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Forsus矫治器治疗骨性Ⅱ类错(牙合)下颌侧方运动时髁突轨迹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骨性Ⅱ类错[牙合]是口腔正畸临床常见的一种错[牙合]畸形.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15%~20%。而Forsus矫治器是近几年出现的由Herbst矫治器衍生出的一种更为简单、舒适、方便、安全的新式固定功能矫治器。它在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的矫正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于戴用Forsus矫治器前后的髁突运动轨迹变化,目前仍不太明了。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Forsus矫治器矫治生长发育高峰期骨性Ⅱ类错的效果。方法:采用Forsus推杆矫治器对17个下颌后缩生长发育高峰期骨性Ⅱ类错青少年患者进行治疗,平均年龄12.3岁。在Forsus戴用前后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测量,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覆、覆盖减小,尖牙、磨牙关系由远中调整为中性。SNB角增大,ANB角减小,下颌骨长度增长,上切牙内收,下切牙唇倾,面凸角减小,颏突角增加。结论:Forsus矫治器能够有效促进下颌生长、改善磨牙远中关系及Ⅱ类骨面型,对生长发育高峰期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Forsus推杆矫治器改良应用治疗安氏II类错牙合的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整群选取2011年—2013年该院收治的16例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采用Forsus推杆矫治器改良应用实施治疗,产生显著的牙性和骨性改变,观察患者治疗前后颞下颌关节变化,并对其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经过6~8个月的Forsus矫治器治疗,发现患者髁状突后上方出现不同程度的增生现象,患者治疗后髁状突与关节窝的位置关系、关节盘与关节窝的位置关系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髁状突与关节盘的关系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应用后的Forsus推杆矫治器治疗安氏II类错牙合中具有较好的矫正效果,不仅能有效刺激患者髁状突和关节盘,提高其建造适应性,而且能有效保持髁状突、关节盘及关节窝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Twin-block矫治器对生长期Ⅱ类一分类骨性错的牙、、颌面的影响,探讨其矫治机制。方法:临床选择15例早期的安氏Ⅱ类骨性错采用Twin-block矫治器矫治的患者,对其治疗前后的X头影测量分析比较。结果:15例患者经过6~8个月的治疗后,Twin-block矫治器可显著促进下颌骨的生长发育,ANB角、U1-NB角、U1-NA距、wits值、覆合覆盖减小(P<0.05);SNB角、U1-L1角、Po-NB距显著增加(P<0.05),上下颌骨间关系协调。磨牙关系为I类或偏Ⅲ类关系。结论:Twin-block矫治器适用于生长期Ⅱ类一分类骨性错的早期矫治,可快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侧面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青少年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类错者髁突运动轨迹的特征及其与正常者的差异。方法选取青少年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类错和正常各25例,应用髁突运动轨迹描记仪(computer aided diagnosis axiograph,CADI-AX)记录各种下颌运动时其髁突的运动轨迹。结果实验组双侧髁突开闭口轨迹运动幅度减小、位移量小于正常者(P<0.05);前伸后退轨迹前伸幅度增加,位移量大于正常者(P<0.05);侧方运动时,非工作侧髁突在矢状面上的轨迹较前伸轨迹向前下方倾斜度增加。髁突位移5mm时矢状面倾斜度在各种下颌运动时均大于正常者(P<0.05)。结论实验组髁突运动轨迹与正常相比有显著差异,可能与其髁突位置、前牙覆覆盖有关。 相似文献
7.
骨性Ⅱ类错在临床上非常常见,主要是由下颌发育不足或后缩引起。目前临床上强调对其进行二期矫治,即青春期先作生长改良治疗,然后采用固定矫治技术调整咬合关系。因此骨性Ⅱ类错的治疗应以促进下颌向前生长,改善上下颌骨间的三维关系和颌面侧貌为重点[1]。而功能矫治器在治疗骨性Ⅱ类错,特别是下颌发育不足或后缩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Twin-block矫治器是1982年发明的一种改良肌激动器,应用较广泛。2004年1月至2005年8月,作者采用Twin-block矫治器治疗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错13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材料1.1一般资料本组安氏Ⅱ… 相似文献
8.
安氏Ⅱ类错(牙合)是临床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据国外调查认为此类错(牙合)的发生率为37%,Mcncmara研究了277例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患者,得出结论为此类错(牙合)最明显的特征为下颌骨的后缩[1],而上颌骨并不前突,对于他们的治疗重点是下颌骨的改型,许多功能矫治器正是根据这个原理产生的,活动的功能矫治器一般需要患者的配合,研究表明一些患者只能戴用所需要的一半时间,矫治效果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固定的功能矫治器的优势显示出来,它不需要患者的配合,Herbst矫治器就是一个对于安氏Ⅱ类错(牙合)非常有效的矫治器[2].本文所使用的Forsus矫治器是在Herbst矫治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固定的功能性矫治器,它通过固定于牙弓两侧的灵活的弹簧套管装置达到矫治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比较不同功能矫治器在替牙期骨性Ⅱ类错中的疗效。方法:选取进行治疗的38例替牙期骨性Ⅱ类错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Herbst矫治器组)19例和观察组(Twin-block矫治器组)19例,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NB、ANB、Go-Gn、Co-Gn、Co-Go、L1-MP、U1-SN及患者满意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治疗后A组患者的SNB、ANB、Go-Gn、Co-Gn、Co-Go、L1-MP、U1-SN改善幅度及患者满意率方面均优于B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rbst矫治器在替牙期骨性Ⅱ类错中的疗效优于Twin-block矫治器。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 Forsus 矫治器治疗对骨性Ⅱ类下颌后缩儿童软组织侧貌的影响.方法对17例骨性 II 类下颌后缩儿童采用 Forsus 矫治器联合 MBT 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治,分别于开始安装 Forsus 矫治器前、拆除 Forsus 矫治器后为患儿拍 X 线头颅定位侧位片.结果经6~8个月 Forsus 矫治器治疗后,建立了Ⅰ类磨牙关系,软组织侧貌发生明显改善,侧貌突度显著减小.患儿的下唇基角、下唇角、软组织颏突角显著增大,然而上下唇基角显著减小,同时颏唇沟深度显著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使用 Forsus 矫治器治疗骨性Ⅱ类下颌后缩,可以促进面下部软组织的生长改建,利于面型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析固定式下颌前移矫治器对Ⅱ类错畸形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入选我院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32例行固定式下颌前移矫治器治疗的Ⅱ类错畸形患者做为观察组,同期不愿接受矫治器治疗的30例Ⅱ类错畸形患者做为对照组,疗程9个月,治疗1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头颅定位侧位片,总结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上、下颌骨和上、下颌牙列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切缘点-腭平面距离(26.8±3.2)、SNB(75.6±3.8)、L1-MP(98.6±7.0)、PFH(44.2±3.0)、AFH(60.4±2.2)、下颌骨综合长度(67.5±5.3)和下磨牙点至下颌平面距离(28.7±2.3)显著高于治疗前(28.2±3.2)、(77.2±3.5)、(105.6±6.1)、(46.5±2.5)、(64.1±3.0)、(69.8±5.5)和(31.6±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变化(均P〉0.05)。结论:固定式下颌迁移矫治器对Ⅱ类错畸形患者下颌矫正疗效较好,需进一步观察长期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改良Twin-block矫治器与直丝弓矫治器联合矫治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例骨性Ⅱ类错[牙合]下颌后缩拌轻、中度牙列拥挤患者,用改良Twin—block矫治器与直丝弓矫治器联合矫治,记录并比较矫治前、后数据。结果:患者侧貌明显改善,牙列整齐,咬[牙合]良好,头影测量显示SNB增大,ANB减小,NA—PA减小,NP—FH减小,Y轴角减小,均趋于正常。结论:改良Twin—block矫治器与直丝弓矫治器联合矫治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能有效引导下领向前,使患者面型及生长型趋于正常,明显改善患者咬[牙合]关系及侧貌。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评价Twinbock矫治骨性Ⅱ类错引起的硬组织变化 ,探讨其矫治机制。方法 :选择 2 0例骨性Ⅱ类错患者 ,男 8例 ,女 12例 ,平均年龄 11.5岁。Twinbock矫治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 ,进行X线头影测量 ,以计算机统计分析。结果 :平均疗程 8个月 ,X线头影测量结果的改变主要为SNB角增大 2 .83° ,ANB减小 2 .2 5°,下切牙唇倾 ,下颌体长 (Go Gn)增大 ,覆盖减小。结论 :在生长发育期应用Twinbock矫治器治疗 ,可刺激下颌生长 ,使下颌后缩的Ⅱ类面型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本实验旨在了解传统正畸治疗对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髁突位置的影响.方法 选取22名安氏Ⅱ类错(牙合)正畸结束患者作为实验组,另22名未经正畸治疗的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作为对照组,取正中(牙合)位与正中关系位记录,分析两组患者正中(牙合)位与正中关系位的髁突位置差异.结果 实验组髁突移位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大多数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髁突多数向后下方移位;髁突移位量与Ⅱ类牵引时间之间无相关性.结论 本实验尚不能证明传统正畸治疗对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的髁突位置产生影响,但治疗中仍应重视髁突位置,争取达到咬合和关节协调一致的功能(牙合)矫治目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头帽-肌激动器矫治器治疗骨性Ⅱ类错He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9例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及模型分析。结果:19例患者治疗后的测量数据显示下颌骨相对前移明显,磨牙关系及前牙关系达到理想的咬He关系。结论:头帽-肌激动器是治疗骨性Ⅱ类错He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定量研究Herbst矫治器治疗后颞下颌关节的改建。方法:选择Ⅱ类1分类患者18例,治疗前后拍摄4张左右颞下颌关节磁共振片,在磁共振片上测量髁状突表面软骨增生的量,并用Kurita方法分析髁状突、关节盘及关节窝之间的位置关系在治疗前后的改变。结果:①髁状突后上方表面软骨有明显的增生迹象:增生量最大为1.3mm,最小为0.6mm,平均0.93mm;②治疗前后髁状突、关节盘及关节窝之间的位置关系有所改变:TC/TP、TD/TP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TD/TC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rbst矫治器可刺激髁状突、关节盘及关节窝产生适应性改建。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研究Twin-Block矫治器对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错牙合的矫治作用。方法选择14例替牙期、恒牙早期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应用Twin-Block矫治器进行矫治。通过测量治疗前后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多数患者后牙调整为中性关系;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软组织侧貌协调。结论Twin-Block矫治器治疗早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疗效显著,促进下颌生长,改善下颌后缩,同时达到相应的软组织侧貌美观改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