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前膜的发生原因及其预防和治疗.方法对253例339眼白内障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观察术后人工晶体前膜的形成.结果前膜形成17例22眼,发生率为6.5%.结论人工晶体前膜的发生率及形成时间与白内障种类有关.  相似文献   

2.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总结181例241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并发症的发生、表现并进行分析。结果:角膜混浊121眼,虹膜损伤15眼,后囊损伤5眼,虹膜脱出4眼,虹膜睫状体炎4眼。结论: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与病例的选择、技术操作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用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小瞳孔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26眼)小瞳孔白内障患者中通过机械性牵拉,撕除瞳孔区及瞳孔缘机化膜,放射状切开瞳孔缘,虹膜拉钩机械牵拉方式扩大瞳孔,采用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1~3个月对视力、眼压、术后瞳孔情况、术后并发症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本组患者88.46%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达0.1以上,术后瞳孔圆形或接近圆形,术后角膜轻度水肿3眼(占11.53%),1周内消退,1周后虹膜不同程度后粘连2眼(占7.69%),后发障有2眼(占7.69%)。术中撕开瞳孔区机化膜发现晶状体无混浊1例,术后患者第1日前房炎症反应较正常眼有所加重,无虹膜损伤、后囊破裂,角膜内皮失代偿及晶体核坠落入玻璃体腔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采用透明角膜切口对小瞳孔下白内障患者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是理想的手术方式,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视力,最大限度的维持了瞳孔的生理功能,同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影响术后视力的因素。方法 :综合观察和分析 16 9例、2 0 6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的视力与并发症。结果 :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 187眼(90 .78% ) ,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 11眼 (5 .34% ) ,未植入人工晶体 8眼 (3.88% )。后囊膜破裂 4 1眼(19.90 % ) ,虹膜损伤 2 9眼 (14 .0 1% ) ,角膜水肿 86眼 (4 1.75 % )。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发生并发症是影响术后视力恢复的主要原因 ,与术者技术不熟练及病例选择不当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并发症及防治原则。方法:对101例(107只眼)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术中虹膜脱出6只眼(5.61%);虹膜损伤5只眼(4.67%);晶状体后囊膜破裂5只眼(4.67%);玻璃体脱出3例(2.80%);术后角膜水肿10只眼(9.35%)。结论:术中晶状体后囊破裂及术后角膜水肿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主要并发症,手术技术的成熟及出现并发症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将会使各类并发症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6.
王碧华  晏辉  何金梅 《西部医学》2009,21(10):1772-1773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的处理办法。方法对492例(544眼)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手术中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并提出处理办法。结果术后视力矫正均较术前提高;手术并发症:虹膜根部断裂1眼,虹膜脱出5例(5眼),后囊破裂玻璃体脱出12例(12眼),角膜内皮水肿4例(4眼),前房积血5例(5眼),虹膜嵌顿5例(5眼),瞳孔无张力3例(3眼),晶体后囊混浊12例(12眼),人工晶体偏中心4例(4眼)。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安全、有效,临床效果好,并发症的发生与术者的手术熟练程度和规范操作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对合并白内障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的对比。方法分析48例(48眼)合并白内障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其中25眼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小切口摘除组),23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超声乳化组),观察患者术后视力、眼压、房角及主要并发症等情况。随访时间6个月以上。结果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组后一月平均眼压(12.75±4.05 mmHg)较术前(32.70±5.55 mmHg)明显下降,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1.49,P〉0.05)。两组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有显著提高,房角增宽,周边虹膜前粘连范围变小。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一样既可提高视力,又可控制眼压,同样能有效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  相似文献   

8.
无缝线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无缝线接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特点,并发症及部效,方法:对582例白内障施行无缝线切口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1周矫正视力在1.0以上者351例(60.3%),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在1.0以上者422例(72.5%),术中主要并发症为后囊膜破裂和虹膜损伤,术后为角膜内皮混浊,结论:该手术安全可靠,具有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0例32眼,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晶状体混浊,入院后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手术前后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视力及术中术后并发症,随访6~12个月。结果术中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术后眼压稳定,最佳矫正视力均有提高。术后1d、1周、3个月中央前房深度(ACD)、房角开放距离500(AOD500)、小梁虹膜夹角(TIA)与术前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0.05)。结论单纯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有效手术方法之一,具有显著的降压和增视效果。  相似文献   

10.
金琴辉  项振扬  郑玥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12):1446-1449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玻璃体切割黄斑前膜剥除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特发性黄斑前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于台州恩泽医疗中心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特发性黄斑前膜并接受联合手术治疗的患者37例(37眼),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玻璃体切割黄斑前膜剥除术,术后随访至少6个月以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测量分析黄斑中心凹部位视网膜厚度和结构变化,并记录矫正视力及视物变形、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37眼均予一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黄斑前膜完整剥除,术后视力改善率91.9%(34/37);术前存在视物变形18例,术后视物变形改善12例,视物变形消失6例。术后6个月视力(0.43±0.17)较术前(0.22±0.16)提高(t=11.467,P<0.01)。术后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厚度为(275.68±80.38)μm较术前的(483.05±141.94)μm下降(t=14.223,P<0.01)。未发生视网膜脱离、黄斑裂孔及黄斑前膜复发等并发症。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玻璃体切割黄斑前膜剥除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特发性黄斑前膜可明显改善视力、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缓释微粒植入前房内对控制儿童超声乳化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炎症的疗效。方法对68例白内障患儿行小切口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34例植入地塞米松缓释微粒,另34例为对照组,观察术后1d3、d、7d房水混浊及纤维蛋白渗出及纤维膜形成情况。结果植入地塞米松缓释微粒组房水混浊程度及纤维蛋白渗出及膜形成情况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使用过程中未见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地塞米松缓释微粒植入前房用于儿童白内障控制术后炎症安全、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12.
王勇  詹邶  秦永年 《安徽医学》2016,37(5):566-568
目的 评估人工晶体(IOL)植入术后YAG激光联合氩激光治疗伴虹膜后粘连人工晶体前膜的疗效。方法 对人工晶体前膜伴虹膜粘连患者55例(59眼),使用Nd:YAG激光联合氩激光方法切除人工晶体前表面机化膜,对合并虹膜粘连者予以松解,观察治疗后患者视力提高情况、一次性激光治疗成功率、人工晶体的损伤、术后人工晶体前膜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57眼一次性激光治疗后前膜全部切除且解除虹膜与人工晶体间粘连,2眼因前房炎症反应较重复发,行第二次激光治疗后痊愈,激光治疗一次成功率达96.6%。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瞳孔区人工晶体前膜完全切除,虹膜粘连松解。视力稳定提高≥3级者51眼(86.4%)。结论 YAG激光联合氩激光切除人工晶体前膜、松解虹膜后粘连的方法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可及早恢复视力。  相似文献   

13.
超声乳化术治疗色素膜炎并发性白内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色素膜炎并发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疗效。方法 钝化分离瞳孔后粘连及剪除机化膜,牵拉扩张瞳孔后,采用原位碎核技术对19例(21只眼)色素膜炎并发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结果 术后1周矫正视力≥0.5者16只眼(76.2%),≥0.2者18只眼(85.7%);手术并发症为虹膜损伤,角膜水肿,未见后囊膜破裂及角膜失代偿;术后19只眼(90.5%)恢复圆瞳孔;2只眼(9.5%)瞳孔不规则。结论 超声乳化术治疗色素膜炎并发性白内障,具有对虹膜损伤小,术后前房炎症反应轻,视力早期恢复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高原地区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经验及后房型人工晶体的植入。方法 白内障患者10 6例。晶体核硬度Ⅰ级 8例 ,Ⅱ级 12例 ,Ⅲ级 4 1例 ,Ⅳ级 4 5例。巩膜隧道切口 ,晶体原位超声乳化 ,超声能量 30 %~ 70 % ,时间 0 5~ 7min(平均 3min2 0s) ,植入PMMA ,Type 5C型人工晶体 ,直径 5 5mm。结果 术后 1周内 ,裸眼视力≥ 0 5者为 5 1 89% ,≥ 0 2者为 88 68% ,全部视力均有所提高。主要并发症为虹膜损伤、角膜内皮水肿、后囊破裂。结论 超声乳化技术及小切口、一体型人工晶体后房植入适用于高原地区由于缺氧、紫外线照射过强形成的特殊类型白内障 ,可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结果来指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前手术方法的选择,观察患者术后房角及其相关结构的改变.方法对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0例(30只眼)行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前及术后1个月用UBM测量前房深度(ACD)、小梁虹膜角(TIA)、房角开放距离500(AOD500)、小梁睫状体距离(TCPD)和虹膜厚度1(ID1),同时记录眼压的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术后眼压较术前明显降低.ACD、TIA、AOD500和TCPD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ID1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可明显加深前房,增宽房角,重新开放小梁网,这有助于更好地控制眼压,减少术后浅前房等并发症的发生.远期效果有待于更多的病例积累、更长时间的术后观察.  相似文献   

16.
陶雪琳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2):38-39,69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术后视力及眼表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30例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老年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从术后视力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干眼症状、眼表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患者术后不同时间视力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术后随访时间的延长,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逐渐缩短,干眼症评分逐渐增加,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最多见的并发症是晶状体后囊膜破裂共4眼,占11.11%(4/36),虹膜脱出2眼,占5.56%(2/36),术后最多见的并发症是角膜水肿,共5眼,占13.89%(5/36),前房出血2眼,占5.56%(2/36),人工晶体偏中心1眼,占2.78%(2/36)。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具有较好的恢复作用,安全性高,并发症少,虽然对眼表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我们术中注意改进手术方式,尽量减轻对眼表上皮组织的机械性损伤,提高手术技巧,可以使其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Small incision cataract surgery came into practice with the advent of phacoemulsification. However, manual small incision cataract surgery (SICS) is a useful alternative for those who do not have access to phacoemulsification machine.

Method

A total of 69 cases of cataract were undertaken for manual incision cataract surgery and intra ocular lens (IOL) implantation using 6mm straight incision. The surgical technique and postoperativ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phacoemulsification and IOL implantation.

Result

Average postoperative astigmatism was ± 0.75 dioptres. Postoperative 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 (UCVA) of 6/18 or better was observed in 51(71.9%) cases after first week of the surgery.

Conclusion

The study concludes that both phacoemulsification and small incision cataract surgery with intraocular lens (IOL) implantation are effective methods. However SICS with IOL implantation is a useful alternative in the absence of phacoemulsification machine.Key Words: Manual Small Incision Cataract Surgery (SICS), Extra 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ion (ECCE), Phacoemulsification,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相似文献   

18.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后的房角和眼压改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随访观察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后房型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后的房角和眼压改变。 方法 :4 6例 5 0只老年性白内障眼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后房型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 ,比较术前与术后 6个月的眼压与房角改变。 结果 :术前平均眼压 13.76mmHg ,术后 6个月平均眼压 12 .81mmHg ,二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术后普遍的房角改变为虹膜隔后移引起的房角增宽 ,未发现虹膜前粘连。 结论 :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后房型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远期眼压未产生有意义的影响 ,术后的房角较术前增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对189例糖尿病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1周裸眼视力≥0.7者24例,占13%;0.6~0.4者117例,占61%;≤0.3者24例,占26%。结论:糖尿病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术后视力恢复快,对糖尿病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实用的手术方式。更重要的是有利于眼底观察,为及时治疗视网膜病变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