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庞建  吴建军  虎华静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0):1775-1776
目的:探讨膀胱癌膀胱全切术后继发尿道癌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膀胱癌膀胱全切术后继发尿道癌行全尿道切除术或行局部加热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患者经全尿道切除术均一期愈合,除1例失访、1例因他病死亡外,其余22例随访3~26个月均无瘤生存。6例患者行局部加热化疗后,随访2~3年均无瘤生存。结论:膀胱癌术后尿道癌重在预防;全尿道切除术是膀胱癌行全膀胱切除术后继发尿道癌的有效治疗方法,而局部加热化疗,简便易行,尤其适于手术切除困难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膀胱癌根治性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术后复发尿道癌的机理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2004年73例膀胱癌根治性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术后,3例发生尿道癌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行全尿道切除术,术后随访24~28个月无肿瘤转移。1例无手术指征者行放、化疗,治疗后7个月死于肿瘤并发症。结论:膀胱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尿道癌发生机理与尿路上皮源性肿瘤的多中心性和种植学说有一定关系;由于膀胱癌膀胱切除术后尿道癌发生率低,可以不同时行预防性尿道切除术,但术后需要长期随访。膀胱癌膀胱切除术后继发尿道癌的治疗以尿道切除术疗效较好,局部侵润远处转移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3.
膀胱腺癌的诊治:附1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膀胱腺癌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5年诊治12例膀胱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38~78岁;11例因血尿、尿频等尿路症状就诊,1例因其他疾病就诊时发现。B超检查均提示膀胱内占位;膀胱镜检发现肿瘤直径1.0~8.5 cm。5例首次就诊即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5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4例术后复发,其中2例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2例再次行扩大膀胱部份切除术;2例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其中1例术后1个月原位复发,行CT检查证实为脐尿管癌,行扩大膀胱部份切除,脐尿管切除术;1例首次术后病理提示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3次复发,第3次手术后病理提示膀胱印戒细胞癌。10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2~8年。2年生存率60%(6/10),5年生存率33%(2/6)。首次行全膀胱切除患者2年生存率75%(3/4),5年生存率67%(2/3);首次行膀胱部份切除患者2年生存率50%(2/4),5年生存率33%(1/3);首次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2例,其中脐尿管癌1例术后随访4年存活,未复发;移行细胞癌多次复发转变为印戒细胞癌1例术后随访2年存活。结论:膀胱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预后差,早期积极的综合治疗对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膀胱癌根治术后尿道癌的发生及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行保留尿道的全膀胱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1例随访期间出现尿道血性分泌物,行尿道分泌物涂片、尿道镜检查及盆腔CT诊断为尿道癌,予尿道全切术,术后12个月出现转移。膀胱癌根治术后尿道癌的发生率1.04%。结论膀胱癌术后尿道癌发生率不高,术后密切随访可早期发现尿道癌,尿道细胞学及尿道镜组织病理检查可确诊;尿道全切术是主要手术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膀胱癌行全膀胱及尿道切除回肠膀胱术(Bricker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膀胱癌患者,一期施行膀胱及尿道全切回肠代膀胱尿流改道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均恢复良好,出现近期并发症5例,无远期并发症。26例均获随访1~10年,平均6.2年,5年生存率67.5%。结论对于膀胱癌侵犯尿道及前列腺无法保留尿道的患者,采取一期切除膀胱及全尿道回肠膀胱尿流改道术,操作简单易行,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推荐为此类患者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6.
对我院1994~2005年治疗的浸润性膀胱癌87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男68例,女19例,年龄26~82(69±10.21)岁。术前确诊为浸润性膀胱癌,并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和不同形式的尿流改道术。术前均未行放、化疗。术后病理分期T2期38例,T3期37例,T4期12例;淋巴结转移33例,均局限于闭孔淋巴结。根据从确诊到施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时间将病例分为5组。[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倪俭  王杭 《中国临床医学》2007,14(5):697-698
目的:探讨膀胱鳞状细胞癌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2~2006年诊治10例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45~81岁;9例因血尿、尿频等尿路症状就诊,1例因膀胱结石行膀胱切开取石治疗后1年复查时CT提示膀胱壁明显增厚发现。B超检查8例患者提示膀胱内占位,2例患者膀胱无法充盈观察;9例膀胱镜检发现肿瘤直径2.0~6.5cm,单发6例,多发3例。4例患者首次就诊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术;1例患者因盆腔淋巴结广泛转移行肿瘤旷置,尿流改道术;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11个月,18个月发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3例患者首次就诊行膀胱部分切除术,2例分别术后6个月,1年复发;2例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3个月、6个月复发。8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0年。2年生存率50%(4/8),5年生存率16.7%(1/6)。其中首次行全膀胱切除患者2年生存率67%(2/3),5年生存率50%(1/2);首次行膀胱部份切除患者2年生存率33%(1/3),5年生存率0%;首次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获得随访2例,2年生存率0%。结论:膀胱鳞状细胞癌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预后差,早期、综合治疗对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膀胱癌膀胱部分切除术后顺铂膀胱内灌注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膀胱癌是我国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以移行上皮细胞癌为多见 ,约占 86 % [1] 。移行上皮细胞癌的生物学特性为易发、多发、再发。膀胱癌膀胱部分切除术后顺铂间歇长疗程腔内灌注能有效地预防或延迟膀胱癌的复发。现将膀胱癌膀胱部分切除术后顺铂膀胱内灌注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1990年 1月至 2 0 0 0年12月我院共收治手术治疗的膀胱癌196例 ,15 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 ,其中 89例作顺铂膀胱内灌注治疗 ,男 6 8例 ,女 2 1例 ,2 7~ 79岁。 6 2例因各种原因未行膀胱灌注。 89例膀胱部分切除术后顺铂膀…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9):2070-2071
观察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HOLRBT)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浅表层膀胱癌的疗效和安全性。选取80例浅表层膀胱癌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TURBT术式治疗,观察组采取HOLRBT术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情况,统计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观察组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P<0.05);观察组1年内复发率为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在表浅层膀胱癌手术治疗方案中,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效果确切,安全性较高,复发率低,临床应予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化疗对膀胱癌术后复发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48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39例)或膀胱部分切除术(9例)。术后病理均证实为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均定期给予吡柔比星经导尿管膀胱内灌注化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48例患者随访时间为6~24(12.5±6.3)个月,复发率为14.6%,多为1年内复发,复发病例均行再次手术治疗;主要不良反应为尿频、尿痛、尿急等膀胱刺激症状(5例)及肉眼血尿(3例),未经处理或对症处理后缓解。无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膀胱内灌注吡柔比星对膀胱癌术后复发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膀胱全切回肠原位膀胱术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膀胱癌是泌尿外科常见病之一,居所有泌尿系肿瘤的首位,近两年来发病率有增加趋势。对于局部切除术后肿瘤多次复发、膀胱三角区及颈部广基肿瘤的病人,都建议行膀胱全切及膀胱重建术。我科2000年11月~2006年12月,行膀胱全切回肠原位膀胱术1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18例,均为男性,年龄40~78岁,平均56岁,均有无痛性肉眼血尿史。膀胱镜检查明确肿瘤存在及部位,术前均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其中11例为移行性细胞癌,5例为腺癌,2例为上皮混合细胞癌;CT检查,无周围器官浸润及其它部位转移。1.2手术方法行膀胱全切术,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吡柔比星(T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29例浅 表性膀胱癌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一周THP60mg作膀胱内灌注,每周1次共8次, 以后每月1次,共1年,每次药物在膀胱内保留1h。平均随访15个月。结果 无肿瘤复发28例,复发1例,复发 率为3.4%。不良反应者8例(27.5%),均为不同程度膀胱刺激症状。结论 T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 术后复发近期效果满意,副作用小,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TURBt )和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疗效。方法 :对 1989年 1月~ 1995年 7月间的 82例初发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手术病例进行长期随访 ,TURBt组 (T组 ) 5 4例 ,膀胱部分切除术组 (P组 ) 2 8例。结果 :T组和P组至第一次复发间隔时间分别为 17.3 8± 7 3 5月和 2 7 5 6± 2 2 2 1月 ,术后1、 2、 3、 5年复发率 ,二组分别为 10 3 %、 2 4 1%、 3 5 2 %、 3 6 4%和 10 7%、 10 7%、 2 8 6%、 3 0 4% ,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 (P >0 10 )。结论 :TURBt和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疗效相似 ,TURBt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 ,且可反复进行 ,在治疗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时 ,应首选TURBt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并探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合并后尿道肿瘤经尿道电切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该组17例术前膀胱镜活检均诊断为膀胱移行细胞癌合并后尿道移行细胞癌,且为男性,年龄38~79岁,平均57岁.所有患者均行后尿道肿瘤电切术及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尿道肿瘤切至前列腺组织,膀胱肿瘤切至浅肌层.术后30m in内给予膀胱灌注,定期复查.结果 随访6~120个月,平均72个月,5例肿瘤复发,其中2例出现肿瘤进展,行全膀胱切除加尿流改道术;另3例单纯膀胱肿瘤复发,其中1例3次复发,均再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1例患者术后发生远处转移而死亡.结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合并后尿道肿瘤行经尿道电切术手术效果较好,操作简单,恢复快,可重复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龄(≥75岁)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膀胱全切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8例高龄浸润性膀胱癌行膀胱全切术,16例行回肠膀胱术,2例行输尿管皮肤造口术,2例行尿道切除术。结果:术后胃潴留1例,伤口不愈合1例,肠梗阻3例,消化道出血2例。随访1~5a,肿瘤相关死亡2例,脑血管意外5例,器官功能衰竭3例。结论:高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在做好围手术期处理的情况下行膀胱全切是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经尿道电汽化术治疗膀胱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汽化术( TVBt )治疗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对 213 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 TVBt 术.并发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BPH )者同时行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 TUVP ).术后采用丝裂霉素及卡介苗膀胱灌注.结果 213 例膀胱肿瘤均为 1 次切除,平均手术时间 TVBt 为 20 min , TVBT 加 TUVP 为 65 min .术中无膀胱穿孔,全组均无输血.术后平均留置尿管约 6 d. 210 例获随访,随访时间 0.5-8 年,复发 56 例( 27% ),其复发率与同期膀胱部分切除术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VBT 操作简单、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疗效好、可重复手术.  相似文献   

17.
乌体林斯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复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2003年10月以来,作者对18例表浅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术后采用草分支杆菌细胞壁(MCWE)膀胱灌注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经病理确诊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32例,按照国际TMN肿瘤分期为T1期移行细胞肿瘤,均接受保留膀胱的膀胱肿瘤切除手术(膀胱部分切除手术或膀胱肿瘤电切术)。丝裂霉素(MMC)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26~74岁,平均56.3岁。3例膀胱部分切除术,17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草分支杆菌细胞壁(MCWE)治疗组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26~65岁,平均48.7岁。3例接受膀胱部分切除术,9例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尿道诊断性膀胱肿瘤电切在膀胱癌准确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1995年3月至2005年3月期间收治的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经典术式)的199例膀胱癌患者,与在2006年5月-2009年1月期间收治的行经尿道诊断性膀胱肿瘤电切术的82例膀胱癌患者临床随访资料。结果①在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膀胱癌患者中,术后两内年膀胱癌原位复发6例,术后5年、7年膀胱内无肿瘤复发,而出现盆腔淋巴结转移及全身骨转移2例。②在行经尿道诊断性膀胱肿瘤电切的膀胱癌患者中,有8例证实肿瘤基底部肌层可见癌组织浸润,根据患者个人一般状况,采取膀胱全切或其他治疗方案。结论经尿道诊断性膀胱肿瘤电切术能够准确的对膀胱肿瘤进行分期,对指导膀胱癌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6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电切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辅以膀胱药物灌注治疗。结果26例均一次手术将肿瘤完全切除,25例均定期行膀胱药物灌注化疗。1例行输尿管口电切的患者术后未发生同侧输尿管口狭窄、膀胱输尿管返流。术中未发生大出血、严重膀胱穿孔等并发症。术后2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5~43个月:23例均无瘤存活,3例患者死于其他疾病;其中4例复发,复发率为15.4%;4例复发患者,2例再次行TURBT术,2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结论经尿道电切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辅以术后灌注化疗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其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疗效确切,且没有增加肿瘤复发或进展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胃新膀胱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11月至2008年4月,共行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胃新膀胱术11例,均为男性,年龄46~72岁.先行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再于上腹部作一长约6 cm切口,取出切除标本,行带胃网膜左血管为蒂的部分胃体-窦部切取、吻合恢复胃连续性,关闭切口,重新在腹腔镜下行胃新膀胱与尿道吻合及输尿管胃新膀胱吻合.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5~7.5 h,平均6 h;术中出血量200~1 000 mL,平均550 mL,5例输血;术后住院14~25 d,平均17 d.术后5例出现暂时性尿失禁,1~3个月后所有患者均可自主排尿,一次尿量260~550 mL,平均370 mL.术后6个月行尿动力学检查,最大尿流率(18.5±6.1)mL/8;充盈期膀胱压(12.4±7.1)cmH2O;最大膀胱压(56±19)cmH2O;排尿期膀胱逼尿肌压(29±12)cmH2O.术后3、6、9、12个月膀胱镜检胃新膀胱容量逐渐增加,胃新膀胱黏膜活检发现胃新膀胱黏膜上皮层数逐渐减少.术后随访6~27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胃新膀胱术可能是膀胱癌根治术后尿流去向和膀胱功能再造的理想方法.胃新膀胱术后排尿训练是术后排尿功能恢复的重要手段.腹腔镜下手术时间较长,术后恢复较快.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