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序列 (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repeat,VNTR)是人类基因组中常用的一种遗传标记 ,其应用十分广泛[1 ] 。 Rb基因是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易感基因 ,位于13q14,是一种具有生长负调节作用的抑癌基因。 Yandell等 [2 ]在 Rb基因外显子 2 0附近的内含子中发现一 VNTR区 ,将其命名为 Rb1.2 0 ,其重复单位 4~ 5 bp,重复次数 10~ 2 6次 ,是一个理想的遗传标记。动脉粥样硬化 (AS)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 ,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有关 AS的Rb基因研究报道不是很多 ,而关于 Rb基因的 VNTR多态性与 AS的遗传易…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家族史青少年载脂蛋白E、B的基因多态性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 探讨青少年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apoB基因多态性对冠心病的遗传易感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244名健康汉族大学生(冠心病家族史阳性者109人,阴性者135人)的apoE、apoB XbaI、apoB 3’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 ,VNTR)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 阳性组的e4、x^ 、VNTR—B(hypervariable element,HVE>38)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且与血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PoBl00水平升高有显著相关(P<0.05)。结论 apoE的e4、apoB Xba I的x^ 、apoB3’VNTR的VNTR—B可能为冠心病的重要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位于白细胞抗原复合体基因HLA-Ⅰ区域的1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中国南方汉族女性乳腺癌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Sequenom MassArray iPLEX检测系统对所选位点在267例乳腺癌患者和274例健康对照女性中进行基因分型分析。χ2检验分析各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差异,非条件Logistic回归评价多态性位点与乳腺癌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另外,根据临床治疗中癌组织ER、PR和HER-2状态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所选位点在中国南方汉族女性中均存在多态性,其中rs9260682遗传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显著相关,与AA基因型相比,AT基因型可增加携带者乳腺癌的患病风险(P=0.04),且与HER-2阴性乳腺癌相关(P=0.04);rs9260734位点多态性分布在病例-对照分组中无显著性差异(P=0.25),但AA基因型与PR阴性乳腺癌相关(P=0.048);其余位点与乳腺癌易感性、ER、PR和HER-2状态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位于HLA-Ⅰ基因区域的多态性位点rs9260682既与乳腺癌易感性相关,又与HER-2阴性乳腺癌相关,而rs9260734位点的AA基因型与PR阴性乳腺癌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吉林人群IL-23R基因rs7517847和rs10489629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对18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IL-23R基因多态性检测,与100例健康者对照分析。结果:两个SNP位点(rs7517847和rs10489629)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AS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在假设遗传方式下,rs7517847位点的纯合突变GG基因型与(TG+TT)基因型比较;rs10489629位点的纯合突变AA基因型与(GA+GG)基因型比较,其频率分布差异在AS组与对照组之间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23R基因rs7517847和rs10489629位点的多态性均与吉林人群AS易感性有关;携带G等位基因(或A等位基因)且为GG(或AA)基因型的个体患AS的倾向性增大,可能是患AS的易感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短串联重复序列 (short tandem repeats,STR)广泛存在于人类基因组中 ,是由 2~ 7bp核心序列串联重复构成 ,它的多态性主要由核心序列的数目变异所致 [1 ]。作为第 2代 DNA遗传标记 ,STR位点已广泛用于法医学个人识别和亲子鉴定。近年来 ,国内外学者为开发 STR位点做了许多工作 ,对于中国人群在不同民族及不同地区的遗传多态性也有一些报道[2 - 5] 。我们采用 PCR、PAG垂直电泳和银染的方法 ,对中国河北 16 8名汉族健康无关个体 D11S2 0 10位点进行了调查 ,同时对 10个家系进行了分析 ,获得了汉族人群 D11S2 0 10基因座群体遗传学…  相似文献   

6.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以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大并伴有收缩功能受损为特征的心脏疾患。其发病机制可能与遗传、病毒感染及自身免疫等有关。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是人类最复杂的免疫调节基因,其基因多态性控制着对于自身免疫性心肌细胞损伤的抑制性或易感性。本文就HLA基因多态性与DCM遗传易感性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VEGF基因rs699974位点和KDR基因rs2071559、rs1531289位点,与中国北方妇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型技术(PCR-RFLP)对164例中国北方地区妊娠期高血压病人和114例正常对照病人。结果 VEGF基因rs699974位点和KDR基因rs2071559、rs1531289位点中,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P值均大于0.05,提示3个位点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VEGF基因rs699974位点和KDR基因rs2071559、rs1531289位点多态性与东北地区妇女HDCP遗传易感性可能无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我国汉族人群免疫球蛋白α1基因中3个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序列(VNTR)多态性分布特征,及其与已报道的高加索人群相比较的特点。 方法: 从现存数据库中寻找α1基因内的3个VNTR位点,即α1基因3’端的hs1,2增强子内的VNTR1、其上游6 Kb 的VNTR2和位于α1基因第5外显子的E5VNTR。 提取201例广东汉族人基因组DNA,PCR分别扩增含上述3个VNTR位点片段,2%-3%凝胶电泳分带鉴定基因型,并以测序证实。 结果: 与高加索人群比较我国汉族人群α1基因 VNTR1多态性分布特征表现为:C(3次重复)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升高(10.0% vs 1.0%), A(1次重复)等位基因频率偏低(30.3% vs 36.1%-39.4%), 差异显著(χ2=72.85,P<0.01)。 基因型BB占37.8%, AB占32.3%,AA占12%,BC占11.4%, AC占4.5%, CC占2.0%, BC、AC基因型分布频率显著高于高加索人群,而AB型分布频率显著低于高加索人群(χ2=73.77,P<0.01)。另外两个数据库中报道的VNTR位点(VNTR 2及E5VNTR)在我们所测人群中呈均一分布,PCR产物长度分别为136 bp(VNTR 2)和535 bp(E5VNTR)。 结论: 我国汉族人群α1基因 VNTR多态性分布与基因组数据库中基于高加索人群的资料不尽相同,其中Iα1 hs1,2 VNTR1多态性不同于高加索人群,突出表现为C等位基因频率及BC、AC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高加索人群。而VNTR2和E5VNTR在被检人群中未见多态性。本研究弥补了现存数据库中缺乏我国汉族人群相应数据的不足, 同时为以α1基因为候选基因找寻疾病基因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9.
Y染色体作为人类惟一的父系遗传的染色体,单倍群保存完整并且易于鉴定和使用,在基因多态性的研究中的重要性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Y染色体的遗传特征、现在常用的遗传标记以及在人类学和疾病相关性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以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大并伴有收缩功能受损为特征的心脏疾患, 其发病机制可能与遗传、病毒感染及自身免疫等有关。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是人类最复杂的免疫调 节基因,其基因多态性控制着对于自身免疫性心肌细胞损伤的抑制性或易感性。本文就HLA基因多态 性与DCM遗传易感性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多位点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序列(VNTR)分析技术,对新疆南疆地区维吾尔族结核病患者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基因分型,探讨其数目VNTR基因型种类及其分布.方法 收集结核分枝杆菌,采用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结合BioNumerics 5.0软件,对其24个VNTR位点进行结果分析.结果 分离出151株结核分枝杆菌,分为8个基因群151个基因型,其中Ⅵ群为主要基因群,占44.4%,有67个基因型,其次是Ⅷ群(23.2%)和Ⅳ群(20.5%).结论 新疆南疆地区维吾尔族结核病患者的结核分枝杆菌存在明显基因多态性,且存在主要流行菌群.  相似文献   

12.
串联重复短序列是大量重复序列中的一种,目前对其研究越来越多。其中的VNDR、VNTR在人群中杂合率高、多态性强,已成功应用于基因诊断,基因制图等方面,是一有前途的遗传标记系统。此外,串联重复短序列还有活跃的生物学功能,它能引起DNA结构变化、影响基因调控、直接编码蛋白质,有的还有自身特异结合蛋白。本文就此作一综述,以期对其引起一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性连锁基因和表型可以通过它们在家系中特有的遗传方式定位于X染色体上,这对常染色体顺序是不可能的,所以X染色体基因图成为所有人类染色体中研究得最广泛的.X染色体上至少有100个疾病位点和100个DNA标记已经定位.几年前,X染色体上只有两个连锁群,一个在Xpter区域,另一个在Xqter区域.通过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作为遗传标记的应用,现在完整的X染色体图几乎形成.这些遗传标记沿着整个X染色体分布使得任何性连锁疾病的制图都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肿瘤抑制基因P53 (tumor suppressor gene,P53)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结合DNA测序的方法对460例EM患者、650例无EM妇女(对照组)及11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P53基因rs1042522位点(G/C)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 各组均存在P53 (rs1042522) G/C多态性,且P53 (rs1042522)位点等位基因及基因型的分布在EM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1),其中等位基因C使EM发病风险提高1.179倍,等位基因G使其风险降低0.854倍;GC与GG基因型相比患EM的危险度增高1.548倍(95%CI为1.153~2.081),CC与GG基因型相比患EM的危险度增高1.865倍(95%CI为1.326~2.625).P53 (rs1042522)位点等位基因及基因型的分布在子宫内膜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1),且等位基因C使内膜癌发病风险提高1.278倍,而等位基因G使其风险降低0.772倍;GC与GG基因型相比患内膜癌的危险度增高2.074倍(95%CI为1.197~3.599),CC与GG基因型相比患内膜癌的危险度增高2.864倍(95%CI为1.557~5.263).P53 (rs1042522)位点等位基因及基因型的分布在EM组与子宫内膜癌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53基因rs1042522位点(G/C)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EM遗传易感性存在相关性,且从遗传学角度分析,EM的发病机制可能更类似于肿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HLA-DQB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与汉族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thematosus,SLE)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ligase detection reaction,PCR-LDR)技术对908例SLE患者和961例健康对照rs3129716(HLA-DQB1)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同时结合临床表现分型,分析该位点与疾病及临床表型的相关性.分型结果用PLINK1.07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rs3129716(HLA-DQB1)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SLE疾病组和对照组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遗传模型下的分析显示,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SLE患者按血清学指标及临床表现分型,未发现相关性.结论 rs3129716(HLA-DQB1)与中国汉族人群SLE患者遗传易感性不相关.  相似文献   

17.
哮喘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种基因和环境因子相互作用引起.目前认为IL-1基因多态性与多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有关[1].本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和PCR技术初步探讨IL-1β基因启动子区域(-511C/T)和IL-1RN基因第2内含子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NTR)多态性与人群哮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 (STAT) 6基因 3′非翻译区G2 96 4A位点多态性和第一外显子GT串联重复序列遗传多态性与湖北汉族人变应性哮喘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技术检测STAT6基因G2 96 4A位点多态性 ;用聚合酶链反应 短串联重复多态性 (PCR STR)技术对STAT6基因第一外显子微卫星进行分型 ,并将PCR产物克隆及测序鉴定 ;采用病例 对照法研究了 1 35例变应性哮喘患者和 1 0 9例对照。结果  ( 1 )湖北地区汉族人群STAT6基因G2 96 4A位点基因型以GA型最为常见 ;哮喘组与对照组STAT6基因G2 96 4A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GG、GA、AA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2 )STAT6基因第一外显子微卫星多态性共检出GT串联重复次数为 1 3、1 4、1 5、1 6的 4种等位基因 ;第一外显子微卫星的多态性检测出 1 3/1 4基因型在哮喘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 0 1 4 )。 ( 3)STAT6基因第一外显子GT二核苷酸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中 1 3 GT重复等位基因与 2 96 4A变异体之间存在连锁不平衡 (P =0 .0 0 0 0 2 1 8)。结论 STAT6基因 3′非翻译区G2 96 4A位点多态性与湖北汉族人哮喘易感性无明显相关性 ;第一外显子GT二核苷酸串联重  相似文献   

19.
基因多态性是一组由遗传决定的性状 ,它们已显示在中间水平上影响疾病的遗传易患性。胃癌是由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引发的恶性肿瘤 ,研究发现许多基因多态与胃癌的遗传易感性有关。本文将就与胃癌遗传易感性有关的几个功能基因的多态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IL-10基因 rs1800896、rs3024492位点和髓样分化蛋白1(Myeloid differentiation 1,MD-1)基因rs7740529、rs2233128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哮喘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以及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对哮喘遗传易感性的影响.方法:应用Sequenom MassARRAY○ R SNP分型技术对141例哮喘患者和145例正常对照的四个SNP位点(rs1800896、rs3024492、rs7740529、rs2233128)进行基因分型,再将哮喘患者中确定有过敏性鼻炎和无过敏性鼻炎者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χ2检验统计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基因型频率;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校正年龄、性别影响,计算比数比(OR)和95%可信区间(CI),以此评价各位点多态性与哮喘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以及过敏性鼻炎对哮喘易感性的影响.结果:(1)IL-10 rs1800896多态性位点GG、GA、AA三种基因型分布频率在哮喘组、哮喘和过敏性鼻炎共患组、哮喘而无鼻炎组的分布频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有无过敏性鼻炎对其影响不明显.相较GG或AA基因型,携带基因型GA的个体,哮喘的患病风险明显降低(OR=0.033,95%CI:0.017~0.065).(2)MD-1 rs7740529位点CC、CT、TT三种基因型分布频率在哮喘患者组、哮喘和过敏性鼻炎共患组、哮喘而无鼻炎组的分布频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有无过敏性鼻炎对其影响不明显.相比较CC或TT基因型,携带基因型CT的个体,哮喘的患病风险明显降低(OR=0.369,95%CI:0.225~0.606).(3)IL-10 rs3024492位点TA、AA基因型和MD-1 rs2233128位点AG、GG基因型在哮喘人群中的分布频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0 rs1800896与MD-1 rs7740529位点多态性与哮喘的遗传易感性相关,其杂合型的患病风险均明显降低,且有无过敏性鼻炎对其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