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市售八角茴香及其混伪品的传统鉴别方法。方法:通过看角、观形、尝味、辨色等传统鉴别方法鉴别八角茴香及其混伪品。结果:此方法可用于区分正品木兰科植物八角茴香Illicium verum Hook.f.的干燥果实八角茴香与伪品木兰科植物莽草、红茴香、多蕊红茴香、野八角、短柱八角和地枫皮果实,尤以莽草、短柱八角有毒,应加以区分。结论:此鉴别方法简便易行,易于掌握,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全国各地习用的八角茴香为木兰科植物八角茴香的果实。我们发现市售的中药中,有以外形、颜色均与八角茴香相似的莽草的果实充当八角茴香入药。莽草果实有毒,曾有报道误用本品中毒致死者,甚至集体伙食将伪品当茴香做调料促成集体中毒之事例。因两者极易混淆,尤以误用为调料机会颇多,故须注意鉴别,现将两者的鉴别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八角茴香及其伪品莽草果柄显微及紫外光谱比较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角茴香为木兰科植物八角茴香Illicium verum Hook.f.的干燥成熟果实,系中药及家用调味香料,具有温阳散寒、理气止痛的功效[1].有关八角茴香及莽草的性状鉴定研究已有报道[2].两者系同科同属植物,果实坚硬,外形相似,生药鉴定仍有一定难度.且莽草有毒,误服易造成人体危害.现将八角茴香与其伪品莽草果柄的显微及紫外光谱比较鉴别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已从八角茴香属植物中分离出30多种高度氧化的倍半萜内酯及其衍生物,曾报道日本莽草(Illicium anisatum)的毒害神经成分莽草素的结构,发现的成分大部分列入莽草素型、假莽草素型和大八角型倍半萜类。研究发现八角茴香属植物有许多新的倍半萜类和异戊二烯C_6-C_3化合物,最近有报道从佛罗里达州的小花八角(Illicium parviflorum)叶中分离出环小花  相似文献   

5.
八角茴香及其伪品的鉴别刘广川①八角茴香又称八角、大茴、大茴香,收载于《中国药典》1990年版,除药用外,还广泛作调味香料,以及工业提炼,用量很大。近年来,市场上曾发现以同科多种植物果实伪称八角茴香销售,其外形与正品相似,并且部分有毒性,为了便于基层供...  相似文献   

6.
《养生大世界》2005,(12A):9-9
达菲是一种常规抗流感药物,动物实验显示它对H5N1型禽流感病毒有抑制效力,它的主要有效成分来自中国常用调味料八角茴香。达菲共有12道生产工序,最初是从八角茴香中提取莽草酸。这一消息使不少人误以为日常饮食中多吃八角也可预防禽流感,甚至出现了抢购八角的风潮。专家对此评价说,并不是将八角煎汁服用就可抗击禽流感。一般来说,八角在烹饪过程中产生莽草酸的几率不大。另外。八角茴香中含有黄樟醚,过重食用可能导致中毒。  相似文献   

7.
八角科16种植物果实的形态鉴别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八角科植物70%的种分布于我国西南部东东部,仅八角茴香Illicium verum的果实和地枫皮I.difengpi树皮被《中国药典》1995年版收勒其它多为民间用。因八角科植物果帝形态多相似,含较强毒改天民分,为保证用药安全,本文主165种八角果实形态特征,并列有检索表,为八角科植物果实鉴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八角茴香的真伪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八角茴香为木兰科植物八角茴香Illiciumverum Hook.f.的干燥成熟果实。原植物系常绿乔木,野生与栽培均有。近年来在八角茴香中发现有伪品八角茴香——同属植物红茴香、多蕊红茴香、山大茴、短柱八角、神仙果的果实冒充或代替八角茴香收购、调销、服用等情况,有的因有毒而发生严重中毒。为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现将其正品与伪品的鉴别特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野八角不能作八角茴香入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角即八角茴香 ,又名大茴香 Illicium verum H ook.f.与野八角 Illicium sim onsii Maxim.均为木兰科植物 ,产于亚热带地区 ,在我国广泛分布于云南、海南、广西、贵州等省份。八角以干燥成熟果实入药 ,亦作为食用香料的。野八角又称神仙果 ,在产地有作为食用香料。近年来在全国各种市场亦有销售。近来笔者在基层药品质量检查中发现八角茴香掺入部分野八角。由于两者性状较为相似 ,极易相混 ,但两者成分不同 ,后者有毒 ,决不可混用。前些年有报道发生食用野八角致中毒的病例 [1 ]。杨春澍等 [2 ]对野八角果实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 ,从中…  相似文献   

10.
八角茴香真伪鉴别及其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角茴香为木兰科植物八角(Illicium VerumHook.f.)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温阳散寒、理气止痛的功效[1],除药用外还广泛作为调味香料,价格较贵。由于八角茴香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一些不法份子常用伪品充当八角茴香,曾有广东、湖南因误用八角茴香伪品而集体中毒的事件。综述八角茴香的药理作用及八角茴香与其伪品的鉴别方法,以期进一步寻找和扩大新药资源,避免用药混乱,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八角茴香是常用中药之一,又是日常生活中的调料之一。最近.我院购进一批八角茴香,进库检查发现其中有近1/3的伪品.其外观性状与八角茴香有别.经过鉴定该他品为山八角。因山八角有毒不可供药用和食用.应注意鉴别一现报道如下,以资区别。1八角菌香又名大茵香、大料、五香八角.为木兰科八角属植物八角的果实。性味辛、温、具温中理气、健胃止呕的功能。1.1性状鉴别:果梗粮状.长3~4cm,钩形弯曲。聚合果放射呈芒状.直径约35cm,红褐色.育英顶端钝呈乌嘴状。每一幕剪含种子1粒.种子呈扁卵形,红棕色或灰棕色,有光泽,气佳适,味…  相似文献   

12.
八角茴香又称八角,为木兰科八角属植物Illici-um verumHook.f.的果实,其味辛、性温,有温阳散寒、理气止痛功效,用于寒疝腹痛、肾虚腰痛等症[1]。长期以来八角果实主要开发成分为挥发油类即八角茴香油,其有芳香调味和健胃作用[2]。而八角还有另一大类成分即脂类化合物尚未深入研究,Kataoka E等[3]报道了八角果实中总油脂占9·4%,脂类成分主要存在于种子中,刘莉玫等[4]也初步报道八角种子富含棕榈酸、亚油酸、油酸和硬脂酸,共占油....  相似文献   

13.
八角茴香来源于木兰科植物八角茴香IlliciumverumHook.f.的干燥成熟果实。别名:大茴香、广茴香、大料。具有温阳散寒、理气止痛的功能。除作药用外,还广泛作为调味香料,用量很大。笔者在工作中发现,有一种外形与正品非常相似的品种,常混充在八角茴香里使用,经鉴定为红茴香,其来源于木兰科植物红茴香IlliciumhenryiDelis的干燥成熟果实。本文从性状方面将二者作对比鉴别,供同道参考。1 性状鉴别见表1。2 讨论2.1 八角茴香还能作为牙膏、食品、化妆品等香料,用途广泛,需求量自然也大,掺伪现象便屡有发生。除掺红茴香外,个别还发现掺有莽…  相似文献   

14.
大茴香(Fructus Anisi Stellati)又名八角茴香、蘹香、八角珠、舶茴香。系木兰科(Magnoliaceae)常绿小乔木八角茴香树(Illicium Verum Hooker f.)之果实。是一种常用之温中散寒,理气止痛之品,也是烹调食物的调味品。对八角茴香籽的毒性作用据我们所查阅的资料尚鲜见论述,仅在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大茴香性热,多食伤目发疮,食料不宜过用”的记载。关于大茴香的炮制方法中亦无去籽之说。我院在1969年3月曾收治因  相似文献   

15.
杜妮  曹树稳  余燕影 《中草药》2012,43(9):1760-1763
目的研究固定化离子液体(SILs)对八角茴香提取液中莽草酸的吸附分离性能,并分离制备莽草酸。方法采用静态与动态吸附-解吸方法,研究SILs对莽草酸的吸附平衡和吸附动力学性能,并采用Freundlich型和Langmuir型方程拟合了303、313、323 K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结果 SILs对莽草酸具有良好的吸附特性,吸附等温线与Freundlich型和Langmuir型方程拟合效果均较好,且以Freundlich型方程拟合更佳。采用SILs对八角茴香中莽草酸进行富集分离,富集率为80.34%。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富集率高,可用于八角茴香提取液(物)中莽草酸的富集分离。  相似文献   

16.
八角茴香与其伪品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角茴香系木兰科八角属植物八角 Illicium verum H ook.f.的干燥成熟果实 ,用途比较广泛。近年来发现市场上伪品较多 ,曾有误食这些品种发生严重的中毒事故的报道 ,甚至因作调料香料发生严重的集体中毒 ,对此必须注意鉴别。现将几种伪品与正品区别如下 :1 性状鉴别1.1 八角茴香多由 8个近相等的果组成八角形星状聚合果 ,直径 3.0~ 4.0 cm。每个果饱满 ,长 1.0~ 2 .0 cm ,宽 0 .7~1.0 cm ,顶端钝而平直 ,无锐尖头 ,呈鸟喙状 ,果皮较肥厚。外表红棕色 ,有不规则皱纹 ,沿腹缝开裂 ,内表面浅棕色 ,平滑有光泽。果梗长 3.0~ 4.0 …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八角科植物果皮化学成分的特点以及部分倍半萜内酯类成分在八角科植物中的分布情况,一方面为进一步开发八角科植物资源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探讨其在八角科植物分类以及八角茴香类药材真伪鉴别上的意义。方法:采用LC-MS法分别测定了八角科植物的17种22个果皮样品的总离子流图和质谱图,应用SAS软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聚类统计处理。结果:根据样品所含成分的相似性可将17种八角科植物按化学成分特征分为5类。同时初步确定pseudoanisatin,6-deoxypseudoanisatin,pseudomajucin 3种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在17种果皮样品中的分布情况。结论:LC-MS法得到的色谱图能够很好地表征八角科植物果皮的化学成分特点;根据LC-MS图谱得到的化学分类结果与传统的植物分类结果吻合度不高;八角茴香药材和其他八角科植物果实的LC-MS图谱有较大的差别,可以根据图谱进行原药材或药材粉末的鉴别。  相似文献   

18.
袁经权  周小雷  王硕  缪剑华  柯昌强  杨新洲 《中成药》2010,32(12):2123-2126
目的:系统研究八角茴香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开发八角茴香和制定八角茴香药材定量分析标准提供科学根据。方法:八角茴香9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氯仿和正丁醇部分通过硅胶色谱柱和sephadex LH-20进行色谱技术分离,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各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八角茴香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0种成分,主要为黄酮苷,分别为1α-羟基-3-去氧伪莽草毒素,苏-茴香脑乙二醇,异槲皮苷,槲皮素-3′-O-甲基-3-O-β-D-吡喃葡萄糖苷,槲皮素-3-O-α-L-阿拉伯糖苷,槲皮素-3-O-D-木糖苷,柽柳素3-O-橙皮糖苷,4-甲氧基芦丁,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莽草酸。结论:除莽草酸外,所有化合物均尚未见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的相关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19.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无损快速鉴别八角茴香及其伪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蓬勃  朱世玮  孙素琴 《中药材》2001,24(11):802-803
目的:无损快速鉴别八角茴香及其伪品莽草、红茴香。方法:傅里叶红外光谱法(FT-IR)。结果:八角茴香及其伪品莽草、红茴香在红外谱图中均有各自的特征峰,可容易地将它们区别开。结论: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操作简单、可直接进行测定(不需对样品进行提取分离)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八角茴香水溶性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及莽草酸的快速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WatersXBirdgeC18色谱柱(250mm×4.6mm,5um);流动相为0.05%磷酸水溶液(A相)-乙腈(B相),梯度洗脱;柱温25℃;流速0.5ml/min;检测波长210nm、254nm。结果对18批八角茴香药材和2批莽草及不同部位进行测定,建立了八角茴香水溶性成分HPLC指纹图谱方法和莽草酸快速定量分析方法,并对不同来源、等级和部位的八角茴香中莽草酸含量进行了分析。此外,将所建立的方法用于八角茴香伪品莽革的分析研究。结论此方法简便、可靠,为建立八角茴香的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