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5年在广西产的一只熊猴体内首次发现了一种自然感染的猴疟原虫,并对其形态和生活史进行了研究。一、这种猴疟原虫的红细胞内裂殖周期为72小时,其形态特征基本上与猪尾猴疟原虫相似。二、这种疟原虫不能感染雷氏按蚊;在斯氏按蚊体内能发育即卵囊分化,但迅即出现退变,不能完成孢子增殖;在巴拉巴按蚊体内发育良好,12天(25℃)完成孢子增殖。三、用阳性巴拉巴按蚊感染一只熊猴和4只恒河猴,原虫血症前期前者为8天,后者一致为9天。四、观察了这种猴疟原虫对恒河猴的感染过程。正常不切脾猴引起中等度感染;切脾猴则引起重度感染,感染猴出现严重贫血,甚至死亡。五、根据文献,对这种猴疟原虫与猪尾猴疟原虫进行了比较和讨论,认为这是猪尾猴疟原虫的一个株。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青蒿琥酯(Artesunste)对食蟹猴疟原虫在大劣按蚊体内发育的影响。方法 受疟原虫感染实验猴在肌注和静注青蒿琥酯各60mg之前、之后0h、2h各感染一批大劣按蚊;另取部分药前感染的大劣按蚊在感染后第3天和10.5天吸药血,另设一对照组吸正常猴血。各组实验蚊均在感染后第9天解剖蚊胃和第13天解剖涎腺,观察疟原虫在蚊体内发育情况。结果 药前组和药后0h组的蚊胃及唾腺感染阳性率均为100%,两组蚊胃卵囊平均密度、卵囊平均大小、子孢子平均感染度都无显性差异(P>0.5);药前组和药后2h组蚊胃卵囊平均密度有显性差异(P<0.5);大劣按蚊感染后第3天和10.5天吸药血组和吸正常血组,蚊胃卵囊平均密度、卵囊大小、子孢子平均感染度都无显性差异(P>0.1,P>0.5)。结论 青蒿琥酯对食蟹猴疟原虫在蚊体内的配子生殖、孢子增殖及子孢子进入唾腺无直接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1、本文报告用巴拉巴按蚊感染猪尾猴疟原虫广西株获得十分满意的结果,胃感染率为100%,感染度极重,64.90%的阳性蚊胃卵囊数达500个以上。腺感染率为100%,且均为3~4度,尤以4度为多,占79.55%,故巴拉巴按蚊是广西株的良好媒介。 2、猪尾猴疟原虫广西株在巴拉巴按蚊体内完成孢子增殖的时间25℃时为12天,27℃时为11天,显较猪尾猴疟原虫的孢子增殖时间为短。 3、讨论了卵囊分化的时间、发育速度、卵囊最大体积和色素的排列型式,广西株虽与猪尾猴疟原虫其他虫株有所差别,这些差别仅为株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大劣按蚊(Anopheles dirus)是东南亚及我国海南岛等山林地区的重要传疟媒介,是我国传疟媒介按蚊中,自然感染率最高的一种。它的自然子孢子率很高。在海南岛的自然感染率(平均从2.2%~6.1%)。国外报导的自然感染率(0.7%~8.7%。)云南亦属疟疾流行区。为了了解大劣按蚊在云南疟疾流行所起的作用,1981年先后三次从四川医学院及广西医学院引进该蚊种进行了大劣按蚊实验室品系的驯化和养殖工作,以备做云南省疟原虫的感染试验。观察疟原虫在按蚊体内发育的生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猴疟原虫对于研究人类疟疾的基础理论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1975年秋,作者在广西的一只熊猴(Macaca assamensis)体内发现了自然感染的猴疟原虫。其形态和生活史: (一)裂殖周期用感染了这种猴疟原虫的巴拉巴按蚊(Anopheles balabasen-sis)对四只恒河猴作了蚊传感染实验,结果发现红细胞内裂殖周期为72小时。①滋养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猪尾猴疟原虫广西株在大劣按蚊体内孢子增殖晚期扫描电镜观察。成孢子细胞体形状不规则或具分枝,从其表面长出子孢子茅。早期子孢子茅呈指状,有时末端膨大呈球状。晚期子孢子芽细长。成孢子细胞的残余体亦多为不规则形,少数呈球状,表面略现粗糙。成熟子孢子具微孔。微孔一个位于子孢子前端约2/5处。  相似文献   

7.
由于斯氏按氏(ArophelesStephensi)对人疟原虫很敏感,可传播人疟,用此蚊种作疟疾研究,具有一定的危险,因此在国内蚊种中找出对约氏疟原虫敏感的实验媒介,即摸索建立约氏疟原虫——大劣按蚊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实用价值。我们从1990年5月起开始用大劣按蚊感染约氏疟原虫进行了试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在疟疾的传播流行过程中,蚊媒寿命是个重要因素。因此,感染疟原虫对蚊寿命有无影响,成为不少学者关注的问题,但至今没有定论。1988年3~5月,笔者对感染食蟹疟原虫B株后大劣按蚊的存活情况进行了观察,以便了解我国南方某些地区的重要传疟媒介——大劣按蚊的媒介能量提供参考数据,并为食蟹猴症原虫B株——大劣按蚊系统这一重要实验模型的应用提供有益的资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 构建与按蚊唾液腺抗疟原虫子孢子入侵相关的差异表达cDNA文库,为进一步筛选、克隆按蚊唾液腺抗疟原虫子孢子入侵差异新基因奠定基础.方法 以大劣按蚊-约氏疟原虫为实验模型,分别将饱吸约氏疟原虫感染鼠血和正常鼠血后14 d的大劣按蚊作为T 组和D 组,采用抑制差减杂交方法和T/ A克隆技术构建按蚊唾液腺抗疟原虫子孢子入...  相似文献   

10.
为了给体外培养子孢子提供对比依据,有必要从事疟原虫蚊体期发育过程的系统观察。由于食蟹猴疟原虫(plasmodi-um cynomolgi,又称猴间日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P.vivax)在形态和生活史方面十分近似,用食蟹猴疟原虫感染斯氏按蚊(Anopheles steqhemsi),详细观察原虫在蚊体内发育的各个时期,可作为对间日  相似文献   

11.
约氏疟原虫约氏亚种(Plasmodium yoelii yoelii)为国内外用于疟疾研究的较常见的一种实验动物疟原虫。但对其在蚊媒宿主体内的发育过程,迄今尚未见系统研究的资料,本文首次报道该种疟原虫在斯氏按蚊(Anopheles stephensi)体内发育过程,对其各发育阶段所出现的时间及形态特征作了较详细的描述;同时,对国内的大劣按蚊(A.duris)和中华按蚊(A.hyrcanus sinensis)与斯氏按蚊对该种疟原虫的敏感性作了初步比较。  相似文献   

12.
<正> 用硝喹1、5及10mg/L喂感染疟原虫的阳性大劣按蚊,另以5、20mg硝喹给疟疾患者服用,取血离体喂蚊,感染后8α,分别解剖。用透射电镜观察蚊体内卵囊内成孢子细胞及子孢子的超微结构变化。显示硝喹作用后成孢子细胞与子孢子的细胞质出现空泡,甚至溶解,线粒体肿胀,虫体形态异常。随着药量的增加,超微结构的变化更加明显,蚊胃壁上的卵囊随用  相似文献   

13.
大劣按蚊(Anopheles dirus)是我国海南、云南及东南亚丛林地区高效传疟媒介,国内外资料表明:大劣按蚊嗜吸人血、野栖、疟原虫子孢子腺感染率高。据调查,缅甸、柬埔寨、老挝、泰国及越南该蚊的自然腺感染率约1~9%,我国海南岛为1~11%。由于对其尚缺乏有效的防制方法,成为东南亚及我国南方灭疟后期丛林山麓地区疟疾疫点难以有效控制的重要根源。据调查,以大劣按蚊为媒介地区的疟疾  相似文献   

14.
目的克隆及分析与先天免疫相关的大劣按蚊差异基因。方法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方法克隆大劣按蚊差异基因,并对与先天免疫相关的差异基因(文中命名为T6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半定量实验,分析约氏疟原虫感染前后其转录的变化,探讨它与按蚊抗疟原虫感染的先天免疫反应的关系。结果目前克隆的差异基因包含以下几类:①与先天免疫相关的酶类;②与能量代谢有关的酶;③与信号传递和调节有关的因子。对与先天免疫相关的分子进行的半定量实验表明,大劣按蚊T6基因的转录与感染疟原虫相关。结论本研究成功地克隆了与先天免疫相关的大劣按蚊差异基因,进一步的实验分析提示该基因可能与按蚊抗约氏疟原虫感染的黑化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丝氨酸蛋白酶AdSP1 和AdSP3在大劣按蚊主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血餐和约氏疟原虫感染对大劣按蚊血细胞AdSP1 和AdSP3转录的影响.方法离心收集血细胞,解剖分离大劣按蚊蚊胃和唾液腺,提取相应的总RNA,RT-PCR扩增;然后将同批3~5 d龄大劣按蚊分为正常组(N)、吸正常血组(B)和感染约氏疟原虫组(I),分别在血餐后1、2、3、4、7 d和11 d,收集3组各50只雌大劣按蚊血细胞和提取总RNA,以Ads7为内参照,进行半定量RT-PCR分析.结果丝氨酸蛋白酶AdSP1 和AdSP3在大劣按蚊血细胞和唾液腺中表达,不在蚊胃表达;吸血和约氏疟原虫感染后,大劣按蚊血细胞中AdSP1 和AdSP3的转录上调,尤以约氏疟原虫黑化期间明显.结论 AdSP1和AdSP3可能参与大劣按蚊对约氏疟原虫的黑化反应,并可能是大劣按蚊的PPAE.  相似文献   

16.
疟原虫在按蚊体内发育增殖与按蚊的血淋巴有密切关系。研究疟原虫在蚊体内发育中蚊血淋巴的变化,有助于深入了解疟原虫和蚊媒间的相互关系,为疟疾的流行和防治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本文初次报导血餐感染间日疟原虫前后按蚊血淋巴内游离氨基酸变化情况,并与饲以正常人血  相似文献   

17.
<正> 各种鼠疟原虫自4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陆续被发现以来,由于它们可感染一般实验室的常用鼠类,使用方便,经济,且其生物学基本特性接近人和灵长类疟原虫,故目前已成为疟疾的重要实验研究模型和工具。我国于70年代中期自国外引入约氏鼠疟原虫,此虫种系60年代中期自中非共和国的一种丛林鼠(Thamnomys rutilans)体内分离出来的。约氏疟原虫的自然蚊媒虽经初步调查,但未能确定,其适宜实验蚊媒已知有两种,即斯氏按蚊和圣代克按蚊,利用这些蚊媒对原虫蚊期(孢子增殖)发育已进行了一些观察研究。目前有关研究多只限于蚊期晚期发育阶段,而蚊期早期发育阶段除形态学方面的有关描述外几无所知,且迄今未见此原虫在按蚊以外的蚊虫体内发育情况的报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分析约氏疟原虫感染斯氏按蚊与大劣按蚊前后中肠前酚氧化酶(prophenoloxidase,PPO)的分布及其变化,探讨中肠PPO与按蚊抗疟原虫感染免疫防御反应的关系.方法解剖分离约氏疟原虫感染前和感染后3、5、7、11和15 d斯氏按蚊与大劣按蚊的中肠.利用烟草天蛾PPO抗体分别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和免疫印迹分析.结果斯氏按蚊与大劣按蚊在未感染约氏疟原虫前的中肠循环管道内均已存在PPO,而感染后循环管道内的PPO扩散到中肠组织间隙并聚集成片状、块状或条索状,大劣按蚊中肠PPO的聚集程度大于斯氏按蚊;在感染前和感染后不同时期免疫印迹均可检测到斯氏按蚊与大劣按蚊中肠PPO蛋白带,分子量约为67×103,感染后的PPO蛋白带型比感染前明显增强,而且大劣按蚊中肠PPO蛋白带型比斯氏按蚊尤为明显.结论约氏疟原虫感染前按蚊中肠循环管道内存在的PPO可能是经与血淋巴相通的循环管道扩散而来,感染后导致的中肠内PPO不同分布及其变化可能与疟原虫感染按蚊密切相关,并可能具有重要的生理学意义以及与激活按蚊抗疟原虫感染的免疫防御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19.
解放以来,广西在疟疾方面的研究主要以其流行病学和防治研究为重点,疟疾病原学和媒介按蚊的实验研究迟至1973年才开展,曾先后研究人疟猴模;在熊猴体内发现一种三日型疟原虫并研究其形态学和生活史;继又成功地养殖广西重要传疟媒介微小按蚊,使之在实验室自然繁殖;成功地养殖了广西的中华按蚊和雷氏按蚊;对日月潭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血餐和约氏疟原虫感染对大劣按蚊血细胞中核糖体蛋白S7(Ribosomalprotein ,rpS7)转录的影响。方法 同批 3~ 5d龄大劣按蚊分为正常组 (N)、吸正常血组 (B)和感染约氏疟原虫组 (I) ,分别在血餐后 1、2、3、7d ,离心法同时收集 3组各 5 0只雌大劣按蚊血细胞总RNA ,所有样品进行RT PCR后 ,各吸取 10ulPCR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 ,凝胶图像分析系统扫描并读取数据 ,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大劣按蚊血细胞rpS7mRNA的RT PCR扩增产物量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类似于人类和小鼠 β actin ,以及冈比亚按蚊rpS7,大劣按蚊血细胞rpS7可作为从分子水平研究大劣按蚊抗约氏疟原虫感染防御相关因子的内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