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分析宜昌市2010—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中肺结核病患者医疗费用情况,探讨合理应用新农合经费。促进结核病防治工作。方法收集宜昌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肺结核病患者医疗费用报销相关文件、宜昌市2010—2011年参合肺结核病患者门诊和住院费用结算资料,经EXCEL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1年两年期间,宜昌市新农合共补偿了5045例肺结核患者,两年医疗总花费为14778314元,新农合总支出6608937元,患者自付8169377元,报销比例为44.72%,人均医疗费用2929.30元。2011年享受新农合报销政策的肺结核患者数增加了231例,住院人次增加了145例,住院比例增加了0.38%。新农合支出费用增加了1382317元,患者平均费用增加了653元,报销比例略有增加,增幅为4.79%。结论新农合是肺结核病患者的一项重要保障措施,成为当前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推动力量。但尚需加强管理,制订更为科学合理的补偿办法。以充分发挥新农合在补偿结核病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宁夏平罗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总体费用状况并对费用进行短期预测,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的有效使用及合理地调整费用补偿比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平罗县2004年1月-2007年2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医政报表资料,采用SPSS11.5软件统计描述、ARIMA时间序列分析。结果(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总筹资费用、住院费用、补偿费用均在逐年增加;(2)200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补偿费用将达到1031.30万元,补偿人数将为11038人。结论宁夏平罗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使用率高,农民受益广,但保障水平低,应控制住院费用,提高筹资额度,加强乡级医院建设。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住院流向、费用及补偿情况,为制定和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政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河南某县2007-2009年参合农民住院补偿数据,用SPSS12.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处理分析。结果:该县2007-2009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住院补偿人次、住院总费用、次均费用、补偿总费用、次均补偿费用、补偿比等均不断提高,且病人流向和补偿基金逐年向县级和县级以上级别医疗机构倾斜。结论:该县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基层医疗机构资源使用率低下,住院总费用增长过快,需重点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进一步优化新农合住院补偿方案,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  相似文献   

4.
宁夏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适合宁夏不同经济水平地区的新型合作医疗模式。方法对隆德、平罗县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结算)中心、县乡医疗机构、县乡政府机构、农户进行深入调查,了解资金筹集、管理、运行、农民补偿模式及补偿测算和医疗机构费用控制等方面的问题,提出对策。结果资金实行封闭运行,银行要直接给农民兑付补偿金,提供方便快捷的报销模式,缩短筹资的时间,减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成本.提高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有利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川区平罗县的县、乡起付线分别为250元、200元,封顶线为9665元,县、乡级补偿比分别为50%、55%;山区隆德县的县、乡起付线分别为140元、90元,封顶线为1970元,县、乡级补偿比分别为60%、65%。结论保证资金的安全运行、给农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报销方式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是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本要求,也是必备条件;宁夏不同经济水平地区的起付线、封顶线及补偿比应不同,不同经济水平地区实行不同分段按比例补偿比。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湖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意外伤害病人的住院费用及补偿水平,为提高新农合补偿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湖北省8个县市2008-2009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意外伤害病人的费用信息进行分析。结果:新农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农民疾病负担,但目前意外伤害病人住院费用高且实际补偿比仍较低,严重影响了新农合的整体补偿水平。结论:探索意外伤害筛查标准,加强费用控制,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付,从而降低医疗负担。  相似文献   

6.
南京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补偿资金使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南京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补偿资金使用与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收集南京市7个区县2005年和2006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计数据,并对住院补偿相关指标进行可比性分析。结果2005年,南京市住院补偿49923人次,2006年为59968人次,比上年增长了20.0%。两年均是县级医疗机构所占比例最多,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次之,乡镇卫生院最少。2006年次均住院费用比2005年增长了14.2%。2005年对各级医疗机构住院费用补偿了4964.37万元,次均住院补偿费用994元,补偿比例为23.8%,2006年达26.7%。结论南京市住院补偿人次和补偿费用在县级和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一直维持较高比例,而乡镇卫生院则相对较少。应完善补偿方案,引导患者合理分流,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补偿资金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7.
《广西医学》2007,29(5):643-643
针对今年国家要求我区参合农民补助从20元提高到40元的情况,为充分发挥我区新农合基金的作用,建立起既能减缓农民重大疾病医疗费用负担,又兼顾农民受益面和受益程度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治区卫生厅日前专门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补偿技术方案》,率先在全国以省为单位统一新农合补偿标准。  相似文献   

8.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2):117-11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指通过参合农民个人缴纳、集体扶持、政府资助筹集,用于对参合农民医疗费用进行补偿的专项资金,可分为统筹基金(含风险基金)、家庭账户基金。由财政部和卫生部联合制定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合奇县2006-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情况,并提出建议。方法对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合奇县2006-2010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补偿情况有关数据进行描述性研究。结果截止到2010年,阿合奇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牧民达27 163人,参合率为97.5%,筹资金额563.59万元;住院补偿人次5 592人,住院补偿金额5 182 412.84元;门诊补偿人次8 271人,门诊补偿金额268 229.6元;住院分娩人数482人次,住院分娩金额294 200元,县外治疗补偿人次204人,县外治疗补偿金额506 037.64元,合计补偿人数14 549人,合计金额6 250 880.08元。结论完善筹资途径、增加出资比例,可提高农民健康保障水平,减轻医疗负担,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参合农民能够享受到安全、便捷、优质、廉价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0.
铜陵县2007年共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基金1314万元,其中个人账户基金120.77万元。统筹基金1193.23万元,1~11月共支出统筹基金966.29万元,结余226.93万元。为减少统筹基金的沉淀。最大限度提高参合农民受益水平,根据安徽省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二次补偿工作的通知》(皖农合医[2007]34号)文件精神,我县于2007年12月对全县患大病获得初次补偿后仍自负过高费用的患者进行了二次补偿。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广西结核病诊疗费用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中的报销情况,为推动和完善结核病诊疗费用全面纳入新农合体制提供依据。方法对全广西的各县(区)的结核病诊疗费用在新农合中的报销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98.99%的县(区)制定了针对结核病的新农合报销政策。门诊和住院的平均报销封顶额度(9 003元,77 371元)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随着医院级别的升高,新农合对门诊和住院结核病诊疗费用起付额度逐渐提高(门诊:100元~206元,住院:72元~344元),报销比例逐渐降低(门诊:87.71%~83.82%,住院:84.54%~60.21%)。结论应该继续推动广西的结核病诊疗费用纳入新农合步伐,及时进行补充完善,通过降低或取消起付额度,提高封顶额度和补偿比例,使调整后的比例更趋合理,最大限度消除农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居民自感健康评分及其社会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河南省居民的自感健康水平及其社会人口学影响因素。方法:按WHO设计的健康与卫生系统反应性调查表,利用体温计式刻度尺百分制法,访谈随机抽取的河南省1514名≥18岁居民的自感健康状况。分别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人群和不同客观健康状态人群的自感健康评分,并对影响人群自感健康评分的社会学因素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多数居民对自身的健康评价较高,中位评分95分;不同年龄、年人均家庭收入、婚姻、就业状况的人群之间,其自感健康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层次人群之间存在健康不公平现象。结论:河南省居民自感健康评分较高,慢性病、年龄、婚姻状况及人均收入是影响居民自感健康评分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了解河南省农村居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管理中存在问题的看法。方法:对河南省19个县(市、区)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农村居民1117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农村居民反映新农合药品价格高、报销程序繁琐、报销比例较低、新农合政策缺乏灵活性等。结论:应当逐步改善报销程序,完善报销机制;适当提高报销比例,建立合理有效的补偿机制;加强对新农合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掌握河南省农村居民门诊就诊水平、流向和特点,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河南省合理组织门诊服务提供依据,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由经培训合格的调查员入户询问,对住户成员逐一进行询问调查。结果:1998年河南省农村居民两周门诊就诊率为180.48‰,2003年河南农村居民两周门诊就诊率为170.60‰。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因素、慢性病等均对农村门诊卫生服务利用产生影响。结论:门诊利用不足仍然是河南农民卫生服务的主要问题,影响门诊卫生服务利用的因素有性别、年龄及慢性病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肾病患者医疗费用变化趋势及原因,为医疗改革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使用北京市某三甲医院成年肾病患者2012—2017年门诊及住院数据,利用描述性统计的方法分析患者次均花费和人均花费的时间趋势,并探究医疗花费变化的原因。结果: 肾病患者年均花费在2012—2017年间出现较快上涨。门诊和住院的花费上涨由不同原因导致,其中门诊年均花费的上升来源于患者年均就诊次数的增加,而住院年均花费的上升来源于患者次均花费的增加。住院花费上涨贡献最大的类别为药品和耗材,其中药品类费用上涨贡献最大,2017年次均12 524元,占当年平均次均总花费的32.4%;耗材类次均9 215元,占比23.9%。结论: 门诊年均花费的上升主要来源于肾病患者年均就诊次数的增加,药物类和耗材类费用的增长是导致住院医疗总费用上升的主要因素。治疗类费用以及医疗服务费在总花费中所占比例仍然较低,可能需要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6.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通过十年的探索和发展,其制度框架、运行机制、管理模式已基本形成.本文介绍了福建省某三甲医院通过医嘱提示、药品审批、报表监控等措施降低了人均医疗费用和自费药品金额,并对医院实施的管理措施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从而提出建议,以促进新农合住院费用管理措施的完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疆东疆某地区卫生事业发展概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 H 地区2006-2010年的人口、经济、部分卫生情况指标进行调查。结果2006-2010年,H 地区总人口数年均增长率为1.36%,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百分比呈现负增长,为-1.72%;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21.2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9.64%,但2010年卫生事业费用占 GDP 比重和占财政支持比例分别为2.83%和11.79%,均呈下降趋势;2010年婴儿死亡率接近全国水平(13.1%),孕产妇死亡率年均增长率为-56.93%;新农合参合率、住院补偿支出占基金支出总额的比例、住院补偿金额占住院医疗费用总额比例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48%、6.19%和14.81%;村卫生室数年均增长率为0.16%,标准化村卫生室年均增长率为4.87%,2006年标准化村卫生室有105所,占村卫生室的68.18%,2010年为127所,占村卫生室的81.94%。结论H 地区卫生事业发展尚可,但卫生费用占财政支出比例较少,慢性病健康管理工作不到位,今后应加大卫生费事业用的投入,并进一步做好妇幼、慢性病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医疗卫生机构专业人员业务素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河南省医疗卫生机构专业人员的文化与专业素质。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 ,调查河南省 6个市 (地 ) ,12个县 5 6 5 7名卫生人员。结果 :从事医疗保健的工作人员中有 13 38%为无学历人员 ,有 72 79%无学历人员晋升了不同职称。无学历人员中有 5 9 0 7%通过招工和顶替接班途径进入卫生系统。结论 :河南省县及县以上卫生机构专业人员的素质偏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医学生卫生服务需求和医疗保障的现状。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50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两周患病率为21.2%,两周就诊率为7.2%,两周未就诊率为14.0%,年住院率为2.2%,次均就诊费用为98.66元,次均住院费用为7636.36元。66.2%的医学生可以承受目前的医疗费用。结论:参加医疗保险是有效降低大学生医疗费用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健康信念模式为理论依据,对河南、吉林两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试点地区居民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活动,评价健康教育对于促进农村居民参加新农合及参加意愿的作用。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在干预前进行需求评估,然后按照循证决策原理,对河南、吉林省干预县农民开展为期半年的干预活动,对照县不进行干预,并进行干预后调查,通过比较干预县、对照县的变化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后,两干预县农村居民的合作医疗政策知识得分明显提高,提高幅度分别达到29.0%和37.8%,感知疾病威胁和感知参加新农合障碍的得分较干预前均有所下降,而感知参加新农合益处得分则得到提高。同时,两县农村居民的参加新农合意愿较干预前有了明显的提高。结论:健康教育方法有效、可行,在提高农民合作医疗认知的基础上,对其参加合作医疗的意愿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