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咳嗽乃肺部疾患最基本的症状,自《内经》始即把咳嗽作为一种病名立篇专述.《素问·咳论》提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张景岳亦云:“外感之咳,其来在肺,故必由肺乃及他脏,此肺为本而他脏为标;内伤之咳,先伤他脏,故由他脏以及肺,此他脏为本肺为标也.”  相似文献   

2.
咳嗽为临床上常见症状 ,其病机古今医家论之各异 ,不拘于肺。《素问·咳论》曰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非独肺也”。由于肝肺生理病理上联系密切 ,古今医家特别重视从肝治咳。明·龚廷贤《万病回春》曰 :“从来咳嗽十八般 ,只因邪气入于肝”。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咳嗽门》中论肝咳有12例之多。秦伯未明确提出 :“治肺止咳 ,佐以调肝”。现将从肝治咳诸法浅述如下。1 肝肺生理相关  共司气机升降 :肝为风木之脏 ,位居下焦 ,阴中之阳脏 ,其气升发 ,为气之枢 ;肺为清虚之脏 ,位居上焦 ,阳中之阴脏 ,其气肃降 ,为气之主。肝气之升而不…  相似文献   

3.
咳嗽咳嗽,是指从肺经喉发出“咳、咳”有声的症状。多因六淫外邪袭肺、有害气体刺激、痰饮停肺、气阴亏虚等而致肺失清肃宣降,肺气上逆所致。除肺咳以咳嗽为主症外,几乎所有肺系疾病均可见到咳嗽,它脏疾病亦可影响到肺而伴见咳嗽。临床对以咳嗽为主症的病种尚未能确定...  相似文献   

4.
咳嗽一证,为临床最常见。《内经》列有专篇论述,历代医家阐述很多,但立论太繁,后人莫知所从,治难得效,故《医学真传》说:“诸病易治,咳嗽难医”。张师对咳嗽颇有心得,兹简介如下,以示一斑。一、咳嗽的病机要点1、咳嗽不离于肺,亦不止于肺:人身之气,禀命于肺,肺气清肃则周身之气顺行,肺气壅塞,则周身之气犯上,肺气上逆,咳嗽乃生;肺为华盖,以覆诸脏,若心肝脾肾等脏已病,上干于肺,肺失清肃,亦发咳嗽。故肺脏功能失调是咳嗽发生之病理关键。  相似文献   

5.
咳嗽,是中医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熟炼掌握“咳嗽”的辨证施治是非常重要的。在辨证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治内伤咳嗽,当详求病机 咳嗽为肺系疾病的主要症候之一。然而,它的发生与发展的病机是极其复杂的。古人谓“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就揭示了内伤咳嗽的产生或由本脏而生,或由他脏及肺,或由伏邪引动,或由外感  相似文献   

6.
介绍全国名老中医黄吉赓教授从肺、脾、肾三脏论治痰饮咳嗽的临床经验。认为“痰饮伏肺”为痰饮咳嗽发病的宿根,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为发病之根本;临床可分寒热两型辨治,灵活运用止嗽散联合泽漆汤加减。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7.
慢性咳喘病中医辨证与肺功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慢性咳喘病是以咳嗽、喘、哮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属于祖国医学的“咳嗽”、“喘证”、“哮证”等范畴,现代医学多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病。在中医临证过程中,我们发现慢性咳喘病中医辨证基本有一个由实证(肺气未虚)逐渐发展到一脏虚(肺气虚)、二脏虚(肺  相似文献   

8.
<正> 咳嗽乃肺系疾患的最常见症状,历代医家认为:有声无痰称咳,有痰无声称嗽,有痰有声谓之咳嗽。咳嗽的发生多由肺脏本身疾患所致,但其他脏腑病变累及于肺,同样可以引起咳嗽,故《素问·咳论》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因此,临床上要遵循“本之于诸脏,标之于肺”的治疗思想,审症求因,灵活用  相似文献   

9.
张景岳论治咳嗽学术思想及用药特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玉岫 《新中医》1999,31(4):3-5
张景岳认识外感咳嗽由肺及他脏,故以肺为本,他脏为标;内伤咳嗽则由他脏及肺,故以他脏为本,肺为标。外感咳嗽因寒邪为主,治宜辛温,内伤咳嗽因阴虚为主,治宜滋阴,虚寒偿已者,治法补阳。  相似文献   

10.
张景岳将咳嗽分为外感与内伤两类,辨证强调阴阳虚实标本,认为外感咳嗽由肺及他脏,以肺为本,他脏为标;内伤咳嗽由他脏及肺,以他脏为本,肺为标。外感咳嗽因寒邪为主,治宜辛温;内伤咳嗽因阴虚为主,治以滋阴壮水。  相似文献   

11.
施安丽老师认为“咳不止于肺,而不离于肺”,咳嗽病因病机主要为肺脏自病或他脏疾病累及肺,临证将咳嗽分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运用内外治法相结合治疗咳嗽,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12.
《素问·咳论篇》曰 :“肺之令人咳何也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非独肺也”。指出了咳嗽发生 ,不仅在肺本脏 ,其它脏腑病变也可影响肺而致咳嗽。1 外感咳嗽机理 《咳论篇》曰 :“皮毛者 ,肺之合也 ,皮毛先受邪气 ,邪气以从其合也。”肺气的这种特殊生理功能及其相应的病理变化 ,《内经》中尚有多篇记载。例如《阴阳应象大论篇》曰 :“肺主皮毛……肺主鼻……在体为皮毛 ,在脏为肺……在变动为咳。”《六节脏象论篇》曰 :“肺者 ,气之本 ,……其华在毛 ,其充在皮。”《痿论篇》曰 :“肺主一身之皮毛。”《灵枢·经脉篇》曰 :“太阳者 (肺 …  相似文献   

13.
<正> 外感咳嗽初期多有表证如:头痛、寒热、鼻塞流涕,或全身不适等症。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得法,病虽小而不愈,或愈而复发,往往只见咳嗽不止而无他证,迁延日久,缠绵难愈,甚则影响他脏亦病。故当细心审治。外感咳嗽属外邪侵袭,肺卫受邪,肺气不得宣畅而致。肺主气,为五脏之华盖,上连喉咙,开窍于鼻,外合皮毛,专司人之呼吸。故肺有“清虚之脏”、“娇脏”之称。一旦遭受外邪所袭,或从口鼻而入,或从皮毛而受,肺卫受感,于是肺气壅遏不宣,清  相似文献   

14.
《素问·咳论》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是论述咳嗽病机的最早记载,也是对咳嗽病机的完整概括。咳嗽主脏在肺,《素问·咳论》云:“肺者,脏之长也,为心之盖也,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则发肺鸣,鸣则肺热叶焦。”外感六淫或内伤所生的病邪,皆伤及于肺而致咳嗽,这是因为肺主气,其位最高,为五脏之华盖,肺又开窍于鼻,外合皮毛,故肺最易受外感、内伤之邪,而肺又为娇脏,不耐邪侵,邪侵则肺气不清,失于肃降,迫气上逆而作咳。肺阴不足每致阴虚火旺,灼津为痰,肺失濡润,气逆作咳,或肺气亏虚,肃降无权,气不化津,津聚成痰,气逆于上,引起咳嗽。肺为五…  相似文献   

15.
王福林 《河北中医》2008,30(12):1279-1280
《素问&#183;咳论》论述了咳嗽的病因病机,明确指出了咳嗽与肺、胃两脏关系最为密切,高度概括咳嗽“皆聚于胃,关于肺”。笔者临床据此指导咳嗽的辨证治疗,溯诸理论有据,验诸实践可信,进一步探明了肺胃相关理论的证治规律和实质。  相似文献   

16.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慢性咳嗽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咳嗽是指咳嗽持续时间超过3周,无明显肺部疾病证据的咳嗽,临床上尤多见于老年人感冒后。历代医家对咳嗽病症论述颇多,其病因机多强调外邪犯肺或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然而《黄帝内经》有“五脏六腑皆令人咳”之说。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老年人感冒后咳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50例临床观察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咳嗽是临床常见的症状,病变在肺和呼吸道以咳嗽为主要症状,就按咳嗽的病变辨证论治,故古人曰:“咳者,肺之本病也”,又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肺为华盖,清肃之脏,毫毛必咳等说语,认为咳与肺脏关系最为密切,然而,也有因其他脏腑病变影响到肺而出现咳嗽的,即所谓“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一、病因病理分外感与内伤两大类,外感以风寒、风热、燥热之邪犯肺而发生;内伤咳嗽可因外感久咳不  相似文献   

1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因病机及治法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包括慢性支气管炎、不可逆性慢性气道阻塞之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 ,是一种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 ,临床表现为咳、痰、喘、胸部胀闷等。中医学虽没有本病病名的记载 ,但在“咳嗽”、“痰饮”、“气喘”、“肿胀”等病证的论述中有很多相似之处。特别是“肺胀”与本病的临床症状及病理机制非常接近。1 病因病机1.1 肺脾肾三脏亏虚、气虚气滞是本病的主要病理因素 清代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说 :“盖肺不伤不咳 ,脾不伤不久咳 ,肾不伤火不炽 ,咳不甚 ,其大较也。”不仅明确提出肺、脾、肾三脏是…  相似文献   

19.
病因咳嗽的原因很多,李士材在《医宗必讀》一书里會做了概括性的記述:“按咳虽肺病,五脏六腑皆能致之,总其綱領不过内伤、外感,风、寒、暑、湿伤其外,則先中于皮毛,皮毛为肺之合,肺邪不解,他經亦病,此自肺而后传于諸脏也;劳役情志伤其内,則脏气受伤,先由阴分而病及上焦,此自諸脏而后传于肺也”。由此可以看出,六淫侵于外,首先犯肺,因肺主皮毛,开窍于鼻,均为外邪侵入的孔道;七情嗜欲伤于内,脏气受伤,如《难經》所說的上捐下捐亦  相似文献   

20.
唐步祺论治内虚咳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硕 《四川中医》2007,25(3):1-3
唐步祺,四川名医,属火神派。擅用干姜、附子等温热之药,堪称火神派代表人物,被民间誉为“唐火神”,著有《咳嗽之辨证论治》一书。在书中唐老将内伤咳嗽分为内虚咳嗽和内损咳嗽而论治,而内虚咳嗽充分体现唐老以阴阳为总纲的辨证思想。唐老认为咳嗽是由于多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病,尤其以肺为中心。将内虚咳嗽按五脏分类,腑咳归入各脏,尤其指出“三焦并入各脏中”,其中脾肝肾心咳均有其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