仅能够准确地反映类风湿关节炎病情而且能较好地评价疗效.  相似文献   

3.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Ⅱ型胶原抗体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本室提取纯化的Ⅱ型胶原(CⅡ)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ELISA试验最佳条件。采用ELISA法对3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39例其他关节痛患者及40例正常人进行了血清CⅡ抗全检测。结果表明:RA患者有较高的CⅡ抗体检出率,阳性率为33.33%;其他关节痛患者及正常大CⅡ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果提示,CⅡ在RA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CⅡ抗体检测可以作为观察RA对CⅡ产生自身免疫及研究相关病理机制的  相似文献   

4.
朱国民 《检验医学》2013,(12):1142-1143
目的探讨血清I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ICTP)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用药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选择RA患者129例,给予甲氨蝶呤、来氟米特2种药物联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患者血清中ICTP,同时测定患者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并记录疾病活动指数28(DAS28)。结果RA患者治疗前血清ICTP、RF、ESR及DAS28分别为(5.71.±0.49)μg/L、(209.42±129.11)IU/mL、(89.59±19.38)mm/h、4.38±2.01;联合用药治疗后6个月上述4项指标明显下降,分别为(2.86±0.36)μg/L、(37.98±3.09)IU/mL、(30.79±8.77)mm/h、2.76±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TP水平与RA患者DAS28明显相关(r=0.388,P=0.019),与RF(r=0.08,P=0.70)、ESR(r=-0.11,P=0.32)无相关性。结论血清ICTP检测对RA治疗效果的评估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骨骼是继肝、肺之后的第3个易发生肿瘤转移的部位.骨转移在晚期恶性肿瘤极为常见,尤其是乳腺癌(73%)、前列腺癌(68%)、肺癌(36%)等几种嗜骨性肿瘤.骨转移患者晚期极易发生骨相关事件(skeletal-related events,SRE),临床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骨痛、高钙血症、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症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死亡[1].早期诊断、治疗骨转移,对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近年,一些新型骨代谢标志物正逐渐在肿瘤骨转移临床应用中发挥作用,尤其是Ⅰ型胶原羧基吡啶交联肽( pyridinoline-eross-linked carboxy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 Ⅰcollagen,ICTP)具有检测敏感、随访方便、价格相对便宜等优势.目前,其在肿瘤骨转移的诊断、疗效和预后评估中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骨胶原吸收指标血清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ICTP)和骨形成指标血清骨钙素(OC)二者在肿瘤骨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肿瘤科经病理确诊的肺癌患者血清65例,乳腺癌患者血清36例,通过影像学诊断,将其分为骨未转移组和骨转移组两组。并征集我院健康体检人群41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定量测定血清ICTP、OC和碱性磷酸酶(ALP)浓度。结果血清ICTP在肺癌和乳腺癌骨转移组[(27.80±11.14)μg/L和(122.33±34.92)μg/L]均显著高于骨未转移组[(8.95±3.81)μg/L和(8.40±4.5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未转移组较健康对照组[(5.16±1.76)μg/L]亦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OC值在乳腺癌骨转移组[(69.31±36.17)ng/mL]亦显著高于骨未转移组[(15.54±6.09)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肺癌骨未转移组血清OC值较健康对照组以及肺癌骨转移组较肺癌骨未转移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CTP在诊断肺癌和乳腺癌骨转移中是特异性高、敏感度较好的指标,血清OC在诊断肺癌骨转移中单独使用敏感度不够,意义不大,但在诊断乳腺癌骨转移时特异度和敏感度均较好。两者联合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敏感度为96.3%,特异度为96.7%,联合诊断肺癌骨转移的敏感度为80.3%,特异度为84.2%。结论可根据需要单独或联合应用血清ICTP和OC,作为除影像学外诊断肿瘤骨转移有用的实验室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ICTP)与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相关性.方法 采用实验流行病学方法,对178例AS患者不同情况下血清ICTP阳性分布对比分析.结果 ①AS患者HLA-B27阳性率为72.47%(129/178),ICTP阳性率为74.16%(132/178),对HLA-B27与ICTP配对分析,χ2=0.31,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AS患者骶髂关节炎X线不同级别ICTP阳性率分别为0级80%,Ⅰ级73.47%,Ⅱ级91.18%,Ⅲ级65%,Ⅳ级0%,χ2=31.86,P<0.005,,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说明骶髂关节炎X线不同级别之间ICTP阳性率确有不同,其特点是:0级即有较高ICTP阳性率;除Ⅱ级外,ICTP阳性率显示从高到低的下降趋势;Ⅱ级ICTP阳性率为最高,Ⅳ级最低.③AS血清ICTP的阳性率初诊患者(84.62%)显著高于复诊患者(63.22%),χ2=10.62,P<0.005,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结论 ICTP能够较客观地、准确地对AS进行临床评价,主要包括早期诊断、判断病情和评价临床疗效.故ICTP可作为AS临床的实验室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ICTP)在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和原发性良性骨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骨肿瘤科收治的42例原发性恶性骨肿瘤,34例良性骨肿瘤患者,采用酶免疫测定(EIA)方法测定ICTP水平。结果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组的ICTP水平为16.91±10.73μg/L,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良性骨肿瘤组ICTP水平为5.70±4.40μg/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骨肿瘤组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ICTP对骨肿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和53%。结论血清ICTP可作为原发性骨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检测血清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ICTP)在肿瘤骨转移的早期诊断效能、疗效观察及预后价值.方法 选取336例肿瘤患者,依据核素骨显像(ECT)、MRI、X线等检查结果,结合临床分为骨转移组(180例)和未转移组(156例),并对其中60例骨转移者(治疗组)治疗前后的ICTP比较分析;另选60名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应用酶免疫技术(EUSA)测定各组血清ICTP水平.将未转移组中61例血清ICTP高于正常值的患者行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或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检查,未发现骨转移者,每半年1次进行ECT随访并同时检测ICTP,为期2年.结果 ①骨转移组血清ICTP[(10.47±7.56)μg/L]显著高于未转移组[(5.12±2.33)μg/L](t=9.503,P=0.000)和健康对照组[(2.76±0.62)μg/L](t=13.691,P=0.000).②未转移组中61例血清ICTP高于正常值者,ICTP为(5.98±1.95)μg/L,经PET/CT检查发现骨转移22例,余39例经2年随访发生骨转移26例,ICTP由(5.92±1.61)μg/L上升至(8.73±3.11)μg/L(t=4.612,P=0.000).③治疗有效者血清ICTP较治疗前下降,从(13.22±4.65)μg/L降至(7.18±3.54)μg/L(t=10.076,P=0.000),且疗效越显著,下降越明显.结论 血清ICTP能用于肿瘤骨转移的早期辅诊、筛查和疗效观察,并可监测骨转移的发生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目的是评价一种新的、全自动试验在检测骨吸收标志———血清Ⅰ型胶原C 末端交联端肽 (CTX)的技术和临床特性。作者在Elecsys 2 0 10自动分析仪上使用 β Crosslaps/血清试剂测定 72 8例年龄在 31~ 89岁的健康女志愿者血清中CTX的浓度 ,并将结果与手工操作的ELISA进行比较。方法 :将 5 0 μl血清与对应于Crosslaps抗原的生物素单克隆抗体一起孵育 ,随后将标记钌复合物的第 2种抗体与包被链球菌抗生素蛋白的微粒一起加入。形成的“三明治”复合物通过生物素—链球菌抗生素蛋白的相互作用结合到固…  相似文献   

12.
Ⅳ型胶原是基底膜的主要成份,与层粘连蛋白结合形成基底膜的骨架维持基底膜功能。正常情况下血清Ⅳ型胶原水平极低,如果机体合成增加或基底膜被破坏,血清Ⅳ型胶原水平上升,在肿瘤转移时更为明显。研究Ⅳ型胶原在各种肿瘤患者血清中的水平,以探讨其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检测对象 正常对照组56例,男36例,女20例,年龄32~49岁,均为健康体检者。肿瘤89例,其中肝癌30例,肺癌19例,胃癌15例,直肠癌11例,乳腺癌8例,食道癌6例。均经病理证实。1.2 检测方法[1]采空腹静脉血,分离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骨密度与骨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CICP)、Ⅰ型胶原羧基端交联肽(CTX-Ⅰ)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1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设为病例组,另选取未骨折的110例老年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差异,分析骨密度与骨代谢指标BALP、CICP、CTX-Ⅰ的相关性。结果 2组患者腰椎均值及股骨颈的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粗隆、粗隆间及总髋部的骨密度均显著高于病例组(P0.05);病例组患者的BALP、CICP、CTX-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腰椎均值和股骨颈的骨密度与BALP、CICP、CTX-Ⅰ不具有相关性(P0.05);粗隆、粗隆间、总髋部的骨密度均与BALP、CICP、CTX-Ⅰ具有负相关性(P0.01)。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不同部位的骨密度与骨代谢指标BALP、CICP、CTX-Ⅰ有相关性,应在患者早期骨代谢水平变化时给予一定的预防治疗,以降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髋部骨折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肝纤维化是个可逆的病理过程,因此,寻找可靠和敏感的早期血清学指标,有助于指导选用抗肝纤维化治疗药物.我们对96例各类肝炎患者检测了与肝纤维化密切相关的血清Ⅳ型胶原(Ⅳ-C)和IL-6,探讨其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未进行溶栓治疗或溶栓治疗未获成功的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发病后 3个月内的血清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 (PICP)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 (PⅢNP)水平的变化规律 ,以及与QRS记分和 6min步行试验距离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2 6例AMI患者发病后第 5 ,15 ,30 ,90天及 2 5例健康人血清PICP和PⅢNP含量。PICP和PⅢNP含量与出院时标准导联心电图QRS记分和第 90天的 6min步行试验距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AMI患者第 5 ,15 ,30 ,90天血清PICP和PⅢNP含量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 (均P <0 0 1) ;PICP和PⅢNP含量与出院时QRS记分和 6min步行试验距离均显著相关 (均P <0 0 0 1)。结论 :未进行溶栓治疗或溶栓治疗未获成功的AMI患者血清PICP和PⅢNP含量明显增高并持续 3个月以上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心肌梗死的面积和心功能状态 ,有助于预测AMI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发现瓜氨酸是丝集蛋白(filaggrin)抗原表位的主要成分。我们使用欧蒙公司提供的第二代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 CCP)的ELISA试剂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进行了检测,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RA组:RA确诊患者92人,年龄2 5~5 9岁,符合1987年  相似文献   

17.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3-硝基酪氨酸的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3-硝基酪氨酸(3-NT)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与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关联性。方法随机选择T2DM患者38例,健康人对照38例,测定血清中3-NT、MDA、SOD和HbA1c,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等分析。结果患者3-NT(3.38±1.11)nmol/L、MDA(5.10±1.73)nmol/ml、SOD(88.18±27.14)U/ml,与健康人对照组(1.26±0.49)nmol/L、(4.16±1.05)nmol/ml、(103.66±21.51)U/ml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血清3-NT与血清MDA、HbA1c为正相关(P<0.05),与血清SOD为负相关,但无显著意义(P=0.106)。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3-NT与MDA、HbA1c呈明显关联性(P<0.05)。结论T2DM患者血清中3-NT水平比健康人显著增高,3-NT与脂质过氧化、HbA1c之间的关系较密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14-3-3η蛋白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RA患者110例(RA组)和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象40例(对照组),检测两组的血清IgA、IgG、IgM、补体C3、C4、14-3-3η蛋白水平,并根据RA患者是否处于疾病活动期和放射学分级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RA组的血清IgG、14-3-3η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gA、IgM、补体C3、C4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RA患者血清IgG、14-3-3η蛋白水平显著高于非活动期的RA患者(P0.05),血清IgA、IgM、补体C3、C4水平与非活动期的RA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学分级3级、4级RA患者血清IgG、补体C3、14-3-3η蛋白水平显著高于非活动期组的2级患者(P0.05),血清IgA、IgM、补体C4水平与放射学分级2级RA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患者血清IgG、补体C3 14-3-3η蛋白水平较高,血清14-3-3η蛋白、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与RA患者病情、活动情况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郭英华  张琪 《实用医学杂志》1996,12(12):793-794
应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离心法检测35例肝硬化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ⅢP)含量。结果表明,肝硬化患者血清PⅢ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与血清白蛋白含量呈正相关(P<0,05)。按Child肝功能分级A、B、C组:C组PⅢP含量高于A组(P<0.05),有明显差异:而B组PⅢP含量虽高于A组,C组PⅢP含量高于B组,但其均值均>0.05,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肝癌组PⅢ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肝癌组PⅢP含量低于肝硬化组,两组含量相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病因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周身关节的滑膜而引起滑膜炎。其发病机制至今不明。许多资料表明,RA与免疫系统调节功能紊乱有关。许多学者认为在RA的发病机制中,T淋巴细胞亚群与许多细胞因子及细胞因子受体有着密切关系。鉴于此,通过对35例RA患者T细胞亚群、sIL-2R及免疫球蛋白的检测,以探讨RA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我们共检测RA患者35例,男11例,女24例,年龄32~48岁,平均42.5岁。所有病例均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诊断标准。正常对照组取自健康查体者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21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