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肺栓塞的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顾隽珩  张洪 《天津医药》2003,31(6):395-396,T001
肺栓塞 (PE)是临床上易误诊、漏诊的危重疾病 ,及时正确的诊断可以大大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1]。PE临床表现多样且缺乏特异性 ,放射性核素肺扫描敏感性高 ,但特异性低 ;肺动脉造影诊断准确可靠 ,一直被公认为金标准 ,但有创伤性和并发症 ,临床尚不能广泛开展 ;三维重建和多平面重建可充分了解血栓的范围和程度。笔者总结了肺栓塞患者的螺旋CT血管造影 (SCTA) ,讨论其应用价值。1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我院2001年10月—2002年2月临床收治疑诊为栓塞的12例患者 ,年龄24~65岁 ,平均51 7岁。男9例 ,女3例。其中3例有明确的下肢静…  相似文献   

2.
磁共振血管造影与CT血管造影诊断脑血管痉挛的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磁共振血管造影(MRA)与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脑血管痉挛(CV)的诊断价值。方法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10例,出血停止后5~10d行MRA检查,CTA在MRA后24h内进行。每例CV检查5个脑动脉位置:颈内动脉鞍上段(ICA).大脑中动脉(MCA)M1、M2段及大脑前动脉(ACA)A1、A2段。CV根据管腔直径分为:无痉挛、轻度痉挛(管腔缩小〈30%)、中度痉挛(管腔缩小30%~50%)、重度痉挛(管腔缩小〉50%)。结果MRA与CTA对全部5个位置CV程度检出的一致性达到82%.相关因子为0.76,对近端血管相关性好过远端血管。MRA对无痉挛(89%)及重度痉挛(100%)的检出与CTA的相关程度高(r=0.85~0.91),对轻度痉挛(56%)及中度痉挛(67%)相关程度稍差(r=0.21~0.51)。结论MRA对近端血管无痉挛或者严重痉挛的检出率高,对远端轻度及中度痉挛患者的检出稍差。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spiral CT angiogaphy,简称SCTA)在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方法11例临床疑诊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行SCTA后,分别用slab-MIP、bone-SSD、edited-SSD对原图像进行后处理.结果11例SCTA中检出8例颅内动脉瘤(前交通动脉瘤5例,右颈内动脉C2段和右大脑中动脉膝部同时伴有一个动脉瘤1例,基底动脉下端较大动脉瘤并伴有血栓1例,右后交通动脉瘤1例).SCTA很好地显示了动脉瘤的立体形态、生长方向、数目、瘤颈大小以及与颅底骨之间的解剖关系.结论SCTA适合于对颅内动脉瘤的检查,快捷、无创,检出率高,并为临床制定手术入路及治疗方案提供了直接的实际解剖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5.
脑血管病的血管造影及CT诊断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血管病的血管造影及CT诊断比较山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030001)郑玄中脑血管病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其诊断一般需血管造影才能明确,CT对脑血管病的诊断不及血管造影,但有些征象足可以确定或提示这些病变的存在[1、2]。所以在脑血管病的诊断中这两...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T血管造影在脑动脉瘤中的诊断.方法 5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先进行无创性CTA检查,再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在动脉瘤诊断中进行对比分析、评估.结果 5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经DSA、CTA及手术所见,DSA共发现26个动脉瘤,CTA发现29个动脉瘤中,CTA敏感性达95%,DSA发现26个,有一个漏诊,而且是CTA所见的动脉瘤,CTA显示动脉瘤大小、瘤颈、与载瘤动脉关系等方面优势明显.结论 DSA虽然是目前诊断动脉瘤的新标准,但CTA也是诊断动脉瘤的一种快速、敏感性、安全较高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袁曙光  阎东 《云南医药》1999,20(6):446-446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又称肾错构瘤,是肾脏的一种良性肿瘤。1991年~1998年12月我院收治9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报告如下。临床材料 9例中男6例,女3例,年龄22~74岁,平均52岁。临床表现为腰痛8例,无症状1例。都经超声检查发现肿块。结果 1.CT:9例中8例做CT扫描,1例未做。表现为肾区圆形或椭圆形块影,最小1cm×15cm×2cm,最大82cm×63cm×9cm。肿块边缘清楚,呈混杂密度,内含软组织和脂肪成分,多以低密度脂肪成分为主,CT值-397~-100HU,无强化表现,肿块软组织部分及其中的条状分隔都有不同程度强化。7例位于左肾,1例位于右…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DCE—MRA)与螺旋CT血管造影(SCTA)对肾动脉狭窄检查的价值。方法对进行肾动脉狭窄检查的50例患者同时行DCE—MRA与SCTA检查,其中证实有狭窄的25例患者再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然后以DSA为标准,评价这两种检查方法。结果50例患者的100根肾动脉,DCE—MRA与SCTA诊断的K系数为0.831,诊断一致性好。CE—MRA诊断的敏感性为96.0%,特异性为94.0%,阳性预测值为91.8%,阴性预测值为98.0%;SCTA诊断的敏感性为96.8%,特异性为95.7%,阳性预测值为93.4%,阴性预测值为96.7%。DCE—MRA在肾动脉狭窄诊断上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要略低于SCTA。结论DCE—MRA与CTA都能较准确地诊断肾动脉狭窄,但DCE—MRA更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128层螺旋CT成像头颈部血管造影检查在临床诊断头颈部血管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疑似头颈部血管疾病的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行128层螺旋CT成像检查(CTA)及数字血管造影检查(DSA)。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CTA诊断头颈部血管疾病的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漏诊率及误诊率。结果 80例疑似头颈部血管疾病患者经DSA确诊为炎性病变者68例,CTA检查诊断为头颈部血管阳性病变者65例,CTA诊断的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漏诊率及误诊率分别为94.12%、91.67%、93.75%、98.46%、73.33、6.25%、9.09%。DSA诊断头颈部血管病变类型构成与CTA诊断疾病类型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A诊断头颈部血管疾病准确率较高,且具有无创、操作简便、快速的优点,在头颈部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观察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研究颅内动脉瘤CTA的应用技术。方法20例血管病变行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及三维重建。三维重建方法是采用最大强度投影(MIP)、表面成象显示(ssD)和多平面重建(MPR)。结果20例显示了非常清晰的三维颅内血管影像。CTA能较好的显示正常血管解剖形态和动脉瘤的病理特征。结论scTA是一种无创、实用、能显颅内血管三维解剖的技术,其中,在各项技术因素中造影注射速度和CT阀值最为重要。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有较高的价值,基本上可替代血管造影或DsA。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螺旋CT造影检查在小肠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拟诊小肠肿瘤患者80例, CT造影和X线气钡灌肠检查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检查时小肠充盈情况以及诊断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小肠充盈扩张满意率为5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7.5%(P〈0.05),观察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T造影在诊断小肠肿瘤的临床价值相对于传统气钡灌肠具有显著提高,但其仍无法作为小肠肿瘤诊断的金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四肢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中药治疗效果。方法对49例四肢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损伤后24h内服活血祛瘀汤为主,每天1剂,水煎取汁,分3次服,每次用汁吞服三七粉2g;损伤24h后,加中药熏洗外敷,每天1剂,早晚各熏洗1次。结果共治愈45例占91.8%,好转4例占8.2%;有效率100.0%;疗程3~15d。结论活血祛瘀汤内服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四肢急性软组织损伤,疗效明显,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介入治疗在骨科肿瘤术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例骨科肿瘤做介入治疗患者均行DSA造影,并用明胶海绵条做供养动脉栓塞。结果: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坏死、液化和囊变,术中易剥离,出血少,术野清楚,缩短手术时间。结论:骨科肿瘤术前栓塞能够有效地减少术中失血,提高手术治疗成功率,是一种有价值的术前辅助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高频超声在浅表软组织及小器官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0例浅表软组织及小器官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高频超声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统计高频超声对浅表软组织及小器官疾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高频超声对浅表软组织及小器官疾病诊断准确率为96.67%(58/60).结论 对浅表软组织及小器官疾病以高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心肌桥的发生率以及临床特征.方法 对1678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检出69例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心肌桥,其发生率为4.11%.其中13例伴有冠心痛,3例伴有瓣膜病,50例为无伴随心脏病的孤立心肌桥.50例孤立心肌桥中有25例的收缩期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大于或等于70%,17例处于50%~70%,8例小于50%.在50例孤立性心肌桥患者中,25例有胸病症状;18例心电图提示有ST-T改变;18例运动负荷试验阳性.69例中超声心动图提示有室壁肥厚13例.结论 心肌桥的可靠检出手段为冠状动脉造影,其发生率为4,11%.心肌桥可孤立存在也可伴随其他心脏病发生.冠状动脉收缩期心肌桥高度狭窄可引起心肌缺血症状、心电图ST-T变化、运动负荷试验阳性等现象,狭窄程度越高,则上述表现越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CT静态强化扫描对鉴别肢体软组织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38例肢体软组织病变的CT表现,良性病变12例,恶性病变为26例,全部病例均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CT对肢体软组织病变的检出率为100%,本组结果显示,良性病变强化相对均匀,恶性病变强化不均,呈边缘强化明显,中间强化较差的表现。结论 在CT增强扫描测量肢体软组织病变边缘及中心部位的CT值变化程度对鉴别肢体软组织良恶性病变有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在临床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用合理的设备参数设置,通过对60例患者进行16排CT心脏快速扫描,利用图像后处理技术,对冠状动脉进行三维立体重建,对冠状动脉图像进行观察,以显示出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等情况,并与常规造影对照.结果 在60例患者的658个节段(血管直径≥2 mm)中,CT图像能满足诊断需要的有559节段(87%).对于通过CT图像可以满足诊断需求的冠状动脉阶段,其中显示的中度或中度以上狭窄的特异度与敏感度分别为95%和86%.若将不能满足诊断要求的99个节段计算在内,则显示中度或中度以上狭窄的敏感度为77.7%.结论 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用于无创性筛选和诊断冠心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宝石能谱CT冠状动脉成像(CTA)在冠心病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 63例疑似冠心病分别接受CTA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对照,评估冠状动脉CTA检查的准确度.结果 冠状动脉CTA可以清晰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病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相比,两者的符合率达96.0%.结论 CTA安全、简便和无创伤,对冠状动脉疾病具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常见的各类软组织肿瘤的CT征象,得出其时间-密度曲线,以提高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44例软组织肿块。所有肿瘤部位均先行平扫后增强扫描,并作增强后延时2、5、8min单层面扫描,得出同一部位的不同时间-密度图像,测出CT值作统计学处理,得出各类型瘤体的时间-密度曲线,观察其变化规律。结果软组织肉瘤、恶性神经类净增值40~70Hu,延时呈缓慢下降;大的癌肿早期净增值40~80Hu,延时呈梯度下降;转移性瘤体净增值20~30Hu,延时呈幅度较低的下降;良性瘤体早期增强不明显,净增值一般不超过20Hu,延时呈平缓下降的曲线。结论各类肿瘤具有特征性的时间-密度曲线,能提高影像医师对肿块的诊断、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