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国产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国产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中的疗效,并与进口rhG-CSF比较。方法:98例卵巢癌、宫体癌和宫颈癌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按75μg·d-1和150μg·d-1剂量皮下注射国产rhG-CSF和进口75μg·d-1 rhG-CSF,直到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绝对数升至正常水平以上。结果:不同剂量国产或进口rhG-CSF均能使3组患者血WBC和ANC水平在用药d 4后升至正常水平以上;在初次化疗时,用不同剂量(75μg和150μ)国产和进口(75μg)rhG-CSF升WBC至正常水平的天数无显著差异(P>0.05),但重复化疗期间150μg国产,rhG-CSF升白细胞的疗效显著优于75μg国产或进口rhG-CSF;同等剂量国产rhG-CSF与进口rhG-CSF升WBC效果一致。结论:75μg小剂量国产rhG-CSF在妇科恶性肿瘤初期化疗中升WBC的疗效肯定,重复化疗时较大剂量(150μg)rhG-CSF升WBC的效果优于小剂量rhG-CSF。同等剂量国产rhG-CSF与进口rhG-CSF的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临床肿瘤患者化疗后不同时期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T-(rhG—CSF)的疗效。方法选择上一周期化疗后中性粒细胞数(ANC)降至1.5×10^9/L以下的肿瘤患者共50例.分为A组与B组.分别在下一周期化疗结束48h后和中性粒细胞计数(ANC)〈1.5×10^9/L时使用rhG—CSF.连续2dANC〉2.0×10^9/L停药,观察ANC变化情况及感染的发生率。结果A组ANC持续〈1.5×10^9/L的天数.ANC恢复至≥2.0×10^9/L.所需的天数均小于B组(P〈0.01),ANC最低值高于B组(P〈0.05),用药天数较B组少(P〈0.051,感染的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可能发生粒细胞减少倾向的患者建议化疗结束48h后立即使用rhG—CSF. 相似文献
5.
6.
刘魁凤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1997,(2)
目的:比较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因化学治疗(化疗)致骨髓抑制的疗效。方法:39例恶性肿瘤病人随机分GM-CSF组18例(男性12例,女性6例,中位年龄42a)与G-CSF组21例(男性13例,女性8例,中位年龄53a)。因化疗后引起骨髓抑制,分别应用GM-CSF150μg/d与G-CSF100μg/d,sc,qd×(2~6)d。结果:2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与用药前比较均上升(P<0.01),2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均少而轻。结论:GM-CSF与G-CSF治疗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7.
比较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骨髓抑制的疗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比较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因化学治疗(化疗)致骨髓抑制的疗效。方法:39例恶性肿瘤病人随机分GM-CSF组18例(男性12例,女性6例,中位年龄42a)与G-CSF组21例(男性13例,女性8例,中位年龄53a)。因化疗后引起骨髓抑制,分别应用GM-CSF150μg/d与G-CSF100μg/d,sc,qd×(2 ̄6)d。结果:2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国产与进口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鄄GSF)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白细胞降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白血病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化疗结束48h后,当WBC<2.0×109/L或ANC<1.5×109/L时开始用药,治疗组使用国产rhG鄄GSF,对照组使用进口同类产品。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国产rhG鄄GSF在促进粒细胞恢复上的治疗效果完全可以达到进口同类产品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注射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两种方法进行比较,选择最佳的注射方法。方法选取40例病人,分两组分别采取不同的注射方法,观察乳头处的药液存有量和注射后局部外渗发生率。结果新的注射方法乳头处存有的药液量平均值为0.04±0.01ml,常规注射方法乳头处存有的药液量为0.1±0.01ml;外渗发生率新的方法为5.6%,常规方法为23%。结论新的注射方法能够充分的发挥药物的疗效,避免了最大限度的药液损失。 相似文献
10.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恶性肿瘤化疗后应用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国产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在恶性肿瘤化疗后所致白细胞(WBC)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减少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ADR)。方法:采用自身交叉方法将62例恶性肿瘤病人随机分为AB和BA2组。AB组A周期为治疗周期,即化疗结束48h开始,用国产rhG-CSF治疗,B周期单用化疗,为对照周期;BA组正好相反。隔日查血常规1次,观察WBC和ANC的变化。结果:国产rhG-CSF可以减轻化疗所致的WBC和ANC下降程度,促进化疗患者WBC和ANC的恢复,缩短WBC和ANC减少的持续时间,有助于化疗按期进行。主要ADR有注射部位疼痛、皮疹、发热、肌肉疼痛、乏力。结论:在恶性肿瘤化疗中应用国产rhG-CSF,能有效减轻WBC和ANC降低,缩短WBC和ANC恢复时间,确保化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粒细胞缺乏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粒细胞缺乏症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抗病毒、退热等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口服维生素B4片和鲨肝醇片,疗程至粒细胞恢复正常为止。治疗组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肌肉注射。结果: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缩短粒细胞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但不缩短发热时间和疾病病程。结论:集落刺激因子应用于粒细胞缺乏症具有见效快、效果好、无不良反应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肿瘤化疗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2 0 0 1年 3月至 2 0 0 2年 3月对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化疗后病人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 2例为住院肿瘤化疗病人 ,术后 30例 ,未手术 2 2例。肿瘤类型及化疗方案见表 1。年龄 12~78岁 ,平均 5 1岁。一般状况Karuafsky评分均为 70分以上 ,TNM分期Ⅱ~Ⅲ期。化疗前均查血象、肝肾功能 ,均符合化疗条件。化疗时隔日、化疗后隔 3d复查血象 ,观察其变化规律。表 1 肿瘤类型及化疗方案肿瘤 肺癌sclcnsclc 乳腺癌胃癌结肠癌鼻咽癌 淋巴瘤HD…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肿瘤患者化疗所致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防治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全组(92例)患者均行自身对照法,以第1次化疗周期为对照周期,此后采用升白胺、鲨肝醇治疗使白细胞恢复正常后开始第2周期(治疗周期),于治疗周期化疗后加用rhG-CSF。自化疗开始隔日查血常规1次,观察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变化。结果:治疗周期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最低值均高于对照周期,最低值的持续时间和化疗开始至细胞恢复到正常值以上的时间均少于对照周期。骨痛、肌痛以及乏力发生率分别为13.04%和4.35%,偶有低热。结论:rhG-CSF对化疗引起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不良反应轻微,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15.
观察小剂量国产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吉粒芬促进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恢复情况及毒副作用.结果:小剂量国产rhG-CSF吉粒芬可明显缩短白血病化疗后粒缺时间,促进外周血WBC的恢复.化疗后WBC降至最低后再给予rhG-CSF治疗,同样获得满意疗效,进一步减少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6.
国产与进口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芳源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1999,18(5):285-288
目的 :比较国产和进口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_CSF)治疗成人血液恶性肿瘤化疗后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方法 :对血液恶性肿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病人用rhG_CSF治疗 ,一组使用国产rhG_CSF(男性 39例次 ,女性 30例次 ,年龄 41a±s 17a) ,另一组使用进口rhG_CSF(男性 33例次 ,女性 2 4例次 ,年龄 42a± 17a) ,剂量均为 15 0~ 30 0 μg/d ,qd ,10~ 14d为一个疗程。结果 :国产rhG_CSF与进口同类产品总有效率分别为 97%和98% ,中性粒细胞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为 7d± 3d和 8d± 3d ;感染发热的发生率 (T >38℃ ) 2组分别为 2 2 %和 2 5 % ;抗生素平均使用日数为 7.8d± 2 .5d和 8.5d± 2 .6d。2组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国产和进口rhG_CSF均能缩短化疗后的骨髓抑制期 ,促进中性粒细胞的恢复 ,减少严重感染的发生率 ,国产品疗效和安全性与进口品相似 相似文献
17.
国产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Ⅱ期临床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国产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防治实体瘤化疗所致白细胞(WBC)和中性粒细胞(ANC)减少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自身交叉对照方法将69例入组的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成AB组和BA组。AB组第1周期为治疗周期(A周期),采用化疗加rhG-CSF,第2周期为对照周期(B周期),单纯化疗。BA组第1周期单纯化疗,第2周期化疗加G-CSF。比较2周期WBC和ANC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60例可供疗效分析及评价不良反应。A周期WBC下降及ANC下降持续的天数明显少于B周期(P<0.01);A周期WBC,ANC最低值显著高于B周期(P<0.01);化疗21d时因WBC<4.0×109 相似文献
18.
19.
老年人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老年供者(≥60岁)中动员外周血干细胞(PB—SC)的安全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28例周围动脉硬化闭塞病(PAOD)的老年组患者和29例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allo-PBSCT)的中青年组供者,检测比较两组动员前后白细胞计数(WBC)、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和抗凝血酶(AT)的变化。结果 两组供者G—CSF动员后D—D、vWF:Ag明显升高(P〈0.01),AT明显下降(P〈0.01),老年组FIB及TAT亦升高(P〈0.05,P〈0.01),中青年组FIB升高(P〈0.05)。老年组中D-D、TAT升高幅度显著高于中青年组(P〈0.05)。老年组血栓事件及心脑血管意外发生率显著高于中青年组(P〈0.05)。结论G—CSF动员可活化凝血系统及血小板,抑制抗凝系统,促使血栓事件的发生,对老年人作用更为显著。在老年人动员过程中应注意监测凝血象变化,必要时预防性应用抗凝剂防止血栓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20.
采用随机对照分组的方法,对化疗后白细胞下降的肿瘤病人分别使用国产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金磊赛强)及进口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惠尔血)提高白细胞,并进行疗效比较及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金磊赛强升白效果确定,疗效不低于惠尔血,病人的治疗费用降低。结论:可使用国产金磊赛强替代进口惠尔血,并且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