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英  张民  胡玥  姬长友  尹艳丹 《吉林医学》2013,(29):6097-6098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疗效。方法:对确诊为常年性AR并鼻中隔偏曲且愿意行手术的87例患者,经鼻内镜检查和CT扫描,了解鼻腔解剖变异情况后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术后6个月、1年时随访。结果:合并鼻中隔偏曲87例AR患者术后短期(6个月)有效率为90.7%,长期(1年)有效率为59.7%。结论:通过常规药物治疗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合并鼻中隔偏曲的常年性AR患者,手术矫正鼻中隔,中长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3例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实施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术后随访6个月,对其术前和术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评估并比较。结果术后6个月总有效率为90.69%,无一例发生手术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0例合并鼻中隔偏曲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行鼻中隔矫正术,术后1周行预防性的鼻用激素治疗.结果 根据1997年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评定标准,60例患者术后1年显效45例(75%),有效12例(20%),无效3例(5%),总有效率为95%,2年总有效率为95%.结论 鼻中隔矫正术对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有效,术后预防性应用鼻用激素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鼻中隔矫正治疗鼻中隔偏曲伴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伴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并与保守疗法比较。方法 40例患者中,治疗组20例,行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对照组20例,用保守治疗。结果 随访2年,治疗组症状消失,无1例复发;对照组症状减轻,仍反复发作。结论 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伴变应性鼻炎的效果保守疗法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R)合并鼻中隔偏曲经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确诊为常年性AR且愿意行手术治疗的121例同时合并鼻中隔偏曲的患者常规行鼻内镜检查及鼻窦冠状位CT扫描,了解鼻腔情况后分成2组,分别行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前组筛窦开放术和(或)息肉摘除术,术后3个月、6个月、1年时随访,根据常年性AR的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判定疗效,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合并鼻中隔偏曲的121例常年性AR患者手术后3个月有效率为95.04%(115/121),术后1年有效率为90.91%(110/121).结论:对经过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合并彝中隔偏曲的常年性AR患者,手术矫正鼻中隔,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对67例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病人行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结果:随访1年,34例病人症状完全缓解,25例病人症状部分缓解,5例病人无效。结论:鼻中隔矫正术对合并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古宁 《中外医疗》2014,(10):76+78-76,78
目的:探讨分析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48例,均行鼻中隔偏曲矫正下鼻甲射频消融部分切除术,经1年随访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术后14 d时患者流涕、鼻塞等情况均有明显好转,1个月时治疗有效率为72.92%,1年时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结论在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患者治疗中,鼻中隔偏曲矫正下鼻甲射频消融部分切除术具有显著疗效,可大幅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8.
黄岳 《广西医学》2007,29(5):754-754
我院采用鼻中隔矫正术等手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16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2002年10月至2006年10月收治的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患者15例,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1997年海口会议制定的变应性鼻炎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男11例,女5例;年龄17~60岁,平均31.4岁;病程2~30年,平均7.8年.患者均有鼻痒、鼻塞、发作性喷嚏、流清涕等症状.全部病例都有鼻中隔偏曲,其中"S"型偏曲4例,"C"型偏曲12例,同时伴有下鼻甲肥大3例,伴有慢性鼻窦炎3例,伴有鼻息肉2 例.本组患者术前均按常规使用减充血剂、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10.
变应性鼻炎(AR)发病机制复杂,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各异,多数患者经药物治疗可控制症状。自1999年来,我科对药物不能控制的变应性鼻炎并鼻中隔偏曲50例患者在局麻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及筛前神经分布区域黏膜微波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黄华 《当代医学》2013,(8):37-38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2年2月间收治的62例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62例患者术前及术后症状的评分差异。结果 62例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总有效率为96.77%,6个月总有效率为82.26%,12个月总有效率为74.91%,3个月与6个月总有效率差异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与12个月总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无嗅觉减退、鼻腔黏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能迅速改善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鼻腔神经末梢的应激反应,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2004年以来,我科选择性的对变应性鼻炎(AR)并鼻中隔偏曲的78例患者行鼻中隔矫正术及鼻腔黏膜射频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鼻中隔矫正术联合冷冻疗法治疗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治疗组(n=40),对照组患者行鼻中隔矫正术,治疗组患者行鼻中隔矫正术联合冷冻疗法。治疗后,随访12个月,记录调查对象的治疗指数,并发症出现情况,以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顺利,在对两组患者随访的12个月中,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2.5%,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9.87,P〈0.05)。两组患者手术顺利,术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2个月,两组调查对象出现的并发症主要为鼻腔出血、感染、术腔狭窄和术腔粘连等;对照组调查对象发生感染、术腔粘连和术腔狭窄的发生率均高于治疗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11,P〈0.05;X2=6.28,P〈0.05;X2=5,P〈0.05)。对照组调查对象术后12个月内有6例出现复发,复发率为15%;治疗组调查对象无复发情况,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9,P〈0.05)。结论:鼻中隔矫正术联合冷冻疗法用于治疗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疗效明显,且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可降低变应性鼻炎的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矫正、下鼻甲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及鼻丘划痕术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方法 92例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行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矫正、下鼻甲等离子消融术及鼻丘划痕处,术后随访2年.结果 术后6个月有效率为93.47%,1年为89.13%,2年为84.78%.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矫正、下鼻甲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及鼻丘划痕术治疗伴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手术安全,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吉林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126例,根据患者鼻窦cT及鼻腔检查情况和病变程度分为A、B、0三组,每组42例,治疗方案分别为:药物组行单纯药物治疗;矫正组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切除组行联合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或黏骨膜下切除术,对治疗后的患者定期进行随访,观察患者病情改善情况。结果药物组、矫正组、切除组分别治疗治疗3个月和6个月时组间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个月时,药物组、矫正组,矫正组、切除组和药物组、切除组间总治疗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切除组患者显效人数为33例,矫正组患者显效人数为18例,药物组显效人数为6例。结论与药物治疗相比,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联合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或黏骨膜下切除术的远期疗效更好,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联合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或黏骨膜下切除术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42例鼻中隔偏曲伴变应性鼻炎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鼻中隔偏曲伴变应性鼻炎全部在常规下行鼻中隔黏骨膜下矫正术,28例伴中鼻甲和(或)下鼻甲息肉样变,同时行中鼻甲部分切除,并全部下鼻甲骨折外移术.结果 全部病例术后短期内症状均停止发作,术后4周总有效率100%;术后1年总有效率87.5%.结论 鼻中隔矫正术可以通过去鼻黏膜的部分副交感神经支配及改善鼻腔通气等,以治疗鼻中隔偏曲伴变应性鼻炎,达到缓解临床症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对52例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患者行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结果随访1a,症状完全缓解27例(51.9%),症状部分缓解19例(36.6%),无效6例(11.5%)。结论鼻中隔矫正术对合并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王亚林  汪银凤 《安徽医学》2019,40(8):885-888
目的观察变应性鼻炎(AR)伴鼻中隔偏曲患者皮下免疫治疗(SCIT)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8年5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的73例AR患者,根据是否伴鼻中隔偏曲分为观察组(伴鼻中隔偏曲) 36例和对照组(不伴鼻中隔偏曲) 37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及治疗12个月时鼻部症状、用药情况、鼻功能、生存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①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 <0. 05),但观察组治疗6个月、治疗12个月时的症状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②两组治疗6个月、12个月时用药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 <0. 05),但观察组治疗6个月、治疗12个月时的用药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③两组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总鼻腔阻力较治疗前下降,鼻腔容积较治疗前上升,但观察组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的鼻腔总阻力高于对照组(P <0. 05),鼻腔容积低于对照组(P <0. 05);④两组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的鼻结膜炎生活质量调查问卷(RQLQ)计分较治疗前均下降,且观察组治疗6个月、12个月时的RQLQ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SCIT治疗AR患者可取得一定获益,但合并鼻中隔偏曲对AR患者SCIT疗效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疗效。方法将104例合并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4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患者施行鼻内镜下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对照组常规应用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年,治疗组总有效率92.6%,对照组总有效率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合并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治疗变应性鼻炎目前以药物为主。随着鼻腔内窥镜的广泛应用,我们对36例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的患者,实施了功能性鼻中隔偏曲矫正 双中甲骨及其外侧黏膜面切除术。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