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会厌炎,称之为声门上喉炎似更恰当。因为喉声门上部结构为一实体,发炎时舌扁桃体、杓会厌皱襞以及假声带常与会厌一起受累。作者们报道急诊所见到的2例成人急性声门上喉炎,男女各1。以间接喉镜检查确定诊断、辅以  相似文献   

2.
自1900年Theisen在临床上首先采用急性会厌炎诊断以后,文献上广泛应用。该作者通过对20例以上成人病例在治疗过程中的动态纤维内窥镜监控和观察,认为炎症不会仅仅局限于会厌局部,而是同时波及声门上区各解剖部位。为了准确评估和反映病变范围及其危险性,该作者赞成采用急性声门上喉炎一词取代过去惯用而使用不恰当的诊断名词一急性会厌炎。急性会厌炎—不恰当的名词  相似文献   

3.
急性声门上喉炎是菌血症的局部表现,虽很少见,但有致命危险。感染大多局限在会厌,但杓状软骨、室带、杓会厌皱襞也常被累及。本文报告4例,均在严密观察下静脉滴注氢化考的松和抗生素(氯霉素、  相似文献   

4.
作者们自1951年以来共施行467例声门上喉切除术,男性430例,女性37例;平均年龄51岁。其中Ⅱ期病例占全部患者的60%;所以无T_3病例,乃因按照UICC 1969和1974年所公布的定义,由于声门上T_3肿瘤最不常见,且在所定的分类中,凡杓状软骨和/或杓会厌、咽会厌皱襞和/或会厌溪及舌根,和/或会厌前间隙受侵全是T_4的指征。N-(N_0,N_(1a),N_(2a))组比N+(N_(1b),N_(2b),N_3)组多,为323∶84。在全部N_0和N_(1a)病例中有13.16%组织学证实有癌转移,故在实践中应尽可能对所有声门上癌病例行双侧选择性或根治性颈清扫术。声门上喉切除可扩大切除包括一个杓状软骨、杓会厌皱襞、舌根及邻近的梨状窝内侧壁等组织,保存其声带突并在中线位将之缝合固定于环状软骨。这被称为扩大的声门上喉切除术。这种技术可使很多病例的预后得到改善,并能防止后遗发音及吞咽障碍。全部病例的五年生  相似文献   

5.
急性会厌炎或称急性声门上喉炎,可发生于各年龄组。特点:起病急,在数小时内发生呼吸道梗阻,甚至突然窒息死亡。临床成人急性会厌炎报导很多,但复发性急性会厌炎报导罕见,现对我院治疗8例复发性急性会厌炎的临床资料予以总结。1 临床资料 8例病人中,女2例,男6例,年龄20~65岁。发病诱因:受冷、感冒、饮酒等,以早春、秋末发病者为多。咽疼痛、吞咽困难是急性会厌炎最常见的症状,呼吸困难、声嘶、喘鸣、流涎为重症患者的表现。咽喉部检查:会厌舌面红肿,呈半球或球  相似文献   

6.
关于声门上癌的最佳治疗方法问题至今还有争议。为了评价保守性喉手术的有效性,作者复习了1966~1983年施行的79例声门上部分喉切除术病例。79例中,男55,女24,年龄10~79岁,除1例纤维肉瘤外,均为鳞状细胞癌。声门上鳞癌好发于会厌,其次为杓会厌襞和声门上其他部位,以早期喉癌(T_1、T_2)居多,Ⅲ期或Ⅳ期者仅24例。78例声门上鳞癌中,高分化癌5例,中度分化癌53例,低分化癌13例,分化情况不详者7例。声门上部分喉  相似文献   

7.
声门上癌向前上发展的病理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喉连续切片技术重点观察100例声门上癌向前上发展的病理特点;声门上癌向前上发展平均为75%,其中会厌室带癌向前上发展的频率最高,为90%,会厌癌为81.8%,室带癌为33.3%,杓会襞癌和杓区癌未见向前上发展,声门上癌向前上发展以累及会厌前为主,共60例,其中累及会厌舌面为42例次,累及会厌谷为17例次,累及舌根为12例次,累及甲状软骨前上部为7例次。通过研究明确了声门上癌向前上发展的规律,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重症急性会厌炎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重症急性会厌炎9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6例,女14例,19~72岁,其中30~60岁84例.发病与季节无关.检查见会厌舌面明显充血肿胀56例,会厌高度肿胀似球形26例;伴有会厌谷黏膜、杓会厌皱襞、杓状软骨红肿6例;会厌脓肿14例,喉脓肿1例.结果联合应用红霉素与地塞米松治疗43例;联合应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与地塞米松治疗34例,疗效无明显差异.行会厌脓肿切开术7例,喉脓肿切开术1例,气管切开术1例.重症急性会厌炎90例均治愈.结论抗生素与激素联合应用效果良好,适时行会厌脓肿切开术,喉脓肿切开术,气管切开术是救治重症急性会厌炎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作者最初描述声门上喉次全切除是指会厌、假声带、杓会厌襞整块切除,包括会厌前间隙、舌骨及其上的带状肌、舌骨连同病变一并切除,保留外侧甲状软骨膜。这样大块切除癌瘤,术后疤痕粘连,将引起某些功能障碍、误吸和瘘管的发生。根据作者和Kirchner的经验,声门上癌很少累及舌骨和舌骨诸肌,因此作者在声门上喉次全切除时用舌骨肌瓣重建术,目的在于:(1)加强咽部切口的闭合,降低术后瘘管的发生率。(2)改善术后的吞咽功能。病例选择:除癌肿通过会厌前间隙累及其上  相似文献   

10.
成人复发性急性会厌炎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会厌炎或称急性声门上喉炎,可发生于各年龄组。特点:起病急,在数小时内发生呼吸道梗阻,甚至突然窒息死亡。临床成人急性会厌炎报导很多,但复发性急性会厌炎报导罕见,现对我院治疗8例复发性急性会厌炎的临床资料予以总结。  相似文献   

11.
急性会厌炎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急性会厌炎又称“急性声门上喉炎”,以发病急骤、来势凶险为其特征,如不及时发现并恰当处理,几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内可迅速致死,为耳鼻咽喉科临床急重症之一。虽然Theisen在1900年早有报告,将其命名为“前会厌咽峡炎(angina epiglottidea anterior)”,但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只是到40年代Sinclair(1941),Alexander(1942),DuBois&Aldrich(1943),Miller(1948)等相继对小儿会厌炎作了系统论述,明确了临床病理特征,强调了小儿声门上与声门下急性炎症阻塞的区别,才引起了注意。Rabe(1946)将小儿急性炎性喉梗阻分为三类:(1)白喉型,(2)病毒型,即  相似文献   

12.
报告3例幼儿急性炎症性气道阻塞病例,2例患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LTB),1例患急性会厌炎,入院后由有经验的麻醉科医生行鼻气管插管,由于声门下严重水肿,插管未成功,即由在场的耳鼻喉科医生行气管切开乃得以挽救生命。目前认为病毒性急性LTB及细菌性急性会厌炎是多数儿童急性炎症性气道阻塞的原因。20年前急性LTB死亡率为18%,近年由于早期诊  相似文献   

13.
急性会厌炎25例中,男20例,女5例,25~60岁,发病诱因为受凉劳累,烟酒过度,药物过敏,异物刺激.2例会厌囊肿继发感染,20例主诉咽痛,1例异物感,15例语言含糊不清,5例胸闷憋气,2例伴扁桃体及咽间急性化脓,1例伴急性声带炎,6例形成会厌脓肿,16例有不同程度发热.患者90%经4~7d治疗全愈,3例行气管切开术,1例突然窒息气管插管未成功,行环甲膜切开术抢救无效死亡. 讨论急性会厌炎起病急骤,来势凶猛,在短时间内可发生急性呼吸道梗阻而突然窒息死亡,所以,初诊医生应高度重视疾病的正确诊断.对主诉咽痛的患者,不能仅靠咽部简单检查而诊为咽炎或扁桃体炎,对症状与体征不符者更应高度重视,经间接喉镜检查见会厌舌面充血、肿胀,特别是疾病发展到杓会厌皱襞时要特别检查有无呼吸困难窒息的危险,嘱患者减少运动,降低耗氧量,根据解剖位置选择卧位,重度憋气时取侧卧位,直立位可因会厌水肿重力增加,易下垂而加重喉梗塞,并应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用抗生素并适量加用氟美松.  相似文献   

14.
声门癌术后会厌喉成形术改良的经验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为客观评价声门癌的会厌喉成形(K-S-T)术的远期根治性及功能性效果,总结100例会厌喉成形术的十年改良经验。改良要点为:①会厌瓣侧缘与环状软骨杓区缝合,形成代杓状软骨,以缩小过大的声门。②另侧会厌上缘和杓会厌襞与声室带断缘缝合,而不与甲状软骨断缘缝合,这样,两侧会厌的游离缘和杓会厌襞尽可能下移达声门水平,以形成代声带。③纵行切开会厌舌面软骨,但保留会厌喉面粘骨膜完整,以形成一锐角的代前连合。3、  相似文献   

15.
喉科学     
150 急性会厌炎的辨证施治倪合也辽宁中医杂志(3):18,1983 急性会厌炎,又名急性声门上喉炎,因其病情发展迅速,所以有“危似风烛”之称,是喉  相似文献   

16.
全喉切除术后能学会食管发音者只是少数,多数人将遗留严重的功能障碍。保守手术只切去喉的一部份,以保存其功能避免气管造口,基本术式即:(1)声门上部份喉切除(用于声门上肿瘤),(2)垂直半喉切除(用于声门肿瘤)。前者切除声门水平以上的全部喉组织,包括假声带、杓会厌皱襞、会厌前间隙、舌骨和甲状软骨上部。后者切除一侧声带,包括杓状软骨、假声带和邻近的甲状软骨。作者认为喉癌的治疗应以根除病变为首要目标,由于治愈的最好机会在于首次手术,因此范围大的肿瘤仍应作全喉切除,保守手术只限于病变较限局者。选择术式前,须  相似文献   

17.
采用舌骨上咽切开术处理喉后部——杓状软骨、杓间区、杓会厌襞的病变时,会厌妨碍手术。作者介绍经会厌咽喉裂开术,横断会厌,解决了上述问题。手术方法如下:在舌骨水平切开皮肤、颈阔肌;在舌骨附着处,离断舌骨下肌。正中折断舌骨体。外拉已离断的舌骨,切开舌骨会厌韧带,暴露出会厌。在舌骨会厌韧带的附着水平,横断会厌,切口向两侧沿长,超过杓会厌襞至梨状窝。至此,喉声门上的后半部和下咽的上部完  相似文献   

18.
本文系报告1960—1965年治疗较小声门上癌(T_1,T_2)72例的经验总结。发生部位(表1) 舌骨下会厌为最常发病部位(56例),有时侵及1侧或两侧喉室带。14例发于喉上部,特别是杓会厌皱襞及三皱襞的连接处。仅2例系从喉室越出。发生率(表2) T_1及T_2癌占所有声门上癌的37%,T_1占10%,T_2占27%。舌骨下会厌及喉室带T_1及T_2  相似文献   

19.
近40年来对选择性喉内、外癌的治疗,逐渐接受保守喉手术。部分喉手术的治愈率与全喉切除术相等,并有可保存发音功能,无永久性气管造孔的优点,但可发生吞咽困难和误吸。临床上对其确切发生率,未见文献报导。本文着重在分析上半喉切除后维持咽下功能的因素。声门上喉切除是将会厌、双侧杓会厌皱襞、会厌前间隙、假声带和甲状软骨上1/3或1/2整块切除。各种扩大手术,可包括切除一侧杓状软骨、梨状窝(部分喉咽切除)或舌根。如果一侧杓状软骨切除,剩余膜性声带的声带突常固定于环状软骨中线,这样可靠拢对侧有功能的声带,防止吸入。为了关闭声门上缺损可使舌根(或舌骨)和保存的喉软骨膜合拢。若舌根或咽下部更广泛切除时,则以局部皮瓣修复。作者们收集了51例声门上喉切除术(包括部  相似文献   

20.
急性会厌炎又称急性声门上类,急性声门上梗阻性喉炎等,是喉科急重症之一。这种急性感染包括喉的声门上组织,但不涉及声带和声门下组织。因会厌的血流均通过会民根部,故会厌根部如受到炎症浸润的压迫,使静脉回流受阻,会厌将迅速发生剧烈水肿。又因会厌软骨的舌面及会民被裂皱襞的粘膜下组织疏松.当会厌感染时,舌面明显红肿,且炎症易向会庆披裂皱襞扩散。因此,临床上常并发喉梗阻。据近年国内外报告,暴发型者病情发展极快,可迅速引起喉梗阻而窒息,病死率甚高。我科于1988年1月至1990年12月两年共收入院22例急性会厌炎患者。现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