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作者于1986年5月~1987年6月在莫桑比克马普托中心医院用阿莫地喹加磺胺多辛-乙胺嘧啶以及磺胺多辛-乙胺嘧啶治疗10岁以上的抗氯喹恶性疟患者59例。疟原虫抗性采用WHO体内法测定。组Ⅰ治疗30例,以阿莫地喹25~30mg/kg(基质)3天分服(10,10,5mg/kg),第3天加服磺胺多辛26~30mg/kg与乙胺嘧啶1.25~1.5mg/kg。组Ⅱ治疗29例,第1天服用磺胺多辛25~  相似文献   

4.
1992年8月(雨季)在布基纳法索首都瓦加杜古市郊科索多进行了此项研究。该地区疟疾呈地方性流行。根据下列标准筛选515名儿童:单纯恶性疟感染;无性体原虫血症>800/μl血;最近4周内未服过抗疟药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目的是比较一次口服2片 Fansimef(甲氟喹合并磺胺多辛-乙胺嘧啶)或3片法西达(磺胺多辛-乙胺嘧啶)治疗赞比亚12~58岁有症状的男性疟疾病人的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观察地点在赞比亚恩杜拉热带病研究中心疟疾隔离病房内进行。病人均选自恩杜拉中心医院门诊部。经本人同意后将100例恶  相似文献   

6.
正疟疾作为六大热带传染病之首,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1]),通过蚊虫叮咬,将携带的疟原虫侵入人体,可损害人体的心、脑、肝、脾、肾等全身多个器官~([2,3])。乙胺嘧啶作为预防疟疾用药,用量较低,毒副作用较少。通过两种药物的配伍使用,可以减少磺胺多辛的使用量,减轻药物反应。而药物配伍后的疗效则是此次研究的重点。本研究通过对妊娠期合并疟疾的患者采用不同的药物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预后以及分娩结局等。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1982年11~12月在太子港用周效磺胺-乙胺嘧啶治疗18例恶性疟病人及其恶性疟原虫在体外对乙胺嘧啶敏感性试验的结果。选择治疗对象的标准:(1)经吉氏液染色的厚、薄血膜检查确诊为恶性疟;(2)每微升血中无性体数高于500个;(3)无其他严重疾病;(4)就诊前两周内未服过抗疟药,同时尿检4-氨基喹啉和磺胺均呈阴性。体内试验:  相似文献   

8.
作者报道了一名来自卢旺达的20岁学生,在动身去捷克斯洛伐克一周前患恶性疟。在捷克斯洛伐克,口服§片磺胺多辛/乙胺嘧啶(法西大),治疗14天后血检阴性,而在治后29天(1987年9月21日)出现高烧,血液中检测到无性期原虫176 000/旧,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测定抗恶性疟抗体的滴度为1:2 56。  相似文献   

9.
在恶性疟原虫对氯喹产生抗性的地区普遍使用磺胺-乙胺嘧啶合剂(Fansidar)治疗疟疾。经过多年使用后,这种合剂对恶性疟无性体仍然有良好的效果,但一般不推荐用于间日疟的治疗。近几年来,泰国间日疟发病率有明显的增加,而恶性疟感染率仍无变化,其原因可能与使用上述合剂进行治疗有关,因此进行了此项研究。  相似文献   

10.
作者自1982年4月至1983年2月在哥伦比亚麦德林市,对甲氟喹(M)加乙胺嘧啶(P)-周效磺胺(S)合剂与单用乙胺嘧啶-周效磺胺治疗恶性疟的疗效进行了比较。所观察的75例恶性疟患者全部来自氯喹抗性株流行区。病人选择的标准为:14岁以上男性,恶性疟原虫密度每mm~3血高于400个滋养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甲氟喹合并磺胺多辛/乙胺嘧啶(MSP)对恶性疟原虫的作用。最近Hoffman等报告36名恶性疟原虫患者服用MSP后,其中2名在体内产生RⅡ和RⅢ抗性。由于从其中1例患者分离的疟原虫在体外对甲氟喹敏感,所以Hoffman等推断  相似文献   

12.
在非洲 ,恶性疟原虫对单一治疗尤其是基于氯喹 (CQ)的治疗产生抗性而引起的发病率上升 ,迫切需要一种有效、安全、价廉、切实可行而且可以被患者接受的替换疗法。使用两种或者多种作用机制与生化攻击目标的药物组合来治疗疟疾 ,可能会减少寄生虫迅速产生抗性的机会。但是许多疟疾流行的国家并不能承担更昂贵的替代CQ和乙胺嘧啶 磺胺多辛 ( pyrimethamine sulfadoxine ,PS)治疗 ,此两者通常是抗疟的一线和二线药物。为此 ,在尼日利亚西南部的伊巴丹通过对氯喹或阿莫地喹 (Amodiaquine ,AQ)口服治疗与CQ或AQ和PS联合治疗疟疾的结果进行…  相似文献   

13.
在东非,由于抗氯喹恶性疟原虫的扩散,评价恶性疟原虫对替代药物磺胺多辛/乙胺嘧啶的敏感性很重要。尽管在肯尼亚已发现原虫对乙胺嘧啶有抗性,但对这二种药物配伍应用仍然有效。在西非,迄今还很少使用这种合剂,对其疗效不甚了解。本文报告了体外恶性疟原虫对这二种药物合剂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15.
作者在尼日利亚北部农村,用随机分配的方法,观察氯喹 乙胺嘧啶(A组)和2-磺胺-3-甲氧吡嗪(SMPZ) 乙胺嘧啶(B组)清除周围血液中恶性疟原虫无性体的效果。试验时为1971年的干燥季节,成蚊密度极低,再感染的可能性小。用药剂量:A组352例,婴儿每公斤体  相似文献   

16.
1937年证实了磺胺类的抗疟作用,随后不久,合成和试验了许多有抗疟活性的嘧啶衍化物。当时嘧啶类被看作是良好的化合物,这是因为它们表现出阿的平所具有的共振特性,而且因为他们可能干扰嘌呤与嘧啶代谢,它是  相似文献   

17.
蒿甲醚治疗恶性疟病例作用迅速,但复燃率高。Cal等报道蒿甲醚、磺胺多辛和乙胺嘧啶联合治疗的效果良好,于是我们采用上述治疗方法在缅甸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8.
恶性疟原虫对多种药物产生抗性是泰缅边境地区的主要卫生问题。该地是丛林茂密的丘陵山区,适合主要传疟媒介按蚊的孳生。1984年1月以来约有18000名克伦人从缅甸迁至边境地区的泰国境内,暂居在10个野外的棚区里。因而,疟疾是克伦人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克伦人唯一的最主要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19.
在泰国东北部的耐氯喹啉恶性疟流行区对84例15岁以上的恶性疟患者的治疗问题作了研究。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奎宁-甲氟喹啉或奎宁-乙胺嘧啶-周效磺胺治疗。奎宁剂量,每次540毫克基质,每12小时服1次。若病情严重则用双盐酸奎宁,成人490毫克基质加入0.9%氯化钠500毫升中,静滴4小时以上。研究期间,每8小时测静脉或毛细血管血中疟原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磺胺莫托辛合并乙胺嘧啶(MP)治疗68例间日疟和30例恶性疟患者的结果,并与氯喹、法西大和奎宁的疗效作了比较。实验观察了175例间日疟和144例恶性疟患者,多为男性,年龄20~40岁,大部分患者系在东南亚得病。用MP或氯喹治疗随机挑选的间日疟病例。凡体温超过41℃,每μl血液含疟原虫10~5以上,或出现精神症状的患者则用氯喹治疗。另用法西大治疗少数患者与MP作比较。对轻至中等度恶性疟病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